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剖析.doc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剖析.doc(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 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第一节 编制依据第二节 编制原则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概述第二节 设计概况第三节 工程地质条件第四节 施工条件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第一节 技术准备第二节 施工现场布置第三节 施工临时用电、用水计划第四章 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情况第五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工程施工的总体目标第二节 施工程序第三节 劳动力组织第四节 机械设备安排第五节 施工用材及工程材料安排第六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 测量方案第二节 土方工程第三节 直埋管道工程施工第四节 沟渠防渗改造施工第五节 沉砂池、取水坝及附属建设工程第七章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第二
2、节 检测机构与质量岗位职责第三节 质量保证措施第八章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安全风险评估第三节 安全管理体系第四节 安全管理制度第五节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第六节 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第九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第一节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第二节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第三节 施工现场维护措施第十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第一节 冬季施工方案第二节 雨季施工方案第三节、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第十一章 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第一节 工期目标及承诺第二节 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 施工进度管理制度第四节 工期提前保证措施第十二章 资源需求计划第一节 机械设备进场计划第二节 劳动力计划第三节 主要
3、材料用量计划第四节 资金使用计划第十三章 承包管理和协调附 表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漾濞县2015年苍山西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漾濞县2015年苍山西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图设计;(3)漾濞县2015年苍山西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实施方案(4)相关法律、法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
4、治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相关规范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40020
5、07);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199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6、(GB50501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19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199);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19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1998);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994);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7、B502042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1990);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1994);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3);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浆砌石坝施
8、工技术规定(SD120198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水位观测标准(GBJ1381990);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L1691996);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994);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T50062007);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水利水电工程
9、施工测量规范(DL521993);防洪标准(GB 50201 199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223-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I。303 2004);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 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I。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 174-1996);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1994);本工程执行的规范和标准如上(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施工期间内,如果上述规范、标准或规程发生调整、更新和修订,我公司将无条件按照
10、其最新的有效版本执行。第二节、编制原则(1)遵守招标文件中的条款与规定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满足招标文件中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2)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组织施工的原则。在编写施工方法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坚持工程质量高标准;(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安排施工流水作业,科学组织施工,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率,确保按期或提前竣工;(4)充分发挥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优势,利用我单位长期施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该工程施工质量达
11、到合格等级。(5)采用先进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提高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的先进性、可靠性、完整性。在编制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时,充分利用我公司和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组织机械化和专业化施工,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三、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编制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资源需求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四新”技术的应用,成本控制措施,施工风险防范措施,总承包管理和协调,工程创优计划及保证措施等
