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技术管理措施 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双季稻在长江中下游水稻 ....doc
《水稻技术管理措施 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双季稻在长江中下游水稻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技术管理措施 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双季稻在长江中下游水稻 ....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稻技术管理措施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双季稻在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双季晚稻生产常因品种和播期选择不当、秧苗质量较差、栽插密度不足、肥水管理不合理及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产量不高不稳,要实现双季晚稻高产,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品种选择。根据早稻茬口选择适宜长江中下游不同地区适宜生育期的高产晚稻品种,如天优华占、钱优0506、甬优8号、淦鑫688、中优161等。 2.适期播种、培育壮秧。根据早稻茬口和晚稻品种生育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亩用种量1.251.5公斤,采用湿润育秧或塑盘育秧,湿润育秧的秧田与本田比例以178为宜;塑盘育秧,每亩大田需备足434孔秧盘5560片。秧田搭
2、拱盖遮阳网,防雨、防晒、防鸟。秧田适量施基肥,3叶期亩施尿素46公斤作分蘖肥,移栽前23天每亩施尿素710公斤左右作送嫁肥。在1叶1心期喷多效唑,每亩150200克,对水产75公斤,以达到控长促蘖效果。2叶1心前保持样板湿润,以后灌浅水。秧田病虫管理应加强稻蓟马等的防治,移栽前12天选择防治螟虫等农药喷施,做到秧苗带药下田。 3.合理密植、保证穗数。早稻收获后及时移栽,尽可能在7月25日前栽插。整地时做到田平、泥绒、水浅。起苗时尽可能少损伤秧苗。手插采用(2225)(1517)厘米左右宽行窄株种植,每亩大田栽插1.62.0万丛,杂交稻每丛栽2苗,常规稻每丛栽3苗左右,浅插匀植。抛栽提倡点抛,每
3、亩大田抛足2.02.2万丛。 4.精确施肥、好气灌溉。本田期按亩用纯氮1214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施用。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和穗肥三次施用,比例分别为50%、30%、20%;磷肥全部作基施,钾肥分基肥和穗肥各50%施用。如果晚稻由于生长期间温度偏低生育期推迟,在始穗至抽穗期,每亩可用0.51.0克“920”加200克磷酸二氢钾对水50公斤喷施,以达到抽穗整齐,减轻“寒露风”影响和增粒增重的目的。插秧返青期保持薄水层。分蘖期干干湿湿促进分蘖发生和长根。田间苗数达到穗数苗80%时开始搁田,多次轻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二期后必须复浅水。孕穗开花期田间保持浅水层,齐穗后田
4、间保持干干湿湿灌溉。收获前710天排水,防止断水过早。 5.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合施分蘖肥时拌移栽净等进行化学除草。螟虫、稻飞虱采取一控二防的防治原则,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由于田间群体较大,纹枯病容易滋生,生产上需要防治34次。稻瘟病应加强田间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扑灭,选用三环唑等药剂进行。根据病虫情报,做好预防工作,确保稳产丰收。中晚稻追施穗肥关键技术 水稻穗肥一般在穗分化开始时施用,水稻穂分化发育形成是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转折期。水稻开花后的光合物质生产量与产量密切相关,穗肥合理施用对提高花后物质生产量,促进大穗形成,提高分蘖成穗数具有重要作用。施用穗肥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1.穗
