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查课件.ppt
《临床血液学检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血液学检查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 液 检 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 血浆: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诊断血液检验对疾病 用药疗效 有意义 病情变化 预后,血液参与生理功能活动、维持内外环境稳定。血液系统与其它各系统相互影响。,血液的一般检验血常规检查 对外周血中RBC、WBC数量、质量的检验。,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验,1、生成: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始、早、中、晚幼RBC 网织RBC成熟RBC。,一、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测定:,(一)RBC的生成、寿命、功能:,3、功能:运输O2、CO2。免疫功能(与RBC膜上C3b受体有关),2、寿命:120天(在单核巨噬C内破坏)。,红细胞数(1012
2、/L)Hb(g/L)成年男性 4.05.5 120160 成年女性 3.55.0 110150 新生儿 6.07.0 170200,(二)RBC及Hb的正常参考值:,1.RBC及Hb增高:,(三)临床意义,(1)判定标准:成年男性:RBC6.01012/L,Hb170g/L 成年女性:RBC5.51012/L,.Hb160g/L,1)相对性:血浆容量减少。大量呕吐、腹泻、出汗、尿崩症等。2)绝对性:RBC数增多,“红细胞增多症”。,(2)增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绝对性红细胞升高,原发性:真性RBC增多症。,继发性:,促红素代偿性升高:组织缺氧,促红素非代偿性:肿瘤、肾病,生理性,病理性,(1)
3、判定标准:成年男性:RBC4.01012/L,Hb120g/L 成年女性:RBC3.51012/L,Hb110g/L,2.RBC及Hb:贫血,轻度贫血:90g/LHb正常低值中度贫血:60g/LHb90g/L重度贫血:30g/LHb60g/L极重度贫血:Hb30g/L,(2)贫血的分级及标准:,1)生理性:少年儿童、孕妇、老年人。,(3)RBC、Hb的临床意义:,2)病理性:RBC生成不良:造血原料不足 骨髓造血功能异常。RB C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溶贫)失血:各种大出血。,(1)正常:双凹圆盘形直径6 9um,平均7.5um,有中央淡染区、大小相当于 RBC直径的1/32/5,3.RBC形
4、态学改变:,(2)病理改变:大小异常、形态异常。1)大小异常:小RBC,大RBC,巨RBC,RBC大小不等。,RBC大小不等 直径相差1倍以上 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增贫,RBC直径,小RBC 6um 缺铁贫、地贫、铁幼贫,大RBC 10um直径15um 绝大多数溶贫,巨RBC 15um 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意义,2)形态异常球形RBC:遗传性球形RBC增多症(球形RBC20)椭圆形RBC:遗传性椭圆形RBC增多症(椭圆形RBC25%)口形RBC:遗传性口形RBC增多症(口形RBC10%)靶形RBC:地中海贫血、异常Hb病(靶形RBC20%)镰形RBC:镰形RBC增多症泪滴RBC:骨髓纤维化,其次
5、:地贫、溶贫棘形RBC:棘形RBC增多症,脾切,尿毒症等。,RBC形态不整(RBC异形症):梨形、泪滴形、新月形、长圆形、三角形、盔形等 见于: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RBC呈缗钱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增多症。,4.RBC染色反应的异常:(1)低色素性:染色浅、中央淡染区扩大 缺铁贫、铁幼粒细胞性贫血(铁粒贫)(2)高色素性:染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 球形RBC增多症(3)嗜多色性(多染色性):淡灰蓝、紫灰色 各种增贫,尤其是溶贫。,5.RBC结构的异常:(1)嗜碱性点彩:胞浆内深蓝色颗粒 核糖体聚集变性 正常时极少:0.01 增多:提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并有紊乱。各种增贫
6、、铅、汞、锌等中毒。,(2)Howell-Jolly小体(豪周氏体)胞浆内紫红色圆形小体(异常染色质.核残留部分)见于:溶贫.巨幼贫.脾切等,(3)Cabet环(卡伯氏环)胞浆内紫红色.圆形或8字形细线状环。认为是纺缍体的残余物或脂蛋白变性所致 见于:溶贫.巨幼贫.脾切等,5)骨髓转移癌。,(4)有核RBC:指外周血中出现幼稚RBC。见于:,1)各种增贫.尤其是溶贫(以中.晚红为主),2)红血病,红白血病(以原红,早幼红为主),3)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MF),4)严重缺氧:先天心,肺心病等,WBC分类:,中性粒C.嗜酸性粒C.嗜碱性粒C.淋巴C.单核C,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
