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
《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前言.22项目概况.23.规划依据.44规划设计理念.55.规划设计原则.66.规划设计目标与构思.67.总体规划设计.78.景观节点设计.99.单项设计.12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8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植物园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均以每年15座的速度增加,植物园数量已达234座,分布于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植物园在科研、科普、保护与开发方面作用更加突出。但我国植物园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植物园地域分布存在的不合理状况便是问题之一,主要表现是:东部多、西部少;大城市周边多,偏远地区少;生物多样性非热点地区多,热点地区少。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系统与植物异常非富,
2、但植物园只有10余个,不足我国植物园总数的10,与本区域在全国的生态地位极不相符。古蔺地处长江上游,位于中国亚热带气候区的中间地带,生态区位重要,植物资源丰富,建设亚热带珍稀植物园,对于保护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亚热带地区植物资源、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能以热带附生观赏兰科植物来满足当地居民欣赏兰花的要求。2项目概况2.1项目背景古蔺县处在川黔两省自然、交通、文化、经济的交汇核心地带,气候类型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古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地区兰科植物资源,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国兰资源,县花国兰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认知度。自古古蔺就是养殖兰花和建立兰花园的理想之地,有“走马
3、古蔺闻兰香”的美称。在古蔺建设一个以国兰和亚热带地生兰科植物为主,兼顾典型代表性热带附生观赏兰科植物的兰花主题植物园,既可促进旅游业发展也可满足当地居民欣赏兰花和日常活动的需求,同时还起到了保护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珍稀植物遗传基因的作用。2.1.1自然背景古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的乌蒙山系大娄山脉西段,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53410620,北纬27412820之间,县城设在古蔺镇。全县属盆周南缘山地地貌,古蔺河穿城而过,主要干流总长70公里,年均总流量3.37亿立方米。古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热量充足、立体气候明显、小区气候突出。月平均气温17
4、.6,年均日照时数1318.6小时,无霜期260天,年平均降水量748.4毫米。2.1.2 人文背景 古蔺地域文化多样性丰富,民俗民间文化根基深厚。大寨苗族的踩山节活动、歌舞文化等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文化传统以及誉满中外的郎酒文化、红色文化和黄荆原始森林、古蔺梯田等自然山水文化都是古蔺当地首推的地域特色文化。古蔺地域文化多样性丰富,民俗民间文化根基深厚。2.2现状分析2.2.1项目区位分析古蔺县兰花植物园,地处古蔺县县城西部中心区域杨家湾,总占地面积115153平方米。北面与县城主干道相接,东西两侧分别为三级道路。基址周边正处在建设期,建成后将会聚集古蔺县的中小学校、科研研究机构以及医院、供电所
5、、文化活动中心等居民配套设施机构。基址东北部与古蔺河相望,并与河西岸滨河绿地相对。南部为县城主要商业用地,将会成为古蔺今后活跃的商业圈,这一区域也将随之成为县城的核心地带,古蔺兰花植物园也将在县城腹地成为重要的“城市之肺”与“城市名片”,积极的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2.2项目地形坡度分析该设计用地最大高度落差为10米,处于基地北端以及西南角。其次坡度较大的区域为西北侧的带状坡地,这两个坡度较大的区域可依就本来的地势地貌修建梯田景观,既节省了动土量与建造经费,又可凸显古蔺本地特色梯田文化,保留场地记忆。园区余下的绝大部分区域的地势较平坦,整体景观视线开阔通透,空间不受拘限,场地的可塑性强。
