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考研复习题.doc
《机械设计考研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考研复习题.doc(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选择题:1轴的键槽通常是由 加工方法得到的。 A车削 B铣削 C拉削2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是根据 按标准选则。A传递转矩的大小 B.轮毂的长度 C.轴的直径 3键的长度通常是根据 按标准选则。A传递转矩的大小 B.轮毂的长度 C.轴的直径4普通平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 。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B沿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 C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有导向作用5楔键和 两者的接触面都具有1:100的斜度。A轴上键槽的底面 B轮毂上键槽的底面 C键槽的侧面6平键联接如不能满足强度要求时,可在轴上安装一对平键,使它们沿周向相隔 。 A900 B1200 C18007平键联接能传递的最大转矩为
2、T,现要传递的转矩为1.5T,则应 。A把键长增大到15倍 B把键宽增大到15倍 C 安装一对平键8标准平键联接的承载能力通常取决于 。A轮毂的挤压强度 B键的工作表面的挤压强度 C键的剪切强度9应用较广的花键齿形是 。 A矩形与三角形 B渐开线与三角形 C矩形与渐开线10当轴作单向回转时,平键的工作面在 C ;花键的工作面在 B ;半圆键的工作面在 C ;楔键的工作面在 A ;切向键的工作面在 A 。A上、下两面 B一侧面 C两侧面11下列各种键的失效形式:普通平键为 B ;导向平键为 C ;滑键为 C ;钩头楔键为 B ;切向键为 B 。A剪断 B压溃 C磨损12下列各种键的轴槽加工方法:
3、A型键 A ;B型键 B ;C型键 A ; 轮毂槽的加工方法:A型键 C ;B型键 C ;C型键 C ; A端铣削 B盘铣削 C插削 D刨削 13定心精度最高的是 C ;承载能力最高的是 C ;定心精度最低的是 B ;承载能力最低的是 D ; A平键联接 B楔键联接 C花键联接 D半圆键联接14常用来制造键的材料是 。 A低碳钢 B 中碳钢 C合金钢15花键联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强度。A齿根弯曲 B齿侧挤压 C齿根剪力16紧键联接和松键联接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安装后,键与键槽之间就存在有 。A压紧力 B轴向力 C摩擦力17能够构成紧键联接的两种键是 。 A楔键和半圆键 B平键和切向键 C楔键
4、和切向键18半圆键的主要优点是 。A对轴的强度削弱较轻 B键槽应力集中较小 C工艺性好、安装方便19某起重设备采用矩形花键联接,轴的转速不高但要传递很大的转矩,这时宜采用 。 A外径 B内径 C侧面20如果在轴上安装一对楔键来工作,最好使它们相隔 。 A600900 B900 1200 C1800 二、简答题:1导向平键联接和滑键联接有什么不同? 导向平键是一种较长的平键,用螺钉固定在轴上的键槽中,轴上的传动零件可沿键做轴向滑移。 当零件滑移的距离较大时,所需导向平键的长度过大,制造困难,应采用滑键。滑键固定在轮毂上,轮毂带动滑键在轴上的键槽中作轴向滑移,此时,键槽较长,而键可做得较短。2键联
5、接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何主要特点? 平键联接: 普通平键:对中良好,装拆方便,加工容易,不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 圆头(A型):键在槽中轴向固定良好,但槽对轴引起的应力集中较大; 方头(B型):轴槽应力集中较小; 单圆头(C型):仅用于轴端固定。 薄型平键:同上;但传递转矩的能力比普通平键低。 导向平键:键用螺钉固定在轴上,轴上零件能作轴向移动,为了装拆方便设有起键螺钉。 滑键: 键固定在轮毂上,轴上零件能带键作轴向移动。 半圆键联接:安装方便,结构紧凑,键具有自位作用。键槽较深,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大。 楔键联接: 普通楔键: 能轴向固定零件和传递单方向的轴向力,但使轴上零件与轴的配合产生偏
6、心; 钩头楔键:同上。钩头供拆卸用。 切向键联接单切向键:工作面上的压力沿轴的切线方向,能传递单向大转矩,对轴的削弱较严重; 双切向键:两对键互成12001300,能传递双向扭矩。3当使用单键联接不能满足联接的强度要求时,可采用双键联接。试说明为什么使用两个平键联接时,一般设置在同一轴段上相隔1800布置;采用两个楔键联接时,相隔1200左右;采用两个半圆键联接时,常设置在轴的同一母线上? 两个平键联接相隔1800是为了加工时便于分度。两个半圆键联接布置在同一条母线上是为了加工时用一把刀具直接加工出来而不用更换刀具。27. C 28. C第八章 带传动一、选择题:1带传动中,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
7、, 2为从动轮圆周速度,为带的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12 B1=2= C122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 。A带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3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A带的预紧力不够 B.带的松、紧边拉力不等 C.带与带轮间摩擦力不够4带传动的打滑总是 。 A在小轮上先开始 B在大轮上先开始 C在两轮上同时开始5带传动中,带每转过一周,拉应力是 。A不变的 B有规律变化的 C无规律变化的6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 。A使结构紧凑 B限制弯曲应力 C限制小带轮包角7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
8、在带 处。A进入主动轮处 B进入从动轮处 C离开主动轮处8V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是 。A传动比 B带的速度 C带的型号9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调节带的预紧力10实践证明,带传动传递载荷时,带的弹性滑动发生在 。A全部接触弧上 B带离开主、从动轮前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 C带进入主、从动轮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11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A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正压力 B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C带的紧边拉力12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带的线速度 C带的紧边拉力 13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主要优
