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课件.pptx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课件.pptx(2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风,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概述】,“中风”这一病名首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篇:“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这里古人虽然明确地指出了中风病名,但系五脏外感而已,并非今曰“中风”,乃是名同而实异也。但在内经中早已有从病证、发病状态方面去认识“中风”的论述,如“仆击偏枯”,即指患者突然昏倒,半身不遂也。到了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风历节篇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才第一次揭示了“中风”的本质,为后世医家诊断、治疗、预防这个疾病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定义】,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 斜,或仅有半
2、身不遂、口歪,或语言不利、偏身麻木等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由于发病急,变化快,变症多,如风善行而数变,如矢石之中人,故曰“中风”。,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机】,中风的病因,前人从不同的角度去阐明,多与风、火、痰、正气自虚(瘀)等关系密切,简单概括如下:,心火暴盛刘河间,痰湿生热朱丹溪,正气自虚李东垣,阴虚阳亢叶天士。,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诊断】,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2多急性起病。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见。5脑脊液检
3、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辨证】,1中经络 多因肝肾阴虚,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舌强言蹇,口舌歪斜,但无神志改变。多为缺血性中风及出血性中风的恢复期。临床上又分为五种证型。,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2中脏腑 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分为闭证和脱证,均有神志改变。表现为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基本治疗(1)中经络 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4、 委中,操作:,8,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配穴:,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9,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2)中脏腑,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内关 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10,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其他治疗,(1)头针法 选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人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2)电针法
5、 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分钟。,【经验介绍】,【附注】,1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小结】,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仅有半身不遂、口歪,或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为临床特征。中风的发病其主因是风、火、痰、瘀,病及心、肝、脾、肾,病位在脑。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下虚上实。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中脏腑又有闭证与脱证之分。中经络以选用病侧肢体阳经腧穴为主,并可配合使用头针法、耳针法。中脏腑之闭证则以针刺督脉与井穴为主,脱证以艾灸任脉穴为主。,12,感谢你的
6、观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题】,1.简述中风半身不遂的治法、主穴、配穴及方义。2.中风中脏腑分为什么证型?它们的治法、主穴及方义如何?,1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附】假性延髓麻痹,假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是两侧皮质延髓束损害所产生的症状。其表现为延髓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不完全性瘫痪,出现软腭、咽喉、舌肌运动障碍,吞咽、发音、讲话困难,无舌肌萎缩及纤维性震颤,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增强,常出现强哭强笑。本症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梅毒性脑动脉炎等病。本症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在脑血管病中常并发,常需要插鼻饲管而保证摄入量,病人较为痛苦。,
7、1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机】,本病归属中医学的类噎膈、痦痱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脑为元神之府,舌窍机关为神所主;足太阴经、足少阴经、手少阴络与舌本相连,足太阳之筋结于舌本。因此,心之机能失常或痰浊、瘀血等病邪阻滞脑络及上述经络,均可导致舌窍失灵,语言、吞咽等功能障碍。,1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治法:调神导气,通关利窍。以手厥阴、手少阴经及督脉穴为主。取穴:内关 水沟 通里 风池 完骨 翳风 金津 玉液 咽后壁 操作:内关、水沟、通里用泻法;风池、完骨、翳风针向喉结,震颤徐入22.5寸,施小幅度捻转补法,以咽喉部麻胀为
8、佳,应持续捻转13分钟;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用3寸以上长针点刺咽后壁。,1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附注】,1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但应注意针刺的深度和手法刺激量,如果针刺深度不够,手法操作刺激量不足,疗效差。2导致皮质延髓束损伤的原发病稳定并逐渐恢复时,预后良好。原发病的加重和反复发作,预后不佳。,1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眩晕,18,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名含义及主症 眩指眼花;晕指头晕,临床上头晕与眼花常同时并见,故合称为“眩晕”。眩晕有轻重程度不同,轻者闭目休息片刻即可缓解,重者如坐舟车之中,旋转不定,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
