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和牺牲阳极综合保护法在换热器上的应用.doc
《涂料和牺牲阳极综合保护法在换热器上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料和牺牲阳极综合保护法在换热器上的应用.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换热器 ; (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3) ; 摘要:换热器是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设备,它的腐蚀及保护对设备的长周期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近年来加工原油中的硫、酸及杂质含量越来越高,对炼油换热设备的防腐蚀性能及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采用专用涂料与牺牲阳极综合保护法进行了阐述,该方法工艺方案和特点是: 表面处理要彻底,合理选取保护电流密度,按设计要求确定阳极块,控制好湿度和温度,涂料施工严格按照SHY 99 涂料工艺进行,确保综合防护的效果。 ; 关键词:换热器 牺牲阳极 防腐涂料 ; 中图分类号:TQ639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 015X
2、(2012)05 0047 02 ; 目前国内石油、化纤、冶金、发电等企业的冷换器设备经常由于水垢、腐蚀产物和腐蚀物黏泥造成冷换器堵塞,致使传热系数下降,是冷却水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由于碳酸盐垢的导热系数只有碳钢的1%左右,直接影响到了换热效率,增加了系统的压力降。垢下腐蚀也常常缩短设备的寿命,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其次,每次停工检修时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疏通结垢和腐蚀产物,清洗等一系列的维修工作量十分繁杂,解决碳钢水冷器的腐蚀问题变得极有必要。 ; 1 防腐蚀措施 ; 目前,冷换设备上应用较多的防腐蚀技术是提高设备的材质和涂敷防腐蚀涂料,但提高设备材质会大幅度提高建设成本。防腐蚀涂层虽具
3、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但单一的防腐蚀涂层由于其在金属表面的附着能力和涂层厚度的不同,会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使用涂料与牺牲阳极联合保护法,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 1 1 牺牲阳极保护 ;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的一种防腐蚀手段。是在金属构筑物上连接或焊接电位较负的金属,如铝、锌或镁。阳极材料不断消耗,释放出的电流供给作为阴极的被保护金属构筑物。 ;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技术在国内冷换设备中已开始应用并逐渐得到推广,但单纯的牺牲阳极保护,由于电流所能到达的地方有限,其保护面积也有限,只适合于小型换热器。随着设备的大型化,一方面要大量的消耗阳极块,增加成本,影响了保护年限( 这是由于冷
4、换设备安装阳极块数量有限的缘故) ; 另一方面由于冷换设备形状复杂,难以保证电流的保护均匀性及保护深度,从而导致保护失效。如果把涂料防腐蚀与牺牲阳极保护结合起来,就可避免上述现象。这是由于被保护的碳钢基体形成了大阴极,减弱了冷换设备的形状复杂性,使得保护电流均匀,保护深度加深,同时即使涂料有局部破损,被保护的面积也较小,所要消耗的阳极块数量也大大减少。 ; 1 2 换热器综合防腐蚀保护方法 ; 对于换热器筒体防腐蚀,如果只采用涂料防护或者镍磷镀防护。在装换热器芯子时,很容易造成防腐蚀层破坏,形成大阴极及小阳极现象,从而加速设备的腐蚀。为避免这种现象,需对换热器筒体进行牺牲阳极保护,即使防腐蚀层
