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核黄皮栽培管理技术.doc
《无核黄皮栽培管理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核黄皮栽培管理技术.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部分无核黄皮简介31.无核黄皮特点介绍32.无核黄皮的生物学特性33.无核黄皮栽培意义4第二部分无核黄皮栽培管理技术51.无核黄皮对环境条件的要求52.无核黄皮果园选择和定植63.无核黄皮种苗培育74.无核黄皮土壤管理135.无核黄皮果树管理156.无核黄皮病虫害防治197.无核黄皮的采收218.无核黄皮生长结果习性22第三部分无核黄皮的综合利用231.鲜食232.加工233.医药24第四部分无核黄皮综合种植技术251.郁南无核黄皮栽培技术介绍252.无核黄皮矮化密植丰产技术273.无核黄皮早结丰产栽培技术284.无核黄皮的秋冬季管理技术30第五部分综合种植技术问答321.如何治无核黄
2、皮的蛆和卷叶病?322.如何促进黄皮树花芽分化333.黄皮树出蕾大概时间344.黄皮树至今未出蕾,怎么办?345.如何提早黄皮成熟?346.鸡心黄皮的保花保果技术357.黄皮蛀心虫防治方法358.金云大120的合理使用方法369.黄皮果实一边腐烂会是什么病3610.我家黄皮为什么果实成熟少?3711.如何解决无核黄皮的裂果问题?3812.黄皮树如何可以束花束果?39第六部分附录:401.黄皮栽培管理工作历402.黄皮感官分等级指标443.黄皮卫生指标45第一部分 无核黄皮简介1. 无核黄皮特点介绍无核黄皮源产于广东郁南建城镇,该黄皮树于三十年代间由建城“干园”主人从外地引进植于园内。其特点为树
3、势强健,适应性广,花穗大而长,花期长,果穗大,果粒未熟前棱角分明,成熟时呈椭园鸡心形,果大而重,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9.3克,大者可达29.3克。果皮略厚,果实色好,充分成熟时向阳面呈橙红色。果肉橙红色,肉质结实嫩滑,纤维少,甜酸可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7.5。绝大多数无核,少数具退化种子,种子数平均0.34粒,可食率达85。无核黄皮是三倍体变异株,花粉败育率很高,其胚囊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退化不能发育成正常的胚囊,是其无核原因之一。与普通的二倍体黄皮混栽,其所结果实仍然无核,若有核果也仅含l粒正常或退化种子,未发现2粒以上。该黄皮大暑前后成熟,是中迟熟优质鲜食品种。由于无核黄皮以其稀有、优质、味佳
4、的特色赢得各方关注,近年在广东、广西各地均有引种去栽植。2. 无核黄皮的生物学特性无核黄皮为常绿性小乔木。据1989年调查,“干园”内的母树株高4.55.0米,树冠6.57.0米,树干粗壮,距地60厘米处胸径为26.5厘米,然后分叉成三主枝伸展,形成自然圆头形树冠,叶色浓绿,枝叶茂盛,树势强壮,每年结果累累,大约125175公斤。芽为复芽,出四小片组成,呈四方形(其中小片不易辨认,需细致观察),茁壮的芽非常饱满,浓绿色、顶端生长优势极强,每次芽梢伸长1525厘米,经过4550天营养积累,出芽梢抽出来的枝梢充分老熟。芽分叶芽和花芽两种。叶由叶芽形成,为常绿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呈阔卵形,叶缘波浪
5、状并有明显的细齿,叶背粗糙有小许微粒突起。小叶913片,长宽比2:1,复叶长2530厘米。新抽出的嫩叶淡绿色,平坦伸展,叶片老熟需4550天,叶片老熟后会自然地向叶面微卷,此特征是形态上与一般黄皮的主要区别。花由花芽形成。花穗自去年秋梢顶部随春梢抽出,为圆锥形复总状花序,一花序上有小数十朵至数百朵,淡白黄色,花瓣45枚,雄蕊79枚,雌蕊淡绿色,有5个室。1月中旬至2月中旬,老熟秋梢顶端进行花芽分化;2月中、下旬抽花德,形成花蕾;3月上旬至4月上旬,花蕾开放,其中3月下旬为盛花期,4月上旬花穗长度基本定型。表现为花穗长2028厘米,果穗长2030厘米,此特征亦为形态上与一般黄皮的重要区别。果为无
6、核小浆果。4月中、下旬形成小果,绿豆大小至O.5厘米;5月中至下旬,果实为小指至拇指头大;6月中至7月上旬,果实开始着色至转入黄色,在此之前,果实呈方角即棱角分明,此特征为形态上与普通黄皮的重大区别;7月中至下旬果熟,肉质结实而饱满、嫩滑,含纤维少,风味甜酸可口,绝大多数果实无核,少数具有l粒种子,如果长期作母树采接穗,之后第一年留果,则大部分果实都具有l粒种子。由原母树引种嫁接定植出来的第一代、第二代,乃至第三代无核黄皮,结出来的果实仍然保持原母树的优良种性,而且果实比母树还大,平均单果重1315克,最大的达29.3克。3. 无核黄皮栽培意义黄皮是“岭南佳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用途非