9、晕欲倒。病位主要在脑髓清窍。,【概述】,【病因病机】,【辨证】,19,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基本治疗(1)实证 治法: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阳经、督 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主穴: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20,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配穴: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操作:毫针泻法。本证型处方包括平肝、化痰、定眩三部分。用风池、太冲平抑肝阳,用内关运脾和中化痰,用百会清利脑窍而定眩。,2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2)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定眩。以足少阳经、督脉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主穴:风池 百会 肝俞
10、 肾俞 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用补法。,22,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其他治疗(1)头针法:选顶中线,沿头皮刺人,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2)耳针法:选肾上腺、皮质下、额。肝阳上亢者,加肝、胆;痰湿中阻者,加脾;气血两虚者,加脾、胃;肾精亏虚者,加肾、脑。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经验介绍】,【附注】,【小结】,2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题】眩晕常见有几种证型?如何进行针灸治疗?,2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面 瘫,面瘫是以
11、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故又称“口眼歪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的主症为一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因而发生口眼歪斜。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名称较多,如“口歪”、“口僻”、“面瘫”、“歪嘴风”等,多列在“中风”门下。,2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太阳、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辨证】,【鉴别诊断】注意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2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主穴:
12、攒竹 鱼腰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合谷 昆仑 配穴: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鼻唇沟浅者,加迎香。操作:,2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经验介绍】,1临床治疗常用局部灸法,如温和灸,雀啄灸,隔姜灸等疗法。2穴位贴敷:冰片10、乳香10、丁香6、肉桂6、Vit B1 20片,共研末撒在麝香风湿膏胶布上,剪成1.21.2cm大小,贴在翳风、下关、太阳,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局部可配合TDP照射及穴位按摩。,其他治疗:详见讲义,【附注】,28,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题】,1什么叫(面 瘫)“倒 错”现 象?2周围
13、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如何鉴别。3简述面瘫的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29,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痿 证,病名含义:痿,同萎,犹如草木枯萎不荣。痿证是指肢体痿软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缩一类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软弱无力,肌肉失去收缩功能,呈松软状态,无疼痛感觉,抬举、起坐、行走、蹲站、持物软弱无力,不能运动,日久则肌肉萎缩,肢体瘫痪废痿不用,概言之肢体无力、瘫痪、萎缩是其临床特征。因多数发生于下肢,故古人也称本病为“痿躄”、“软风”。,30,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机】,1痿证病因繁多。2基本病理为津液、气血、精髓亏耗,筋脉失于濡养。,【辨证】主症
14、: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3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主穴: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颈胸部夹脊穴;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穴。配穴及操作: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32,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其他治疗(1)皮肤针法:用皮肤针反复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和手足阳明经线。隔日1次。(2)电针法:在瘫痪肌肉处选取穴位,针刺后加脉冲电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20分钟。,【经验介绍】,【附注】,3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题
15、】,1痿证的治则、处方、及方义如何?2为什么说“治痿独取阳明”?,3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不 寐,不寐,通常称为“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 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3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机】,1病因为内伤;2病机总属阴阳失调;3心主神明,其病位在心。,【辨证】临床辨证主要从脏腑虚实入手。,3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基本治疗治法:调理蹻脉,安神利眠。以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16、安眠 配穴及操作:,3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其他治疗(1)耳针法:选皮质下、心、肾、肝、神门、垂前、耳背心。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2)皮肤针法:自项至腰部督脉和足太阳经背部第1侧线,用梅花针自上而下叩刺,叩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3)电针法:选四神聪、太阳,接通电针仪,用较低频率,每次刺激30分钟。(4)拔罐法:自项至腰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用火罐自上而下行走罐,以背部潮红为度。,【经验介绍】,【附注】,38,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题】试述不寐的辨证分型、针灸治法、处方及辨证配穴。,39,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心 悸,心悸
17、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本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西医学中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贫血、低钾血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出现心悸,均可参照本篇治疗。,40,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机】1本病的病因;2其病变主脏;3病理变化。,【辨证】,4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 郄门 神门 厥阴俞 巨阙 配穴及操作:其他
