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城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桑植县城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植县城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桑植县城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工程项目总论 1.1、工程项目的背景、目的、重要性及意义 1.1.1、工程项目的背景 1.1.2、工程项目的目的 1.1.3、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及意义 1.2、建设项目的依据1.3、建设项目原则 1.4、建设项目范围 2、城市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县城发展概况 2.2、供水现状2.2.1、自然条件 2.2.2、供水水源2.2.3、水价2.2.4、供水系统 2.2.5、管网现状 2.3、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9992004年国债资金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 2.4.1、实施情况2.4.2、实施效果 3、供水建设 3.1、规划期限 3.2、建设的重要性
2、和必要性 3.3、建设目标 3.3.1、供水控制目标 3.3.2、供水服务目标 3.4、工程建设规模 3.4.1、需水量预测3.4.2、工程建设规模3.5、实施计划3.6、工程投资3.6.1、工程投资匡算依据3.6.2、工程投资匡算3.6.3、资金筹措方案3.6.4、年度使用计划3.7、工程效益分析4、保障措施4.1、项目建设管理措施4.2、工程建设招标措施4.3、节能节水措施4.4、环境及劳动安全保护措施4.5、水价改革措施4.6、其他措施5、实施建议可 研 报 告 结 论 概 要 通过本次可研,可以得出了以下结论: (1)随着张桑公路的开工建设,为了解决县城管网规模明显滞后于城市建设、供水
3、管道材质差,二次污染严重、铺设年代久远,管网老化,漏水严重以及管网建设与城市供水规模不配套的问题。同时为了节约用水,实现城市扩容提质,加快城市经济建设,改善供水水质,进行城区供水管网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根据桑植县水厂布局和供水管网现状,结合桑植县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供水设施适当超前发展的原则,确定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新建长度为11800m。 (3)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为2240万元。 (4)本项目建设期5年。 (6)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良好,建设方案稳妥、先进,资金来源可靠,项目具有可行性。 1 总论 1.1 工程建设的背景、目的、重要性及意义 1.1.
4、1 工程建设的背景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尤其在北方更出突出,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桑植县而言,1999年,通过张计投199970号文件立项,正式实施桑植县二水厂扩建改造工程,并开展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现在桑植县二水厂改造部分项目完工。自来水公司供水总规模达4万m3/日,已改造完成供水管网近2公里,完成投资118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450万元,国家基本建设专项基金130万元,地方预算内专项资金200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150万元,单位自筹250万元)。但是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桑植县城供水管网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桑龙公路蔡家坪段、张桑公路中医院段尚未施
5、工,输水主管还未敷设,再加上张桑二级公路环城绕过,县城规模激剧扩大,沿线村镇饮用自来水条件已经成熟。急需敷铺供水主管进行规划实施,改变二水厂有水送不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建设部下发的关于组织编制全国缺水城市供水项目建设规划的通知(建办综函200541号)文件精神,结合桑植县城市(20032020年)总体规划,对桑植县城(20052010年)供水管网进行规划。 1.1.2 工程建设的目的 本次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核实在新条件下,为适应经济发展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对城市供水的保障能力,明确新建、改造管网的规模和投资,保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
6、用、确保质量,以按期完成供水管网新建改造任务。 1.1.3 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及意义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桑植县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为此,2003年桑植县规划办对原编(19972015年)县域规划进行修编,扩大了城市规划范围。同时由于张桑二级公路的正式开工,桑龙公路的竣工通车,使桑植县由原来交通死角变成川西、渝西通往张家界、广州的必经之路,极大地带动了桑植的发展。桑植县城规模激剧扩大,供水人口、供水范围剧增,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及时对规划进行修编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可以扩大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规模、供水范围,提高城市供水普及率,促进城市发展。二是可以解决沿张桑路村镇的人饮问题。保证饮水卫生,提高居民的生
