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的腐蚀.doc
《不锈钢的腐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锈钢的腐蚀.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锈钢的腐蚀一、 不锈钢的腐蚀发生原因不锈钢的不锈特性是由于钢板表面特殊的钝化保护膜,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不锈钢的耐蚀机理,即钝化膜理论。所谓钝化膜就是在不锈钢表面有一层以Cr(铬)与氧结合的Cr2O3 (三氧化二铬)为主的薄膜它是在金属表面形成厚度约100万分之数mm的不动态皮膜。由于这个薄膜的存在使不锈钢基体在各种介质中腐蚀受阻,这种现象称为钝化。这种钝化膜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锈钢本身就有自钝化的能力,这种自钝化能力随铬含量的提高而加快。另一种较广泛的形成条件是不锈钢在各种水溶液(电解质)中,在被腐蚀的过程中形成钝化膜而使腐蚀受阻。不锈钢对比炭钢或铝耐蚀性突出优秀. 但不是象金或者铂金那
2、样绝对不生锈的金属.但受到其他什么原因不动态皮膜受到破坏不能再生的话不锈钢也会生锈,就是腐蚀。一般不锈钢的腐蚀类型分为两类:均匀腐蚀、局部腐蚀,随着不锈钢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派生出了新的腐蚀类型“锈蚀”。 有防止浮动体皮膜再生作用的物质有氯离子(Cl)(铅分,漂白剂,聚氯烧毁时的煤烟,盐酸),硫磺氧化剂(汽车,工厂等的燃烧排气Gas,温泉蒸汽,火山烟,火山灰)等.煤烟,粉尘等附着到不锈表面,可促进氯离子等的附着力或防碍对于表面的氧化供应.还有铁粉等的异种金属附着到表面,可使金属本身变成锈,也使不锈钢自身也生锈.二、腐蚀原因物质及作用原因物质作用 环境 HCl, SOx等的酸 溶解于水生成这种酸
3、的 物质(sox) 随着降低PH, 让不动态皮膜趋于不稳定 清洁药剂 工厂排气Gas 机动车排气Gas 温泉地带 降落火山灰的地带 NaCl(盐分)等的盐化物 HClO(次亚氯酸) 溶解于水分, 放射出的Cl-破坏不动态皮膜 海岸地带(海盐粒子) 蓄水槽(灭菌剂) 垃圾烧毁场附近 (烧毁 Gas) 吐丝, 粉尘, 污渍等 追加,固着在不锈钢表面 的物质 防碍不锈钢表面的氧供给,让不动态皮膜不稳定, 防止再生 工厂排气GAS 机动车排气 GAS 建筑公社现场旁边 以铁分为主的异种金属 附着于不锈钢表面个体自己生锈 铁公所附近 制铁所旁边 建筑公社现场旁边 三、腐蚀的种类及对策干式腐蚀湿式腐蚀全面
4、腐蚀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因环境引起的龟裂电位腐蚀孔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龟裂腐蚀疲劳龟裂氢气脆性龟裂微生物腐蚀Microbia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PittingUniform CorrosionIntergranular CorrosionGalvanic Corrosion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tress Fatigue CrackingHydrogen Embrittlement CrackingWet CorrosionDry CorrosionCrevice Corrosion区分 防止对策 对于使用环境的评价
5、 正确的表面状态和设计适用 选择适用的钢种 周期性的有机管理全面腐蚀 - 选择适用于环境的钢种. 例) 海水 : 316,316L, 高温: 321- 各种表面处理 (Mirror等)局部腐蚀 晶间腐蚀- 固溶化热处理 :把在高温中稀出的炭化物完全再固溶后急冷- C含量的低减 : 0.03%以下- 选择安定化的钢种 : Ti, Nb添加钢孔蚀- 纺织与氯环境的接触- 表面处理 : 研磨加工 (例 ; Mirror 等)- 焊接部实施热处理- 使用在氯环境下不发生反映的材料 : Mo添加钢(316,316L)- N的强化缝隙腐蚀 应力腐蚀 - 加工后解除应力, 必要解除应力集中部.- 解除应力实