7、(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一)正常参考值:,1WBC总数:,50-70 1-5 0.5-5 0-1 20-40 3-8,2各类WBC的比值.绝对值:,中性粒C 杆状C 嗜酸粒C 嗜碱粒C 淋巴C 单核C,绝对值(109/L),比值(%),2-7 0.04-0.5 0.02-0.5 0-0.1 0.8-4 0.12-0.8,(1)生成:造血干C粒系祖C原始.早.中.晚中性粒CN 三阶段:干C池、生长成熟池、功能池。生长成熟池包括储存池(均在骨髓中)功能池包括:循环粒C池.边缘粒C池。(2)寿命:46天(功能池中的仅为10-12h),
8、(二)中性粒细胞(N):,1N的生成、寿命、功能:,(3)功能:吞噬.杀菌作用。,2.中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1)生理性:下午.饱餐.情绪激动.运 动.高温.新生儿.月经期.分娩时等。特点:为一过性增高.质量无变化。,急性感染.炎症-为最常见的原因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外伤.手术.栓塞等,(2)病理性:反应性、异常增生性,1)反应性:(以N为主)动员骨髓储存池及外周血边缘池的释放,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见于: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真红.等,)异常增生性:骨髓中原.幼粒大量增生。,白细胞减少症:/L 粒细胞减少症:./L 粒细胞缺乏症:./L,3.中性粒细胞减少,(
9、)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某些细菌感染:伤寒 粟粒性结核。3)年老体弱、晚期癌症者感染时。,()血液系统疾病:再障、等(3)物理化学因素:射线、氯霉素、解热镇痛药()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病:等,4.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核象:粒细胞的分叶情况,反映粒细胞成熟度。,()正常核象:以叶居多,杆状核%,()核左移:杆状核,或出现更前阶段的粒细胞,核左移:,临床意义:病情重、机体反应性强、造血旺盛。分度:轻度:杆状核%中度:杆状核%晚幼粒重度:杆状核%早.中.晚幼粒分类:再生性、退性行,()核右移:杆状核.核分叶叶为主见于:巨幼贫.感染恢复期等,5.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中毒性
10、改变:=严重感染 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核变性:核固缩/溶解/碎裂,()巨多分叶核:体积大、核分叶 巨幼贫.等,()退化变性:,()棒状小体(uer小体)=急性白血病胞浆中紫红色细杆状物,()球形包涵体=核浆发育不平衡胞浆中蓝色区域,圆形、梨形等,1.E的生成、功能、正常值:(1)生成:造血干细胞粒系祖细胞原始、早幼粒嗜酸性中幼粒晚幼、杆状细胞E(2)功能:吞噬作用。(3)正常值:占WBC 0.5%5%。绝对值0.5109/L,(二)嗜酸性粒细胞:(E),2.E增高的意义: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风湿病。寄生虫病。血液病。某些传染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高嗜酸性粒细
11、胞综合征:E+肺浸润+心、胃肠等损害。,3.E减少的意义: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伤寒。,(三)嗜碱性粒细胞:(B)1.B的生成、功能、正常值:(1)生成:同E。(2)功能:主要是参与超敏反应(IgE的Fc受体)(3)正常值:占WBC 01%,2.B增高的意义:见于:慢粒、真红、慢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少见),3.B减少:无临床意义。,胸腺依赖的L: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分为 骨髓依赖的L: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非T非B淋巴细胞:NK细胞,K细胞。,(四)淋巴细胞:(L),T淋巴细胞占L的50%70%,寿命长,数月至数年。B淋巴细胞占L的15%30%,寿命短,仅45天。,淋巴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血液学 检查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