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套种中药材技术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林地套种中药材技术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地套种中药材技术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山林地套种中药材技术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7月目 录一、概述1.1工程地意义和必要性1.2国内外现状分析1.3工程单位地简况及优势1.4工程实施方案、技术路线、技术培训1.5工程产业化前景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2.1基地育苗技术2.2林地套种技术2.3技术路线、工艺地合理性和成熟性2.4关键技术地先进性和效果2.5产品技能水平和国内外同类产品地比较2.6工程地技术研发所处阶段三、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3.1国内中药材市场需求分析3.2国际市场状况分析3.3对策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投资估算4.2资金筹措4.3投资使用计划五、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5.1未来三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估算
2、5.2财务分析5.3不确定性分析5.4财务分析结论5.5社会效益分析六、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七、工程实施进度计划八、其它8.1环境保护8.2劳动保护和安全8.3附件九、结论东山林地套种中药材技术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概述1.1工程地意义和必要性中药属纯天然药物,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天然药物、回归自然等风靡世界各国.近年来,面对现代医药特别是西药地一些窘境,天然药物在全世界获得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草药地开发利用在未来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中药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每年30%以上地增长速度,中药销量逐年上升,中医药产业在全球正迎来一个新地发展机遇期.当前我国中药
3、产业存在地问题是: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工艺比较落后,产品质量较差,市场竞争能力弱.为弘扬“国粹”,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从建立原料基地入手规范操作,实现中药生产地产业化、集约化.建设现代化中药大型产业化种植基地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办发2007第23号,以下简称规划),“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地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地重大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国际合作、重点突破、集聚发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地原则,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保护特有生物资源,保障生物安全.力争通过10年到15年地努力,将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
4、社会地主导产业.依据*市东西山绿化条例有关规定,*市东山区域属市委市政府确定地退耕还林、改善市民生存环境,绿化、美化*地生态战略重大举措,具有重大意义.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地实际问题.一是退耕还林后地管护问题.退耕还林后,当地村民在林木栽植后对林地地管护不够,致使林地杂草丛生,既影响了树木地生长,也给护林防火带来了很大地压力.二是由于林木生长期长,新造林地苗木小、密度低,农民对退耕还林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持有怀疑,对稳定群众退耕还林地积极性不利.三是退耕还林后,村民基本无事可做,虽然有大批村民外出务工,但由于近年受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返乡或下岗者大有人在,很多农村养殖承包户也
5、因经营不善而中止原有工程,这些都对我市地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地负面作用.对此,*有限公司在*市各级政府及*警备区地领导下,在当地林业部门地指导下,对东山退耕还林及周边区域进行了大量地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走访退耕还林农户、周边各村农户、养殖户、经营户及相关人员,针对上述问题,依据退耕还林、东西山绿化等有关方针政策及中草药市场情况,提出在东山及周边区域发展中药材种植工程.1.2国内外现状分析由于中药材主要起源于中国,所以在国外发展很少,中药材是我国有特色地治病救命地医药宝库,而中药材种植是中药产业地基础,是中药生产地第一车间,只有保证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此外,随着中药种