9、点是 。 A承载能力大 B使用寿命长 C工作平稳,基本无噪音 14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 。 A承载能力大 B带的寿命长 C传动效率高15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的包角大小主要由 决定。A小带轮直径 B两带轮直径之和 C两带轮直径之差16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会导致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带的工作噪音增大 C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7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最大优点是 。 A传递功率大 B传动比准确 C传动效率高18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A带的横截面尺寸 B传递的功率 C带轮的直径19当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
10、随 的增大而增大。A带轮的宽度 B小带轮上的包角 C大带轮上的包角20下列普通V带中以 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AZ BC CE21带传动中,紧边拉力F1,松边拉力F2,在空载时,它们的比值为 A ;当载荷小于许用值时,它们的比值为 C ;当载荷达到刚开始打滑的瞬间,它们的比值为 B ;AF1/F21 B F1/F2=f1 C 1 F1/F2f1 22V带截面楔角为400,V带轮相应的楔角应 400 。A大于 B小于 C等于23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拉应力变化 。A8次 B3次 C4次24带传动设计中,主要应防止 。A打滑 B磨损 C静载拉断25 不能提高带传动传递的功率。A增大F0 B增大a
11、C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26同一V带传动,若主动轮转速不变,用于减速较用于增速所能传递的功率 。A相等 B增加 C减少27当带速30m/s时,一般采用 来制造带轮。A铸钢 B球磨铸铁 C灰铸铁二、简答题:1何为带的弹性滑动?何为打滑?两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由于带的弹性变形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局部接触弧面上产生的微量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一种正常物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弹性滑动扩展到整个接触弧段,载荷超过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时所发生的,打滑将使带与带轮严重磨损,从动带轮急剧失速,是必须避免的。2带的楔角和带轮的轮槽角是否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带的楔角应大于带轮的轮槽角
12、。 因为带在工作时受力作用而产生弹性变形,带的顶胶层受拉而伸长,使宽度变窄。底胶层受压而缩短,使宽度变宽。从而使带的楔角减小,为使带与轮槽很好的接触,应使带的楔角大于带轮的轮槽角。3普通V带有哪几种型号?窄V带有哪几种型号? 普通V带有:Y、Z、A、B、C、D、E;七种型号; 窄V带有:SPZ、SPA、SPB、SPC;四种型号;4带传动一般应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 带传动一般应放在高速级。置于高速级时,带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较小,有可能减少带的根数或采用截面积较小的型号的带,因而传动结构紧凑,成本降低。5为了避免打滑,将带轮与带接触的工作表面加工粗糙些,以增大摩擦,这样做是
13、否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因为带传动中存在弹性滑动,带轮工作面粗糙将会加剧带的磨损,磨损后将降低张紧力,从而减小摩擦力。6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设计准则是什么?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有:带的疲劳破坏和打滑。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传动工作时不打滑,同时又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寿命。7带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张紧轮?张紧轮应装在什么地方? 带传动经过一定时间运转后,由于塑性变形而松弛,使张紧力降低,为保证其传动能力,应有张紧装置。 常用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张紧轮张紧装置。 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张紧装置。 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的
14、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带轮,以免过分影响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8试说明带传动中的紧边拉力、松边拉力、有效拉力与张紧力之间的关系? F1F2 = 2F0 ; Fe = F1F2三、综合题:1已知:带传动的有关数据为:主动轮:转速n1(顺时针) , 直径dd1 ;从动轮:转速n2 ,直径dd2 ;小带轮包角1 , 输出功率P2 ,摩擦系数f,传动效率, 求: 主动轮转矩:T1= 9550P2 n1 Nm , 方向: 顺时针 ; 从动轮转矩:T2= 9550P2 n1 Nm , 方向: 逆时针 ; 在图中画出紧边拉力F1,松边拉力F2,包角1,2 ; 带传动的有效拉力 F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 考研 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