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永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永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永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环评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预案编号: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 永春县人民政府 版 本 号: YCXSYD-2014-001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1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2 -1.4事件分级- 2 -1.5工作原则- 2 -1.6应急预案衔接与关系说明- 2 -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3 -2.1组织体系- 3 -2.2组织机构及职责- 3 -2.3部门联动机制建设- 8 -3预防与预警- 9 -3.1预防- 9 -3.2预警- 10 -4应急处置- 11 -4.1分级响应- 11 -4.2信息报告- 11 -
2、4.3先期处置- 13 -4.4分级响应- 13 -4.5指挥与协调- 13 -4.6现场应急处置- 14 -4.7事件通报与信息发布- 16 -4.8安全防护- 16 -5应急终止- 17 -5.1应急终止条件- 17 -5.2应急终止程序- 17 -6后期处置- 17 -6.1善后处置- 17 -6.2评估与总结- 18 -7应急保障- 18 -7.1人力资源保障- 18 -7.2资金保障- 18 -7.3物资储备- 18 -7.4通信保障- 19 -7.5科学技术保障- 19 -8监督管理- 19 -8.1应急预案演练- 19 -8.2宣教培训- 19 -8.3奖励与责任追究- 19 -
3、9附则- 20 -9.1定义与术语- 20 -9.2预案管理和解释- 21 -9.3预案实施时间和解释部门- 21 -10附件- 22 -附件1 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风险评估报告- 22 -附件2 水源地应急部门名单及通讯录- 29 -附件3泉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组名单- 31 -附件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33 -附件5 信息报告程序- 34 -附件6常见化学品引发水污染事故的简要处置方法- 35 -附件7突发环境事件常备物资- 38 -附件8 标准化格式文本- 40 -附件9 项目地理位置图- 44 -附件10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 45 -附件11 与风险源
4、关系位置图- 46 -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确保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减轻对饮用水源造成的危害,保障供水水质和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六十九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7)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5、污染防治管理规定(9)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11)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12) 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13) 福建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4) 福建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5) 福建省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6) 泉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7) 泉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8) 泉州市环保局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永春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9) 永春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 永春县环保局处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21) 永春县湖洋镇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2
6、) 永春县东关镇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3)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和蓬壶镇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闽政文201412号)。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周边突发发生或者可能引起水污染事件造成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取水中断或水源保护区水质受到影响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1.4事件分级根据国家事件分级标准及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实际情况,对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级,突发环境事件分为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三级。 表1-1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分级事件分级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范围级因上游运载危险
7、化学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水源地环境污染直接导致人员死亡事故,或造成第三自来水厂取水中断。级1.因上游运载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水源地环境污染直接导致人员中毒事故,或水源地水质受污染;2.由于极端天气使农业面源及生活污染源随雨水进入水源地造成水源地水质超标;3.水源地出现水华现象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超过县政府应急能力,需请求市政府救援。级因突发交通事故造成水源地受污染,经自然净化或临时处置后能维持水质原状的。1.5工作原则平常遵循“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原则。平时做好事故分析、预测,提高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备好应急物资;加强宣传、培训,强化预防、预警工作,提高突发环境
8、事件的处置能力。事故发生时遵循“就近应急,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1.6应急预案衔接与关系说明本预案与福建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泉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永春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福建省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泉州市环保局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永春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永春县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永春县环保局处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预案相衔接。同时,本预案与第三自来水厂水质污染应急预案及事发地乡镇政府公共应急预案相联动。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突
