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吨良田示范基地可研报告.doc
《玉米吨良田示范基地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吨良田示范基地可研报告.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玉米吨粮田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凤城市宏达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大营子村,是一家由满族、锡伯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成员组成的,以粮食生产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驱动,以良种、良法、良田为手段,努力推进粮油产业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为目标,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合作社于2011年5月6日由32位粮食种植大户发起创立。现有注册资金300万元人民币。合作社理事长高淑艳。合作社主导产品为玉米,大豆等粮油产品,包括普通玉米、鲜食玉米、优质高蛋白玉米、高油大豆等品种。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引进玉米、大豆新品种,推广
2、种植新技术,提高了农民从事粮油产业的经济效益,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凤城宝山镇及周边乡镇各民族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科研院校+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按照 “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农机耕作,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建立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精准化管理的高效玉米生产基地,农户成员均经过统一技术培训,按照统一生产规程作业,通过良好的操作规范和严格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产品质量从田间到市场全程可控。 经过全体社员的努力,合作社成员从32个发展到现在的156个,注册资金由100万元增加到300万元。合作社先后被丹东市农委评为示范
3、合作社、农业信息核心站,被辽宁省科技厅授予科技特派员服务站,被辽宁省供销社授予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职业技术学员、辽东学院、辽宁农科院、丹东中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合作社“长长”“大大”牌玉米,被辽宁省供销社授予名优产品。合作社将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做强产品品牌,提升竞争实力,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推进合作社更好更快健康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新鲜、美味的优质农产品。1.1.2 财务状况2012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102.2万元、固定资产31.7万元、流动资产70.5万元、净资产101万元、负债总额1.1万元、所有者权益101万元、销售收
4、入17万元、净利润2.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2.18%、投资报酬率2.16%、资产负债率1.18%。2013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153.73万元、固定资产100.58万元、流动资产53.15万元、净资产176.52万元、负债总额17.21万元、所有者权益176.52万元、销售收入1302.46万元、净利润20.6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1.68%、投资报酬率10.64%、资产负债率8.88%。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理事长高淑艳,现年44岁,毕业于辽东学院农学院。该同志年轻有为,精通农业管理,熟悉民意民情,热爱三农事业,在农村青年热衷于进城务工,放弃农耕生活的大背景下,他能够扎
5、根农村、服务农业、带领农民致富,体现了现代青年农民的远见卓识,受到了当地各族农民的拥护。先后获得优秀农村妇女创业奖、优秀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该同志诚信记录优良,无破产、银行欠款、欠薪等不良社会形象问题。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玉米吨粮田示范基地改建项目建设性质:改建建设地点:凤城市宝山镇大营子村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如,种植项目之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等;项目占地1005亩,总投资409.29万元,包括固定资产投入331.73万元,流动资金投入77.56万元。其中: 1、建设高标准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种植基地一处,面积1
6、000亩;2、购置整地灭茬、播种、趟地、拉杆、收割所需的农业机械化设备20台套;3、玉米晾晒场地1000平方米;4、玉米临时仓储库,砖混结构,面积1000平方米;5、基地作业路,生产路标准,4米宽、30厘米砂石基层,3160平方米。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本项目采用的新技术三项,引进两个新品种。采用三项新技术分别是:一是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就是将过去的两垄(垄距60厘米65厘米)合成一大垄,在垄上种两行玉米,小行间距40厘米,大行间距80厘米或90厘米;也可不合成大垄,直接按40厘米小行距偏心播种,播种后即形成大小垄。其优势是通风透光,形成垄垄是边行,棵棵是地头,有利于光合作
7、用。有利于田间作业。 二是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技术在正常起垄播种的条件下,种植3行玉米,空垄1行,将空垄上的植株苗数分配到其他三垄上栽植。即种植三垄空一垄,依此循环。垄距为47cm,密垄株距为2022cm,疏垄株距为4044cm,以4垄为一个循环,即种植三垄空一垄,三条垄的两边密,中间稀,依此循环。试验证明“三比空密疏密交错”新型栽培模式,发挥了玉米群体和单株的边行效应,有利于通风透光,并提高玉米的免疫力和增产能力。三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生产的灭茬、整地、播种、施肥、收割、入库等生产环节全部使用机械,以增加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引进两个新品种分别是:一是郑单859。该品种植株清秀、株型紧
8、凑,叶片较窄而上冲;株高240厘米,穗位105厘米。穗筒型,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0;白轴,籽粒黄色,粒深,结实性好,出籽率88-90%,千粒重300-330克,单穗重一般180克左右。该品种根系发达,抗倒性强,耐旱、耐高温,活杆成熟。高抗矮花叶病、黑粉病,抗大、小斑病,同时对粗缩病、茎腐病和玉米螟及食叶虫等病虫害也有很好的抗性。在全国夏玉米区域试验中,参试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北京和陕西七个省市各试点平均夏播生育期为95天,京、津、唐地区夏播98-102天,是理想的夏播品种。1997-1999年间在河南省、国家夏播玉米区域(七省市)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连续六次产量居第