7、常广泛。果实富含糖分、有机酸、果胶、维生素C、挥发油、黄酮甙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7,高的超过20,全糖8.66,柠檬酸1.75,糖酸比约5:1;每l00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 40.461.7毫克;果胶3.55.8,果汁量45.5%;可食率83.4最高达97.7。而无核黄皮,其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7.5,全糖11.104,酸1.208,每100克果文含维生素C 35.80毫克,可食率85.3。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食物成分表(1989年)所载,黄皮鲜果每100克可食部份含水分82.6克、蛋白质1.0克、脂肪O.2克、碳水化合物14.9克,钙50毫克、磷25毫克、铁0.7毫克、维生素C 39毫克。其
8、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含量比柑桔、甜橙、菠萝、苹果、梨、芒果、杨桃、柿、番石榴等还高,有机酸也较多,鲜食消食开胃,民间有“饱含黄皮、饿食柿”和“饥食荔枝、饱食黄皮”之说。黄皮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根、叶、果和种子都可入药,具有消食健胃、理气健脾、行气止痛、消痰化气、润肺止咳、去疳积等功效,例如果皮可消风肿、去疳积:种子可治疝气、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黄皮种子富含油分,出油率高达42,为优良的润滑油。黄皮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成蜜饯、果脯、果酱、果冻、果饼和具芳香特色的清凉饮料,也可制成盐渍、糖渍食品,所以,在民间黄皮素有“果中之宝”之美誉。黄皮树姿美观、四季常绿、暮春花发、花香浓郁、盛夏挂果、金果串串,是
9、优良的绿化、美化树种。除大面积开发种桔外,在城市内也可在庭院种植和在天台、阳台盆栽种植。黄皮花期较长,花蜜花粉丰富,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黄皮木质坚硬,纹理美观,可制家具。在气候适宜地区,黄皮树势强健,对土壤适应性强,粗生易栽,病虫少,栽培管理容易,且投产较早,单产较高,且较稳产,经济寿命长。黄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良果树树种之一,是人们喜爱的夏令果品,无论内销还是外销均受欢迎,且在水果淡季上市,具有较广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售价较高,尤其是随着饮料市场的不断开拓,保健饮料品种的不断创新,黄皮在保健饮料中的应用,将会展示出无限的发展前景。发展种植无核黄皮,不仅可使此优稀品种得以推广,还可创出名优品牌
10、,增加农户的收入。目前,无核黄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价格不菲,将来还可推向港澳及国际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第二部分 无核黄皮栽培管理技术1. 无核黄皮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 对湿度的要求无核黄皮的分布和栽培的区域性受气温影响。无核黄皮原产于亚热带地区,是畏寒的常绿性果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但成年树比荔枝、龙眼、芒果、杨桃耐寒。在0短期间低温下,成年树的枝叶未见受冻害现象,但幼龄树耐寒力较差些。以年均温度20以上,1月平均温度8以上,无霜期300大以上的地区栽培黄皮较适宜。(2) 对水分的要求无核黄皮喜湿润,怕积水,四季常绿,年发梢次数多,生长量较大,开花结果多,因而需较湿润的环境和充足的水分,
11、在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且分布较均匀的地区才生长良好。雨量分布不均时对黄皮生长会有影响。遇春旱时会影响花器官发育及开花、座果、夏旱影响果实发育,秋早影响采果后秋梢的抽发和质量,冬旱虽有利于花芽分化,但过分干旱也不利,会造成落叶严重削弱树势和养分积蓄。黄皮根系较浅生,耐旱力较差,故要注意覆盖保湿,下旱时要及时灌溉,特别是在开花期,果实发育期及秋梢期,要注意保证水分供应,以使无核黄皮正常生长发育。夏季雨多时则要注意排水,不能让雨水浸渍沤根,果园地下水位过高对根系生长不利,水份过多易造成烂根。果实发育后期,若旱雨水过多,易造成裂果、烂果,应及时排涝。此时期灌水也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裂果。(3) 对光