7、活水平。三是通过科学规划,逐步实施,促进供水事业稳定发展,保障经济建设。 1.2 工程建设依据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有以下文件和资料为编制依据: (1)张家界市计委关于桑植县自来水公司第二水厂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文(张计投1998127号)。 (2)桑植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 (3)桑植县城市管网现状图 (4)桑植县规划办关于桑植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说明 (5)桑植县城市规划办关于桑植县城供水总体规划的说明意见。 (6)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13-86。 (9)湖南省市政工
8、程单位估价表。 (10)省物价局、省建设厅(1999)湘价房字第117号关于贯彻国家计委、建设部的通知及计价格2002515号关于要求进一步推进全国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 (11)桑植县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桑植县城区现状管网统计资料。(12)桑植县自来水公司提供的历年供水资料、历年供水管网漏渗资料。(13)桑植县二水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9年)。 1.3 建设原则 (1)遵守国家对水源及城市给水处理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2)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发展公共用水,解决规划区张桑公路村镇饮水的质和量的问题,并与城市道路、排水、防洪、环保、电力、电信、近期建设等工程规划相协调
9、。 (3)完善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设施利用率,管网建设与给水厂的建设相配合。 (4)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精心编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稳妥可靠,提高设施利用率。 (5)根据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统筹兼顾近、远期工程内容,以近期建设为主,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建设规划。 (6)因地制宜地根据客观实施,在保证城市供水规模、压力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保障供水安全。 (7)积极稳妥地引进和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减少日常维护抢修工作等。 (8)加强水源保护,坚持节约用水。 1.4 建设范围建设范围为桑植县规划办(200320
10、20年)规划修编中明确的城市规划区范围,着重于管网建设。主要内容有:核实原规划供水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对新建工程提供实施方案;重点核实新增管网工程的规模、投资及经济进行分析;对已实施的管网改造项目评估总结。 2 城市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县城发展概况 桑植县城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东界慈利、石门县和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南临张家界市永定区,县城距市区71公里,西邻龙山县和永顺县,北与湖北省接壤,距省会长沙800公里,张家界荷花机场84公里。 桑植县于1988年划入新兴旅游城市张家界市,现城区面积10.8平方公里,人口5.8万,近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0万。 桑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边
11、远山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粮食生产以稻谷、玉米、小麦、油菜、土豆、红薯等为主;经济作物有柑桔、五蓓子、木瓜、黄柏等为主;工业主要以卷烟、原煤生产、建材、化肥、电力、金属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为主。近年来,随着小水电资源、煤矿、铁矿资源的大力开发,使桑植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桑植的交通以公路和水上交通为主,公路在张家界桑植,吉首桑植,鹤峰桑植,官地坪桑植四条公路干线贯穿下,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公路网络。水上运输以澧水和娄水为主,是公路运输的有力补充,有利地缓解了桑植交通相对闭塞的局面,特别是桑龙三级公路的竣工和张桑二级公路的开工,有力地解决了桑植交通闭塞的局面,使桑植成为湘西、川西
12、、渝西通往张家界的交通要道。 桑植的邮电通信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邮电通信必须同走在经济建设的前列”的指导方针,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程控电话已可以直拨全球各地,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桑植的建设规划,整个桑植的经济建设布局以县城为中心,官地坪和陈家河的开发为两翼的模式。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体系以机械和食品加工、农产品和养殖业为主,同时大力推行农产品加工,发展山区小工业,充分发挥本地原材料和劳动力优势,变桑植历史的原材料输出地为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基地。 桑植县城是桑植政治、金融、商业、通讯、交通和第三产业中心,城区通过几的整治和扩建,一批新兴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相继涌现,城区
13、面积也得到了相应延伸,而一批环境污染较重的工矿企业得到了整治或迁出,基本上形成了分别以朱家台、文昌街、尚家坪为中心的三大区域,其中朱家台以医疗卫生、金属加工、食品加工为主;文昌街则几乎全部的商贸、金融、通信和教育部门;尚家坪则以新兴开发区为主,随着文明路、长征路、环城路三大城内交通干线的相继改造和扩建成功,拥挤的县城交通逐步得到改善。 桑植县城随着张家界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日的桑植县正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基础建设为先导,以产业结构为重点,致力加强城市建设,打好生态和旅游优势两张牌,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市场、科技、资源