5、肥施用的适宜时期。水稻穗肥一般在倒24叶期间,可以一次施用,也可分两次施用,大多在倒3叶施用。穗肥施用的适宜时期是在群体高峰苗已过,群体叶色明显褪淡显“黄”的生育时期。如果中期群体大,叶色不落“黄”,则不宜施用。因此在生产上,根据品种分蘖特性、土壤肥力,适当降低施用基肥和分蘖肥量,确保施用穗肥时,水稻群体高峰苗开始下降,群体叶色明显褪淡显“黄”。合理的穗肥施用时间与数量因地、因种、因苗合理确定。 2.群体和叶色正常型的穗肥施用。施用穗肥时,该类型水稻群体茎蘖数量适宜、叶色正常,即带蘖中大苗手工栽插稻的高峰苗控制在适宜穗数的1.31.4倍(机插稻、抛秧稻可提高到1.41.5倍),叶色于无效分蘖期
6、按时落黄。这类田块可在倒4叶和倒2叶分两次施用穗肥,南方粳稻穗肥用量约占总施氮量的40%50%,杂交籼稻约占总施氮量的20%40%。一般后期光温条件较好可多施,南方粳稻可多施,寒冷地区、稻瘟病重发地区要少施,苗数少的多施,苗数多的少施。 3.群体偏小和叶色落黄型的穗肥施用。施用穗肥时,该类型水稻群体茎蘖数量偏小、叶色早落黄,即群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不够苗,高峰苗不足适宜穗数的1.3倍,群体叶色在拔节前提早落黄。这类田块应提早到倒5叶期开始施穗肥,并于倒4、倒2叶分二次施用。氮肥用量,粳稻可比原计划穗肥增加10%15%,杂交籼稻穗肥也应适当增加10%左右。 4.群体过大和叶色偏深型的穗肥施用。施
7、用穗肥时,该类型水稻群体茎蘖数过大、叶色偏深,带蘖手插稻高峰苗达到适宜穗数1.5倍以上(机插、抛秧稻群体茎蘖数在1.6倍以上),群体叶色至拔节期仍不褪淡显黄的旺长群体,穗肥要推迟并减量施用。粳稻品种,叶色若至倒2叶显黄,穗肥用量为设计用量的40%50%;若至倒1叶叶色显黄,用量为设计的20%30%;若至倒1叶期群体叶色仍不落黄,则穗肥不施。杂交籼稻品种也应减量施用穗肥,或仅适量施用磷钾肥。中晚稻搁田控蘖促根增产技术 水稻搁田,也叫晒田、烤田,是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改善株型和群体结构,减低田间湿度和减少纹枯病的有效增产措施。特别是南方单季稻超级稻,株高较高,群体生长量大,在水稻分蘖高峰期
8、时有台风暴雨影响,田间搁田不到位,造成叶片发披,早衰倒伏。水稻搁田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搁田时间。水稻搁田时间要把握“时不等苗,苗不等时”的要求,时不等苗指的是当水稻生育时期达到搁田时间,不管苗数是否达到搁田要求,应该开始搁田;苗不等时指的是当群体苗数达到搁田时间,不管水稻生育时期是否达到搁田要求,应该开始搁田。水稻开始搁田的群体苗数一般是在群体苗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0%左右时断水搁田;水稻开始搁田时期通常在无效分蘖期到穗分化初期这段时间进行搁田,操作中因品种类型而异,一般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个叶龄开始至倒3叶期结束这段时间内进行。这样,搁田可有效控制无效分蘖,改善群体生长,促进根系
9、深扎,也可避免干旱对穗形成的影响。 2.采用搁田方法。搁田的方法是开沟排水,移栽是要留好田边四周的围沟和纵横丰产沟,在搁田前人工开沟,现在可用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的轻便稻田开沟机开沟,提高开沟作业效率。 3.掌握搁田标准。搁田程度还要看田、看苗、看天而定。稻田爽水性良好的稻田要轻搁,而黏土、低洼稻田可重搁。阴雨天气、苗数较多、苗势较好的田块要适度重搁田,苗数较少、长势较差的要轻搁。 通过搁田达到土壤的形态以板实、有裂缝、行走不陷脚为度,搁田以稻田变硬、叶色落黄、叶片变挺为主要指标。在多雨地区、土壤黏性重情况下,搁田需提早排水,但在少雨地区,可通过计划灌水,适时让土壤自然落水来实施搁田。 在有效叶
10、龄期前茎蘖数达到适宜穗数要适当重搁早搁田,如果稻田群体生长比较弱,可适当推迟搁田和适当轻搁。 4.抓住时机复水。搁田都要求在倒3叶末期结束,进入倒2叶期,田间必须复水,不然,会因搁田造成干旱影响穗发育,造成穗粒数较少。中晚稻后期寒露风防治技术寒露风指秋季水稻抽穗开花期间,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或3天以上低于2022的天气,是南方连作晚稻生育后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寒露风导致水稻抽穗缓慢,甚至有些稻穗不能完全抽出,出现包颈现象。也影响颖花的开花授粉受精,导致空粒增加。有的籽粒不能正常灌浆,形成秕粒,及千粒重下降。防止中晚稻后期遭遇寒露风影响,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选用耐低温早中熟品种。连作稻选用生育
