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栽培技术培训教材.doc
《石榴栽培技术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榴栽培技术培训教材.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榴栽培技术培训教材第一章 石榴概况1、起源与栽培历史石榴原产古代的波斯,即现在的伊朗、阿富汗,前苏联的高加索等中亚地带。这些地方在海拔300米到1000米的高山上,现在还可以找到大片的野生石榴林。公元前向西传入地中海沿岸各国,向东传入印度、中国,在公元八世纪又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公元十五世纪,才传入美洲。现在石榴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石榴在我国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历史。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以及清代汪灏等著的广群芳谱上均有记载:“有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名为安石榴。”据考证,石榴传入我国并非西域一路,也有从海路引进的,如云南蒙自石榴就是在清代由新加坡附近引入的。石榴在古书上还有若榴、丹榴
2、、天浆等名称。对于石榴的名称由来、栽培技术等,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的:“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则安石榴名义或取于此。”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认为:“榴者,瘤也,丹实垂如赘瘤也。”2、石榴分布与现状石榴在我国分布较广,南北各地均有栽植,但重点产区多在黄河以南,以云南、安徽、陕西、四川、山东、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河南等地较多。新疆叶城附近也有大片分布。石榴历来都作为小宗水果看待,一般面积不大,产量较低。石榴平均单株产果在510公斤,最高单株产果记录是150公斤,平均亩产在270公斤上下。果品一般销往大中城市及东南沿海城市。3、经济意义与观赏价值石榴果
3、实色泽艳丽,富含营养,味甜微酸,性清凉,助消化,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果品。据化验分析,石榴含水量在75%以上,碳水化合物在17%以上,粗纤维素占2.5%,灰分0.8%,灰分中以磷钙为多。每百克果汁中含维生素C在11毫克以上,约为苹果、梨的12倍。在成熟的果实中含转化糖约16%,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各约0.6%,含有机酸0.4%1%。石榴不仅是生食水果,还可加工成果酒及清凉饮料。石榴果皮中含鞣酸较多,一般在1032%,平均为22%,历来是鞣皮革业和棉毛印染业的天然原料。石榴在中药上,性温涩,既润燥又收敛。根可驱绦虫,果皮可止痢、止肠泻,叶可治眼疾。白石榴的花和果可治肺部痨疾。据太平俯志记载:石
4、榴“酸者入药,花可止血,壳可治漏精”。石榴的枝条柔韧,可编篓、筐、篮等,是编织业的好原料。石榴花、叶、果奇美,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作为花卉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嫩枝、幼叶紫红如染,花萼、花瓣鲜红如火,花姿丰满,雍容华贵,晔晔荧荧,给人以热烈豪放之感。历代文人墨客大加赞赏。李白有咏石榴,朱熹有题石榴,朱之蕃有榴火等诗。更有的诗人爱石榴十分深沉:“春花落尽石榴开,阶前栏外遍植栽。红艳满枝染月夜,晚风轻送暗香来。”石榴耐瘠薄、耐干旱,抗逆性强,繁殖较易,是荒山坡地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对保持水土,调节生态平衡也起到一定作用。4、种类与品种资源(1)植物学分类石榴是石榴科石榴属(puncal
5、)植物。作为栽培的只有一种,即石榴(pumice grantable),野生种在我国不存在。(2)栽培学分类石榴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地理差异大,再加上劳动人民长期的选育,已形成众多纷繁的品种:有红花的、白花的、黄花的;有观赏的、有食用的;有甜的、酸的。据各地报导初步统计,全国有近百个品种。其中较著名的有突尼斯软籽、豫大籽、大果型黑籽石榴、玉石籽、玛瑙籽、青壳石榴、天红蛋、粉红石榴、青皮石榴、软籽石榴、水清石榴、胭脂红石榴、梢头青石榴、大石榴、甜石榴、大籽石榴等。石榴在品种分类上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根据风味的不同分为甜石榴和酸石榴;有的根据花的颜色分为红花、黄花、白花石榴;有的根据
