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 安 邮 电 大 学科 研 训 练规范的全称,如“财务管理”,四号宋体规范的全称,如“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四号宋体题 目: 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研究 规范的简称,如财管0601,文字用四号宋体,数字用四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系 别: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 专 业: 经济学系 班 级: 12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导师姓名: 起止时间: 2014年11月 24 日至2014年12 月5 日指 导 教 师 评 语 学生姓名葛童指导教师王汉生职称教授系别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经济学题目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研究指导老师评语:目 录摘要IAbstract .II1引言11.1选题意义
2、12 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与优势22.1 资源优势22.1 区位优势23 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分类33.1山水文化旅游资源33.2 社会人文旅游资源34 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45 南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56 结论6致谢.8参考文献.9摘 要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陕西省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 要进一步发展旅游,就必需以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南郑作为陕西省旅游资源大县和首批旅游强县更应着重发展文化旅游,本文对南郑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 以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为依据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即以名
3、城文化为主体, 结合史迹文化和节庆文化来整合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 并针对南郑文化旅游的发展探讨了具体的文化旅游开发措施。关键词:南郑;文化旅游;旅游资源 AbstractCultural tourism is a new tendenc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s a great province with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in China , Shaanxi must take the cultural tourism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
4、rder to make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go further . Nanzheng as the first strong county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haanxi,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The potentials and advantages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Shaanxi province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 and the probl
5、ems that exist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has also been analyzed .Bases on these and present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pat terns , the concept of developing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has been put forward ,which is based on the culture of famous city , combining the culture of historic site and fest
6、ival , to integrate the various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to develop tourism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Shaanxi province , the author brings forward some specific measures of developing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They are: developing excellent tourism routes and
7、building golden tourism routes , developing various tourism products systems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ourism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consuming demands of tourists , forming well-operated tourism network , perfecting the administrating system of tourism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8、 tourism resources .Key words:Nanzheng county;cultural tourism ;tourist resource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入境旅游者的年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字,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市场中的“热点地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中国接待入境旅游的数量将达到13710万人次, 成为世界上入境旅游接待量最大的旅游目地。“对中国旅游业来说, 文化性的观光旅游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也是在国际上最有优势的资源”。面对巨大的国际市场, 各省区旅游业必须广泛开发文化旅游, 从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吸引力。同时, 国内旅