11、期适宜的品种搭配,并安排适宜播期和栽插期,确保晚稻品种在寒露风出现前能安全齐穗。单季晚稻品种选用生育期适中,在正常年份能高产、严重寒露风年份也能成熟的当家品种,达到安全齐穗,避免抽穗开花期寒露风。晚稻品种开花结实期耐低温能力存在差异,根据低温鉴定结果和往年的品种生产情况,选择开花结实期耐低温的品种。 2.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采用磷钾肥配合平衡施肥法,防止氮肥施用过多、过迟,造成生育期推迟,加重寒露风危害。对于长势较弱,回色不好的禾苗,在寒露风入侵前几天,宜适量施氮肥,这样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抗性,减少包颈现象。寒露风过后要及时喷施根外追肥,可看苗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亩用磷酸二氢钾10
12、0150克,加水45公斤喷雾,可减轻“寒露风”危害。一般可提高结实率5%8%。 3.采用灌深水增温。寒露风入侵前灌5厘米以上深水,能提高田面温度13,温度较低时做到日排夜灌,增温效果更好。 针对寒露风已到,采用人工叶面喷雾,能有效提高田间温湿度。具体做法是在上午9时水稻开花前和下午3时水稻收花后,田间采用人工喷灌,至温度回升时才停止,可减少叶片干枯,防止花粉、柱头干枯而促进授粉。 4.合理喷施调节剂。水稻受寒露风影响出穗迟缓,可用每亩喷12克“920”,对水45公斤,加速抽穗进度,可提早齐穗期3天左右,减少包颈现象,降低空秕率,提高结实率。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在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两季
13、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根据光温条件,发展再生稻,可实现一种二收,提高单位面积水稻产量。要掌握好再生稻高产技术,主要的栽培措施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好品种。再生稻产量的高低与品种关系密切,总体原则是穗数型品种再生力较强。如准两优1102、冈优1577、特优航1号、B优827再生力强,可作为西南再生稻区的主推品种。 2.种好头季稻。为了保证再生稻安全齐穗,头季稻播种期应适当提早35天,每穴双株,每亩栽1.2万穴左右。头季稻本田每亩施纯氮8.010公斤,其中底肥50%(并配施相应的磷钾肥),蘖肥20%,穗肥30%。头季稻纹枯病防治是提高再生力的关键,一般要防治两次,第一次防治适期在头季稻最高
14、苗期前后,第二次防治适期在孕穗期前后。用井岗霉素在上午稻株有露水时施药。 3.施足粒芽肥。头季稻齐穗期至齐穗后5天,亩施尿素1520公斤,具有促进头季稻灌浆结实和更显著提高再生芽活芽率的双重效果,故称之为“粒芽肥”。 4.见芽收割头季稻。检查稻田中间的稻株上休眠芽开始破鞘现青是收割头季稻的最好时期,它较之以籽粒成熟度确定头季稻收割期更方便、准确,而且可缓解高温伏旱对发苗的影响,以实现再生稻多穗高产。 5.高留稻桩。生产上要求留桩3340厘米。保证在9月中旬齐穗开花,结实率稳定在80%以上。 6.加强田间管理。头季稻收割时,应尽量保护稻桩;头季稻收割后,结合清除田间杂草,亩施用5公斤尿素作发苗肥
15、,促进休眠芽早发多发。如遇晴天或高温收获头季稻,应及时用水泼浇稻桩,以防稻桩失水造成再生芽枯死。有条件者可在再生稻已抽穗60%70%时,每亩用“920”34克对水50公斤喷施,促使再生稻多而整齐,以提高再生稻的有效穗和结实率而高产。发苗至抽穗期采用浅水灌溉,齐穗后湿润灌溉至成熟。双季晚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尤其是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纹枯病在水稻主产区连年大面积暴发成灾,条纹叶枯病长江下游地区发生,南方黑条矮缩病在长江以南稻区迅速扩大、发生为害严重,稻曲病、穗腐病等在全国尤其是粳稻区蔓延,严重威胁我国水稻生产。连作晚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技术管理措施 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双季稻在长江中下游水稻 . 水稻 技术管理 措施 晚稻 高产 栽培技术 双季稻 长江 中下游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