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与危险源辨识课件.pptx
《习惯性违章与危险源辨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惯性违章与危险源辨识课件.pptx(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习惯性违章与危险源辨识,导入,我国是世界上工伤事故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类事故每年共计60多万起,死亡人数在十万人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但对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稳定也产生了消极的作用。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普及安全知识,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预防的方法。事故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能听到或者见到一些有关事故的报道。不管是煤矿爆炸事故、交通伤亡事故,还是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等。这些事故严重损害到人和财产的安全,是我们每个人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意听到的事情。无论是在高
2、危行业还是较安全行业,每个工作人员都在渴望和追求安全。但我们的周边存在着各种事故隐患,一旦条件俱备,事故就可能会发生。所以要研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来控制和预防事故的发生。由此我们就从认识事故的概念,研究事故发生的机理等方面入手,来了解事故背后的真正原因,进而控制事故的发生。,导入,近期,中央企业连续发生多起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2012年2月20日,鞍钢集团公司所属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在浇铸大型铸钢件时,发生砂型型腔喷爆事故,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2月23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8万立方米转炉煤气柜维修改造工程
3、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6人死亡、7人受伤。3月2日,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南京油运紫金山船厂正在维修的长航荣海号轮锅炉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2人受伤。2012年3月15日凌晨1时许,山东省济钢集团石门铁矿有限公司基建矿井副井发生坠罐事故,造成13人死亡。该矿副井罐笼在运送人员下井过程中因钢丝绳断裂,导致罐笼坠落至270米深的副井井底,造成罐笼(核载21人)内乘坐的13人全部死亡原因:一是安全责任不落实。二是安全交底不规范。三是现场管理不严格。四是安全教育不扎实。五是源头控制不到位。,导入,没有安全知识,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知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
4、,安全意识更重要。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安全就会有保障。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明白“安全为了谁”,才能找到安全意识之母、安全工作之魂,,今天我们在这共同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知识,希望通过学习使大家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都有所提高,达到自觉、正确避免生产中事故的发生。习惯性违章的定义及表现形式,“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我安全是爱护,我要安全是觉悟”,一、安全管理中的几个基本概
5、念(一)安全 是什么?安全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不可接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处在可接受风险状态,才叫安全。定义1: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定义2: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 坏 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事件。定义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 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什么是安全安全不仅只是指的是没有损失和没有伤害。安全含义一般理解为没有伤害、没有损失、没有威胁、没有事故发生,这只是一种表征。安全本质含义为:一是能够预知、预测分析危险;二是能够限制、控制、消除危险。三是能够承受所发生的风险。现代安全的意义:不是你
6、现在位置有没有出事,而是你能否认识到现在位置是不是存在风险,你能不能控制风险,会不会出事。出事后,你是否可以接受。安全是不发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一种状态。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作为追求的理想境界目标)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二)什么叫危害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对危害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需注意危害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不是事件的本身。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使用机械设备、易燃易
7、爆或有毒有害的物料,使用电力、高温蒸气,或在野外、高空、水面作业,而使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面临着机械伤害、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烫伤、坠落、淹溺等危险因素;设备产生的粉尘、噪声、高温会损害工人的健康,引起尘肺、噪声耳聋、中暑等职业病等危害因素。,生产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使人致病的寄生虫、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生物体,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不良气象条件及异常气压噪声和振动电磁辐射,空气温度过高、过低空气湿度过高、过低强热辐射有害气流气压过高、过低,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中子流等非电离辐射:包括高频、超
8、高频、微波红外线、激光、紫外线,过强的劳动强度过长的劳动时间不合理的作业方式设计不合理的工具、设备,自然环境的有害因素,如太阳紫外线辐射工艺环境的有害因素,如烘房的高温人工环境的有害因素,如照明不足不合理的厂房设计或设备布置造成的有害因素,如辐射源布置在作业人员密集的地方,危害因素的种类,(三)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重大事故隐患指危险性较大、发现后一时难以治理、需要列入治理计划或者局部停产治理以及依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治理消除的隐患。可