6、用途分为食用和观赏石榴;还有的根据果实形状、果皮颜色、籽粒的形状、成熟的早晚来分类和命名,所以造成了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3)主要品种特征突尼斯软籽石榴:果实近圆球形,微显肋棱,果个儿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406克,最大的650克以上,近成熟时果皮由黄变红,成熟后外围向阳处果实全红,色泽鲜红,间有浓红断续条纹,背阳处果面红色占23。果皮光洁明亮,个别果有少量果锈,外皮薄,平均厚 0.3 厘米,外形美观诱人,可食部分占61.9,籽粒紫红色,百粒重56.2克,肉汁率91.4,含可溶性固形物15.05,含酸量0.29,维生素1.97毫克100克,风味甜、品质优,在郑州地区月上旬成熟(农历七月籽粒
7、开始着色变红),比对照品种河阴软籽、开封软籽、豫石榴3号均早熟20天以上。该品种抗旱、抗病,适应范围广、择土不严,无论平原、丘陵、浅山坡地,只要土层深厚,均可生长良好。豫大籽石榴:豫大籽石榴果实近圆球形,棱肋较明显,果个儿整齐,单果重多在250600g之间,最大可达850g。成熟时果皮向阳面由黄变红,果皮光洁明亮,无锈斑。外皮薄,平均皮厚0.20.3cm,外观美观诱人。籽粒红色,百粒重75g90g,是国内现有石榴品种中百粒重最大的,出汁率90%以上,豫大籽石榴可食率为67.1%,氨基酸含量为44.24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5%,总酸为0.56%,总糖为12.45%,维生素C含
8、量为7.15mg/100g,糖酸比为221。汁多,风味甜酸,品质优良,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该品种抗旱,适应范围广,择土不严,无论平原、丘陵、浅山坡地,只要土层较厚,都可生长良好,特别是抗寒性、抗裂果性好。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100天左右,低温冷藏可贮藏至第二年5月份。玉石籽:树势弱,芽的萌发力及成枝率低,针刺稀软。叶披针形,小、色淡。花细长,花瓣、花萼出现非6数的机率多。果实圆球型,有棱,皮黄白色,阳面红色,皮薄而软,较粗糙。单果一般在200克左右,籽粒大,青白色,内有放射状针芒,百粒重在60克以上。味甘甜,品质极上。果实脱涩早,八月下旬即可食用,但真正成熟期在九月中下旬。较耐贮藏,抗病力
9、一般,丰产性较好。玛瑙籽:树势中庸,针刺细软,较粗糙。单果重在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籽粒大,粉红色,内有放射状针芒,百粒重在60克以上,最高达71.4克。含糖量在15%17%,味甘甜,核软,品质极上。九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较耐贮运,抗病力一般,丰产性能较好。第二章 生物学特征1、形态特征石榴是落叶灌木或乔木(在热带可为常绿树木),一般树高36米。干性弱,丛生性强,根际易生萌蘖枝,在自然状态下为多主干圆头形。根皮黄褐色,根系呈倒圆锥状分布。在水平方向可延伸36米,垂直方向多在3米以上,但80%的根系分布在半径为60120厘米,深度为2060厘米的土层内。芽对生,新梢和幼叶紫红色,嫩
10、枝有棱,多成四方形或六棱形。一般枝条停止生长后,顶端自枯成针刺,对生或簇生。枝条和叶片上下成十字形排列。石榴对伤口的愈合能力很强,往往形成瘤状突起。树干成逆时针方向扭转,以加强树体对外力的抵抗。树皮灰褐色,皮易爆裂、脱落。花两性,数朵或单朵着生在当年新梢的顶端或叶腋处。开放后,花纵长在4厘米左右。子房下位,萼片桔红色,向内面颜色稍淡(白石榴是黄白色),肉质厚硬,与子房连生,宿存。花瓣火红色(或白色)互生,成覆瓦状排列。花瓣与萼片同数,一般4至7数,3数与8数少见,但90%以上是6数。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片内部,雌蕊一个。子房有715室,分为两层,中间有横隔膜。种子多数在400粒左右,高者可在80
11、0粒以上,由外种皮、内种皮和胚组成。外种皮浆质化,是食用部分;内种皮角质化,但也有退化变软的,如玉石籽、玛瑙籽等是软核石榴。石榴花分正常花和退化花两种,正常花花蕾中部凹陷,外形似凹腰葫芦,开放后整个花呈筒状,花柱粗壮而长,一般在柱头超过花药或与之相平。退化花花蕾呈倒卵形,子房萎缩,开花后花似喇叭状或钟状,花柱细弱而短,柱头低于花药。石榴花在受精后,子房逐渐有红色转变为青色,成熟时果皮黄橙色,白石榴的果皮是黄白色。2、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石榴是生长在亚热带和温带的果树,原产地就比较温暖干旱,形成了喜温、喜光、耐干旱的特性。石榴在我国重点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说明了这一特性。主要产区一般年平均气温