18、治疗,42,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经验介绍】,【附注】,【思考题】,试述心悸的针灸治法、处方、配穴及方义。,4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感 冒,病名含义:感,感受;冒,触冒。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致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病因病机】,【辩证分型】,4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风池 配穴及操作:其他治疗,4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经验介绍】,【附注】,【小结】,【思考题】,46,感谢你的观看,
19、2019年5月13日,哮喘,概念: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症。哮与喘同是指呼吸困难,但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哮是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喘是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临床上哮证必见喘,故一般统称哮喘;喘未必兼哮,是多种心肺疾病的一个症状。,4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首辨虚与实:主要根据病程、体质、脉象等方面来辨别:实证:一般多新病,哮喘声高气粗,呼吸深长,呼出为快,体质不虚,脉象有力。虚证:一般多久病,哮喘声低气怯,气急短促,体质虚弱,脉象无力。,48,感谢你的观看,201
20、9年5月13日,【治疗】基本治疗(1)实证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主穴:列缺 尺泽 膻中 肺俞 定喘 配穴及操作:,49,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2)虚证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以相应背俞穴及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肺俞 膏盲 肾俞 定喘 太渊 太溪 足三里 配穴及操作:其他治疗:,50,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经验介绍】,【附注】,【小结】,【思考题】,哮喘的临床辨证如何分型?它们的治法、处方及方义如何?,5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呕 吐,病名含义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上逆从口吐出的病证。寿
21、世保元:“呕吐者,饮食入胃而复出也。”呕与吐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区别,东垣十书呕吐干呕哕欬逆辨:“夫呕者,声物皆出者也。吐者,物出而无声者也。至若干呕与哕,皆声出而无物也。”后世言呕吐者,即古代文献中的呕,因呕、吐常同时发生,呕中寓有吐,故合称为呕吐。,52,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机】,【辨证】1辨证要点 2证候分型,5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治则: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主穴:中脘 内关 足三里 随证配穴及针刺方法:其他治疗:【经验介绍】【附注】【小结】,5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题】,1实证呕
22、吐与虚证呕吐在病机、治则及针灸方法上有哪些异同?2呕吐的针灸处方及配穴如何?,5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经常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病名含义 胃痛是一个症状,又称胃脘痛。胃,位于膈下,上口为贲门,接于食道,下口为幽门,连于小肠。脘者,胃腔,胃之上口贲门部为上脘,胃之中部为中脘,胃之下口幽门部为下脘。,5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机】,1病因 2基本病理变化:3病位在胃,而与肝、脾关系密切。,【辨证】1辨证要点2.证候分型,5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及相应募
23、穴为主。主穴:中脘 内关 足三里(同呕吐)配穴及操作:【其他治疗】,58,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经验介绍】,【附注】,【小结】,【思考题】,试述胃痛的治法、处方、方义及随证配穴。,59,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泄泻,泄泻,亦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清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如水样而言。泄泻的含义及古代名称:所谓“泄”,有漏泄之义,是指粪出稀溏,其势较缓;“泻”有倾泻的含义,是指粪出如水,其势较急。因两者微有不同,但其病则一,故统称“泄泻”。内经并称之为“泄”,有“濡 泄”、“洞泄”、“殖泄”、“骛溏”、“溏泄”、“泄注”、“注下”等。,60,感谢你的观看,2019
24、年5月13日,【病因病机】,泄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神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的功能障碍。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本病的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与肝肾有关。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故不论是因为湿盛困脾,或是由于脾虚不运,总属脾胃运纳不健,小肠受纳和大肠传导失常所致。,6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辨证】,(1)辨缓急 急性泄泻(暴泻)属实,多因外邪、饮食所伤。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性泄泻(久泻)属虚,或虚中挟实,多为久病体虚,或情志郁怒,脏腑功能失调而成,发病缓慢,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发生。,62,感谢你
25、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2)辨虚、实、寒、热 虚证:起病多缓,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小便利,不渴者;实证:起病较急,病程短,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寒证: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腹痛喜温,畏寒,手足欠温者;热证:大便黄褐臭秽,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者。,6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治疗】,(1)急性泄泻 治则: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天枢 阴陵泉 上巨虚 水分 随证配穴及操作:,6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13日,(2)慢性泄泻治法:健脾温肾,固本止泻。以任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神阙 天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医学 对本 认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