6、施热处理- 使用在应力腐蚀环境下不发生反映的材料-使用Ni更高层钢种 Galvanic 腐蚀 -优先以电气化学性质类似材料的接触防止腐蚀 Cathod(Noble)Anode(Active)Base Metal因环境引起的龟裂 缝隙腐蚀(CreviceCorrosion)孔蚀(Pitting Corrosion)应力腐蚀(StressCorrosionCracking)电位腐蚀(Galvanic Corrosion)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Corrosion)局部腐蚀全面腐蚀 1、均匀腐蚀均匀腐蚀是指裸露在腐蚀环境的金属表面全部发生电化学或化学反应,均匀受到腐蚀。这种腐蚀也可以测量
7、其进行速度,也可以预测以后的腐蚀程度,设定安全系数,设定材料的使用期,所以它是众多腐蚀种类中最不危险的腐蚀,通常均匀腐蚀的腐蚀程度按照重量、厚度减少的多少来衡量。除了特殊环境以外,不锈钢的均匀腐蚀的速度极低,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表7-1不锈钢耐蚀性的十级标准耐蚀性评价腐蚀率(mm/年)等 级完全耐蚀0.0011很耐蚀0.001-0.0050.005-0.01023耐 蚀0.010-0.050.05-0.1045尚耐蚀0.10-0.500.50-1.0067欠耐蚀1.00-5.005.00-10.089不耐蚀10.010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保持镜面或尺寸精密的设备应选用1-3级的不锈钢;要求
8、长期不漏或要求使用年限的设备,应选用2-5级;对于检修方便或寿命不需很长的设备可选用4-7级的不锈钢。对于年腐蚀率超过1mm的一般不选用。2、局部腐蚀局部腐蚀是指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钢的基体在特定的部位被快速腐蚀的一种腐蚀形式。这种腐蚀对设备的威胁极大,因此必须根据介质条件正确地选用不锈钢。局部腐蚀主要类型有:晶间腐蚀、点蚀、应力腐蚀、锈蚀等。1) 应力腐蚀龟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是指在一定的腐蚀介质中,在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以裂纹扩展方式与腐蚀有关的断裂。是局部腐蚀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裂纹特征:起源于表面,分布具有明显的局部性;断口形貌呈脆性断
9、口。影响SCC因素:腐蚀介质(CL-);应力(敏感度取决于实际应力/屈服强度);温度;组织和成分(高Cr铁素体不锈钢不敏感;低Ni敏感,高Ni不敏感)应力腐蚀的外貌是沿设备厚度的垂直方向呈树枝状的腐蚀,使设备开裂。产生应力腐蚀的条件除介质条件外,与设备在制造过程产生拉伸应力有直接关系。发生这种腐蚀的主要设备有热交换器、冷却器、蒸汽发生器、送风机、干燥机和锅炉等。提高不锈钢耐应力腐蚀的措施:一是提高耐应力腐蚀指标Ni;二是对设备进行消除残余应力的热处理。 给腐蚀环境里的有腐蚀性的金属施加应力时应力和腐蚀的协同作用下发生脆性龟裂,这腐蚀是奥氏体钢特有现象,主要在抗拉应力的90方向发生,龟裂的传播速
10、度非常快,部件的破坏在23日内或数小时内发生,所以结构物采用奥氏体系Wire来支撑的环境里氯的浓度高时非常危险,有必要注意。 A、 腐蚀发生方法以下图片是温水槽SCC(应力腐蚀)腐蚀开始点Crack 传播温水槽外部温水槽内部B、对策 SCC的必要因素Susceptible materials(原料), Corrosive environment(环境), Tensile stress(拉伸的力)的3作用同时存在时发生,所以3个因素中去除一种因素就可以防止腐蚀发生 调低氯离子浓度、使用温度去除氧、氧化物质去除表面附着物(随时清扫)结构上回避应力集中的模样或缝隙 焊接或加工后实施去除应力的热处理(
11、主要在焊接部附近发生) 赋予根据投射凹凸的压缩应力 选择适当的材质(Duplex钢:强度,SCC性,耐腐蚀性同时改善)MaterialsCorrosionEnvironmentCompositionTemperatureElectrode PotentialFlow rateFatigueCorrosion-FatigueSCCStress, StrainService StressFit-up StressResidual StressStrain RateStress(压力)Strain(应力)SCCNo SCC 2)点蚀(SCC)点蚀是一种很危险的局部腐蚀,多发生在含有氯、溴、碘等水溶液