12、在13度20.4度,年降雨量6001200毫米,年日照总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在山地的垂直分布上,石榴高于柑桔而低于梨。根据有关资料及观察记载,石榴生长发育的适宜气候条件是:年平气温在15度以上,萌动和发芽的日平均气温在10度至12度,现蕾与开花的日平均气温在15度至20度,果实的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在20度至25度,大于或等于10度以上的积温在3000度以上,年极端低温不低于零下17度。石榴从发芽到开花需要较多的水分,开花期要求天气晴好,如果阴雨天过多,或有大雾容易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还能造成病害蔓延,大量落花。本地果农认为石榴要“炕花”即此原因。果实的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干旱会造成果实瘦小
13、,果皮粗糙,品质低劣;严重干旱会造成落叶、落果。在果实的生长后期如果雨水过大,则会造成大量的裂果和落果。石榴在光照不足时,叶片色淡质薄,落叶严重,枝条稀疏细弱,丛状枝少,花芽形成少,花芽分化不完全,授粉受精不良。由于营养不足,病害严重,所以落叶、落果严重。但是同一株树上的果实,阳光直接曝晒的,皮色紫红、粗糙、粒籽色淡、粒小,含糖量低,品质差,食之味淡、酸涩。此类果实,果农称之为“晒皮”。石榴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山地、平原、堤坝都能生长。在山地,一般土层在一米以上就能生长结果,低于一米往往结果少,或者花而不实。不论是重壤、中壤、轻壤、沙壤、或者砂砾土,石榴一样能生存,但以中、轻、沙壤为佳。土
14、壤粘重,石榴成熟期晚,果实皮色不鲜艳,风味也不好,并且裂果。但是土壤沙性过大,由于其保水、保肥能力不强,石榴树生长不良,易早衰。石榴对土壤的酸碱性适应范围较大,在PH值4.58.2之内都能生长,最适宜的是中性偏微酸。石榴怕涝,地下水位小于一米则生长、发育不良,造成黄叶、落叶、落花、落果,甚至死亡。平桥区之所以选择发展石榴,是由于有优越的气候、土壤条件而形成。平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淮河以北兼有暖温带气候特征。全年日照时数1806246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57.6千卡/cm,年平均气温15.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
15、气温-20,全年10有效积温4860,无霜期年均221.4天。年平均降水量1109.1mm,最多年降水量1654.1mm,最少年降水量617.6mm,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月份为7月,平均206.6mm,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与全年日照、温度最高月相适应,极利于石榴生长。怀远石榴规划石榴栽植地块土壤成土母质是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少部分地区为石灰岩。其质地为中壤至轻壤,PH在6.57.0,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同时所含的磷、钾素较多,这种土壤结出的石榴风味特别佳美。3、生长与结果年龄(1)生物学年龄石榴的生物学年龄可分为四个时期生长期:从定植到开花结果始期为生长期,这一时期,根系、枝条生长旺盛
16、,枝条较直立,根际萌蘖枝条多,易形成丛状。营养繁殖的石榴生长期在三年以上,实生苗繁殖的这一时期较长,一般在510年。生长与结果初期:从生长期末到盛果期初为生长与结果初期,这一时期枝条与根系旺盛生长,枝条逐渐开张,树冠不断扩大。开花与结果量逐年增加。这一时期一般需要35年。结果盛果期:栽后810年进入盛果期。这一时期树冠扩展缓慢,产果量逐年上升,并趋于稳定,一般来说这一时期可维持50年。结果与衰老期:随着树龄的增长,新梢的生长量越来越小,部分枝条枯老死亡,产量不稳定,逐渐下降,退化花多。这一时期如果及时更新复壮,加强肥水管理,还能结果4050年。(2)根系的生长石榴的根系生长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
17、据有关资料介绍,石榴的根系生长不同于苹果。苹果吸收根的生长,一般比地上部早。据山东农学院观察,有时早于地上部分1520天左右,当地上部分大量形成叶片后即进入旺盛时期,新根在地上部发芽半个月开始生长,而且只经过几天就进入迅速生长高峰。石榴根系生长的这一特征,我们在移栽苗木和扦插时应加以注意,以便更好地维护根系生长。(3)枝条生长石榴的一般枝条在一年中往往只有一个生长高峰,即从发芽到花期结束为止。徒长枝除了这一高峰外,还有一个不明显的波峰,这一波峰发生在雨季,到九月中旬就趋于停止。徒长枝有的当年生长量可在一米以上,不仅能抽出二次枝,还能抽出三次枝,而生长较弱的枝芽,往往当年只长34厘米,其上叶片簇
18、生,翌年易形成花芽。(4)开花结果石榴是在结果母枝抽生的结果枝上结果。结果母枝多为粗壮的短枝,或发育充分的二次枝。第二年春季其顶芽或腋芽抽生出短小新梢,在新梢上形成1至数朵小花。一般顶生花芽容易座果,凡座果者顶端停止生长(腋花芽除外)。石榴花分正常花和退化花两种,果农称正常花为“母花”,退化花为“公花”。石榴从现蕾到开花一般需要1015天;从开放到落花一般需要46天。其时间的长短与气温有很大的关系,气温高所需时间短,反之则长。石榴的花蕾形成是不一致的,所以花的开放期也是错落不齐,造成了花期长,一般长达2个月以上。果农习惯上把石榴花分为三期,即头花、二花、末花,但是它们没有明显的界线。一般前期和