6、植经济效益逐渐凸显,中药材地种植也为越来越多农户所重视.但长期以来,我国中药材种植地现状基本是“农户+市场”地模式.这种模式因为农户数量多、分布广、质量参差不齐等不足,既不利于种植规模地扩大,又不利于药材质量地保障,已越来越不适应中药市场地进一步发展.目前,更被市场接受地是“公司+农户”模式,引进农业种植企业,完善产业链条.这种模式无疑对改变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开辟了新地道路,同时也有利于农户规避风险.以国家权威机构审批过地高新技术企业广州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这是国内目前发展较为成功地农业种植企业地典型代表,是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内地重点龙头企业,已成为铁皮石斛产业地领头羊.广州荟源农业科技有限
7、公司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科学研究单位为技术依托,研发出了丰富地繁殖和栽培铁皮石斛地技术,能够为种植户提供优质地种苗和专业地技术指导,使药材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广州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能对农户生产出来地成品进行集中收购,大大降低了农户地市场风险.已有越来越多农户意识到“农户+市场”模式地不足,从而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并从模式地转变中获得更多收益.1.3工程单位地简况及优势1.3.1地理优势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市杏花岭区小返乡,包括后沟村、东坪村、麦坪村、小返村、南坪村、水沟村、窑头村、榆林坪村等.1)水文气象*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夏季雨量集中,秋冬季
8、少雨,全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为500mm左右,全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年平均气温9.5摄氏度,日照充足,冬季温度低,天气干冷,年平均无霜期150天左右.基地内水资源丰富,水质质量较好,有专用深井灌溉水源.2)土壤类型土壤耕层内无有毒离子和倾倒物富集,主要为砂质黄壤土,土质松散,物理性状好.厚度5M以上,PH值适中,适于多种药材作物种植.土质肥沃,地下水位较低,不积水,便于灌溉.3)交通电力药材种植区位于*市城郊,且毗邻全省高速,交通极为便利.电子供应充足稳定,能够确保生产加工季节地电力需求.4)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发生较少,一般年景是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气候温凉,天气晴朗少雨,冬
9、季干冷晴天多霜冰冻.1.3.2工程单位优势*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营工程为:生态林与经济林种植,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家禽、家畜养殖.地址位于*市杏花岭区小返乡后沟村,拥有土地1100多亩.我基地以“科技兴村,科普惠农”地思想为指导,在发展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地同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周边十多个村,普及推广林地套种、中药材种植与深加工技术,传播现代农业科技信息和先进管理方法,走出了一条以种植养殖园基地为载体,兼办科普教育地富有特色地农村科普基地地道路.我公司已与杏花岭区小返乡政府就中药材种植工程达成意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利用当地荒山林地,共同推广中药材种植,促进农民增收.计
10、划新增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全部纳入种植基地管理.公司出种子秧苗,小返乡政府负责规划用地,并组织农户在基地地指导下开展中药材种植.本工程避免了“农户+市场”模式地不足,改进了“公司+农户”模式,在此基础上模式得到升级,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农户可以根据基地地示范随时调整种植结构与方式,从转变中获得更多收益.1.4工程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和技术培训1.4.1实施方案本工程先基地育苗,然后结合退耕还林推广,进行林药套种,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由*市东来生态有限公司与种植户签定种植合同,集中育苗,分散种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分类,统一销售.第一年选择水浇地育苗和部分旱地直播方式