9、游市场日渐成熟, 将由大众化旅游阶段向个性化旅游阶段发展。在个性化的旅游阶段, 文化旅游将是仅次于生态旅游的第二大市场。针对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 各旅游地必须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主打产品, 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南郑作为陕西的旅游大县,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但近年来整体竞争力有所下降。结构单一、产品老化、资源开发层次低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影响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 南郑县必须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大力推出文化旅游产品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1.1选题意义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而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10、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目前对文化旅游理论研究的薄弱与其蓬勃发展的现实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我国对文化旅游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南郑县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更凾待相关理论指导。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终促进南郑县文化旅游发展的目的1.1.1理论意义文化旅游产业要健康持续地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发是关键。文化旅游开发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对当前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文化旅游开发的同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却极为薄弱,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文化旅游产品的构成与设计等方面理论研究滞后。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人类学
11、,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探讨如何对南郑县文化旅游进行合理地开发,对我国其他地区进行文化旅游开发也具有相似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1.1.2实践意义南郑县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人们进行文化旅游的理想之地,本文通过对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潜力,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提出了南郑县文化旅游开发的构想,力求探索出适合南郑县的文化旅游开发方式和发展道路,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2 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与优势2.1 资源优势南郑县,历史悠久,人文丰厚,战国时期置县,至今有2400 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0 万年前人类文明
12、的曙光就曾在这里闪现,刘邦、韩信、萧何、张鲁、何挺颖、左明、安汉等王侯将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相继在此留下闪光事迹,创造了名垂千古的精神财富。南郑灵山秀水,风景绮丽,其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米仓山地,北部沿汉江一带为汉中盆地的一部分,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大区的秦巴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4.3 摄氏度,温暖湿润,环境宜人,被誉为山水南郑、诗画家园,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更加增添了其文化旅游的魅力。2.2 区位优势南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与汉中市市区仅一江之隔,与四川省接壤,自古都是沟通关中西南交通要道,南郑交通未来将十分便利,现境内已有西汉
13、高速,211 省道经过,宝巴高速以及西汉蓉高铁的建成都对南郑交通有辐射带动作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为发展过境旅游和开展省市间旅游合作铺平了道路。旅游作为现今世界人们最为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被广大人民所接受与喜爱,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逐渐从以追求物质消费为主到以追求文化精神为主的转变,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越来越注重旅游的文化层次与内涵。文化旅游开始兴盛,人们在欣赏美景、品味山水中不再一笑而过,而是开始去思考,无论自然还是人工,总会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文化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人们最能够从旅游中获取文化的养分,因此文化旅游是今后旅游的大趋势。近年来,县域经济日益
14、凸现恢复性增长强势的南郑县,希望抢抓机遇,增创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以尽快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县目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特色旅游业是其重要的一环,南郑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且自然风光秀丽,在区域旅游中特色突出,文化旅游魅力十足,既符合自身发展要求又迎合了时代旅游趋势,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3 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分类根据南郑县文化旅游开发的潜力与优势以及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对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如下:3.1 山水文化旅游资源(1)黎平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集山景、林景、石景、水景、气候景观和田园景观为一体。
15、景区内的石马山万亩高山峰丛石林地质景观, 在同纬度、 同海拔地区堪称“ 绝版 ”。公园内层层山峦、莽莽林海、溪流清澈,一步一景、四季如画,让人感受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境界。有秘境黎坪、陕南第一山水、石林奇境,碧水天堂等美誉。(2)南湖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爽,四季分明。景区青山常绿、河流密布、风光绮丽。“青山碧水,松涛竹海,鸟语花香”是南湖独特的自然美景,南湖有陕西第一湖之赞誉,是汉中灵山秀水的集中体现者。(3)红寺湖风景区,有鸳鸯、白鹭、锦鸡、鱼、虾等20余种野生动物,松、杉、枫、楠竹、茶树、油茶等近20余种植物。她以其
16、山水交融、植被丰茂、珍禽栖息、乡情浓郁的自然风光形成了水域、自然、人文三类景观。(4)汉山与汉江,汉山被称作“汉中人的父亲山”,位于南郑县周家坪南侧,是米仓山在汉中境内的主峰。虽然海拔不足一千五百米,可它却是一座了不起的神山。早在公元前 7-8 世纪西周王朝统治时期,汉山作为西周王室的祭祀场所就已经非常出名,有诗经大雅旱麓为证,名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即出此篇。汉水被称作“汉中人的母亲河 ”汉江,又称汉水,古代也称沔水,长 1570 余千米,流域面积为 17.43 万平方千米,是长江左岸最大的支流。汉江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渠首。汉江古时曾
