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生物农药线虫课件.pptx
《第二章微生物农药线虫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微生物农药线虫课件.ppt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线虫和原生动物杀虫剂,一、线虫简介 线虫(nematode)属线形动物门,种类甚多,极大多数虫种自生生活在淡水、海水、沙漠、土壤中仅少数寄生于植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及脊椎动物。寄生人体并危害人类较严重的线虫约有10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等。,(一)形态(1)成虫 多呈圆柱形或线状,左右对称,体表光滑或具有清晰横纹,不分节,头部较钝圆。雌雄异体,雄小雌大。线虫大小相差悬殊。,体壁线虫体壁自外向内由角皮层、皮下层及纵肌层组成。又称皮肌囊,成虫内部构造,纵肌层:由纵向单行排列的无横纹梭形细胞构成,被纵索分割为四区。按每区肌细胞的数量、大小以及排列方式,可将纵肌层分
2、为三种肌型,即肌细胞少而大的为少肌型,如钩虫;肌细胞多而长的为多肌型,如蛔虫;以及肌细胞细而密的细肌型,如鞭虫。,成虫内部构造,成虫内部构造,原体腔在体壁与消化道之间存有一腔隙,无上皮细胞覆盖,故称假体腔或原体腔(protocoele)。假体腔内充满体液,它是虫体的血淋巴,内含有葡萄糖、蛋白质和一些无机盐类等物质,可将肠道吸收的营养运送至身体的各部分,因此在生理上有类似循环的功能。线虫的消化和生殖等组织器官悬浸在血淋巴液中。,1)消化系统 2)生殖系统 3)神经系统 4)排泄系统,成虫内部构造,(2)虫卵 寄生线虫卵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见:一般为椭圆形,黄色、黄棕色或无色,无卵盖。外层很薄,称卵黄
3、膜或受精膜 卵壳 中层较厚,称壳质层 内层亦薄,称脂层或蛔甙层,昆虫线虫是寄生于昆虫体内的线虫,也称嗜虫线虫。分为寄生性和病原性两种类型。寄生性:线虫侵染的性状类似寄生蜂的寄生;病原性:线虫能携带细菌并释放于昆虫体内使昆虫患败血症死亡。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线虫也携带病毒至昆虫体内,总之,它们能以多种方式导致昆虫不育或死亡,在自然界中起着调节昆虫种群和抑制害虫的作用,其商业重要性仅次于细菌。,昆虫病原线虫隶属于动物界线虫动物门(Nematoda)尾感器纲(Secernentea)小杆目(Rhabditida)。主要包括5个科: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异小杆线虫科(Hetero
4、rhabditidae)、索线虫科(Mermithidae)、新垫刃科、滑刃科。专性寄生在昆虫身体上的线虫有1000多种,线虫与昆虫的关系有3大类:寄生共生机械联合。,寄主范围:多于3000种,分属31科,可寄生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20目的数千种昆虫。,1、研究应用历史 江苏高邮州志:庆元一年(1196年)飞蝗抱草死,每一蝗有一蛆,食其脑(索科线虫)Animalibus Insectis(1632年):有一长蠕虫饶着蝗虫尸体,估计它与该虫的死因有关,1671年,Lister对这种蠕虫作了形态描述。1929年,Glaser和Fox在新泽西发现一种寄生日本金龟甲的线虫,Stei
5、ner在同一年并将其命名为格氏线虫。,Bovien(1937)和Dutky(1937)先后发现线虫与共生菌的关系,并进行了初步研究。1980年代以后昆虫病原线虫作为控制有害生物的生防手段又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并得以广泛展开。,为什么到了1980年代以后才受到重视?,2、已知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类和来源,3、寄生性线虫索线虫科,形态:成虫幼虫体形相似,丝线状,体白色,10-20cm,有的可长达40cm以上入侵过程:卵孵化出感染期索线虫主动寻找昆虫寄主,通过昆虫自然孔道或借口针和酶从昆虫体节间膜入侵。进入体腔后发育,一般游离于体腔内,有时到达神经组织,成熟前脱出寄主进入环境,造成昆虫死亡,寄生率即等于害
