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献血倡议书最新.doc
《学校献血倡议书最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献血倡议书最新.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献血倡议书最新 学校献血倡议书1各位领导老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胶州市关于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倡议无偿献血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扬一中人的精神。经学校工会、共青团、妇委会联合发出倡议,在全校教职工中组织无偿献血活动。请领导老师积极参加。具体如下:一、无偿献血事关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校大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作表率。无偿献血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人道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也关系到国计民生、群众的生命安危
2、和社会稳定和谐。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程度同时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我市广大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和各界群众一起,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是许多濒危的生命得到新生,更激发了全市人民奉献爱心的自豪感和援手互助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了温馨和谐、文明向上的城市形象。作为胶州一中的一名工作人员,人民的光荣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带头加入到无偿献血这行列,则无旁贷的承担社会责任,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做道德模范,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血需求贡献力量。我校组织献血2两年了,梁成山、戚振宇、纪春梅、单既海、孔祥泉、叶伟、赵国华、范业斌、孙志愿等老师连续两年献血,物理组献血人数
3、最多。请老师们学习他们这种博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特别是年轻老师要踊跃报名为有需求的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活动要求:1、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的教职工均可报名。2、报名时间截止12月9号(星期三)下午五点前。3、学校将对无偿献血老师进行通报表彰,胶州市将对积极组织献血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表彰。胶州一中工会、团委、妇委会20XX-12-8学校献血倡议书2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人
4、积极参加献血;尤其提倡大学生做无偿献血的表率。大学生是国家人才重要的组成部分,献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为了发扬中国优良的奉献美德,大学生应该带头献血,为营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我们也将起到一个模范作用鼓励其他系甚至是其他学校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活动中来。多一个人献血,就可能多挽救一条垂危的生命。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每次献血所抽取的200-400毫升血液仅占人体血液总量的5%-10%,间隔半年以上献一次血,不但无损健康,相反还可以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促进血细胞的新陈代谢,对身体有利无害。坚持长期科学献血,不但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的疾病,而且还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现在,无偿献血已被整个社会所认同并
5、广为倡导。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众所周知,人的生命是靠血液来维持的,人体内如果没有血液在流动,便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因此,血液被喻为人体的生命之河。血液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献血是关系着千万患者生命安危的大事,也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高尚行为,更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的崇高义务和光荣职责。您作为一个献血者,当您的献血流入他人的血管和心脏,重新点燃他人生命之火,使其重返工作岗位时,您会是怎样的心情?正是由于您今天无私地奉献和真挚的情感,使他人重新获得了生命。这怎能不为自己崇高的行为感到骄傲和自豪!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众所周知,人的生命是靠血液来维持的,人体内如果没有血液在流动
6、,便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因此,血液被喻为人体的生命之河。血液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献血是关系着千万患者生命安危的大事,也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高尚行为,更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的崇高义务和光荣职责。您作为一个献血者,当您的献血流入他人的血管和心脏,重新点燃他人生命之火,使其重返工作岗位时,您会是怎样的心情?正是由于您今天无私地奉献和真挚的情感,使他人重新获得了生命。这怎能不为自己崇高的行为感到骄傲和自豪!附:无偿献血活动注意事项l 参与原则:自愿、无偿l 献血时间:l 献血地点:l 献血条件:(1)无发烧等疾病状况;(2)男生体重50kg以上,女生体重45kg以上,年龄均18岁以上;(3)三年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献血 倡议书 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