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外科手术学课件.ppt
《兽医外科手术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外科手术学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3/26,1,兽 医 外 科 手 术 学,动 物 园 动 物 疾 病 学,主讲:邓益锋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023/3/26,2,第十一节 鹿肠毒血症,鹿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腹部膨大、胃肠严重出血和肾软化。此病在我国很多地区时有发生,病死率可达93.4。,2023/3/26,3,一、病原及流行病学,本菌为厌氧性粗大杆菌,G、在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体外能形成芽孢。芽孢的抵抗力很强,10福尔马林10分钟才能致死。本病多散发,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采食了被本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患病。多发生于初夏至秋末。饲料酸败,突然变更饲料,阴雨成为本病的诱因。营养好的或
2、壮龄公鹿多发。,2023/3/26,4,二、症状,患鹿突然发病,初期食欲减退乃至废绝,鼻镜干燥,反刍停止,精神极度沉郁,离群独卧。随后口鼻流出含有泡沫液体,腹部膨大,时而表现腹痛不安,时而用脚踢腹部或打滚。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肌肉震颤,拉稀便血,甚至急剧腹泻。濒死前角弓反张,最后昏迷而死。急性型在发病后12d死亡。,2023/3/26,5,三、病理变化,尸体营养良好,腹部明显膨大。皮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胸腔和腹腔有多量暗红色血样液体。真胃有出血性炎性变化。小肠可见出血性肠炎病变。浆膜、粘膜、肠系膜染成暗红色。肾脏肿大,质脆。脾脏肿大出血。膀胱粘膜有出血点,尿液呈暗紫色。,2023/3/26,6
3、,三、诊断,膘情好、发病突然、死亡快,小肠出血呈血肠样,可作初步诊断。实验室镜检到本菌可确诊。四、防治抗生素:氯霉素 庆大霉素 链霉素解毒:浓糖 VC强心、兴奋呼吸:安钠咖 尼可刹脒补液,2023/3/26,7,预防:羊肠毒血症、快疫、猝疽三联苗接种;定期消毒、20生石灰、3苛性钠。大熊猫和貂也发生肠毒血症,其病原为A型魏氏梭菌,其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病,厌食,腹部严重账气,粪便内混有血液,有气泡。貂还常发生后肢麻痹。最后昏迷死亡。,2023/3/26,8,第十六节 放线菌病,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粗颌病(袋鼠),是一种由放线菌引起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多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特征。,202
4、3/3/26,9,一、病原,本病病原主要有两种,即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牛的放线菌主要损害骨骼等硬组织。林氏放线菌主要侵害头部及皮肤软组织,可蔓延至肺部,但不侵害其他内脏。本病病原主要有两种,即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2023/3/26,10,二、流行病学,本菌不仅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还寄生于动物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动物在采食或运动时,使粘膜或皮肤损伤,即能感染本病。动物园动物中,鹿科动物、袋鼠、骆驼、小熊猫等都曾有发病的报道,一般呈散在性发生。,2023/3/26,11,三、发病机理,病菌经损伤的粘膜和皮肤侵入机体后,引起白细胞浸润和组织增生,形成放线菌肿块。常继发化脓病菌感染而形
5、成脓肿,脓肿破裂后即成为瘘管,舌损害后呈溃疡;骨组织受害后可引起增生、坏死、骨质疏松肿大和坏死性溶解。,2023/3/26,12,一、症状,临床上往往在下颌的一侧有鸡蛋大的肿胀才发现。触摸肿块质硬,不移动,无热、无痛、无波动感,一般不影响采食与咀嚼,无全身症状。不治疗则继续发展,自行破溃,流少量脓液,但其基部仍很硬,严重的可形成经旧不愈的瘘管。后期,患畜吃料速度减慢,体重下降、消瘦,最终可因败血症或毒血症而死亡。,2023/3/26,13,五、病理变化,牛放线菌主要侵害骨骼,使骨质疏松、肿大、坏死溶解。累及肺脏可出现脓肿病灶,累及皮肤则有黄色液体流出。林氏放线菌主要侵害软组织,出现放线菌肿,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兽医 外科手术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7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