9、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第三自来水厂水质污染应急预案、事发地乡镇政府公共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泉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永春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联动福建省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泉州市环保局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急预案 永春县环保局处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图1 应急关系说明图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2.1组织体系为能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并能做到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实现控制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按照“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当发生突发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能尽快的采取有效的措施,第一时间投入紧急事故的处理,
10、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2.2组织机构及职责2.2.1县水源地应急小组组成人员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简称“县水源地应急小组”)作为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地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指挥和协调机构。由永春县分管环保的副县长担任总指挥,永春县县政府办纪检组长担任副总指挥,总指挥负责水源地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副总指挥负责组织、协调水源地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成员单位:县环保局、县公安局、县经贸局、县消防大队、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卫生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发地乡镇政府、县气象局、县广电局、县委宣传部、自
11、来水公司、县第三自来水厂(又称为永春兴华供水公司)、县农业局。2.2.2县水源地应急小组主要职责根据水源地受污染事态的发展情况,决定启动预警程序,启动、终止应急响应;咨询有关专家并提出现场应急行动方案和措施,统一指挥水源地污染处置工作;指导相关部门开展水源地污染处置工作;向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批准有关信息的发布;协调解决处置中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车辆、船只等应急保障资源;配合市、省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处置工作。2.2.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县水源地应急小组下设应急指挥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水源地应急办”),挂靠在永春县环保局,为应急组织日常机构。当发生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时
12、,县水源地应急小组和县水源地应急办组成县水源地应急指挥部。县水源地应急办主任由县环保局副局长担任,办公室成员主要由各相关职能单位主要联络人组成。办公室及应急值班室设在永春县环境监察大队办公室。2.2.4县水源地应急办主要职责县水源地应急办主要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查、修订,指挥、调度、协调、督查、指导有关单位做好水源地预防及应急处置工作;组织会议、传达县水源地应急小组工作部署,收集汇总分析工作信息,向县水源地应急小组通报工作情况;咨询有关专家对水源地污染事件进行分析评估,制订应急措施,提出控制污染和防止事态扩大的建议;负责应急物资库的建设,应急物资的采购、保管及补充、应急演练等工作。2.2.5
13、县水源地应急小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各成员单位要同时按照本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测、预警、报警、处置、终止、善后等环节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制订本单位的环境应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应急预案,并负责管理和实施。各成员单位之间应建立应急联系工作机制,保证信息通畅,做到信息共享。(1)县环保局: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判定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危害;查找污染源和污染原因,分析确定污染物,对切断污染源和控制污染的措施提出建议,防止污染范围继续扩大;负责水质监控断面的设置、监测以及数据的汇总、分析和上报等,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将现场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跟踪污染动态情况,对
14、发布和解除污染警报的时间、区域提出建议;将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常规演练和预警的日常经费纳入环保部门预算。 (2)县经贸局:协助环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对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应急状态下提供商品水调运、销售等工作。(3)县公安局:负责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社会报警信息;负责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中事故现场的保护、治安维护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和涉嫌犯罪案件的侦查;研究制订主要水源保护沿岸道路、桥梁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措施。(4)县财政局:负责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处置工作中的经费保障工作,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5)县水利局:负责组织制定饮用水源
15、地突发水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并监督实施;参与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与其它单位负责对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实施或协调应急水量调度,负责组织制订受污染水体疏导或截流方案。(6)县交通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参与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和应急救援处置。(7)县住建局:根据水源地应急领导小组要求实施停水或供水措施,负责应急情况下城市饮用水的供给保障,组织为事发地区及受影响地区群众提供生活水源保障;并参与现场应急救援处置;负现备用水源规划、建设、备案等工作。(8)县卫生局:负责组织