12、中,产生小孔然后急剧进行腐蚀的现象,严重时会穿透钢板, 一般不能以重量减少多少来评价其腐蚀程度。提高耐点蚀能力的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局部的耐点蚀能力,减少钢中的夹杂物,特别是硫含量;二是钢的基体抗点蚀能力,影响基体耐蚀性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铬、钼、氮三个元素。 PREN:抗点蚀当量(PREN)是评价耐点蚀性的参考,不能绝对化。因为热处理更为关键(固熔)。抗点蚀当量(PREN)=Cr%+3.3(MO+0.5W)%+16N%PREW:抗点蚀性当量(PREW)由满足40PREW67的下式来限定: PREWwtCr+3.3(wtMo+0.5wtW)+30wtN铬、钼和氮对抵抗局部腐蚀能力的综合影响,
13、经常用经验公式WS(Wirksumme)来表示。WS(PRE)= 铬3.3钼16氮式中的WS值一般被称之为“耐点腐蚀能力指数(PRE)”。所以也常常用PRE来表示。公式所给出的氮的系数16是最经常使用的。但据文献报道也有采用其它系数的,比如Mannesmann研究院的Herbsleb博士就建议使用30。诸如钨等其它成分对防腐性能也有积极影响。按重量百分比的算法计算,其效果约为钼的一半。为了进行比较,同时用16和30作为PRE 公式中氮的系数为下表中的一些钢种计算PRE值。结果在下表中给出。下表 :PRE值及一些高合金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和临界缝隙腐蚀温度合金ASTMEN*PRE(16)PRE(
14、30)CPT*CCT*2205S318031.446234365335317LMN317LMN1.4439333553-904LNO89041.453936376115Sanicro28-1.45633940-AL-6X-4141-254SMOS312541.454743469060654SM0S326541.46525663100100*欧洲统一标准,*在 1摩尔的NaCl 溶液中,*在3.5的NaCl溶液中,腐蚀电位为700mV SCE可以看出, PRE(16)和PRE(30)对许多钢种来说差别并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两个系数对排列不同不锈钢并无任何影响。上表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不锈钢的临界点蚀
15、温度(CPT)和临界缝隙腐蚀温度(CCT)。这两个临界温度常常被用来衡量不锈钢耐局部腐蚀的能力。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实用经验表明,PRE值与不锈钢耐局部腐蚀的能力,如CPT和CCT值,是成比例关系的。317LMN,904L两种奥氏体不锈钢和2205型双相不锈钢的 PRE 值大致相同,其抗点蚀和缝隙腐蚀的能力也应该是相同的。所记录的使用数据显示,904L不锈钢的抗点蚀能力略优于其它钢种,而2205的抗缝隙腐蚀能力则较强,这种现象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 一些牌号的PREN及PREW值类别牌号化学成分CCrNiMoNCuWPRENPREW低合金 型S323040.03234-0.12-24.92-S321
16、010.03211.5-0.22-25-S320030.03203.51.70.16-28-中合金型S31803/S322050.0322530.18-34.3-3Re60(18-5)0.0318530.05-29.02-高合金型S325500.0525630.181.8-37-S31250(DP3)0.0325730.160.50.33738超级DSSS327400.0325730.27-2.03942.5S327500.0325740.28-41-S32760(Zeron100)0.0325740.240.70.74040.5S327070.03276.550.40-50-S329060.