9、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四)危险源1、危险源的概念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或这些情况的组合。(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2、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1)定义 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能量源或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危险源管理,(2)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共八种类型)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使人、物具有势能的装置、场所、设备 能量载体 失控下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场
10、所、设备 失控下可能积蓄能量或突然释放的装置、场所、设备 危险物质 生产、加工、储存和废弃处理危险物质的装置、场所、设备 运动的物体,伤害事故类型与第一类危险源,(3)影响第一类危险源危害程度的因素 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强度 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 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3、第二类危险源(1)定义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包括人、物、环境,(2)第二类危险源常见的类型人的因素(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不安全行为一般是“三违”现象;人的失误是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物的因素(不安全状态、物的故障)不安全状态是机械设备
11、、物质等明显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物的故障指因零部件性能,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环境因素(不良环境)生产运行的物理环境、企业和社会环境。,(3)第二类危险源的特点 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的关系(六个关系)1、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3、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4、第一
12、类危险源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5、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6、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两类危险源理论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屏蔽失效,能量释放事故,伤害损坏,环境因素,人失误,物故障,能量,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并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二、事故概念(一)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于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
13、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职业病)、环境破坏、生产中断。根据能量转移理论说: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人们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磁能、生物能等,它们的意外释放都可能造成伤害或损坏。事故对个人、家庭和对企业及社会的危害。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所谓人生的“大悲”-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二)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海因里希调查了5000多件伤害事故后发现,在同一个发生的330起同种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引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即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数量之比为1:29:30
14、0,其比例关系如图所示。该比例表明,某人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历了数百次没有带来伤害的事故,也就是说,在每次发生之前已经反复出现了无数次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避免伤亡事故应该尽早采取措施,应该在事故发生之前,在出现了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的时候,就采取改进措施,案例1、某工人在地板上滑倒,跌坏膝盖骨,造成重伤。调查表明,他经常弄湿一大片地板而不擦干,已经成了习惯,且历时达6年之久。当他在湿滑的地板上行走时经常滑倒,估计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及无伤害的比例为1:30:1800。案例2、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转的皮带轮上。由于他站在摇晃的梯子上,徒手不用工具,又穿了一件袖口宽大的衣服,
15、结果被皮带绞入而碾死。事故调查表明,他用这种方法挂皮带已达数年之久,手下的工人均佩服他技艺高超。查阅4年来的就诊记录,发现他曾被擦伤手臂33次。估计严重伤害、轻微伤害与无伤害的比例为1:33:1200。,(三)事故的因果连锁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研究目的: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与分析;提出事故预防措施。所以说,事故致因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做的逻辑抽象和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事故原因包括三个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16、基本原因。,(1)海因里希对事故因果关系的描述 遗传、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多米诺骨牌理论:1936年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inrich)提出,伤亡事故顺序五因素;,1、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事故预防:只要抽出五块牌中的任何一块,事件链就会破坏,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不不安安全全行状为态,事故,伤亡,遗传、环境,人的缺点,缺点与不足:把事故事件链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各块牌之间的连锁不是绝对的,而是随即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物