19、中期的花蕾中有32%左右的花蕾要脱落,在开放花中,退化花全部脱落,正常花也有40%的花要脱落。正常花在受精后,花瓣脱落,子房膨大,并且子房的皮色,也逐渐由红转变为青绿色。石榴能够受精、座果的花占总花的40到50%,平均在29%,但是由于石榴落果严重,所以成果率很低,一般一百个座果,在采摘时仅存2040个,平均在35个左右。成果占座果35%,占总花的10.3%,占正常花的20.7%。由此可见,防止石榴落果是增产的主要途径。石榴的落果一般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花期基本结束后7天左右。也即在座果后一个星期左右容易落果。另一个高峰在采收前一个半月左右也会大量落果。石榴的落蕾、落花、落果,一方面是植物
20、自身在生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果光照不足,雨水过大,病虫害严重,落蕾、落花、落果就会加重。石榴的果实生长,有关资料认为:“可分为三个时期。由幼果开始生长,即五月下旬到七月下旬,横径生长超过纵径,此间因子房的上层心皮在幼果发育时急剧生长转位,而促进横径生长;在八月间纵径生长超过横径;到成熟前期,横径又急剧生长。”石榴果实横径,在幼果时生长期较快,日增量可达0.1厘米,发育中期生长缓慢,到果实采收前一个月左右又有一个生长高峰。实测结果与上述结论基本相符。但是果实增长快慢与雨水有关,干旱时生长缓慢,雨后生长迅速。石榴从开花到果实成熟一般需要1
21、20天到140天。石榴是喜温树种,物候期比当地一般阔叶树种晚。石榴一般在三月中下旬开始萌动,四月初发芽,四月中下旬现蕾,五月初始花。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为盛花期,六月底七月上旬花期基本结束。九月中旬到十月上旬果实成熟,十一月上旬开始落叶,随之进入休眠期。石榴树对气温的反应特别敏感,其物候期的早迟有时能相差在二个星期左右。第三章 石榴建园1、繁殖石榴繁殖较容易,实生苗,分株、压条、扦插等均可。实生苗繁殖的石榴,其生长期长,另外由于是有性繁殖,变异性也大,所以除在科学研究和品种培育中采用外,大面积生产上多不采用。分株和压条繁殖数量小,生产上多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有直接扦插建园和育苗移栽两种。扦插繁
22、殖的关键是选好种条,要选用种性纯正、丰产性能强、抗逆性强、无病虫害,处于结果盛期的母树上的一年或两年生健壮枝条,一般直径在0.5厘米以上。直径过细,以后生长的幼苗瘦弱。一年中以春季的三月份扦插最好,成活率高,苗木旺。七月份,利用雨季,绿枝扦插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做好遮荫、浇水工作。雨季扦插不仅费时,同时苗木生长的不充实,越冬后还有大量死亡,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不采用。选取的种条要剪成15到18厘米的插条,上剪口要齐平,离剪口1.52厘米,下剪口可以剪成斜面。插条上的针刺要剪去,以便于操作。最好是随剪随插,实在做不到时,应该将插条根据粗细分成50根一捆,放在阴暗、潮湿的沙堆内贮藏起来。育苗时苗圃要
23、选择土质疏松、肥力较好、排灌方便、没有水涝的地块。冬前深翻冻垡,春季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60公斤,标准氮素化肥15公斤左右,浅翻,细耙,筑畦。畦宽一米,畦间留有浅沟。土地整理完后,就可扦插。每一畦插两行,行距40厘米,株距1012厘米,每亩1.11.3万株,一般不超过1.5万株。扦插时开沟深1215厘米,将插条摆放在沟内,剪口芽向上,然后埋土、踩实、踩平。插条上部留1芽或2芽,但要注意地上部分一定不能留得过多,否则成活率低,苗木瘦弱,并易形成地上部的死桩。如果墒情较好,一般不浇水,只有明显干旱时才灌水扦插。春季扦插发芽的快慢,与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温稳定回升,温度较高
24、时发芽快而整齐,成活率高,否则发芽既慢又不整齐。苗圃地的管理主要是除草松土,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防涝等。在除草松土时千万注意不要碰动插条和芽。在生长中期根据苗木长势,可以追施腐熟的人粪或少量氮素化肥,追肥时可以在雨前雨后,也可以结合浇水同时进行。不是过于干旱,一般都不浇水,如雨水过大,一定要注意排涝。苗圃地经过精心管理,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当年株高在70厘米以上,高的可达150厘米,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就可以出圃。2、建园石榴园址要选在地势高燥,地下水位深在一米以下,土壤肥沃疏松,酸碱度在中性左右的地块。在建园前应做好园内的基础工程建设,比如排灌水渠、道路、防护林带,以及山坡的水平梯田、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榴 栽培技术 培训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