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剪结构混凝土砌块人工挖孔桩基础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框—剪结构混凝土砌块人工挖孔桩基础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剪结构混凝土砌块人工挖孔桩基础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工程概况31.1工程概况31.2本工程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详见附表重大危险因素一览表4应急准备:52.1本工程应急救援小组组成情况及联络电话52.2应急救援小组分工职责及小组职责62.2.1分工职责62.2.2应急救援小组救援职责:62.3现场应急救援器材及应备药品清单。72.3.1现场应急救援器材72.3.2应备药品72.4医院地址及联系电话82.5突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82.5.1基坑支护护工程墙体坍塌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救援措施82.5.1.1基坑支护工程墙体坍塌事故的预护措施82.5.1.2应急救援措施92.5.2人工挖孔桩、护壁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92.5.2.1
2、人工挖孔桩、护壁坍塌事故预防措施92.5.2.2应急救援措施102.5.3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12.5.3.1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112.5.3.2应急救援措施132.5.4模板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52.5.4.1模板坍塌事故预防措施152.5.4.2模板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62.5.5外脚手架(落地式)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172.5.5.1外脚手架(落地式)坍塌事故预防措施172.5.5.2外脚手架(落地式)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92.5.6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202.5.6.1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202.5.6.2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措
3、施212.5.7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232.5.7.1触电事故预防措施232.5.7.2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242.5.8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护措施272.5.8.1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272.5.8.2火灾与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措施292.5.9起重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322.5.9.1起重伤害事故预防措施322.5.9.2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372.5.10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392.5.10.1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392.5.10.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402.5.11车辆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422.5.11.1车辆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4、422.5.11.2车辆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432.5.12中毒与窒息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442.5.12.1中毒与窒息事故预防措施442.5.12.2中毒与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措施452.5.13食物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462.5.13.1食物中毒事故预防措施462.5.13.2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措施482.5.14中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502.5.14.1中暑事故预防措施502.5.14.2中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512.6现场处理与事后生产恢复532.7演练533.应急响应543.1一般应急救援工作程序543.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544.应急救援小组架构表55安全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总建筑面积28545,总高度为,56.7m,工程位于工业大道与江燕路交汇处,东南临住宿小区2#、9#(9层)楼,地处闹市繁华路段。工程分为地下二层(层高3.8m和5.1m),地面十六层(裙楼4.2m和4.5m),塔楼标准层为2.9m),工程是框剪结构,混凝土砌块,人工挖孔桩基础,挖孔深约825m,地下水位较低,主要是地表补给水为主;由于本工程地质复杂,中风化和微风化必须进行爆破作业,强风化粗砂岩层原则上人工开挖,但受复杂地质影响,强风化层夹中风化时必须进行爆破作业方能开挖。地下室采用自防水和外防水(无毒911涂料)形式;现场主
6、要大型机具有起重吊塔1台,人货电梯2部(四笼),砼泵机1台,钢筋现场加工机械;本工程使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楼面顶架为钢顶架,木模板,砼为商品混凝土。场内不设置工人住宿,只安排材料仓库,现场施工办公室,现场施工临时给水,电源已由建设单位提供至现场,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西北角近江燕路处。本工程施工安全十分重要。附后:施工平面布置图1.2本工程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详见附表重大危险因素一览表序号潜在危险源危险类型监控部门现有管理措施1临时用电敷设不当扎伤/触电项目部高层建筑施工用电安全措施2施工用电作业/电工作业漏是/起火/坠落/触电/火灾/伤人项目部按操作规程作业/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3临电、洞口作业高处