12、。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漾濞县2015年苍山西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地点:漾濞县2015年苍山西镇招标人:漾濞彝族自治县抗旱规划项目建设管理局工程规模:新建2条共6.08km引水管道;防渗改造渠道3条共4.39km;。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一次性验收合格。工期要求:4个月(120日历天)。具体开竣工时间以甲方或监理公司发出的通知为准。第一节、工程概述本项目工程位于漾濞县苍山西镇淮安村、白章村及桑不老村。拟新建桑不老引水管道及马料田引水管道,防渗改造马料田沟、磨石江沟及小河西沟。工程内容为新建2条共6.08km引水管道;防渗改造渠道3条共4.39km。新建桑不老引水
13、管道:水源为小春箐水库,取水方式为在水库输水干渠(小春坝大沟)渠首位置新建1座取水建筑物,利用管道引水方式,沿水库公路布设至小春坝村,在小春坝村下横跨紫阳河,然后沿等高线布设至外沙沟,外沙沟至桑不老段沿平甸公路布设。管道总长4.58km。新建马料田引水管道:水源为小春箐水库,取水方式为在水库支渠(大堡子新沟)渠尾新建1座取水建筑物,引水方式采用管道引水,管道沿等高线布设至马料田村,管道总长1.5km。马料田沟防渗改造:水源为马料田河。在取水口新建1座取水坝,渠道沿原渠道布设,渠道总长2.86km。磨石江沟防渗改造:水源为马料田河,渠道总长1.3km。对k0+000-k0+530段渠道进行防渗改
14、造,取水口位置新建1座取水坝,渠道沿原沟渠布设,防渗改造长度为0.53km。小河西沟防渗改造:水源为新村河,渠道总长2km,对k0+000-k2+000段渠道进行防渗改造,渠道沿原沟渠布设,防渗改造长度为1km。第二节、设计概况1.设计流量桑不老引水管道设计流量为0.078m/s、马料田引水管道设计流量为0.021m/s、马料田沟设计流量为0.037 m/s、磨石江沟设计流量为0.078 m/s、小河西沟设计流量为0.035 m/s。2.断面设计(1)管道管径设计。为便于施工,本工程采用焊接钢管铺设。采用DN300和DN200管道。(2)渠道断面设计根据渠道规划布置方案和设计流量,综合考虑渠道
15、沿线地质及建筑物布置等因素,尽量减少水跃连接平顺,渠道与渠系建筑物水面连接和沿线分水闸对渠道高程的要求使分水闸平顺分水,本次防渗改造的3条渠道纵坡均为0.001.3.建筑物设计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渠道取水坝、沉砂池、管道取水室、管道跨河工作段、盖板、管道跨公路段、溢流堰、背水桥、挡土墙、公路桥、分水闸、镇墩、出水池及管理房。第三节、工程地质条件项目主要拟建内容为:取水坝、沉砂池、管道取水室、供水水厂、引水管道及渠道防渗改造工程。工程地质主要为露花岗片麻岩、变质砂岩,大部分为第四系残破积层,冲洪积层覆盖。1.取水坝工程地质条件:坝基基础可置于河床冲洪积砂卵砾石层上,两岸坝基置于基岩上,坝基设埋石砼
16、截水齿墙嵌深处理,齿墙坝前设铺盖防渗处理。2.沉砂池及管道取水室地质条件:基础主要为残破积土及全强风化岩石,无不良地质现象,岸坡及开挖边坡基本稳定;池基础可置于稳定的岩土地基持力层上。3.供水水厂地质条件:地基基础主要为残破积土及强风化岩石,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基基础可置于稳定的岩土地基层持力层上。4.引水管道地质条件:引水管道总沿线主要为残破积土渠,土基、土质边坡,坡缓,开挖边坡浅,基岩埋深1-5m,管墩基及开挖边坡中等-基本稳定。5.渠道工程地质条件:渠道工程均顺等高线布设,为中山中切割区,岸坡陡缓不一,大部分地段坡度约30-60度,植被较好,渠道边坡及渠基较为稳定,仅局部地段坍塌、欠稳,须
17、作挡护措施。第四节、施工条件1.气象条件施工所在区域漾濞县属亚热带和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气候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垂直差异大。5-10月为湿(雨)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气候温暖湿润多阴雨;11月至次年4月为干(旱)季,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光照充足,气候凉爽干燥少雨。县境所处纬度较低,昼夜温差变化大。气温、降雨等气象要素具有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分布特性,主要表现为高山冷凉湿润,低谷温热干。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而且年内分布极不均匀,随季节有明显的差异。汛期(5至10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90,一般情况下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枯水期,是水利施工的黄金季节。2.天然建筑
18、材料天然建筑材料可就近购买,考虑从脉地砂石料厂外购解决,运距10km,料场储量较大,质量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3.施工交通运输项目区内交通方便,县乡公路纵横交错,足以满足施工车辆通行和建设物资材料运输要求。4.弃土场在治理河段下游低洼处堆置部分弃土,同时依靠当地政府、农林水办协助寻找合适的弃土地点。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第一节 技术准备1.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涉及的内容,收集整理必要的法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标准图、地质报告等其它技术文件,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并熟悉掌握,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目的质量控制更加明确。2.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积极参加图纸自审、会审,对工程质量、
19、进度、安全及文明施工等的管理做到事前控制,为工程建设提出宝贵意见。3.编制好工程预算书,为施工组织部署及施工资源计划提供准确的数据。在编制预算时,应注意分项进行,形成表格,以便在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资金等的计划上,在施工进度和工序的安排上有准确的数据,尽量减少资源损耗。4.组织编制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特殊项目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5.编制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编制和整理必要的作业指导书,整理各类质量记录表格。6.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等做好图纸的技术交底以及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特殊项目
20、施工方法的技术交底,工程质量计划、进度计划、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措施的技术交底。7.组织专职测量员和技术负责人对水准点控制网进行复核,增设工程施工所需的控制点,并做好记录,形成测量资料。第二节 施工现场布置施工总体设想充分展现我公司的企业优势,创造精品工程,创造绿色施工环境,为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让建设单位满意、放心,是我公司承建本工程的施工总体设想。1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现场布置紧凑合理,尽可能减少材料二次运输,保证场区内道路畅通,临时设施不靠近住宅区,并符合现场卫生、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等要求。2施工现场布置以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三大块,形成分块管理。生产区以材料加工、周转材
21、料的堆放、砂、石堆场为主;办公区是建设单位、监理、现场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会议室及生活用房;生活区主要是各工种工人宿舍。所有临时用房均采用色彩明快的组合活动板房搭设。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生产区平面布置先将生产区场地内障碍物拆除,进行场地平整,临时道路进行压实,铺100 mm 厚的石粉碴路面,路边修筑排水沟,集水井。进入施工场地的道路尽量使用原有道路,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材料堆放及加工区布置在现场道路旁,便于材料进场后的装卸及材料加工后的运输。生活区布置为满足施工地区四季温差的需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舒适的休息环境,现场管理人员住房占地面积60m2,工人生活用房占地面积200m2,总
22、共260m2,可容纳50-100人同时住宿,生活区厨房、卫生间、浴室配备齐全,卫生间采用自动冲水设施。 办公区布置办公区搭建:建设和监理单位办公室60m2(也可以在附近租用),施工单位办公室60m2,会议室80m2,总计240 m2。:临时用地表。办公室内统一配备办公桌椅,并在施工现场设置现代化办公用房并配齐设备。工程现场管理办公设备明细表项目名称规格要求单位数量备 注办公用房20平方米套3会议室80平方米数码相机佳能EOSIDMARK 台1电话、传真机激光普通纸台1激光打印机台1办公台包括桌、椅套8文件柜个4冷热饮水机台2单层床套8电加热淋浴器台1办公电脑联想B400Mac G5Mq457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旱 应急 水源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