5、脱落也可以保护设备。该部位是气液两相区,在气态时不产生电化学腐蚀,因此传统的牺牲阳极无法发生作用。在液态环境中,由于冷凝区域出现的液体水较少,分布不是很均匀,无法达到牺牲阳极的目的,因而设备无法得到保护。综合防腐蚀保护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根据换热器不同部位所处的腐蚀环境不同,对其采用不同的防腐蚀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从而降低成本,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采用喷铝加高温涂料封孔技术,即整个筒体内采用喷铝技术整体封闭,冷凝区域出现的液体水较少,当局部出现涂料破损时铝材能够起到牺牲阳极的作用。即使在装换热器芯子时,出现部分破损,也不会被腐蚀。而对于循环水走壳层的设备,采用带状的牺牲阳极块,可以避
6、免因阳极块的安装导致流量的变化。 ; 2 换热器综合保护在炼油厂的应用 ; 2 1 换热器综合防护技术方案 ; 冷换设备腐蚀结垢最严重部位通常在距管口1 1. 5 m 处,单纯的电化学保护距离为距管口0. 2 0. 3 m 处,如果对整台设备进行涂料防腐蚀再在两端设计安装牺牲阳极块,保护深度可达到距管口2 2. 5 m,这样整台设备就能很好的被保护起来。牺牲阳极块经常采用耐高温的Mg 合金,并将其浇铸成方便安装、释放电流效率高的形状,安装在封头内隔板上( 焊接或螺栓连接) 。为了增大冷换器管内的保护效果,将封头内壁包括隔板及换热器管束涂刷换热器专用防腐蚀涂料SHY-99,使保护电流集中于冷换器
7、管内部分,在电化学保护电流作用下使管内腐蚀及结垢减轻或停止。采用该技术后,可使冷却水的水垢明显减少,改善冷却效果,节省大量冷却水; 同时也可节省使用药剂的费用,所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冷换设备的阳极块的数量要根据保护设备的大小、年限、保护电流、介质状况及设备的结构来计算阳极块的数量及分布。阳极块的形状及规格也可以根据设备情况进行设计。 ; 2 2 换热器综合防腐蚀保护施工工艺 ;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并使施工能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施工应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 ( 1) 对需阴极保护的冷换器,首先进行表面除锈处理,除锈方法可采用喷砂或化学除锈。金属表面应无油污、灰尘和无锈迹,除锈等级应达到Sa2.
8、 5 级或St3. 0 级。对有旧涂层的金属表面,还应除去旧涂层、锈层、油污及灰尘等; ( 2) 按照设计要求预埋阳极块固定螺栓或焊接牺牲阳极块; ; ( 3) 施工期间湿度应不高于75%,温度15 25 为最佳温度; ( 4) 涂料应采用换热器专用防腐涂料SHY-99。对表面处理过的设备进行涂料施工,涂料施工严格按照SHY-99 涂料工艺进行施工。 ; ( 5) 牺牲阳极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法,焊接可使阳极固定更加牢靠,而螺栓连接在检修时易对阳极块进行更换。对安装后的牺牲阳极应仔细检查,确保安装牢靠、接触良好。 ; 3 总结 ; 采用涂料与牺牲阳极的联合保护方法,对换热器的防腐蚀具有很高的
9、可靠性和满意的寿命。喷砂除锈要达到足够的粗糙度,采用SHY 99 专用防腐蚀涂料,控制涂膜厚度; 合理选取保护电流密度,准确计算阳极发生电流,确定阳极用量,正确安装阳极。( 编辑:寇岱清) 文章关键词:参考链接: 化学镀Ni-P技术在国内石化行业的开发应用;起源于1980年代中后期,其目的是使Ni-P合金作;为耐蚀性保护层应用于容器、换热器、反应釜、管道、;泵与阀等。由于换热器是石化厂最大宗设备,而且;损耗与更新量最大,因而将换热器采用Ni-P镀层成;为防腐蚀工作的主攻方向。1990年代金陵石化、大;庆石化等单位对中大型换热器化学镀Ni-P合金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石化厂,取得了显著效