9、一位,被誉为“六连冠夏玉米之王”。该品种一般亩产550-700公斤/亩,具有900公斤/亩以上的产量潜力。二是良玉99。良玉99:耐密品种,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株高290厘米,穗位100厘米,株型紧凑。果穗锥型,穗长16cm,穗行数1618行,籽粒黄色、马齿型,品质上,百粒重36.5克,红轴。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春播适宜密度40004500株/亩,一般亩产700公斤,适应辽宁大部分晚熟玉米区种植。大风刮不倒的玉米-良玉99 。高密度:每亩地4500-5000棵,果穗均匀 里外一致,无空杆,不突尖。高抗倒伏,茎秆粗,抗8级大风。高抗青枯病,丝黑穗病,粗缩病和矮花叶病毒病。米质好 容重高。一
10、般亩产900公斤,高产1100公斤以上。比郑单958增产 15-20%。主要设备名称、数量等:久保田-954型拖拉机;东方红-800型拖拉机;东风-400拖拉机;时风拖拉机代水罐车;打药车;储水罐;储油桶。主要建筑物:玉米仓储库1000平方米,玉米晾晒场地1000平方米,种植基地看护房和农资库100平方米;建设期限:从2013年1月开始2013年12月结束,期限12个月。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403.2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31.73万元,流动资金77.5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244.43万元,设备投资74.3万元,科技投资13万元。资金来源:合作社社员自筹。1.4
11、项目效益1.4.1经济效益:1.4.1.1给合作社带来的经济效益:本项目年产1000吨,每吨2140元,年销售收入额214万元。扣除经营成本77.56万元、折旧19.65万元后,年盈余116.75万元。是合作社2012年盈余水平17万元的6.87倍。1.4.1.2给社员带来的经济效益:本项目劳动定员6人,可以为社员创造工资性收入18万元,人均年收入3万元。同时,根据章程规定,扣除15%的公积金后,项目盈余60%返还给社员,年可返还59.54万元。两项合计给社员带来的年收入达到77.54万元。项目盈余扣除15%的公积金、60%盈余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仍然为社员所有,只不过是暂时不予现金分配,转为资本
12、公积,并且按照出资份额记入社员个人账户,所有权仍然属于社员。1.4.2生态效益:1.4.2.1通过秸秆还田、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等农艺措施,增加土地有机质,避免过量施肥带来的土地板结、污染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灾难;1.4.2.2保护项目区水资源免受过量施肥、用药带来的污染,危害农民身心健康;1.4.2.3项目通过宽窄行、三行空一垄等农艺措施可有效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深耕还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1.4.3社会效益:1.4.3.1活跃民族区域经济项目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满族的聚居区,项目单位80%以上为少数民族成员,而项目所在地大营子村八组则是少
13、数民族锡伯族的聚居地。项目的开发建设可以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贯彻“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稳固”的兴边富民行动方针,为“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作出了贡献。1.4.3.2活跃庭院畜牧经济玉米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由于项目区人均占有土地较少,加上玉米产量徘徊在500公斤左右,导致消耗玉米较多的鸡、鸭、猪等庭院养殖业逐渐萎缩,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增加饲料玉米的自给量,有利于项目区庭院经济的发展。1.4.3.3活跃再生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中采用了秸秆还田农艺技术,改变了单纯靠化肥、农药等化学元素种地的传统生产方式,通过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
14、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实现了作物的稳产高产和质量安全。在这一新技术的推动下,秸秆不再是废弃物,而是成为天然的、可再生的、循环利用的资源。1.4.3.4提高农业就业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本项目可为项目区农民创造长期就业岗位24个,同时还能够提供临时就业岗位100个左右,还带动了农机销售、玉米营销、农资供应、养猪、养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1.4.3.5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维护国家土地安全。项目实施后,玉米亩产可由500公斤左右提高到1000公斤,增长了1倍,相当于增加了1倍的土地面积。1.4.3.6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玉米需求数量大,加之国际市场变数多,靠进
15、口不能解决我国玉米需求快速增长的问题。目前,国际市场玉米年贸易量仅为1800亿斤左右,只有我国玉米年消费量55%左右。而且玉米出口国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几个国家,一旦玉米出口国遭遇大的自然灾害或调整贸易政策,我国进口玉米的风险就会很大。因此,要不断提高玉米产量,我们要把玉米产业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立足国内保持玉米供需基本平衡,坚决防止玉米成为“第二个大豆”。1.4.3.7提高粮食自给能力,维护国民生命安全提高玉米自给能力,可以避免因玉米短缺引发的用转基因玉米替代饲料玉米,而造成的基因污染和健康威胁。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
16、见;国办发2011(59)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中央财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9228号);(国办发2008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1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财政部令第60号)国家农业
17、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丹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丹东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丹东市粮食产业发展的意见1.6 综合评价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1.1项目建设是促进玉米产业降本增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需要。利用机械代替人力,可以节省玉米生产成本,同时实施机械耕地比传统人畜力耕地可以加大耕层深度,再加上使用良种、实施良法等配套农艺措施能够大大提高玉米产量,提高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使农民愿意种粮。1.6.1.2项目建设能够有效引导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实现玉米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提高玉米产业的组织规模,提高规模效益。1.6.1.
