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课件.ppt
《临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和控制,糖尿病的管理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包括专业医生、护士、营养及心理专家等在内的团队,进行反复的糖尿病教育,把糖尿病的知识和技能教给糖尿病患者、家属及临床医师,使他们认识糖尿病代谢控制的重要性,自觉达到控制目标。以下就血糖和HbA1c的控制目标来阐述临床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和控制。,一、餐前和餐后血糖与HbA1c关系,HbA1c 形成的动力学,寿命:120 days.50%的HbA1c值与过去3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相关 40%的HbA1c值与过去31 90 天平均血糖水平相关.只有10%HbA1c 与 过去91 120天平均血糖水平相关.,平均血糖水平,(
2、mg/d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每变化1%所对应的平均血糖的变化为30mg/dl.,A1C与平均血糖值的转换:,A1C(%)血糖均数 mg/dl mmol/l 6 126 7.0 7 154 8.6 8 183 10.2 9 212 11.8 10 240 13.4 11 269 14.9 12 298 16.5有相关实验证实A1C与平均血糖水平间的相关性达0.92。因此通过A1C值估计血糖平均水平无论是用何种单位均可行。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批准纳入诊断标准,故其与血糖平均水平的转换将更多地用于临床诊疗当中。,血糖均值,血糖波动,HbA1c不等于血糖,血糖,血糖,HbA1c
3、6.5%,HbA1c6.5%,时间,Del Prato S.1999,Patient A,Patient B,HbA1c值相同不等于全天血糖谱相同,记住餐前和餐后血糖对HbA1c的相对影响,若HbA1c 10.2%(参考DCCT)70%HbA1c 源于空腹血糖30%HbA1c 源于餐后血糖若HbA1c 7.3%(参考DCCT)70%HbA1c 源于餐后血糖30%HbA1c 源于空腹血糖若HbA1c 7.3-8.4%(参考DCCT)空腹和餐后血糖各占50%,Monnier L,Lapinski H,Colette C.Contributions of Fasting and Postprandi
4、al Plasma Glucose Increments to the Overall Diurnal Hyperglycemia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Diabetes Care 26:881-885,2003.,2型糖尿病空腹和餐后血糖对A1C 的影响,二、为什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一)患病率:30年回首,糖尿病发展迅速,1980年 30万全人群兰州标准,0.67%,1994年 21万 2564岁WHO1985,2.28%,2002年 10万 18岁WHO1999,城市4.5%农村1.8%,糖尿病患病率,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
5、7-08年 4.6万18岁WHO1999,接近10%,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Yang WY,et al.NEJM 2010;362:1090-101,糖尿病患病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据此推算,我国9,240万成年人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人群1.47亿,(二)血糖控制率低,超过50%70%的患者血糖控制不满意,长期获得良好控制(HbA1c6.5%7.0%)的比例不到30%。原因:患者障碍 医生的障碍 胰岛素使用率低,IDMPS 2006 T2DM全球基线数据 2007 EASD 壁报交流,仅三分之一患者血糖(HbA1c7%)血糖、血脂、血压三项达标者仅1.7
6、%(68/3991),血糖控制现状,血压、血脂控制现状,美国/中国:仅1/3患者控制达标,1Saydah SH et al.JAMA 2004;291:335-342 2 Asia-Pacific Type 2 Diabetes Policy GroupType 2 Diabetes Practical Targets and Treatments.2002.,NHANES 19992000(US)1,达到HbA1C6.5%的患者比例,6.5%,6.5%,CODIC(China)2,28%,72%,0,10,20,30,40,50,60,70,80,达到HbA1C7.0%的患者比例,7.0%,
7、7.0%,37%,63%,0,10,20,30,40,50,60,70,CODIC-中国大城市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成本研究,Presentation title,Slide no 17,Date,所有的糖尿病人,仅50%被诊断,其中50%被治疗,治疗人群的50%达标,再其中50%获得理想效果,最终6%获得成功效果,(三)糖尿病危害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 Fong DS,et al.Diabetes Care 2003;26(Suppl.1):S99S102.2Molitch ME,et al.Diabetes Care 2003;26(Suppl.1):S94S98.3
8、 Kannel WB,et al.Am Heart J 1990;120:672676.4Gray RP 26(Suppl.1):S78S79.,(三)糖尿病危害严重糖尿病的并发症医疗费用耗费巨大,在医院治疗的病友中约每2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伴有并发症!有并发症患者每年住院次数是无并发症患者的2.74倍!有并发症患者每年医疗费用上万元,是无并发症的10倍!,陈兴宝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年第11卷第4期 P238-41,(四)血糖控制可以减轻危害循证医学证据:血糖控制降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三、糖尿病控制目标的变迁,(一)2010年以前各种指南推荐血糖控制全面达标,1.IDF Clinica
9、l Guidelines Task Force.Global guideline for Type 2 diabetes 2.America Diabetes Association.Diabetes Care 2007,30(suppl 1):S4-S413.AACE 2007.http:/中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二)目前国际上HbA1c的控制目标,(三)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四)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为什么变化,HbA1c的控制标准定为7%,其主要理由是:1.与IDF新指南保持一致,(四)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为什么变化,2.多个大型循证医学研究(如UKPDS,DCCT,Ku
