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劳技课实践内容.doc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劳技课实践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劳技课实践内容.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丰富劳技课实践内容 小学劳技课教学资源挖掘与利用的实践研究萧山区靖江一小 朱玉华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增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教材内容,与校园文化、学校常规活动、学校社团活动等结合,让学生了解、品味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民俗技能。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俗技能从2008年起,我国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假日与传统节日的结合,是我国政府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积极行动,是
2、保护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可以使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懂得自己国家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劳动与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中还应注意运用劳技教育中所蕴含的技术文化、艺术性和民族精神等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人文因素,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打动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们现在使用的劳技教材中,涉及到一些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如:四年级下册的菱形风筝的制作,五年级上册的小手链、缝香袋,五年级下册可爱的小陶童,六年级下册的漂亮的宫灯等等。由此可见,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可以利用自身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从平
3、时的教育教学中,结合劳动与技术学科特点,我们了解到我校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些现状:虽然各门学科中或多或少都有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但真正全面了解祖国四大传统文化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学生不多,更别提其他的传统节日。虽然有很多学生对我国民俗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对刺绣、包粽子、中国结、包饺子、做汤圆、剪纸等传统技艺挺感感兴趣,但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自尝试和参与。所以我们在劳动与技术课中,在完善补充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资源,合理增补有关民俗技能实践操作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渗透民族文化,同时也提升老师的劳技技能。一、立足教材,合理增补,挖深挖透传统文化资源 在现行的
4、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编排着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比如:四年级下册第6课菱形风筝的制作,五年级上册第3课小手链,第10课缝香袋,五年级下册第6课可爱的小陶童,六年级下册第6课漂亮的宫灯等等。但这些内容分散在各个年级中,没有一个体系,实践时间安排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实践内容,重新编排,适当补充。 1、教材内容的完善补充,形成民俗技能系列 教材中安排的实践内容一般是一课时完成,学生刚刚接触这一技能,下节课就是其他的操作内容,不能很好地了解、巩固民俗技能。所以我们根据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民俗技能,每个学期安排一个主题,进行适当的补充,
5、增加操作的课时。比如五年级上册的小手链这一课,运用的是中国结的编织技能。教材中提到的是运用云雀结和平结编织小手链,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介绍中国结的历史;第二部分是介绍云雀结和平结的编结方法;第三部分是课堂实践制作一条小手链。根据学生的实际,要完成这些内容,一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中国结的内涵和外延是很丰富的,所以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就确定了“中国结”这一操作主题,安排五课时左右的教学时间。首先我们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结的装饰性与实用性,然后通过文字资料,了解中国结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绳索的装饰品,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结不仅造型
6、优美、色彩多样,同时作品的命名,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风顺”等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是赞颂以及传达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的佳作。中国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我们重点教学云雀结、平结的基本编织方法,耐心地讲解示范,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方法,在这基础上编织小手链。我们还补充了十字结、双钱结、吉祥结等编结方法,并尝试组合,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结、穿、绕、缠、编、抽等编结技术,让学生对中
7、国结有进一步了解,进一步巩固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能。再比如根据教材内容,我们确定五年级下学期民俗技能的主题是“陶艺”,了解陶瓷的历史,学会对粘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六年级下学期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的灯”,除了学会做宫灯以外,还学习做民间的彩灯、花灯。 2、增补教材,丰富民族传统文化内容我们还依托祖国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以传统佳节和季节为主线,充分挖掘各类优秀、健康、向上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并整合成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的自选教材,如清明节选用包清明果,端午节增加包粽子做香囊,春天开设放飞风筝课,以多种形式呈现于课堂,每个年级都形成固定的实践内容。比如中国的剪纸,它是一种手工艺术,犹如
8、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在每学期的劳技课上,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学习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基本的技法开始学习,从模仿到自己创作,每个年级以螺旋式上升,三年级学习简单的折剪法,四年级学习团花剪纸,五年级学习独纹样剪纸,六年级学习欣赏剪纸。这样坚持四年,每个学生都有所得。 再比如中国的风筝,它绚丽多姿、各具特点,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风筝”融科技、娱乐、文化等要素于一体,又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每年春季,各年级我们都增补放飞风筝这一内容,安排两节课的学习交流实践,(一节课制作,一节课放风筝
9、),让学生对风筝的历史文化、风筝的材料、风筝的制作、风筝的放飞等各方面作初步的研究。各个年级制作风筝的要求都不一样,三、四年级要求会做几何形状的风筝,五、六年级要求会做简单动物形状的风筝。开设这一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体验放风筝的乐趣,更能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接受民族文化的教育。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实践民俗技能的欲望我们安排了这么多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操作这些内容和技能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技能学习,兴趣为先,当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挖掘 传统文化 资源丰富 劳技课 实践 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