7、坠落项目部安全操作规程4钢筋制作时拉筋松脱碰伤/扎伤/打伤项目部安全操作规程5钢筋垂直运输/钢筋制作碰伤/扎伤项目部物料起吊时要全部检查钢丝绳是否牢固/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操作规程6金属焊接(气割)作业触电/火灾项目部安全操作规程7脚手架搭设架倒塌/倾斜/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项目部按要求做好施工方案/购买合格的材料/按搭设方案搭设/严格规定做好交底/做好安全防护措施8桩成孔坠落/物体打击/碰伤/中毒/缺氧/坍塌项目部安全操作规程9高空作业坠落/坠物打击项目部安全操作规程10高空坠物/平面物体(含交叉作业)砸伤/碰伤/扎伤项目部戴防护用品11塔吊安装高空作业坠落/坠物打击项目部相关
8、方控制程序12塔式起重机作业/机械打击/坠落/断绳/刹车失灵机械伤害/打伤项目部安全操作规程13大型设备安拆作业坠落/机械打击/机械伤害项目部作业指导、日检、月检、季检14高温作业气温过高中暑项目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15食物中毒(含投毒)人员伤亡项目部职工健康管理制度/应急预案16深基坑支护人员伤亡、房屋塌陷项目部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准备:2.1本工程应急救援小组组成情况及联络电话公司领导:孙永和 13570013238组 长:赵世明 13556067188副组长:黄 新 13728076382 王小华 13794330153小组成员:黄中东、吴勇、洪宏春、邢建民、杨勇军、廖山江、陈兵(泥水班),王
9、富全(钢筋班),徐龚崇(木工班)应急救援联络电话:现场办公室:34365765街道派出所:13527882928 或 110急救中心:120火警中心:119本工程应急救援小组分工情况:宣传教育组:黄 新 王小华灭火行动组: 洪宏春 黄中东 廖山江通迅联络组:赵世明疏散引导组:吴 勇 黄中东 王小华安全防护救护组:廖山江、洪宏春、杨勇军、陈 兵、王富全、徐龚崇2.2应急救援小组分工职责及小组职责2.2.1分工职责组长、副组长:组织编制施工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监督、指导施工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指挥应急救援小组对突发事件作出正确反应,实施有效的救援行动,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10、宣传教育组: 负责对进场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宣传预案和组织演练与进行演练实际效果评价与演练后的修改预案。灭火行动组: 当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灭火抢险。通讯联络组: 根据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拔打有关电话,接应公司或其他救援机构支援的人员。疏散引导组: 当事故发生时,疏散引导组要向施工现场各层施工员发出事故通报,迅速地指挥员工由上往下疏散,对受到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氧气、乙炔、液化石油气等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派专人管理。安全防护救护组:发现有伤员,要进行护理,对重伤者要及时送医院救护。2.2.2应急救援小组救援职责:1. 当事故发生时,从业人员要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事故情况
11、,管理人员立即报告救援小组组长,救援小组组长立即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2. 救援小组组长应根据事故的严重情况,是否要求公司及上级应急救援机构帮助,组织应急救援小组成员与项目部员工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并积极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3.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落实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安排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指定专人维持秩序,指定专人指挥交通及保护事故现场。4. 现场的安全防护救护人员根据事故基本情况,立即带备急救药箱和担架前往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或拔打珠江医院急救电话。5.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确定事故现场的危险范围并实施保护及管制。6.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对危
12、险设施的应急处理,以控制事故扩大。7.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将对事故情况向公司及有关部门书面报告。8.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出事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实施应急救援抢险措施和其他安全保障事项。2.3现场应急救援器材及应备药品清单。2.3.1现场应急救援器材清单:绝缘手套、电工绝缘钳、空压机、送风抽风设备、安全救援带(包括绳索)、药箱、纱布、棉花、木夹板、毛巾、帆布担架等。全部存放在工地现场。2.3.2应备药品清单:创可贴(10包)、万花油(20支)、碘酊(10瓶)、红药水(10瓶)、棉垫(5包)、绷带(20卷)、紫药水(5瓶)、酒精(5瓶)、止血胶带若干。
13、以上药品存放在工地办公室,所有药品必须有出品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的药品必须更换,药品应由组长或副组长定期检查,及时补充,确保现场存放足够数量药品。2.4医院地址及联系电话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广州救护中心120广州珠江医院广州工业大道中843391862.5突发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2.5.1基坑支护护工程墙体坍塌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救援措施2.5.1.1基坑支护工程墙体坍塌事故的预护措施1. 基坑支护工程开工前必须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设置好地基坑的垂直与水平位移的观测系统,再建立初始数据记录。2. 基坑周边的排水沟不得与基坑边坡的结构体系有连系,以免基坑变形危及排水沟
14、,对基坑边坡形成渗漏水源。3. 向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作业。4. 施工作业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分层的高度、分层作业的时间间隙要求、锚杆形成固结作用的基本时间保证;坑底排水沟到坑脚的距离要求等各方面都严格依照规范要求来执行图纸,严禁超挖。5. 在基坑周边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施工作业人员上下一律走搭设的上下专用通道。6. 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描述不一致时,立刻向监理、设计院、业主报告,以便明确进一步的做法,严禁盲目施工。7. 沿东、北两面相邻建筑物结构地面的边缘和南、西两面道路结构面的边缘分别设置不少于3个以上的观测点,与基坑的水平和竖直倾斜