10、mamoto 等)证明HbA1c降至7%,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就明显降低,HbA1c进一步降低可能对微血管病变有益处,但低血糖甚至死亡的风险增加。3.VADT,ADVANCE,ACCORD在强化血糖控制组死亡的风险上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从死亡的风险考虑取较安全范围。,ADVANCE研究:HbA1c降至6.5%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主要微血管事件:显著降低,主要大血管事件:无显著差异,ADVANCE Collaborative Group.N Engl J Med.2008;358(24):2560-72,ACCORD和VADT研究结果,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
11、scular Risk in Diabetes Study Group.N Engl J Med2008;358:2545-59VADT研究,adapted from ADA 2008,HbA1c从10%降低到9%对减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影响要大于从7%降低到6%,(四)新指南中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的变化,同时考虑到糖尿病治疗需要个体化,指南中特别强调了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胰岛功能相对较好,无严重并发症,使用无明显导致低血糖药物,以及血糖容易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把血糖降低到正常,如HbA1c6%。,四、临床各科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控制目标具体情况,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
12、,即对血糖控制的风险与获益、成本与效益和可行性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寻找较为合理的平衡。在我国,多数糖尿病患者居住在县以下及农村地区,经济、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障及医疗水平等诸多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差别极大,地域差别较强,因此临床医生在设定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时除考虑病理生理因素即病情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在某些特定患者甚至超过病情。比如自我血糖监测在我国开展不普遍,因此防范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必须放在首位,HbA1c目标的制定应该统筹考虑安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不主张笼统推荐成人2型糖尿病的HbA1c控制目标,而是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建议相对合理的HbA1c值,力争做到安全达标。
13、,非手术科室,(一)、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非老年(中国60岁,西方65岁)患者,1.一般将HbA1c控制于6.5%,若降糖治疗无低血糖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可使HbA1c6%。目前,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越来越年轻化,尤其是3039岁比例增加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这些患者绝大多数除糖尿病外并无并发症和其他疾病,考虑对患者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应该严格控制血糖,目标值HbA1c6,5%。也同意并推荐IDF的建议,对于年轻、病程较短、治疗后无低血糖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应该尽量使HbA1c6%,2.口服降糖药物未达标加用或改用胰岛素的患者,其血糖控制目
14、标值可适当放宽至HbA1c7%,以减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这两大不良反应。,3.目前不必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即经过一定时间的降糖治疗后已经停用降糖药物,仅使用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控制很好,其目标值应该更严格(HbA1c6%)。这些患者达到目标值的过程中仍存在低血糖风险,但其发生率较低,更严格的血糖控制能显著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获益/风险比明显增加。,(二)、已有CVD或CVD极高危患者,(三)、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指南并未单独设定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国60岁,西方65岁)的血糖控制目标,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脏器功能、认知功能以及预期寿命差异较大,不能一概而论;同时缺乏相关的循证医
15、学证据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因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差,特别在病程长,已有高危心脑血管风险的老年患者,低血糖可以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治疗中重点是避免低血糖发生,而非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可略宽于一般成人。,老年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参考国外文献,建议HbA1c控制目标:(1)若患者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应严格控制HbA1c7%;(2)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预期生存期515年,可适当放宽HbA1c8%;(3)如患者既往有严重低血糖史、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期5年,美国退伍军人事务局推荐控制目标可放宽到HbA1c9%。HbA1c
16、较高者应避免发生高血糖症状、急性代谢紊乱和感染。,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标准1: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在11.1mmol/L或再放宽至13.9mmol/L。标准2:在2型糖尿病控制标准的基础上,血糖可被允许提高1mmol/L;生活能自理的患者,空腹血糖6.7-7.8mmol/L,餐后2h血糖9-11mmol/L。标准3:加拿大糖尿病调查委员会提出,空腹血糖8mmol/L,餐后2h血糖12mmol/L。,(四)、低血糖高危险人群,糖尿病病程15年、有无感知低血糖病史、有严重伴发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很难设定其HbA1c的靶目标,最重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糖尿病患者 血糖 控制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