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炉火道墙校直新技术开发项目建议书.doc
《焙烧炉火道墙校直新技术开发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焙烧炉火道墙校直新技术开发项目建议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密级:秘密科研计划项目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 焙烧炉火道墙校直新技术开发所属领域: 炭素焙烧项目类型: 科技创新承担单位: 炭素焙烧车间项目负责人:XXX起止年限: XXXX年 7 月至 XXXX年12 月XX铝电有限公司制XXXX年 十二月一、 焙烧炉简介XX铝电公司炭素厂有2台54室敞开式环式焙烧炉,采用目前世界上较具代表性的大型立装敞开式环形焙烧炉,每台3个火焰系统,以天然气为燃料,对生炭块进行焙烧作业,最高炉室的火道温度加热到1250,料箱长5300mm 宽800mm 高5500mm。每个火焰系统6室运转,焙烧曲线192小时。每个炉室有7个炉箱,每个炉箱装三层,每层7块,每个炉室共装14
2、7块。年产16万吨预焙阳极。焙烧炉投资费用约4000万元,约占整个焙烧车间投资费用的40%。但是由于缺乏对大型焙烧炉的维护管理经验,国内大型焙烧炉几乎没有达到设计寿命的。因此,如何保持焙烧炉的完好、延长焙烧炉的使用寿命已成为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手段。二、 焙烧炉损坏的类型及危害XX公司炭素厂焙烧车间尽管采取了以下工艺控制手段加强焙烧炉维护:(1)加强料箱火道墙的清理。在焙烧过程中生块排出挥发份,挥发份穿过填充料和火道墙进入火道内,在此过程中紧靠火道墙上的部分填充料,由于挥发份的分解焦化,将填充料粘结在火道墙上,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会越积越多,越粘越实,导致火道墙面的挥发份疏导缝完全被堵塞,造成进入
3、各火道的挥发份数量差别增大,燃烧释放热量差别增大,形成火道间温差,焙烧炉受热应力不匀产生变形;(2)加强焙烧炉伸缩缝的填塞,可以防止填充料通过伸缩缝进入火道,造成火道堵塞。(3)加强墙面裂缝的处理。(4)加强漏入火道内的填充料处理。(5)加强温度控制,控制炉墙变形。但是焙烧炉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以下问题:1、 火道墙变形火道墙的变形是焙烧炉损坏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表现为料箱尺寸的变化,若不及时加以控制,将直接制约碳块的装出炉作业(由于料箱宽度变窄,碳块、吸料管、下料管无法工作)因此,控制火道墙的变形对控制焙烧炉变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目的和意义2、 横墙变形横墙变形有两种
4、形式,一是横墙长高;另一个就是横墙沿火焰方向的运动,可以发现横墙中部的运动比端部要快,目前世界上一般采取的主要手段是每隔一定的点火次数(通常150次)通过反转系统循环方向的方法来对它进行控制。3、 炉墙出现炉缝增大、裂纹耐火砖由于受到焙烧过程中热应力的影响,焙烧炉在运转一定周期后,会出现炉墙砖缝增大或炉墙出现裂纹,此时若不及时堵漏,填充焦将会漏入火道中,这将影响系统的燃烧,造成火道局部区域受热不均,造成耐火砖的加剧损坏,也将影响系统热能的利用和产品的最终质量。根据经验当火道墙变形超过130毫米时,就要对火道墙进行大修,大修一条火道墙的费用为5万元。因此,及时和有效地矫正变形的火道墙,对于提高产
5、品质量延长火道墙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大多炭素厂都是采用人工的方法矫正火道墙,即在火道墙变形处放一截槽钢,在料箱对面的火道墙相应位置也放置一截槽钢,中间用千斤顶加力进行矫正(从下往上进行矫正).由于采用人工方法矫正火道墙存在着:第一,因料箱温度较高,在35-45左右,工人体力消耗很大;第二,因料箱较深,人工作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第三,效率低,效果差。也有的炭素厂采用炉墙校直机,虽然效率高,但是易损坏耐火砖,造成炉墙破裂。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开发新型的炉墙轿直机及探索研究新工艺控制方法。图一:火道墙变形图二、预期的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通过开发焙烧炉火道墙校直新技术,采用机械校
6、直和工艺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的遏制火道墙的变形,运用此技术后,可确保延长焙烧炉寿命一到两年。主要研发内容: 一、 采用机械校直控制焙烧炉变形介于焙烧炉火道墙的变形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通过寻找火道墙的变形规律,根据焙烧炉的变形特点,作了大量的试验性工作,最终得出以下解决方案:研制炉墙校直设备,对变形较大的火道(变形量在50mm以上)采用液压式机械校直;对一般的火道变形(变形量在50mm以下),采用间接式均压校正技术(此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耐火砖不因机械校正而损坏)校直火道。(一)机械校正原理:液压式校直主要用于大变形量的火道,利用4个液压缸通过校正板将变形的炉墙校直。间接式均压校直机则是将铺
7、设在料箱中的填充料密实,增大填充焦对火道墙的侧压力,从而实现对火道墙的校正。(二)研发新型的电动液压炉墙校直机械装置:1、 旧式的轿直机主要由前推板后支撑板铰链连杆及液压装置组成,如图示:运动副较多,连杆与前推板后支撑板存在夹角,受料箱尺寸限制, 前推板后支撑板夹角小于90,因此 ,起动力量大,尤其是在初始位置时,因炉墙变形的形状呈弧形(如图一所示)前推板与变形火道墙的接触基本上是线接触.且电液推杆同步性差,故障高。2、开发新型校直机:在旧式校直机基础上, 采用液压油缸和前推板和后支撑板垂直绞接,克服了运动副多功率消耗大及矫直机起动力量大的缺点。(1) 为使炉墙矫直机各部件衔接和有效的工作,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焙烧 炉火 道墙校直 新技术 开发 项目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