6、适合在此规划各类观览活动场地与游憩场地。2.2.3设计用地自然现状分析古蔺县本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古蔺特色珍稀植物不仅种类繁多且数量十分可观,上至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下至珍稀蕨类植物松叶蕨、莲座蕨,总27个特有属均因古蔺良好的气候环境在此繁衍生息。虽然古蔺拥有优越的植物生长条件,古蔺县兰花植物园现基址所栽种的植物种类却只是以桃树为主,种植层次过于单一,不利于自身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且不具备良好的园林观赏价值。规划建设植物园时将桃树适当保留或移栽使用,点缀与植物园植物景观之中,在丰富景观色彩与层次的同时,也保留了古蔺人对该场地的时代记忆。2.2.4设计用地人文现状分析古蔺地域文
7、化多样性丰富,民俗民间文化根基深厚,但现今县城内部缺少居民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场所,古蔺的文化民俗特色无法得到体现。古蔺兰花植物园将会作为一个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载体,承载并传承古蔺的深厚底蕴,将古蔺的文化向外界推广的同时,也让古蔺本地居民打开一扇通往自己心里的门。2.2.5人流来源及入口分析根据植物园的面积以及对周边区域人流的分析,植物园共设置三个入口。其中主入口位于植物园的南面,且带有与停车场相通的入口广场,可迎接从南面商业区涌入的人流以及由省道而来的外地观光客流,这部分人流主要以游憩观光为目的,从主入口进入植物园后可直接在植物园南部主要游览观光区进行游览。东侧入口是考虑到植物园东面坐落的医院和小
8、学设置的,其位置与医院相对,主要目的是方便从医院进入植物园进行锻炼休养的人群以及从小学进入植物园进行科普活动的人群。西侧入口则是考虑到植物园西面坐落的养老院与中学设置的,其位置与西侧外围的丁字路口相对,主要目的是便于对植物园需求较大的中学生以及希望在植物园休闲进行康体活动的老年人进入。2.2.6景观视线分析植物园基址四周均为硬质城市建筑,特别是基址北部与南部的商业建筑群,使园区视线非常封闭。所以需注意园区内部的景点要与基址边缘视线渗透,吸引游览人群视线向内。3规划依据3.1规划理论整个古蔺兰花植物园作为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在保持完整的景观序列的同时,在原地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围绕兰花主
9、题以最少的投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好各个分区并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和作用的设定完成各个区域的规划,使每个区域都具有各自特色的同时保持园区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3.2景观设计理论 古蔺兰花植物园作为兰花专题植物园,在持有植物园本身具有的科研、教育、展示的属性的同时,为了加深景观内涵及景观印象,要将兰文化及古蔺特色人文景观融入植物园以植物为主的生态景观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使得景观层次更加丰富,表现的兰花主题更加立体。利用合理的景观序列和景观节点设置能引起游人情绪的起伏波动。3.3生态理论 古蔺兰花植物园作为古蔺的“城市之肺”,要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植物园管理知识,让植物园在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在
10、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能保持自身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前期注重生态性地合理规划可以使植物园逐渐形成自身稳定的生态体系,并逐渐具有自身的调节能力和抵抗力。这会最小程度地减少植物园后期投入并使之成为可持续性强的景观。4规划设计理念4.1自然种植方式古蔺县优越的生态环境时刻提醒我们要注重对古蔺自然资源的保护。整个植物园尽量少得附着人工痕迹,设计游览路线与游览设施等要素时,要平衡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保证当地动植物资源得到保护的前提下要积极引进外地优生兰品种并进行分类、鉴定、评价、繁殖、保存、利用和新品种选育,以丰富植物种类保存种质资源,增加本地兰花品种的多样性。在地形方面应充分利用园区内起伏的地
