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总结[精品资料].doc
《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总结[精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总结[精品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总结-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 小麦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县于集乡常年种植面积3.4万亩左右。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是制约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按照县植保站的安排,2012-2013年我乡开展了“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在八里村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辐射带动5000亩。通过建立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示范区,进一步集成优化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今后
2、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笔者针对绿色防控技术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防治 S512.1 A 1003-1650 (2013)08-0125-01 一、防控策略 我乡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技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种植小麦抗(耐)病虫品种和标准化栽培为基础,科学防控抓关键。坚持要突出重点,进行分区治理,采用因地制宜以及分类指导等原则,在面对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的生态环境,根据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重点病虫和次要病虫的特点,采取有利的防治措施,来保障小麦产量以及品质的安全。 二、要病虫害防控措施与防控效果 1.小麦赤霉病
3、的防治与防控效果 首先,在品种的选择上要选用耐病的品种。在病害常发的区域内,要因地制宜,所选用的品种应该高产优质,并且耐病。将容易感病的品种淘汰。其次,要加强品种的栽培以及管理。要适当平衡施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最后,主动用药物进行预防。 小麦赤霉病防控效果:我站5月16日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病穗率分别为0.00498%、0.00735%、0.02427%,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穗率分别减少9.8%、7.0%;平均病指分别为0.00125、0.00184、0.00609,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指分别减少78.1%、69.
4、8%。防控效果十分明显。 2.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与防控效果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播种,合理用种以及密植,合理施肥,控制小麦旺长。一定要加强小麦田间的管理。其次,在播前要进行药剂种子处理。最后,在适当的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我站4月27日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株率分别为21.2%、28.7%、35.4%,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株率分别减少40.1%、18.9%;平均病指分别为6.2、8.4、10.5,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病指分别减少41%、20%。纹枯病防控效果显著。 3.小麦吸浆虫防治与防控效果 最主要的关键环节就是抓好蛹期撒
5、毒土以及成虫羽化初期喷药等防治,将成虫羽化以及产卵数量控制到最低,尽可能的减少危害。首先,选用的品种要具有一定的抗虫能力。其次,要在蛹期进行防治。最后,成虫期进行防治。 小麦吸浆虫防控效果:4月22-25日进行的“一喷三防”兼治吸浆虫。我站4月27日网捕成虫调查,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农民自防区平均十复网成虫分别为2.125头、8.25头、14.25头,核心示范区、辐射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十复网成虫分别减少85.1%、42.1%。防控效果非常显著。 4.小麦穗期蚜虫防治与防控效果 严格遵守以及把握防治的指标,如果在田间,百株蚜的数量达到了500-800头时,益害比低于1:150头时,可以选用啶虫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资料 小麦 病虫害 全程 绿色 技术 总结 精品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6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