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ppt课件:第九章-浮力.ppt
《2021年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ppt课件:第九章-浮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ppt课件:第九章-浮力.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浮力,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思维导图构建】,认识浮力,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帆船,辽宁舰,认识浮力,3,飞艇,潜水器,天鹅,认识浮力,G,F浮,结论: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思维向导,F,G,(1)物体未浸入水里时,弹簧秤的示数F等于物重G,即FG。,F,G,(2)物体浸在水里时,弹簧秤的示数F比物重小,即FG。,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水对物体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就是浮力。求浮力方法1:F浮=G-F,012345,012345,012345,012345,将充足气的篮球和套扎在气针尾端的气球一起挂于杠杆左端,调整杠杆右端的钩码,使杠杆平衡。
2、,再将扎在气球上的气针头插入篮球的气门内,气求随即膨胀,此时的杠杆不平衡了,为什么?,浮力(F浮),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分析: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产生的原因,人能在死海里看书,轮船能在海面上航行,都是因为液体对浸入的物体有浮力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浮力产生实验,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13,14,15,F,探究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浸在水中的正方体有4个侧面,2个上、下表面,侧面都在同一深度侧面均为平衡力,上面浅、下面深,上
3、、下表面才存在压力差,浮力就是这样产生的,F向上,F向下,F浮=F向上 F向下,h2,h1,F上,F下,物体的下表面:F上=p上S=液gh1S物体的上表面:F下=p下S=液gh2SF浮=F上-F下,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F=pS=水ghS,F浮=F向上-F向下(压力差法),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乒乓球本应该浮在水中,可是在下端开口的漏斗中,乒乓球却稳稳的“沉在底部”,直到漏斗导管口被堵住才慢慢上浮!这说明了什么?,答:水对桥墩的底部没有向上的压力,由压力差法知桥墩没有受到向上的浮力。,桥墩受到浮力吗?,注意: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由于物体没有受到向上的压力,所以浮
4、力等于0。,只要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物体在液体中就会受到浮力-与它的沉浮无关。,阿基米德原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 原理,阿基米德的灵感,阿基米德的灵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是物 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吗?,知识回顾,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多少?,乙,甲,思考:,甲,乙,与乙图相比较,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思考:,丙,7N,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甲,乙,与丙图相比较,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变?,思考:,丙,7N,丁,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在液中的深度无关。,思考:与丁图相比较,戊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密度,体
5、积,深度,设计实验,探究 F浮与G排之间的关系,2.怎样收集排开的水?,1.怎样测量F浮?,3.怎样测G排?,测F浮,测G排,称重法:F浮=G-F拉,将小桶放在溢水口,G排=G总-G桶,阿基米德探究实验,实验器材:石块、铝块、铁块、溢水杯、空杯、测力计、水,(1)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石块的重力G,(2)用弹簧测力计再测出空杯子的重力G杯,1.15N,0.45N,实验步骤:,(3)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里,用空杯承接从溢水杯里被排开的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承接了水后杯子的总重 G总。,0.70N,0.90N,1.15N,0.45N,0.70N,0.90N,分析
6、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G,G杯,F,G总,实验过程,(1),(4),(5),G物,(2),G桶,(3),F,G,F浮=G物-F,G排=G-G桶,F浮=G排,用不同物体再做几次实验。,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图3,图4,探究实验,F浮=G排,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2数学表达式:F浮=G排,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3用于计算的导出式:F浮=G排=m排g=液 gV排,阿基米德原理,(1)液是 _,不是物体密度。(2)V排液是 _,不是液体总体积,也不一定是物体的总体积(V物)。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排液=_;物体漂浮液体中,V排液 _。(3)只跟 _和
7、 _,而与物体浸入液体的 _、物体的 _、_、_、_ 等无关,V物,V物V露,液,V排液,深度,形状,质量,密度,重力,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F浮 G排液液V排液g,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1)物体“浸在液体里”包括“全部浸入(即浸没)”和“部分浸入”两种情况。,不论物体是浸没还是部分浸入在液体里都受到浮力。对于同一物体而言,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部分浸入时受到的浮力小,而且浸入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也越小。,浸没,部分浸入,(2)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A.浸没时:V排=V浸=V物,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浮=G液=液gV排=液gV浸=液gV物,B
8、.部分浸入时:V排=V浸V物F浮=液gV排=液gV浸液gV物,V排=V浸=V物,V排=V浸V物,V浸,【核心突破】考向1浮力大小的判断,【原型题】关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讲悟】,(1)排除无关因素: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浸没深度无关。,(2)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判断。,C,【变式题】(2019成都中考A)将一枚重为0.5 N 的鸡蛋放入一杯均匀盐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然后向杯子里加入一些清水,则()A.鸡蛋会下沉B
9、.鸡蛋的重力增加C.鸡蛋所受浮力变大D.鸡蛋所受浮力为0.5 N,【明技法】,(1)根据“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判断:,同一物体浸在同一种液体中时,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就越大。,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入液体体积大的受到的浮力大(如图VAVB=VC,浮力FAFB=FC)。,(2)根据液体密度判断:浸在不同液体中的物体,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等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A,【失分警示】,(1)注意“浸入”与“浸没”的区别:同一物体“浸入”和“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浸入”过程中,V排逐步增大,物体“浸没”在液体不同深度时,V排相等。,(2)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
10、度有关。判断浮力大小时,必须同时考虑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同时注意排除其他无关因素,如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密度、液体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核心突破】考向2有关浮力的计算,【原型题】(2019济宁中考)小明用同一物体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求:(g取10 N/kg)(1)物体的质量。(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某液体的密度。,【讲悟】,(1)求质量:m=。,(2)“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3)抓关键词“浸没”,推知:排开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V排=。,(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液
11、体的密度:液=。,解:,(1)物体的质量:m=,=0.54 kg,(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2=5.4 N-3.4 N=2 N,(3)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210-4 m3,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与物体排开某种液体的体积都相等,由F浮=液gV排得液体的密度:,液=,=0.8103 kg/m3,【明技法】,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及适用条件:,【核心突破】考向3与浮力有关的图像题,【原型题】(2019凉山中考)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关系的图像是(),【讲悟】,(1)按照“V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沪科版 中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考点 梳理 ppt 课件 第九 浮力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5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