11、形地势,有节奏得规划景观节点,使园区的韵律感展现出灵动与活力。使植物园的兰花与其它植物的种植更加趋于自然化。4.2规模景观营造古蔺县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当地的苗族特色文化、酒文化、红色文化、自然山水文化等都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而在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建立一所植物园就必须拥有它独有的设计和建筑风格,所以在植物园的景观营造上面必须拥有古蔺县独有的特色和文化。从历史文化资源、居民风俗与日常活动等方面捕捉具有古蔺特色的元素提升为具有景观艺术美感的景观元素,将特色文化不着痕迹地融入生态景观里。4.3促进文化交流古蔺县植物园不仅仅只是一个以兰花为主题的观赏园,它自身还有另外一个独有的特色,那就是包括兰花
12、文化在内的古蔺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兰花培养种植区和兰友及青少年交流中心专门负责当地居民和其他游客对于兰花的交流和学习,而古蔺特色文化区更是对古蔺文化的一种提倡。所有它在文化的交流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5规划设计原则5.1人与自然共鸣 兰花植物园是以自然为主的生态植物园,充分尊重和利用基地现状自然条件,突出植物的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生态性,选用原生态建筑材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古蔺县的定位是山水城市,植物园在建成后将会成为古蔺城市生态核心,成为城市标志性生态绿地,所以应尽量利用现有场地合理规划,减少对生态的干预。5.2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公众行为和心里需求,以人为本,强调游览舒适度,为各类人群创造
13、宜人的休闲、娱乐、观赏、学习的环境空间。5.3古蔺文化荟萃公园不仅能满足居民的使用功能,还应成为展示古蔺文化的重要场所,苗族文化广场,博物馆,四度赤水纪念碑等便很好的将古蔺县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创作出高品位的园林精品。5.4 经济型原则 利用简洁、明快的植物配置,就地取材的各种石景、小品,流畅又富节奏感的古蔺河景观风景线,从而创造一个即有时代感又有文化兰花植物园景观。6规划设计目标及构思6.1规划设计目标在这个拥有浓厚底蕴和文化的古蔺县建立一个以兰花文化,红色文化,古蔺文化为主题,以兰花观赏,兰花文化,兰花交流为平台,再结合现代植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创作一个集休闲、
14、娱乐、观赏、学习为一体的并且可以体现出古蔺独有的地域特色文化的特色兰花主题植物园。6.2规划设计构思由于该植物园是以兰花为主题,以古蔺独有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园。所以可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大的板块,这两个板块以兰为主要设计线索,融合古蔺当地特色,使兰花文化与古蔺文化两条主线汇聚在一园之中。首先第一个大的板块“自然”包括兰花品种展示区和兰花种植示范基地。这个板块主要是以兰花的展览欣赏和兰花栽培交流为主,由于整个景观,植物等都体现了该植物园的自然生态原则。所以提出的“自然”的概念。其次第二个大的板块“人文”主要包括兰花文化主题区,古蔺特色文化区。珍品兰花体验区,在这个板块中,包含了古蔺当地特色的
15、苗族人文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兰花文化。整个板块都是以“人文”为主题而展开的,故提出“人文”这个概念。通过“自然”和“人文”这两个大的主题来反映古蔺兰花植物园所包含的意义。 通过场地分析,确定主要景观轴线继而演变出主要的路径形态,再考虑到景点的可达性、景观效果与应具备的功能区划,对园路的位置与形态定型。最后根据功能区性质将其布置在合理的位置,完成基本布局。7总体规划设计古蔺县兰花植物园的主要围绕兰花文化、古蔺生态与古蔺特色文化展开。如何在11公顷的场地上将博大精深的东方兰文化与古蔺文化汇聚与提炼?如何使园区的属性得到扩展并可为古蔺普通居民使用?针对这两点问题,结合基址的地形特点和功能要求,提出“