12、照的要求无核黄皮对光照的适应能力较强,既喜光,也耐半阴。但从其开花结果习性为顶生圆锥花序看,属于较喜光果树,其耐阴性不及柑桔类。我们平时常见树冠较大的黄皮植株内膛枯枝较多,表明其较喜光的生长特性。因此,在选择果园种植、栽植密度及修剪整形时,均要考虑能满足其较喜光的要求。短截花穗和合理蔬果,对满足其光照,提高果实质量有良好作用。(4) 对土壤的要求无核黄皮对土壤的适应件较强,粘壤土、砂壤土、砾质土都能适应。在土层深厚肥跃、湿润、排水良好、合适量石灰质的砂质壤土种植,生长和结果良好,产量高,经济寿命长。平地、河流两岸和丘陵坡脚、房前屋后等较湿润、肥沃地方适宜种植。2. 无核黄皮果园选择和定植建立无
13、核黄皮生产基地应做到认真选地,周密规划、合理布局,精细开垦,施足基肥,熟化土壤,为黄皮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为早结、丰产、优质、高效打下坚实的基础。(1) 园地的选择无核黄皮传统的栽培方式多为零星种植于村舍房前屋后不积水的地方。无核黄皮显然对土壤适应性强,较粗生易栽,但土壤对黄皮的寿命和产量有较大影响。在排水良好,土质肥沃、湿润,土层深厚而含有适量石灰沙质壤土上栽培,无核黄皮生长表现为树势健壮、寿命长、产景高,果质好;在土质粘重板结、瘠薄、干旱、高燥、排灌水不良或有积水的地方栽种黄皮,则生势不良、树势弱、寿命短、产量低、果质差。可见良好的立地条件是黄皮高产栽培的物质基础,栽种黄皮必
14、须把好选地关。黄皮在平原、丘陵和山地均可种植,最好选用中下坡。尤其连片、较大面积栽培的,要求园地土层深厚达0.8米以上;土壤发育良好,土质硫松透氯,肥沃(有机质1以上);排水良好,雨季地下水位在地表0.8米以下;土壤湿润,靠近水源:此外文通要方便,以利肥料、产品等运输。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和向高寒山区不宜大面积栽培无核黄皮。(2) 种植无核黄皮的种植时间应根据苗木出圃时期、天气、园地开垦、土壤熟化程度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以确定最佳种植时间。以春植为好。春植:在日平均温度15度以上,春梢萌发前(1月下旬至3月)种植为最好。此时气温不高,日照不太强,雨水适中,蒸发最小,苗木调运较安全,定植成活率高
15、,一般不需遮荫,也可减少淋水次数,从而减少劳力投入和降低生产成本。缺点是损伤的根系不能迅速恢复,尤其是不带土种植的,常常会影响春梢的正常抽生。初复植:45月间,春梢逐渐老熟充实,此时雨水充足,日照不很强烈,气温在2025之间,蒸发量较小,这种气候条件适合根系及枝叶恢复生长,回青定根时间短,成活率高。但粘重土壤且排水不良的果园易发生积水烂根,也不利于大批苗木长途调运。秋值:9l0月进行,此时日照渐短,阳光渐弱,但气温还不很低,对根系恢复有利,种后能在第二年春委正常抽发春梢。但秋季常遇旱,果园需耍有好的灌溉条件,以保证水分供应。无论选择何时种植,种植时间应注意选择无风阴天或多云天气为好,避免在大雨
16、泥拧或人风烈日时种植。如需在睛天种植,也宜在下午进行为好。尽可能带土种植,以免影响根系和枝梢正常生长,提高成活率。营养杯(袋)育苗的,每次梢老熟后均可种植。无核黄皮幼树的耐寒力比成年树弱,最好不在冬季种植。若大树移植,通常在小寒前后进行。无核黄皮栽植密度依照经营方式、地势和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条件而确定。园地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劳动力充足的,可采用计划密植,株行距约为2.7米4米,每亩可种60株:或矮密早丰栽培,株行距约为2.7米3.3米,每亩可种75株;园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一般的,株行距约为2.7米3米,每亩可种80株。种植前3个月进行规划布局,定好株行距,打穴,规格为0.80.80.8米,植穴
17、施足基肥,穴底施1.0公斤石灰,用绿肥压青,中层施入上杂肥,最好用鸡屎2040公斤,加复合肥1.0公斤,呋喃丹0.1公斤,然后与穴外熟化表土充分拌和沤制12个月。种植时务必使苗木直立,根系自然向四周舒展,种植深度般不超过苗木在苗闸时的深度,根际填盖细土并稍压实,回填后种植位一般应高出地面20厘米左右,使植株周围形成一个直径约0.6米的土墩,以防种植后苗木下沉,埋没根、颈且易积水,不利于生长。定植后要淋足定根水,再盖薄土,盖草保湿。风较大的种植园,可给苗木立支柱,使风吹不易摇断新根,吹折苗木。定植后7天内,晴天、清晨或傍晚淋水1次,以后视土壤干湿情况,数天淋1次,以保持树盘土壤湿润为度,直至成活