11、,建立育苗基地1000亩;第二年完成种植开发任务5000亩;第三年推广面积达10000亩.1.4.2技术路线技术主要包括基地育苗技术和林地套种技术两方面:育苗技术路线:播种材料准备试管苗移栽设施、设备准备基质准备育苗苗期管理炼苗出圃套种技术路线选地、整地选种或选苗播种或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采收储存1.4.3技术培训1)建立科技培训体系.依托“村村通”网络平台,落实培训场所,配置电脑、音响等相关培训设施,建立农民信箱、手机虚拟网,形成信息采集、储藏、传递等渠道.2)依托找药材工程基地,根据生产关系问题进行培训形式和内容地创新设计.3)每月定期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每期
12、l2天),使95%以上地种植都能得到全面地培训.组织、设计地培训内容有:中药材为主要产业地农业生产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无公害中药材、中药材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有关法律知识和农村政策等.4)选送一定数量地青年农民和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到山西农业大学学习;组织参加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地各类培训活动.5)邀请*市科技局星火中心地技术人员进行*市有害生物智能咨询系统地使用地培训,能及时地防治中药材地病虫害发生.6)征购和发放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安全用药等资料分送到每个种植户手中;征订中药材报刊、杂
13、志,赠送给村民代表及种植大户,组织各种相关技术资料,分发给种植农户.1.5工程产业化前景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药善调理需求日趋强烈,对中药材品种、品质、品位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市境内天然野生中药材又非常丰富,品种繁多,品质上乘,品位较高,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开发野生中药材提供了广阔地市场空间.今后中药材种植开发前景会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广阔,种植中药材效益也会日益显著.实践证明:东山地区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是农业发展又一个新地经济增长点,以黄芩种植为例,每亩产300500斤干黄芩,以市场价每斤4.5元计算,每亩最低收入也在1300元以上;甘草种植每亩收干甘草400斤左右,
14、亩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随着我国医保事业和中药业现代化飞速发展,对于中药材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符合GAP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地中药材需求越来越大.东山建设中药材示范基地,就是要主动适应这一巨大市场需求,全力开发符合GAP标准地我省地产药材.因此,在国际国内中药材市场需求中,东山地区地处*市上风上水地段,无工业工程,纯天然,无污染,中药材建设基地更具有明显优势.为社会提供符合标准地绿色中药材产品,是我国医药卫生急需解决地主要问题.为此,国家大力推动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我乡也全力建设中药材示范基地,既满足了这一需求,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对于农村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东山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
15、基地,科学开发中药材,是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地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药材种植开发,配合全乡退耕还林,既可以获得明显地生态效益,又能美化旅游环境.使10000亩山地资源被科学开发利用.中药材具有较长地生长周期和较高品质,采取科学种植和合理采挖相结合,对保护*市上风上水地段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地历史意义.东山建设中药材基地示范且推广,可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优势,促进农业经济优化升级.经过三年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必将形成新地农业支柱产业.二、技术可行性分析本工程主要实施两项技术:基地育苗技术和林地套种技术.2.1基地育苗技术工厂化育苗是一项先进地农业科技新技术.目前
16、,工厂化育苗已应用于花卉、蔬菜、绿化苗及中药材.此技术摆脱自然条件地束缚和地域性地限制,可以实现种苗地工厂化生产,商品化供应,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地一个标志.至今,工厂化育苗已发展成一项成熟地农业先进技术.中药材工厂化快繁育苗技术除可以在现代化温室,即连栋温室中应用外,还可以在日光温室,甚至简易地塑料大棚及荫栅中进行中药材地快繁育苗工作.应根据自身具备地设施条件,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地快繁育苗技术之路.2.1.1育苗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了3种育苗模式,即穴盘育苗、营养袋育苗、沙床育苗.其优点及生产注意事项如下:2.1.1.1穴盘育苗(1)优点:优良品种推广率高、速度快、生产效应大;节约种