16、、协调、指导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工作;负责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中饮用水监测检验;负责组织患者的医疗救治,负责受影响人群的健康状况调查和评价。(9)县安监局:参与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工作;负责监督检查与突发环境事件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监督相关单位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10)县消防大队:在水源保护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为受影响居民提供临时供水并配合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参与制定实施抢险救援过程中防范次生污染的工作方案,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和洗消工作。(11)县气象局:负责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工作,及时发布天气预警、预报
17、信息。(12)事发地乡镇政府:负责做好现场抢救人员、指挥部及其各工作小组人员必需的食宿等日常生活保障工作;与其它部门一起负责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善后处置。做好水源保护区的环境安全防范。(13)县广电局:协调广播电视媒体,配合县委宣传部做好水源地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发布和舆论宣传工作。(14)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新闻宣传工作,宣传水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和外来人员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意识。组织发布突发事件进展情况及政府处置情况,正面引导舆论。(15)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永春兴华供水公司):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调整自来水厂工艺等应急处置措施。
18、协助水源地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水质监测。(16)县农业局:及时掌握事故发生后周围畜禽受污染中毒情况,采取措施防止畜禽中毒事故扩散;负责农业面源的污染控制。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加强相关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工作。2.2.6应急队伍县水源地应急小组下设七个应急队伍,分别为应急监测组、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治组、安全警戒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发布组、善后处置组等应急队伍。各应急队伍组长由第一牵头单位负责人担任或县环境应急指挥部指令专人担任,各应急队伍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1)应急监测组由县环保局牵头,第三自来水厂、水利局、卫生局、气象局、农业局等部门组建应急监测队伍,负责查
19、找污染源和污染原因,分析确定污染物,对切断污染源和控制污染的措施提出建议,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组织对水源保护区的监测以及数据的汇总、分析和上报。(2)应急处置组由消防大队牵头,县环保局、经贸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等部门参加,负责污染源控制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污染事件中污染源的转移和污染源的洗消工作,以及负责对水源地污染物的拦截、消除等工作。(3)医疗救治组由县卫生局牵头,公安局、经贸局、交通局、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参加,负责组织现场伤员的急救、洗消和转运等紧急医学救援工作;负责应急药品药械供应,统计死亡、中毒(或受伤)人数和住院治疗人数。(4)安全警戒组由县公安局牵头,县交通局参加
20、,负责组织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按照县水源地应急小组的部署要求,划定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清理现场中与救援无关的人员,加强现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5)后勤保障组由水源地应急办牵头,组织公安局、交通局、经贸局、水利局、住建局、卫生局、环保局、安监局、消防大队、财政局、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参与,主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交通保障、人员救治与疏散,紧急调用、协调应急救援所需的人员、物资、装备、交通、通信、技术、资金等保障工作。(6)信息发布组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广电局、水源地应急办、事发地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参加,负责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的信
21、息报道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发布事件信息,通报受影响区域内群众停止取水、用水和通知相关工业企业采取轮产、限产、停产等手段,减少自来水的消耗。(7)善后处置组由水源地应急办、水利局、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参加,开展事后环境监测和后续污染物防控、无害化处置等,加强事发地环境监测和污染物防控、处置,开展生态修复、赔偿和恢复重建工作。2.2.6 专家咨询组专家咨询组由环境监测、危险化学品、环境评估、水文地质、水文水利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依托泉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组(专家组名单详见附件3)。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专家咨询组为县水源地应急小组的应急决策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
22、对事发现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综合评估水污染事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的建议、应急处置措施和环境安全建议;提出指导、调整和评估应急处理措施建议和意见;参与永春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的总结评估;在日常工作中为县水源地应急办、县环境监测站提供工作咨询。2.2.7应急组织机构人员替岗及更新建立职务代理人制度。当总指挥不在岗时,由副总指挥履行应急总指挥职责,副总指挥不在岗时,由被授权的组长履行应急队伍组长职责;其它组人员不在岗时,由其职务代理人履行其职责。建立人员更新制度。当人员发生变动时,应急组织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更新。应急处置组安全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
23、障组信息发布组善后处置组应急监测组县水源地应急队伍环保局、第三自来水厂、水利局、气象局、农业局消防大队、环保局、经贸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公安局、交通局卫生局、公安局、经贸局、交通局、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水源地应急办、事发地乡镇政府、水利局、委宣传部、广电局、水源地应急办、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水源地应急办、公安局、交通局、经贸局、水利局、住建局、卫生局、环保局、安监局、消防大队、财政局、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2.3部门联动机制建设为有效整合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现有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力量,建立统一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协调体系,各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圆满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第三 自来水厂 水源 保护区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