18、。3. 无核黄皮种苗培育(1) 育苗方法培育良壮苗是发展黄皮生产的基础工作,是进行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前提。黄皮苗木品种的纯度和商木质量对定植成活、植株生长、寿命、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黄皮可采用实生法、圈枝法(高空压条)、嫁接法和组织培养等繁殖苗木。实生繁殖,即用种子直接播种长成苗木,这种方法繁殖的后代投产较迟,不能很好地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易发生不良变异。向母树更优的方向变异的概率少,而向劣质方向变异的概率大,故生产上一般不宜采用此法繁殖苗木种植,仅作砧木苗供嫁接。圈枝法育苗虽能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和提早结果,且方法简单、成苗快,但黄皮圈枝成活率不高,而优良母树却很有限,损耗较大
19、因而此法不能大量繁殖苗木,在实际生产上很少采用这种方法。嫁接法能克服实生繁殖和圈枝育苗的缺点,具有保持母树优良性状、提旱结果、繁殖系数高等优点,能在短期内培育大量良种优质苗,此法己在生产上广泛使用,技术也不难掌握。无核黄皮的育苗基本是采用此法。组织培养用于果树育苗就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果树苗木,能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这种方法能加速良种繁殖,提高繁殖系数,培育出均匀一致的营养系苗。 即用茎尖或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新的植株;也可用带腋芽的嫩枝O.51.0厘米,扦插在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新的植株。一个优良品种(或单株)可在短期内得到迅速繁殖推广,还可进行工厂化、半工厂化育苗。此外,还有扦插育
20、苗等,但尚未在生产上广泛应用。(2) 嫁接苗的培育我国嫁接技术在历史上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尤其在6世纪后的1000年中更有显著发展。我国最早而又完整系统论述嫁接技术的书籍是齐民要术,它比欧洲一些国家关于嫁接的记载要早1000午左右。这是我因古代劳动人民对果树生产的卓越贡献。植物的任何营养器官,甚至单个细胞,都有恢复、再生、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有机体的能力。利用果树的这种能力,使种果树的枝、芽或其他营养器官与另一株生根于土壤之中的果树结合,形成新陈代谢协调一致的树体,这种方法称为“果树嫁接”。用嫁接技术将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接口愈合长成一新的植株称为嫁接苗。用作嫁接
21、的枝或芽称接穗或接芽,承受接穗(芽)的部份称砧木。由于嫁接苗是由砧木和接穗两部份组成,因此,培育好砧木、建立母本园、选好接穗是培育好嫁接苗的关键。a) 选择建立好母本国或采穗母树:根据育苗的规模数量,选择建立相应的母本园或采穗母树,供嫁接时采集接穗。母树须是良好或优良单株。郁南无核黄皮的正宗母树在建城镇“干园”,近十多年来,该县采集“干园”正宗的无核黄皮母树枝芽采用嫁接方法,己繁育了一批新生的优质无核黄皮母树,可供大量繁殖无核黄皮采集接穗之用。要发展种植无核黄皮,在建立母本同时一定要认准是正宗的无核黄皮母树,应该选择其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嫁接苗作母本树,在这些优良母树上采集接穗嫁接到砧木上
22、培育出来的嫁接苗种植才能保证郁南无核黄皮的优良品质。以防止品种混杂,保证品种纯正。黄皮母本园(母树)选定后,必须加强肥水管理,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为辅,并注意剪短生长过长、过粗的枝条,促发侧枝,增加枝条数量。若靠其自然生长,枝芽点比较密集,采枝取芽不便,需用“九二O”喷洒,拉开芽点距离,浓度为1520PPM(即50公斤水的用药量为O.750.1克),另加叶面肥及防病农药,在新梢35毫米时用药,可使每次梢由原来1015厘米增至1520厘米。母树若不采穗或采接穗少的,可留果。b) 培育砧木苗:选种:用黄皮实生苗作砧木,6月至7月采种,选择母树生势强健,枝梢生长粗壮,单果种
23、子多且种粒大的植株采集果实,种子要充分成熟,种子采种可从一般的酸黄皮或甜黄皮母树采集(以酸黄皮母树品种较好),取出的种子应洗去果肉和种子表面的胶质等附着物,阴干水分后即可催芽(播种),需要暂时保存的,必须在低温条件下保湿贮藏。种子切勿在阳光下暴晒失水,更不能晒干,以免降低或失去发芽力。育苗地选择:育苗地应选择较肥沃、耕作方便、排灌良好、地势平坦、无空气污水污染、远离病虫源的地方。土壤选择沙壤土和轻粘壤十为宜,石砾土和粘土不适置选作育苗地,否则培育出来的苗木质量差,沙土地、河床地一般不宜作育苗地,因幼苗期遇干旱,会使幼苗陆续枯死。另外,注意育苗地的地下水位不能过高(离地面至少50厘米),选择离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核 黄皮 栽培 管理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