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讲座.doc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讲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讲座.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 紫甘薯是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看好的保健食品。笔者从建立基地、选用良种、培育壮苗、整地起垄、平衡施肥、适时栽插、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紫甘薯无公害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紫甘薯丰产栽培提供参考。关键词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紫甘薯是指薯肉颜色为紫色的甘薯,其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锰、锌、碘、硒等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癌及保健功能,是纯天然的保健食品。其色、香、味均佳,属人们理想的健康食品,还可用于提取色素。近年来,市场需求与日俱增,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发展前景非常看好。采用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2、,一般田块产量37.5t/h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45t/hm2以上,种植效益显著,是发展特色产业、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生产中也存在种薯质量差、品种退化严重、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致使产量不高效益低下。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现将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 建立基地在适宜甘薯生产区选择交通便利,远离交通主干道,环境无污染,水源和土壤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通气性好的壤土地,群众科学种植技术较高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2 选用良种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薯形美观、商品率高的紫甘薯品种,如秦紫薯1号、京薯6号、徐紫薯1号等。
3、秦紫薯1号:由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选育。薯皮紫色,薯肉深紫色,薯块长纺锤形。叶片、顶叶淡绿色,心形带齿,叶脉绿色。茎色绿带褐,中长蔓,最长280cm,基部分枝中等。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3-4个,大中薯率84%。萌芽性好,耐贮藏,食用适口性好。鲜薯含粗蛋白2.83%,可溶性糖5.32%,干物率33.42%,淀粉62.96%(干基)。适宜栽植春薯,产量37.5t/hm2左右。京薯6号:由北京农学院经选育。薯皮紫色,薯肉深紫红色,熟后紫黑色,薯块纺锤形,无条沟。叶片心脏形,叶片、叶脉全绿色,蔓长150cm左右,生长势强。肉质细腻,食味香甜面沙,有浓郁的栗子香味。该品种耐旱、耐瘠、耐肥,薯块整齐均匀,薯
4、形美观,薯皮鲜艳,大中薯率和商品率高。春薯产量45t/hm2左右,夏薯产量37.5t/hm2左右。徐紫薯1号:由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选育。薯皮红色,薯肉紫色,富含花青素,熟食薯肉紫色鲜艳,食味较好;抗茎线虫病,中抗根腐病,较抗黑斑病。鲜薯产量30t/hm2以上。3 培育壮苗3.1 种薯选择选用甘薯育种单位良繁基地繁育的原种一、二代紫薯品种作种薯。3.2 苗床准备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管理方便的田块。旧苗床需要更换床土,进行床体消毒。苗床长度可据地形及需要而定,一般长500cm700cm,宽120cm130cm,深度40cm左右。3.3 育苗时间3月10日左右选晴好天气,采用塑料薄膜温床育
5、苗。3.4 苗床管理排种后至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床温3035,最高温度不超过37;苗出齐后至采苗前5天,床温宜保持在2530,晴天中午注意观察床温,当温度高于30时要适时揭开薄膜两端通风降温,防止烧苗;采苗前3-5天,适当降温炼苗培育壮苗。3.5 壮苗标准百株苗重500700克,苗高2025厘米,57个节,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厚,顶三叶齐平,剪口浆汁浓,无病虫害。剪苗后及时追施肥水,培育第二茬苗。4 整地起垄春薯应在秋冬季节深耕冻垡,春季复耕整平起垄;夏薯于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起垄。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起垄有大、小垄之分:大垄垄距90100厘米,垄高3040厘米;小垄垄距67厘米,垄高2530
6、厘米。起垄要求垄端行直,高垄深沟,垄型饱满,垄面平整。5 平衡施肥以基肥为主,基、追肥比例以7080:2030为宜;氮、磷、钾配合施用,重施有机肥、钾肥。高产田块施肥量: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磷肥3050公斤、钾肥1520公斤,或复合肥3050kg。高肥田取下限,中低肥田取上限。6 适时栽插春薯在当地终霜期过后即可栽插,争取适期早栽,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栽插头茬苗;夏薯要求前茬收获后及时栽插。采用“一插二卧三抬头”的改良水平栽插法,或蘸泥浆、留三叶栽插法。栽插时先挖窝,后浇水,再栽苗覆土。注意浇水时不要溅到秧苗外露叶片上,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不同品种苗分开
7、栽插。7 合理密植大垄双行三角交叉栽植,行、株距3040厘米;小垄单行栽植,株距3035厘米。亩栽植春薯30003500株;夏薯35004000株。8 田间管理栽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死苗,要立即补栽。封垄前浅锄除草,中耕培土。培土应做到不压茎蔓,不损伤茎叶。封垄后根据长势适量进行叶面喷肥,可选用0.5尿素液或0.2磷酸二氢钾液或20过磷酸钙液及叶面肥。干旱天气及时灌水补墒,雨天遇涝及时排除。雨后及时提蔓,控制茎蔓旺长,严禁翻蔓和施用化学抑制剂。9 病虫害防治调运种薯、种苗应严格按检疫操作规程实施检疫。选用3年内未种过甘薯的地块栽植紫甘薯。防治地下害虫结合整地,每亩用2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拌细土