17、03296.520.350.8-41-3040.08188-0.03-18.48316L0.03171020.03-24.08317L0.031911.530.03-29.38250725540.30-43.00904L20254.50.03-34.85NO8926206.50.20-44.65254SMO2060.2-43.00下图:临界点蚀温度(CPT)和临界缝隙腐蚀温度(CCT)3) 晶间腐蚀A、晶间腐蚀的定义晶间腐蚀是产生在晶粒之间的一种腐蚀形式。产生晶间腐蚀的不锈钢,受到应力作用时,晶间腐蚀由表面开始而逐渐向内部发展。这种腐蚀对于承受重载零件危害很大,因为它不引起零件外形的任何变化而
18、使品粒之间结合遭到破坏,严重降低其机械性能,强度几乎完全损失,往往使机械设备发生突然破坏,是不锈钢最危险的一种破坏形式。晶间腐蚀可以分别产生在热影响区、焊缝或熔合线上。在熔合线上产生的晶间腐蚀又叫刃状腐蚀。晶间腐蚀多发生在450850时工作、中等浓度硫酸、高浓度硝酸和有机酸等酸性介质中发生及没有固熔的不锈钢。腐蚀形式是不锈钢基体的晶粒边界受到加速腐蚀。产生这种腐蚀的原因是晶界处贫铬造成的。 B、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现以188型奥氏体钢(例如1CrI8NI9)来说明晶间腐蚀产生的过程。室温下碳元素在奥氏体的溶解度很小,约002-003 (质量分数),而一般奥氏体钢中含碳量均超过002-003 ,因
19、此只能在淬火状态下使碳固溶在奥氏体中,以保证钢材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但是这种淬火状态的奥氏体钢当加热到450850或在该温度下长期使用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大于铬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当奥氏体中含碳量超过它在室温的溶解度(002-003)后。碳就不断地向奥氏体晶粒边界扩散,并和铬化合, 析出碳化铬Gr23C6。但是铬的原子半径较大,扩散速度较小,来不及向边界扩散,晶界附近大量的铬和碳化合形成碳化铬,所以在晶间所形成的碳化铬所需的铬主要不是来自奥氏体晶粒内部, 而是来自品界附近。结果就使晶界附近的铬含量大为减少, 当晶界含铬量小于l2 (质量分式)时,就形成“贫铬区”。造成奥氏体边界贫铬,
20、当晶界附近的金属含量铬量低于l2时就失去了抗腐蚀的能力,在腐蚀介质作用下,就在晶粒之间产生腐蚀即产生晶间腐蚀。从上可知,晶间腐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晶粒边界形成贫铬层造成的。C、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影响因素(1)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影响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188型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影响 当加热温度小于450或大于850,不会产生晶间腐蚀。因为温度小于450 时, 由于温度较低, 不会形成碳化铬。当温度超过850 时, 由于温度扩散能力增强,有足够的铬扩散至晶界和碳结合,不会在晶界形成“贫铬区”:所以产生晶间腐蚀的温度是在450-850之间,这个温度区间就成为产生晶间腐蚀的“危险温度区” (又称“
21、敏化温度区”)其中尤以650为最危险。焊接时,焊缝两侧处于“危险温度区”的地带最容易发生晶间腐。即使是焊缝由于在冷却过程中其温度也要穿过“危险温度区”,所以也会产生晶间腐蚀。(2)冷却速度的影响 冷却速度的影响不锈钢焊接接头在“危险温度区”停留在时问越短,接头的耐晶问腐能力越强。所以不锈钢焊接时,快速冷却是提高抗晶间腐蚀的重要手段。 (3)含碳量的影响碳是造成晶体间腐蚀的主要元素,碳含量在008以下时,能够析出碳的数量较少, 碳含量在008 以上时,能够析出碳的数量迅速增加。随着不锈钢中含碳量的增加,在晶界生成的碳化铬随之增多,结果就使得在晶界形成“贫铬区” 的机会增多, 导致产生晶间腐蚀的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锈钢 腐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