17、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2)海因里希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 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是海因里希的安全管理理念。核心: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或物质的危害,这就必须加强探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研究,2、博德的管理失误论(1)海因里希安全管理理念的局限(2)博德对事故因果关系的描述 管理失误个人原因、工作条件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管理失误,个工
18、人作原条因件,不不安安全全行状为态,事故,伤亡,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根本原因:管理的缺陷。(3)博德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的理念,管理就是控制。管理的缺陷,会使能够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出现。预防事故发生,必须加强安全管理。,3、人与物的交互连锁论 轨迹交叉论认识的发展 人机工程学之前(二战前)的认识 事故频发倾向论: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解决的办法是,按机械特性挑选和训练工人,让工人满足机械的要求。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防止事故的重要措施是人员选择。一方面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
19、检验等,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人人才就业;另一方面一旦发现事故频发倾向者则将其解雇。显然,由优秀的人员组成的工厂是比较安全的。,人机工程学之后(二战后)的认识 人机工程学,要求机械设计要考虑人的特性,使机械适合人的操作。现代轨迹交叉论对事故的认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和空间。(2)轨迹交叉论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人的因素:遗传、环境、管理缺陷不安全行为 事故伤害物的因素:设计、制造缺陷不安全状态,人的因素运动轨迹:遗传、社会环境或管理缺陷心理、生理弱点,安全意识、知识、技能薄弱不安全行为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设计、制造缺陷,使用
20、、维修保养潜在故障或毛病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与物轨迹交叉论的创建 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为了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人,事故现场,安全管理缺陷,物的原因,人的原因,接 触 伤 害,物(包括环境),人(包括肇事人和受害人),本质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轨 迹 交 叉 论 事 故 模 型,轨迹交叉示例,隐患,轨 迹 交 叉 论 特点:强调人的因素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同样地位。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的运动轨迹交叉,来预防事故。对于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较好的工具。预防事故措施:在设计生产工艺时尽
21、量减少或避免人与物的接触;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出现;严格操作规程。,事故案例2007年5月3日中午,清远市某石灰岩矿170平台公路正在进行扩邦爆破作业,11时58分发出爆破预警警报,12时05分发出起爆警报后随即起爆,这时一辆下山的洒水车刚好经过爆破点,被爆破后抛出的大量石块掩埋,车上3人当场死亡。用轨迹交叉理论分析:物的不安全状态:扩邦爆破作业,抛起大量石块;人的不安全行为:洒水车忽视警报,驶入爆破地点,(四)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据前人统计发现占总数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有2%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不可预防的。在可预防的事故
22、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以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10%。事故发生原因不尽相同,每一种事故发生都取决于一些基本因素:即人、物、环境、管理四个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有两种情况:(1)一是由于安全意识差而做的错误行为;(对后果认识不足,以致“明知故犯,将错就错”)安全意识是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对安全现实的认识,它和安全知识紧密联着,其核心是安全知识,没有安全知识,就谈不上安全意识。(2)二是由于人的大脑对信息处理不当而导致的行为;(误操作、误动作-等。)以上引起失误的原因有人方面缺陷、物方面缺陷、作业不合理和管理缺陷等。,企业中哪些状态的人容易出事故,“事故”发生的原
23、因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不按操作规程,IV,人的不安全行为知识缺陷知识的有效期知识本身的先进性;本人知识的有效利用期。生理心理缺陷生理心理功能性缺陷的特点相对性(大家都有,程度有别)、不自觉性(自身缺陷往往不可自觉或自我感觉到了,而缺陷却以显现出来)、个体性(功能性缺陷只能是个人所有)、极限性(功能不会无限大)、波动性(一个人的功能强弱生理、病理、心理、经历、环境等因素影响制约)。生理心理缺陷的表现性格的差异、生理负荷极限、意志与情感因素、天赋资质、隐伤、后天的训练、病态反应、生理心理低潮期、从众心理与行为。常见不安全心理好奇心、虚荣心、侥幸心。,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现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传动部
24、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特种作业非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开动被查封设备。危险作业无人监护或未经安技部门审批。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仪器。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线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线牌。检修高压线路或电器,不停电、不验电、不跨接地线。使用非安全电压灯具作业。带负荷运行时断开回路配电闸刀或总开关。,人的不安
25、全行为操作现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工作。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扔物件。违反起重“十不吊”。开动无卷扬限位器的起重设备工作。货梯载人运行。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域内逗留。焊接未经完全清洗和充分通风的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禁火区抽烟或动火。带电作业(检修)不带绝缘手套的。旋转机床切削时戴手套操作的。高处作业不使用安全带的。操作旋转设备或进行检修试车时散开衣襟、戴围巾、头巾或穿裙子、系领带操作的。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所穿化纤料服装操作的。其它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的。,“事故”发生的原因二: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惯性 违章 危险源 辨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