10、;益1。上海石化下属某公司于1990年代后期从某;大学技术转让自催化化学镀Ni-P技术,主要对炼化;系统换热器管束内外进行镀覆。 ;换热器镀覆Ni-P合金有光滑的表面,防垢防腐;性能比有机涂层更佳,而且有传热效率高,检修时可;用蒸气吹扫等优点。但是换热器面积大、L(长)/D;(径)比大、管束细长,对于化学镀Ni-P来说,预处理;的好坏与镀液的均质性、施镀工艺的控制将成为决;定换热器镀层质量的关键,也相应成为其耐蚀性能;和使用寿Ni-P镀层有好有坏命的关键。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换热器Ni-P镀层有好有坏,除了使用;不合理、管理不善外,也不乏由于施镀工艺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2。为此本文针对换热器
11、Ni-P化学镀;层的设计与施工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以便对Ni-P镀;层耐蚀可靠性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1 化学镀Ni-P合金的耐蚀性机理3 ;化学镀Ni-P合金是通过镍盐与次亚磷酸盐起;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表面上自催化作用沉积Ni-P;镀层。反应式为: ; ;Ni-P合金耐蚀性大大优于碳钢,甚至超过不锈;钢,主要由于: ;(1)化学镀Ni-P合金P含量为10%12%(质;量分数)时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没有晶界位错,无;成分偏析等,结构均匀的表面在腐蚀介质中不易形;成微电池。 ;(2)化学镀Ni-P合金在腐蚀介质中极易形成;致密的钝化膜,若受到破坏能自行修复。 ;(3);Ni-P合金稳定电位较正,
12、在许多腐蚀介质中很稳定。 但是Ni-P合金化学镀过程中由于有氢气析出,;镀层容易产生针孔,这样就会与基体碳钢形成孔蚀型的电偶腐蚀。当然镀层较簿、粗糙与结合力差等缺陷也将影响耐蚀性。 ;2 换热器Ni-P化学镀施工工艺简析 ;2.1 换热器Ni-P化学镀工艺流程 ;清理与准备 碱洗 热水洗 冷水洗 酸洗 ;水洗 高压水射流清洗 活化 化学镀 水洗 钝;化 水洗 干燥 检验。 ;2.2 管束內表面Ni-P化学镀工艺步骤 ;(1)试压 ;(2)管口清理 边角打磨圆滑,露出金属本色;(因为待镀表面的缺陷会在镀层出现,镀层外观更取;决于镀前工件的平整度); ;(3)安装临时封头 接好循环泵与临时管线,;
13、将管束斜靠在架子上,使酸碱液与镀液能均匀地全;部浸润需镀表面,使底部不产生涡流,顶部无死角; ;(4)循环碱洗除油 含润湿剂的碱性溶液,70;80,循环2;h,用氮气退碱液; ;(5)循环水洗 先热水洗再冷水洗,数分钟,测;pH=7,停止水洗,用氮气退出清水; ;(6)循环酸洗除锈 含缓蚀剂的盐酸溶液,常;温循环10;min,快速用氮气退酸; ;(7)水洗 先清水洗,拆临时封头,再用高压水;射流清洗每根管子内表面; ;(8)活化 装封头,用泵打含缓蚀剂的盐酸溶;液活化,1;min,快速用氮气退酸液; ;(9)循环水洗 同时壳程通蒸气与绝热材料保;温,用氮气退出清水; ;(10)循环化学镀 工艺
14、指标为:镍离子4.55;g/L,温度8590,pH值44.5,装载量12;dm2/L,镀速710 m/h,可采用自配化镀液,通常;将检验合格的化学药品包括硫酸镍、次亚磷酸钠、络;合剂、缓冲剂、稳定剂与光亮剂等依次加入容器,配;制成去离子水溶液,调整pH值至所需值待用。通;常采用的商品化学镀液以浓缩液提供,浓缩液有;ABC三液,A液组成为镍盐缓冲剂等,B液组成为;次亚磷酸盐络合剂稳定剂等,C液组成为pH调整;剂等。按供应方提供的方法进行配制与操作,在施;镀中由于消耗,按比例分别添加A液与C液,以补;充镀液成分与调整pH值,每半小时测pH值和镍;离子含量,按测定值决定添加A液与C液。通过测;量试片