14、、生态一体化,走经济、社会、人口协调发展的路子,向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阔步迈进。 2.2 供水现状 2.2.1 自然气象条件 桑植县属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象,据县气象局以及桑植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年降雨量为11001400mm,汛期(5月9月)雨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78%,以6月份雨量为最多,占全年的17%,最大一日雨量为237.9毫米。 桑植四季分明,冬夏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为16.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3.7,全年无霜期约为270天,多年平均相对温度为77%。 2.2.2 供水水源桑植县城位于澧水河与酉水河交汇处,由于地处澧水上游,水质污染较轻,
15、经国家检测,所取水源符合国家地表二类水质要求。目前公司一、二水厂均从县城澧水八斗溪水电站水库内取水。水源较好,水量充足,水源保证率95%。 2.2.3 水价张价字200499号文件对桑植县水价调整作了明确批复:主要有:调整幅度:每吨水费综合上调0.24元(其中内含政府价格调节基金0.02元/吨),具体价格为居民生活用水1.52元,经营服务用水2.60元/吨,特种行业用水3.90元/吨。根据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核定水资源收费标准的通知(湘价费2003128号)规定,在城市供水中开征水资源费,由县城区供水企业代征,征收标准为销售量0.02元/吨,代征手续费按8%的标准提取。 2.2.4
16、供水系统 桑植县自来水公司现有二座水厂,一水厂位于公司所在地八斗溪,于1982年建成投产,厂区海拔259.20m,供水规模1104m3/d,二水厂位于蔡家坪,1993年建成投产,厂区海拔285.00m,2003年,通过扩建供水规模达3104m3/d。 2.2.5 管网现状 自来水公司通过四次较大的管网改扩建,形成现有的供水管网格局。一是1980年至1982年一水厂建厂时,敷设了老城区的大部分管网。二是1993年建二水厂时,敷设了二水厂至城区的部分输配水管。三是1998年特大洪灾后,随着城市街道的拓宽硬化,废除了部分街道主管,新敷设了部分主管。具体管道情况见表一。四是2003年以来使用国债资金改
17、造部分管网。表一 供水主管现状的情况表管 段管径长度(m)管材(mm)埋深平均埋没时间接口形式备 注梅山路Dn400900自应力砼1.01998承插、橡胶圈党校路Dn100200铸 铁1.01981承插、石棉水泥党校路Dn501000钢 管0.71983丝 接建兴岭Dn1001330自应力砼0.71998承插、橡胶圈北门桥Dn1002200铸 铁1981承插、石棉水泥过桥管两条文明路Dn3002700自应力砼0.81998承插、橡胶圈文明路东Dn150350钢 管0.81996焊 接何家坪Dn100400铸 铁0.81996承插、石棉水泥酉水路Dn80200钢 管0.81993焊 接东正街Dn
18、150300铸 铁0.51990承插、石棉水泥北二路Dn80200钢 管0.51983焊 接粮食局Dn150330铸 铁0.61981承插、石棉水泥上高位水池和平西路Dn3001500自应力砼0.71998承插、橡胶圈南门峪Dn100380钢 管1.21993焊 接火电厂Dn1001500铸 铁1.01983承插、石棉水泥赤溪路Dn150450铸 铁1.01982承插、石棉水泥过赤溪桥烟 厂Dn100350铸 铁1.01983承插、石棉水泥朱家台Dn801200钢 管0.51998焊 接长征路Dn100400铸 铁1.21990承插、石棉水泥长征路Dn150500铸 铁1.01990承插、石棉
19、水泥电站路Dn3001000铸 铁0.71993承插、石棉水泥医院路Dn80500钢 管0.71990焊 接长征路Dn3001200玻 璃 钢0.82004承 插胜蓝路Dn2502800PE1.02003热 融新一中过桥胜蓝路Dn300500钢 管0.72002焊 接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区管网规模明显滞后于城市建设 桑植县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旧城区的改造、扩建的规模与速度是史无前列的。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展开,桑植县的城镇建设无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城市供水管网也必须适应城市的发展。其建设速度与规模应该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 城市的发展必
20、然要求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有一个质的提升,这就使得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弊端很快得到体现:整个管网规模明显偏小,隐患众多,部分淘汰管材仍在使用,一些小管道,已成为城市供水系统的瓶颈,开始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致命伤。加上城市管网铺设没有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资金的制约,导致现有配水管网的管径大部分偏小,严重制约了管网的输配水能力。引起部分地区的水压、水量严重不足,在城乡结合部出现了许多供水盲点,特别是张桑二级公路沿线还没有敷设供水管网,对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很大。 二、老城区供水管道材质差,敷设不合理,二次污染严重 管道材质不按规范敷设是造成城市供水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桑植县城供水管网管材存在一部分钢管
21、、铸铁管,同时,一部分供水管道埋在下水道中,容易锈蚀,生细菌。与水源污染相比,水的二次污染对消费者来说却是更大、更直接的污染,原本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在长距离管道输送中,管道陈旧生锈从而导致二次污染。自来水本身是卫生、安全和可靠的,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我国城镇自来水95%以上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但达到水质标准的出厂水,从水厂经输水管网及建筑物、水池、水箱含用户的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次污染,管网材质不当,敷设不合规范,导致生锈、破损使污染物进入,从而大大降低了水质。 三、铺设年代久远,管网老化,漏水严重 桑植县城区管网铺设始于80年代,由于建设初期资金短缺,选用的管材质量差,大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桑植 县城 供水 管网 建设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