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粗苯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含量.doc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粗苯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含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粗苯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含量.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粗苯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含量刘绍从(天津商检局)一、前言粗苯含有多种有机化工原料, 经加氢处理后 可作为动力苯, 也可蒸馏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近几年, 出口粗苯的数量逐年增多。对其主要成份苯、甲苯、二甲苯 含量的测定成为商品的主要检验内容。但经查阅 有关资料1- 4 , 目前尚无测定三苯含量的方法和标准, 非常不适应进出口商品检验的需要。 为了 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我们进行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粗苯中三苯含量的研究。 经过多次实 验, 取得了成功。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粗苯中三苯含量, 方法快速、准确、简便, 填补了粗苯中三苯含量检测项
2、目的空白。二、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气相色谱仪: H P 5890 型气相色谱仪, 配备F ID 检测器和 H P 3396 自动积分仪。品, 采用分流进样方式, 待样品各组分出峰完毕后, 再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方法, 来计算苯、甲 苯、二甲苯的质量百分含量。计算公式: A iF i W i (% ) =100(1)2A iF i式中: W i 为组分 i 的质量百分含量;A i 为组分 i 的峰面积;F i 为组分 i 的重量校正因子;2A iF i 为各组分的峰面积与其重量校 正因子乘积之和。三、结果与讨论11 粗苯各组分的定性分析及其重量校正因 子的计算(1) 定性分析在上述色谱条件下,
3、 待仪器稳定后, 先注射 一针粗苯样品, 然后采用标准加入法对粗苯中的主要组分进行了定性 (图 1)。(2) 重量校正因子的计算粗苯中组分复杂, 由于不同组分在同一检测 器上的响应值不同, 适应采用校正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计算。这样做得出的结果更准确。本方法 以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为基准 (设定其校正因子 为 1) , 实际测定了各主要组分的重量校正因子(表 1)。色谱柱: H P - 1 30m 0.石英毛细管柱。 气化室温度: 250。53mm 5m 弹性柱 温: 程 序 升 温, 初 始 温 度 85,保 持10m in , 然后以 5m in 升至 145, 保持 5m in。检测器温度:
4、 200。载气: 氮气, 柱流量 210m lm in。 分流比: 1501。微量注射器: 1l。标准样品: 苯, 甲苯,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 二甲苯, 乙苯, 苯乙烯, 11315 - 三甲苯, 11214 -三甲苯, 萘 ( 均为天津市第二试剂厂生产的色谱 纯试剂)。21 测定与计算 按上述色谱条件启动色谱仪, 待仪器稳定后, 用清洁干燥的微量注射器吸取 012l 粗苯样图 1 粗苯的定性色谱图11 苯; 21 甲苯; 31 乙苯; 41 对+ 间二甲苯; 51 苯乙烯;61 邻二甲苯; 7111315- 三甲苯; 8111214- 三甲苯; 91 萘表 1 粗苯中主要组分的重量校
5、正因子三甲苯计算公式:图 2 碳原子数和校正因子关系图W iA 基(2)F i= W 基Ai式中: F i 为 i 组分的校正因子;A i 为 i 组分的峰面积;W i 为 i 组分的样品重量; A 基 为基准物的峰面积;W 基 为基准物的样品重量。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1) 色谱柱的选择: 建立一个高效、快捷、准 确的气相色谱检验方法, 色谱柱的选择极为关键。根据有关文献2, 3 , 曾试用 215m 3mm , 2% B en to n 34+ 2%DN P C. W (80- 100 目) 和 5m 图 3 85恒温邻二甲苯以后组分色谱图1- 11315- 三甲苯; 2- 11214-
6、 三甲苯; 3- 萘3mm , 5%B en to n 34 + 5%DN P C. W( 60 - 80图 4 恒温 100时粗苯色谱图目) 两种填充色谱柱进行实验。结果表明: 乙苯和间+ 对二甲苯及邻二甲苯和苯乙烯分离效果差,影响测定结果。 而在填充柱的范围内增加柱长,分离效果改善不大, 且分析时间将大大增长。 作 者经过实验筛选, 确定了用 30m 0. 53mm 5m H P - 1 弹性毛细管柱效果最佳, 它即有很好 的分离效果, 也有相当的样品负载量。( 2) 气化室温度: 粗苯中主要组分是苯到萘 之 间 的 芳 香 烃 类, 其 沸 点 范 围 是 8011-218。为了保证所有
7、组分迅速气化, 气化室温度 必须大于 218, 但温度太高, 可能引起一些热 敏组分分解, 经实验确定气化室温度为 250。( 3) 柱室温度: 柱温的选择对多组分分析也 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粗苯中组分多, 沸点范围大,其相应因子随着 C 原子数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图 2)。 这说明随着 C 原子的增多, 组分响应值 越来越小。如果采用恒定柱温进行实验, 分析效果差。 如图 3 所示采用低恒定 (85) 柱温, 分析时间大大增长, 且邻二甲苯后的组分响应效果极差。 但 如果采用高恒定温度 ( 110) , 轻组分的分离效 果差。 这一点是不能接受的 (图 4)。通过实验, 最后确定了本方法柱温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毛细管 柱气相 色谱 测定 粗苯中苯 甲苯 二甲苯 含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