15、镀层厚度或计算镍离子消耗量,确定终止施;镀时间,氮气退镀液; (11)循环水洗 使溢流水呈中性; (12)循环钝化 用重铬酸钾溶液钝化,氮气;退钝化液; (13)循环水洗 使溢流水呈中性; (14)检验 2.3 管束外表面Ni-P化学镀工艺步骤 (1)试压; (2)清理 手工机械清理隔板和;支承板等; (3)用临时封头将管程封死; (4)清;理镀槽、行车及吊装用具; (5)槽内碱洗; (6);吊出管束用高压水射流清洗; (7)槽内酸洗; (8)吊出管束用高压水射流清洗; (9)槽内活化;(10)槽内化学镀; (11)槽内水洗; (12)槽内;钝化; (13)槽内水洗; (14)检验。 3 Ni
16、-P化学镀层质量与耐蚀性分析 Ni-P化学镀层耐蚀性与其施镀工艺及镀层质;量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镀层厚度 Ni-P镀层厚度与应用要求有;关。石化换热器主要用于防腐蚀与防冲蚀目的,当;镀层太簿时,不但其耐介质侵蚀与冲蚀能力相对较;低,而且因孔隙率相对较高,介质容易渗透。所以为;提高耐用性希望达到较厚的镀层。但实际上由于施;镀工艺要消耗较多的镍盐、次亚磷酸盐等化学品,以;及增加能量与人工,而希望采用较簿的镀层,故从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考虑,根据实际使用环境与设备;工况,提出了不同的镀层厚度要求。如根据GB/;T13931-1992附录C对于较弱的腐蚀环境,镀层;厚度为10 m,对于
17、中等的腐蚀环境,镀层厚度为;1025 m,对于恶劣的腐蚀环境,镀层厚度为50; m,国内石化换热器Ni-P镀层厚度常控制在50; m,但根据欧美文献,对于化工或石油应用的通常;Ni-P镀层厚度应比75 m更大,甚至强调对于耐蚀;性应用75 m镀层厚度为最低限度4-5。而实际上;在施工现场,对Ni-P镀层厚度大于的50 m要求,;尤其对换热器管束内壁一般很难达到,这是因为对;换热面积大,L/D比大,管束细长,又形状复杂的设;备,施镀难度较大。由于化学镀Ni-P一般沉积速度;较慢,约为710 m/h;,并且随施镀时间延长,镀;速越来越慢,在一般条件下,施镀过程中又较难调整;工艺参数,加之镀液固有的
18、不稳定性,自行分解倾向;较大,诸如镀液温度太低、pH值太低、镍离子和还;原剂浓度偏低、稳定剂浓度过高、表面活化不好以及;金属离子污染等均会造成镀速过低,甚至无镀速。;这样,;Ni-P镀层厚度太簿,达不到50 m;,即使达;到50 m也常常使换热器早期失效。 (2)镀层针孔 Ni-P镀层由于化学镀过程有;氢气析出,不可避免总存在针孔,一旦电介质侵入,;就会产生电偶腐蚀。Ni-P合金与碳钢在自来水中;电位差为650;mV,在3.5%;NaCl+H2S中为380;mV,因为Ni-P合金较碳钢电位正,在Ni-P镀层局;部有针孔时,存在大阴极小阳极情况下,促发针孔处;钢基体点蚀穿透。尤其在含Cl-的介质
19、中,Ni-P合;金更容易发生电偶腐蚀。所以Ni-P镀层应当做到;无针孔与无缺陷才能有好的防护功能。但实际施工;工艺中,如预处理表面粗糙,活化液重复利用次数太;多等,使Fe3+增多,镀液过滤不良,含有金属杂质与;有机杂质及悬浮物污染,槽负载过大及搅拌不充分;等等均会造成镀层多针孔。 (3)镀层粗糙 换热器管束内外镀层粗糙,除;影响外观外,主要的危害是生产中的物料或介质在;其表面沉积结垢,导致垢下腐蚀或闭塞区腐蚀,而且;镀层粗糙面谷底镀层较峰顶簿,也容易点蚀穿孔。;Ni-P镀层粗糙原因与施镀工艺直接有关,包括表面;预处理、清洗不充分,如经喷砂表面粗糙,镀层过滤;不良,带入沾污微粒,工艺用水污染,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涂料 牺牲 阳极 综合 护法 换热器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