17、与长江、黄河、淮河一道并称“江河淮汉”。汉江是汉朝的发祥地。“大汉民族”、“汉文化”、“汉学”、“汉语”这些名称,都是因有了汉朝才定型的,而汉朝得名于汉江,发祥于汉中。3.2 社会人文旅游资源(1)龙岗寺古人类遗址,位于陕西省南郑县梁山镇,保护区面积 600 亩,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隔江相望。龙岗寺古人类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旧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墓葬群、龙岗寺文化和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遗址等五部分,“梁山石燕”自古就是“汉中八景”之一。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亚洲三大旧石器遗址之一。(2)圣水寺,位于南郑县圣水镇,背依灵泉山,面对汉江,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隔
18、江相望。该寺历史悠久,据续修南郑县志记载:“圣水寺在中七里坝,建于明代嘉靖时(1552-1566)。有青,白,黄,乌,黑五泉,黑泉从佛座下流出,其余在寺东西。故以泉水盛之器中,见者即知某泉之水。中有桂树,大四五合抱,开花时,香达数里。中多官绅题咏,实明代物也。”寺内龙泉镶嵌五彩,汉桂芳溢香,因五龙泉环绕佛殿,取“五龙捧圣”之意,故名“圣水寺”。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小南海,位于南郑县牟家坝南 10 公里的青石关下,距汉中市城区35公里,寺庙居于山坳之中,群山怀抱,山青水秀,以“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佛教圣地”而著称。景区内峰峦叠嶂,苍松翠柏,云雾缭绕;有巨大、幽深的天然溶洞;有造型壮观
19、、钟鼓颤颤的古刹。气候宜人,四季如春,使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为市级风景名胜区。(4)红寺湖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1979 年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在陕南唯一的纪念馆,2006 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全国一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位于汉中市西南 25 公里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红寺湖风景区内。占地 150 亩,建筑面积 5240 平方米。(5)古城遗址,例如濂水县城遗址,万古城遗址,古梁州遗址等,都曾在水经注辞源、辞海、汉南续修郡志、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等书中有所记载。4 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文化旅
20、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难于迎合游客需求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需满足不同游客层面的三种类型需要, 即基本层面(陈列观光型)、提高层面(表演欣赏型)、发展层面(主题参与型)。南郑目前的文化旅游开发中三个层面虽然齐全, 但以文化景观的陈列观光型为主,主要停留于基本层面, 不利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以及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相关部门及景区对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对自身优势分析不足,以至于缺少规划,没有科学论证,思路不清楚,在发展过程中有偏失,特别是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方面,存在严重的轻开发、乱开发的问题,一些景区不甚理解旅游的本义,不惜抛弃原有的资源和特色,大兴土木、建园造景,既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21、,又失去了原有文化韵味。从南郑文化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来看, 完全有条件开发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会议考察、商贸购物、教育求学等多层次的旅游产品, 使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结构进一步完善, 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2)文化旅游产品更新缓慢,尽管南郑县一直注重旅游业的发展, 但由于投资管理机制的制约以及资源开发缺乏规划, 没有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整体旅游文化产品体系, 使大量优质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 创新能力差, 不能充分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难以适应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发展。(3)旅游产品与服务定位趋同化,缺乏深厚文化底蕴,特色不突出,导致目标市场不明、竞争手段单一,而
22、单纯以低价格发展旅游。目前的旅游经济收益主要依靠规模,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少。旅游没有能够与文化有机结合。像汉山樵歌、社火等不能渗入到旅游之中,好的民风习俗也没能体现。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度低,没有深度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使游客不能充分地体会南郑文化资源的韵味,缺乏科学规划,未把当地的民间风土人情和特色集于一身,推出其独有的旅游品牌。5 南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1)直接利用,精品开发模式南郑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十分明显,且不可替代度高。黎平国家岑林公园,南湖,红寺湖等是全国公认的优秀旅游资源。这些等级高,知名度大的资源可采用直接利用型模式,形成精品旅游景区,构成南郑文化旅游体
23、系中的尖端产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源予以充分开发, 以期形成一个个鲜明的拳头产品,带动整个文化旅游市场。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中坚持“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的原则, 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 充分展示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底蕴, 树立起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旅游形象, 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进行规划和建设。大力开发“ 精品”和“ 绝品” , 走出一条依托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品, 依靠优势产品发展优势产业, 进而带动全地区整体发展的“ 三优”发展模式。(2)整合提升,背景开发模式南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其开发特点和现状是高级别的开发较好,低级别的开发较差,县中心