6、虫的死亡率。并且可在自然界中再循环。,症状:开始不表现明显病症,后行动迟钝、腹鄣异常膨大、食量减少或不取食。虫体异常透明,可从病虫外看到线虫。寄主:昆虫、甲壳动物、蚯蚓、软体动物和蜘蛛等200种以上。,索科索属:蝗虫水索属:摇蚊巴索属:水生昆虫湖索属:摇蚊无性索属:蝗虫六索属:陆生昆虫对索属:土壤昆虫腹索属:蚋,两索属:稻螟、蛾类、蜻蜒泥索属:六月鳃金龟兰索属:水生昆虫里索属:各种蚊类细索属:按蚊镒索属:盐泽伊蚊新中索属:蚋,蝗索线虫,格氏斯氏线虫,食蚊罗索线虫,黑蝇被线虫寄生,蛞蝓被线虫侵染,4、病原线虫斯氏线虫科,仅一个属,斯氏线虫属在生活史中形成特殊的“带鞘”的侵染期幼虫发育有两个阶段:
7、寄生阶段和腐生阶段侵染期线虫体内携带共生细菌:使昆虫发生败血症而死亡寄主:鞘翅目、同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翅目、鳞翅目、脉翅目、蜻蜒目和直翅目,致病机理:昆虫病原线虫消化道内携带共生细菌,当线虫从昆虫消化道或体壁侵入,进入昆虫血腔后,共生细菌从线虫体内释放出来,在昆虫血液内增殖,使寄主患败血病迅速死亡。,斯氏属芜菁夜蛾线虫,非洲贪夜蛾被小卷蛾斯氏线虫侵染,嗜线虫致病杆菌,5、昆虫病原线虫异小杆科,只有一属,异小杆线虫属经消化道和气孔进入虫体。3-4天后雌雄同体的雌线虫产下幼虫,再过2天后幼虫发育成雌虫和雄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发育成第二期或侵染期线虫携带共生菌,寄主由于细菌存在而死亡寄主:夜蛾科
8、、象甲科、金龟科等,异小杆线虫消化道内的发光杆菌,昆虫病原线虫区别于昆虫寄生线虫的特点是:侵染期线虫消化道内携带有与之共生的嗜线虫杆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是一类特殊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代谢产物有杀虫、抑菌活性。共生菌还能分解昆虫组织,提供线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并产生抑菌作用,使虫尸不腐败,线虫可在体内繁殖,成为新一代侵染期线虫,进入环境,再侵染其它健康虫。,6、优点对昆虫专性寄生;寄主范围广;对寄主昆虫具有主动搜寻能力;能够从寄主昆虫的自然开口(如口器、气门和)、伤口或节间膜进入寄主昆虫体内,并且能够迅速杀死寄主昆虫;,昆虫对线虫抗性低;具有自我增殖快、易于遗传改良的优点;能够以人工培养基低
9、成本大量培养;对人畜、植物及有益生物安全,在欧美一些国家可以豁免注册生产和释放;田间施用时可和许多化学农药混合使用,并能以传统喷药设备施用。,7、线虫生活史 昆虫病原线虫一生可分为卵、幼虫和成虫3个虫态。幼虫期共4个龄期,其中只有第3龄幼虫可存活于寄主体外,也是唯一具有侵染能力的虫态,又称为侵染期幼虫。侵染期幼虫一般滞育不取食,体外仍包裹着已经蜕去的第2龄幼虫的表皮,对外界不良环境的耐受能力最强,故又称为耐受态幼虫。,依据其生活史的长短,线虫可分为两类:长生活史型和短生活史型。长生活史型线虫一般在昆虫体内繁殖23代。而短生活史型线虫,没有第二代,第一代雌成虫产的卵直接转化为侵染线虫。,生活史:
10、,侵染期线虫通过口器、肛门、气孔或直接刺破寄主体壁进入寄主昆虫体内。如果通过口器或肛门进入,线虫刺破肠壁进入血腔;如果通过气孔进入则直接进入血腔。线虫一旦进入寄主昆虫血腔,就开始释放共生菌,共生菌在血淋巴中迅速繁殖,通常昆虫在被侵染2472 h之内患败血病死亡。,8、侵染期幼虫的扩散和存活,斯氏属和异小杆属线虫都可主动或被携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扩散。被动扩散主要借助于风、雨、人或昆虫。主动扩散一般用厘米度量,而被动扩散则可用千米度量。,线虫搜索寄主昆虫的对策有两类:埋伏和巡游 侵染期幼虫一般不取食,可以依靠体内储存的养分存活几个星期仍具侵染力;或侵入附近有机体存活几个月仍具侵染力,这是线虫保持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微生物 农药 线虫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