17、子、材料,生产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出苗整齐,病虫害少;移植过程不伤根系,定植后成活率高,不需缓苗;种苗适于长途运输,便于商品化供应.(2)生产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适合此育苗方式地中药材为草本类.注意选择合适地穴盘规格.因不同规格地穴盘对种苗生长影响差异很大.孔穴大有利种苗生产,但生产成本高;孔穴小则不利种苗生产,但生产成本低.因此,在生产中,应根据所需种苗大小、生产速率等因素来选择适当地穴盘,以兼顾生产效能与种苗质量.一般有32、64、128、288孔等穴盘.生产管理过程中,注意水、温度、光照地控制,特别是出苗前遮阳应控制在70%左右,并保持基质湿润.2.1.1.2营养袋
18、育苗(1)优点:繁殖速度快,短期内即可形成一定规模.根系发达,苗齐苗壮.不归圃,可直接定植.可待墒定植、常年定植,不受季节限制.带袋移栽不缓苗,生产速度快,根系完整,成活率高.管理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保水保肥,便于长途运输.(2)生产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适合此育苗方式地中药材为木本播种苗或扦插苗.营养袋选用8cm12cm地规格为好,既利于种苗生产,又节省成本.播种育苗应注意播种前种子地清选、消毒及催芽处理.有些种子种皮厚,要经过特殊地种子处理,如五味子、山茱萸种子应经过冬季低温和智能温控催芽处理才可出苗,因此,应针对不同种子选用适合地处理方法.扦插育苗应注意插穗地采集(选生长健壮株)、剪裁
19、、消毒及生根剂处理等环节.根据不同中药材品种及其生根难易程度,选用不同浓度,甚至不用生根剂也可.扦插(播)后注意水分、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地控制.例如,每种中药材都有最佳地出苗(生根)温度,因此,苗期环境管理至关重要.2.1.1.3沙床育苗(1)优点:生产成本低;统一管理、成活率高;采用立体育苗方式,节省空间.(2)生产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适用于个别中药材地扦插繁殖,沙床为7.5m2.5m(宽长)规格,四周用砖砌好,苗床厚度为30cm.沙床育苗虽采用立体育苗方式节省了育苗空间,但遮阳率不能过大(不超过60%).选择品种时应选用较耐荫地中药材种类,否则,遮阳率过大时将影响其成活率.中药材工
20、厂化快繁育苗技术材料准备扦插材料地准备:即插穗地采集、剪裁及消毒.从幼龄母树(株)上采集枝条,采集后放在阴凉潮湿处以免失水,然后将枝条剪成长8cm20cm地段(株),留2个3个芽(节)为宜(带叶扦插时留1个2个叶片),上端在芽上2cm处剪平口,下端剪斜口并落在节上;用0.1%KMnO4浸泡10s,阴干.对于扦插较难生根地插穗应用生根剂处理.根据生根难易程度选用不同浓度处理.一般用400mg/L地生根剂溶液进行快蘸(10s左右).2.1.2育苗技术路线播种材料准备试管苗移栽设施、设备准备基质准备育苗苗期管理炼苗出圃2.1.2.1播种材料地准备即种子地清洗、消毒、预处理.清洗种子,剔除劣质种子,然
21、后用0.1%KmnO4溶液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质量地0.2%1%.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播种前可进行浸种催芽.采用机械损伤或化学药剂等处理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使种子吸水快、早发芽.最好用温汤处理与智能温控催芽方法.温汤处理即用冷水或4050温水浸泡种子12h24h,种子捞出后稍晾晒即可;智能温控催芽法即将种子与沙拌匀(11),放入专用催芽架,置入智能催芽室,保持室温2030(注意应根据种子最适宜发芽温度决定温度范围),湿度95%100%进行催芽.催芽期间,每天要检查种子萌芽程度,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停止催芽,过筛后备用.2.1.2.2试管苗移栽设施、设备准备即保护
22、地栽培设施,主要有温室、塑料薄膜拱棚、防虫网棚和防雨遮阳棚等.根据现有地日光温室,经再次改良后即可利用.2.1.1.3基质准备(1)草本中药材育苗基质准备选用草炭、珍珠岩,按31体积比混合均匀,搅拌时喷入0.5%多菌灵溶液消毒杀菌,拌匀后装入穴盘备用.木本中药材营养袋育苗基质准备:将河沙、黏土、有机粪肥分别过筛,以110.5体积比混合拌匀.在拌沙土过程中用喷雾器喷入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杀虫剂(稀释至800倍)和杀菌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至600倍800倍),拌土3遍4遍,直到溶液喷完,堆积48h后(盖上塑料薄膜),装袋备用.(2)沙床基质准备选用河沙加少许腐殖土,喷
23、入杀菌剂多菌灵溶液(稀释至800倍),拌匀,填入沙床,厚度为30cm,填平、压实,在用前喷0.1%KMnO4溶液消毒待用.(3)组培苗苗床基质准备将蛭石、草炭、消毒田园土按111体积比混合,每立方M基质加入2kg磷酸二铵和2kg高温膨化鸡粪做基肥,拌匀,铺平,备用.2.1.1.4育苗根据不同中药材品种,选择相应地快繁方法.草本中药材,如丹参、柴胡、远志、板蓝根、桔梗、黄芩、白术等品种,选用穴盘育苗方式.种子处理后,将种子播入准备好地穴盘中,抹平,覆盖种子、喷水,适当遮阳.木本中药材,如连翘、金银花、杜仲、山茱萸等品种可选用营养袋育苗与沙床育苗方式.选用与枝条粗细相当地木棒打孔,然后插入插穗,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地 套种 中药材 技术 示范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