18、3项目建设是拉长合作社产业链条,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的需要。合作社单靠农机服务,利润低,农机利用率不高,效益不显著。通过实施吨良田建设,可以有效发挥合作社各种农用机械的使用效率,体现出农民合作发展的优势,增加合作社利润。1.6.1.4项目建设是突破畜牧行业发展瓶颈问题,推动项目区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玉米产量低,农民发展鸡、猪等庭院养殖业自产的玉米不够用,还需要掏钱购买玉米,而凤城地区玉米价格较高,加大了养殖成本,项目区庭院经济呈现逐渐萎缩态势,因此,增加本地玉米供应量,是解决畜牧行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最重要措施。1.6.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6.2.1技术可行性:经过连续两年的中试证明,采用
19、机械化设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使用密植型高产良种,能够有效增加玉米单产,提高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1.6.2.2经济可行性:项目投入产出比大,经济效益突出。据测算(不计算劳动力成本):项目区每亩需投入资金771.79万元,可生产玉米1吨,亩收入不低于2140元/吨(2012年国家保护价),投入产出比38.32:1;而非项目区玉米种植户每亩需投入资金641.2万元,可生产玉米0.5吨,收入1070元/吨,投入产出比59.93:1。1.6.2.3环境可行性:项目运营时间越长,土地有机质含量越多,实现了人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实现了环境友好的目的;同时,该项目消耗大量秸秆,使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在经济发展的
20、同时,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格局。1.6.2.4市场可行性:项目区位于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带,山多地少,属于玉米净消费区,以养鸡、养猪为主的畜牧产业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玉米,每年都需要从外地大量调入,销售价格高于国家保护价20%,无疑加大了项目区畜牧养殖成本,抑制了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和畜牧产业的积极性。因此,本项目属于解决区域畜牧产业链条中瓶颈问题的重点项目,项目的现金流动性好,竞争力强。1.6.3风险评估:本项目通过技术、管理等诸多措施有效降低了玉米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粮食安全、国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劳动安全等多重风险;另外,项目技术能够使玉米大幅增产的效能,对于提高有限
21、土地产出能力,增强国家土地利用效率,维护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并且,经过盈亏平衡和敏感性分析,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财务可行。1.6.4带动作用:1.6.4.1对本社其他社员的带动作用:项目的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好、生态效益好,必将会带动非项目区农民投资建设玉米吨良田的积极性,使本社玉米产业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得以快速实现。1.6.4.2对从事玉米生产的农户的带动作用:为凤城地区其他玉米种植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预计项目运营后,将掀起凤城地区玉米种植户改造良田、使用良种、实施良法的热潮,每年新增玉米吨良田10000亩,新增玉米生产能力5000吨。同时,农民投资改
22、造吨良田,还可以带动农用机械租赁、运输、基建、农资供应等行业的发展。1.6.4.3对畜牧行业农户的带动作用:项目有利于缓解凤城地区饲料用玉米不足,需大量外调,成本高,价格高,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于畜牧行业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1.6.5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制约因素:解决方案:1.6.6结论与建议:综上,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产业政策、依托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配套基础设施完备、网络体系先进、政策环境良好、管理资源雄厚,可有效地将千家万户粮农组织起来,发展玉米生产,既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又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政府、农民、市民三赢。经综合分析,本
23、项目建设条件充分,建设方案可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突出,建议尽快实施。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2.1.1.1政策支持强势我国玉米需求数量大,加之国际市场变数多,靠进口不能解决我国玉米需求快速增长的问题。目前,国际市场玉米年贸易量仅为1800亿斤左右,只有我国玉米年消费量55%左右。而且玉米出口国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几个国家,一旦玉米出口国遭遇大的自然灾害或调整贸易政策,我国进口玉米的风险就会很大。因此,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不断提高玉米产量。通过上述政策措施,立足国内保持玉米供需基本平衡,把
24、玉米产业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决防止玉米成为“第二个大豆”。所以,项目有强大的政策支持背景。2.1.1.2区域规划重视项目所在的辽宁省凤城市是农业部命名的辽东地区唯一粮食自给市,发展以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是该市政府一贯坚持的区域政策导向,并且粮食产业再次纳入该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1.1.3环境条件优越项目区的有效积温、无霜期、降水量、光照等自然条件适合玉米生长,为玉米吨良田建设提供有利的气候条件。2.1.1.4市场需求强劲玉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畜牧业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以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米 良田 示范 基地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