16、一轴,两带,多节点”的景观结构,由南向北的景观总轴线将“自然”主题景观带与“人文”主题景观带融合,串联起多个景观节点,由景观的细部提高景观可识别性,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使整个区域的景观具有统一性和节奏感。由现状分析将项目用地划分为前后动静两个不同的区域,根据各功能区所要求的环境特征不同,将不同功能区合理的分布,使平面构成和谐自然,以体现“兰姿”之婉转飘逸。园区大面积的绿地中点缀的功能建筑高度较低,不着痕迹地和周边绿地融为一体,整个园区好似一张紧贴着大地覆盖着城市的绿毯,映射古蔺“山水城市”的美誉。周边用混栽乔木将园区与市区分隔开来,使游人宛若置身自然之中,在游览过程中忘却烦忧,使身心得到净化与熏
17、陶。7.1设计用地功能分区根据设计用地应承载的各个功能(科研与科普、生态与文化展示、休闲游憩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环境质量等),将古蔺兰花植物园由南至北划分为六大功能区,即兰花文化主题区、珍品兰花体验区、古蔺特色文化区、兰花种植示范基地、兰花品种展示区。兰花品种展示区:位于主入口进门左侧区,在这块功能区能够为我们很好的呈现着各种品种优良的各种兰花,首先在里面最具特色的兰花品种展示带便是位于最西北面的“兰海”,由于地势差,种植者来自国内外不同品种的兰花,仿佛是一片兰花的海洋。该功能区的正中间便是一个小型休憩广场,由于该广场的视角良好,可以很好地在这里欣赏兰花。而其它的也种植着各个兰花的名贵品
18、种。兰花种植示范基地:位于主入口进门右侧区的兰花种植示范基地主要是以兰花的栽培种植和兰花的学习交流为主的功能区。在这里我们能够非常清楚的了解到兰花的培养,种植和开花等详细过程,为一些兰花爱好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同时能够通过这些为青少年了解我们中国的兰花文化提供了方便。古蔺特色文化区:位于古蔺兰花植物园的中间区域,主要包括古蔺珍稀植物带,苗族特色文化区和红色文化区三个区域。在这个古蔺珍稀植物带中涵括了桫椤,珙桐,水杉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充分的展示了古蔺县的植物资源。而苗族特色文化区和红色文化区都将古蔺引以为傲的苗族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古蔺县的重要标志在这里进行展示,从而使游客对古蔺的各个方
19、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珍品兰花体验区:位于古蔺兰花植物园的最东北面的区域,在这里分为了拍卖场和兰花珍藏馆两块区域,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贵兰花品种。兰花爱好者可以在这里购买自己喜欢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名贵兰花品种,也可以在兰花珍藏馆里欣赏各种名贵品种。为古蔺兰花植物园的艺术文化价值画上了重要一笔。兰花文化主题区:位于古蔺兰花植物园与珍品兰花体验区相邻的区域,此地分为了三个小的区域,包括兰花壁,兰花文化馆,兰花主题餐厅。以兰花壁和兰花文化馆为核心的,通过展示古今中外与兰相关的诗词、绘画、雕刻、工艺品,食品等与兰花相关的文化产物,集中提炼并突出富有东方特色的兰花文化,烘托浓重的文化氛围使游览者通过感官
20、对兰花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对兰花的感情得到升华。7.2设计用地交通规划根据出入口位置及功能分区,将设计用地的交通分为四种类型:一级园路、二级园路、三级园路、游憩栈道及专用通道。一级园路:植物园区内的环形主干道,宽度为5米,可允许电瓶车行驶。一级园路交通流通量最大,流通功能性最强,连接园区内各功能区域,也暗示着最佳游览路线。二级园路:二级园路宽度为3米,起到丰富景观游览路线,分流不同需要游览人群的作用。部分园路同时还具有连接或分隔不同功能区或某些功能区内部各区域的作用。三级园路:三级园路为园区的游步道,宽度为1.5至2米。主要功能是提高景观的可参与性和增加游览路线的长度,或作为功能区内
21、部的捷径使用。游憩栈道:既可满足基本交通功能,又可增加景观的体验性和亲和性,并且可以提供不同的观景角度。专用通道:引种驯化区的专用通道可通小型农用机械和小型农用交通工具。生态停车场:园区设有主停车场及副停车场,共计可停放80台车辆。停车场被错落的乔木群围合,隔离停车场的废气及噪声污染。8景观节点设计8.1入口广场区入口广场区提供人群集散、停留的空间,对植物园起到缓冲作用,广场上有宽阔的铺装,广场中间有一个小型喷泉,广场周边有一个兰花植物园的特色景观墙,上面附有植物园的游览路线。8.2兰海兰海位于兰花品种展示区,是有各种兰花组成的“兰花海洋”,供游客集中欣赏兰花的地方园中兰花璀璨绽放,色彩浓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花 专项规划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