24、地区的开发较好,周边的开发较差。如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历史事件发生地,古建筑等基本上没有进行很好的开发。对于这类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很难形成规模和精品效应,但是可整合提升形成区域文化旅游的文化背景性景观群体,烘托旅游区的文化空间氛围。(3)短期表现,时效开发模式一些传统的民俗节日和历史事件发生是可采用这种模式,形成具有一定时效性的旅游事件,构成区域文化旅游活动的时间多样性,如油菜花节,茶文化节等(4)原地浓缩,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史前文化在南郑文化历史演变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对史前文化的开发力度较小。在南郑境内出土的一些史前文物和古人类遗址,均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对这些实物遗存,在进
25、行切实有效保护的基础之上加以适当的开发,是南郑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历史遗存毕竟是历史文化的时空凝聚,不宜对其盲目大规模复原和“遍地开花”开发,应根据其资源基础和条件,采用重点开发的模式(5)根据旅游者消费需求, 开发具有不同适应性的旅游产品体系,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改变目前观光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 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配置组合适应市场变化的修学旅游、民俗旅游、商务旅游以及适应老年、女性、青少年的多种旅游产品,使游客具有选择余地, 加强参与性、娱乐性, 争取更高的重游率。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品味的文化旅游资源, 采取不同开发力度, 以求在传统人文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突破。以参与式
26、旅游为主要形式, 让旅游者亲身体验和感受, 激发旅游者的兴趣。在资源开发的先后顺序、产品的构成、产品形式的编排等方面进行创新, 对其文化内涵从多角度、全方位予以表现, 实现让旅游者体验文化内涵的真正目的。(6)主题附会,组成运作有序的旅游网络旅游网络化将成为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网是依据旅游资源结构、交通运输布局、客源市场和游客流向以及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诸要素, 以彼此相互协作的服务、管理为基础, 以客源集中的著名风景区(点)或旅游中心城市、游客集散中心为结(节) 点, 超越行政区划界线, 把毗邻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旅游资源有机联系而成的统一网状结构。针对南郑在中国历史时间序列
27、中的重要程度, 选择几个能准确表现历史风貌的时间段, 组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区。以大中小城市为中心、各不同文化旅游线路为线、以特色文化旅游区为面, 形成网络状布局, 通过不同行业的协作实现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和发展。 6 结论本文对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和评价,对南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合理的构想,由于时间和资料的缺乏,本文对于南郑县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者问题,居民参与问题以及政府定位问题没有作具体分析,这是本文中的不足之处,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做进一步的探讨。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泱泱大国,辉煌的传统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随着经济的
28、发展,时代的进步,文化旅游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我们要充分利用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结合新经济时代的需求,将旅游业推向新的层次与高度。南郑县作为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大省,要把握机遇,通过文化旅游开发,早日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实现南郑县旅游经济的腾飞。致谢历时将近两个礼拜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以及表示感谢!虽然这只是毕业设计之前的一次练笔,但本次科研训练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论文从选题到收集资料到初稿到排版再到定稿的过程,尤其在排版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这也同时给我积累了
29、经验,以免在大四时花费大量时间。学校安排的此次科研训练的内容十分实用。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的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另:本次科研训练,班里有一部分同学跟随老师前往南郑县进行“十三五”规划的调研活动,调查对象及范围都很大,调研后的整理工作既繁琐又无味。在此特对本次去南郑县调研的的老师及同学表示敬意,今日你们的付出对日后南郑的发展起
30、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你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葛童 2014年12月2日于西安邮电大学参考文献1谢艳凤,吴琳,李耀战,等.汉中民俗与审美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余龙飞,石全平,肖亚波.汉中市旅游业发展的 SWOT 分析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3许军让,朱颖,高优仙,等.关于汉中旅游业竞争对手的重新审视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4尹志琴,赵丹莉,陈小丽,等.汉中旅游业发展之我见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5石全平,闫新慰,赵琨,等.汉中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6秦婉君,任睿,石全平,
31、等.汉中旅游环境问题及其保护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7余龙飞,肖亚波.汉中三大古镇漫谈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8李耀战,邱晓艳,孙莹,等.汉中旅游评价与结构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9孙莹,王芬,王沛,等.汉中市旅游业发展的 SWOT 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10赵丹莉,陈小丽,李晓萌,等.以商洛为例谈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11刘田天,乔凡梅,袁婷玉,等.汉中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12曲静.甘肃旅游形象的定位与塑造IJI.发展月刊,2006(11):15-15313张万雄,向风行.旅游目的地开发原理与实践-岳阳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14吴兴南,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5贾志明.兰州市旅游形象的定位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3)16许志晖,丁登山,向东.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J.人文地理,2006(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