8、1520公斤,均匀撒施翻入土内;或栽插时穴施根际。防治病害在育苗时用40多菌灵8001000倍水溶液浸种10分钟,或栽插时浸根。大田生长期,及时选用低毒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害虫,严禁使用有“三致”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标准进行操作。10 适时收获、贮藏10月中下旬选晴好天气适时收获。适时收获可以降低薯块腐烂率,增强耐贮性。贮藏前精选剔除病、烂、伤、残薯或小薯,选用薯形好、无损伤的薯块作种薯贮藏。入窑时做到轻起轻运,当天起收当天入窑。不让薯块在田间露天过夜。贮藏期间管理要经常检查,调节好温、湿度,窑温控制在1013之间,湿度保持在90左右。紫甘
9、薯高产栽培技术黔东南州农科所紫甘薯(学名:Solanum tuberdsm)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由于营养价值高,用途广,紫甘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十分走俏,已成为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保健食品。同时,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我州一些地方,种植紫色甘薯已成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但由于管理粗放,紫甘薯的一般栽培种植产量不高。为提高紫甘薯的产量,增加种植收入,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紫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1、选种紫色红
10、薯按用途可以分为鲜食型和加工型,选种时根据栽培的目的具体选择。鲜食型的选择口感好、色素含量适中、抗病性好、薯型美观的品种,加工型的选择色素高、抗病性好、干率高的品种。2、育苗早育、育足壮亩,形成既早又粗壮的不定根,是使幼苗成活快、结薯早而多、产量高的基础。为了防止紫红薯黑斑病等病害的发生,育苗前要严格把关,选择无伤痕、无病斑的薯块作中种薯,可以用温度51-54的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浸种5分钟左右。2.1、准备苗床。育苗一般在3月中、下旬晴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壤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管理方便的砂质土或砂壤土做苗床。苗床宽12m,深2030cm,长视园
11、地而定。亩施腐熟人粪尿1O15担,经土壤吸透吸干后进行排薯。2.2、排好种薯。温度达到15度左右时,将紫色番薯种子排放在苗床上,一般每平方米用种薯18kg左右,背朝上,头部略高,尾部着泥,头尾方向一致,再亩用腐熟栏肥1O15担,均匀盖在种薯上面,上覆1.5-2cm细土,然后覆盖地膜,四周用细土压实。2.3、苗床管理。苗床管理主要抓好保温、保湿、通风等措施,以温度为主。出苗前,晚上要盖草帘,保持床温25-35。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温灼苗,如膜内温度超过30,要及时通风散热,防止烧苗。寒潮来临时要做好保温工作。种薯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利高温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过干,可用喷雾器在
12、苗床上喷清水。出苗后要注意苗床湿度,当苗床发白时要及时浇水,湿润床土和浇洒稀人粪尿,以促进薯苗生长。种薯萌发以后就要施肥。第一次“红芽”期,一般以稀薄人粪尿为好;当苗高10-13厘米时,可进行第二次追肥,用人粪尿或尿素追施。每次施肥后,都要用清水泼浇洗苗,防止肥料粘附幼苗而引起烧苗现象。培土可分2-3次进行,苗高10厘米左右,即可进行第一次培土,隔一周进行第二次培土,共培土3-5厘米。培土最好用肥沃疏松细土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均匀撒入苗床中。培土可与施液态肥料结合进行,做到先培土后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结合,以利早发、多发新根。3 整地3.1、土壤处理:紫甘薯对土壤适应性广,要达到高产一
13、般选择土地疏松肥沃,有机质较高的砂质土壤为宜。因紫甘薯块根伸长性强,块根膨大需要深厚疏松的土地,要获得高产,须在春季解冻后深耕耙耱保墒,移栽前拣净根茬,打碎坷粒,结合施肥防虫(土壤处理)、起垄一次过手。每667用47%的乐斯本0.25-0.5kg配成1000倍液喷洒于地面后深翻,以防止地下害虫。3.2、深耕作垄。甘薯有平栽和垄栽两种方式,而以垄栽为佳。垄栽的好处是:增厚土层,扩大根系活动范围,疏松土壤,扩大表土与空气、阳光接触面积,利于气体交换和提高土温,增大昼夜温差,也便于排灌。作垄宜在晴天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深沟大垄为好,达到深耕、土细、垄要直,以便排水和灌溉,垄面邀平整平滑,以利于刨窝栽
14、苗,垄的大小应根据田类、土质、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生长期及品种等因地制宜确定。保水力强的粘土,垄宜高宜窄;保水力差的砂土,垄宜宽稍矮。作垄的方式有单垄单行(垄距60-70cm含沟,株距20-25cm)、单垄双行(垄距120cm含沟,株距25-30cm)等。4、地膜覆盖栽培4.1、紫甘薯产量与其生长期存在极大的正相关,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一般大田生长期要170天以上。栽培方式主要有常规、稻田免耕及地膜覆盖栽培等。适时早插及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提高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且提高品质。根据不同土壤肥力和特性确定合理的扦插密度,扦插密度是决定每亩薯块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的提高,每亩薯
15、块数增多,产量随之提高,据试验,每亩产量达到1500公斤,单薯鲜重保持在200克以下,扦插密度4000-5000株/亩。种植方式可以采用窄垄单排,即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也可采用双垄双排,即垄宽1-1.2米,每垄扦插2排,株距30-35厘米。扦插方法以浅斜插为宜,结薯早,结薯多,薯块大小均匀,产量高,商品性好。4.2、地膜覆盖栽培: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有以下几个优点:1.保温增温:紫红薯薯地地膜覆盖后,土壤能更好地吸收和保存太阳辐射能,地面受光增温快,地温散失慢,起到保温作用。据报道,甘薯地膜覆盖栽培,全生育期比对照(未覆膜)增加土壤积温460,由于保温增温效果好,为甘薯生根和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薯 公害 高产 栽培技术 讲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