15、同步进行观测。8. 对于马路和相邻建筑物的地下管线,一律明确标识,并且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兜保护,同时随工作进度实施密切留意和观察。9. 依照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报告,提前15天以上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部标高-0.5m以下。10. 雨天立即停止施工,同时全面清排基坑中的积水。11. 基坑位移监测的护壁标准如下:墙顶预计水平位移30/d;墙体倾斜的速率10/d,且变化不大于15%。2.5.1.2应急救援措施1. 位移和倾斜异常时,立即反压坑底,同时知会相关部门处理相邻建筑物和道路上的相关事宜,包括管线的处置。2. 在雨季中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断开现场的施工作业电源。2.5.2人工挖孔桩、护壁坍塌事故预防
16、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2.5.2.1人工挖孔桩、护壁坍塌事故预防措施1. 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必须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爆破作业前必须办好相关报批手续。2. 向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作业。3. 桩孔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测井内有无毒害气体和缺氧现象。4. 坚持井下作业排水送风先行,施工中应不断向孔内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必要时抽、送同时进行。5. 井下设半边井的安全钢筋网,设有可靠的安全爬梯,下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带,挖孔暂停施工时,井口应用盖板盖好。6. 井下施工照明必须采用安全行灯,电压不得高于36伏,供电给井下用电
17、设备的线路必须装漏电保护装置。7. 桩孔内岩层需进行爆破时,应控制炸药用量及爆破深度,引爆前要派专人警戒,保证人员安全。8. 井下通讯联络要畅通,施工时保证井口有人,井下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注意观察,检查井下是否存在塌方,漏水和流砂现象以及空气和水的污染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并通知甲方或报告上级部门及时处理。2.5.2.2应急救援措施1. 当发现事故,从业人员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现场管理人员(救援小组组长)立即暂停现场的生产活动,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2. 项目负责人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奔赴出事地点迅速组织抢救伤者,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处理
18、后立即送医院救护。3.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并送往医院。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5. 项目安全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出事地点的范围进行现场保护及安排人员作警戒。根据出事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程序,用交通工具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2.5.3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2.5.3.1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1. 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
19、安全技术签字交底,向施工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2. 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3. 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4. 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按类别、有针对性地、醒目地张挂于现场各相应部位。对洞口临边等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设置醒目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5. 高处作业之前,由施工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防护设施逐项检查及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条纹标示,盖板及门以黄
20、或红色标示。6. 高处作业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专题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能施工。7. 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8. 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9. 不得攀爬脚手架及跨越阳台。10. 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11. 尚未砌砖封闭的框架工程楼层周边,屋面周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边、楼梯口,井架、人货梯与建筑物通道、跑道(斜道)两侧,卸料平台外侧边、基坑周边等,必须设置1.2m高且能随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12. 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周边之间,从首层开始张挂一道平网及密目网兜底,以后每隔1
21、0m张挂一道平网,所有空隙必须作全封闭。脚手架外侧全部用密目式(2000目)网作企封闭,密目网必须可靠固定在架体上。电梯井内每隔两层或每隔10m张挂一道安全平网,平网必须生根牢靠。所有操作层均张挂一道安全平网。13. 边长大于250,小于1500的预留洞口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面用木板作盖板加砂浆封固;边长大于1500的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洞口下张挂安全平网。14. 电梯口(包括垃圾口)、钢井架口必须设置规范化、标准化的层间闸(栅)门,其高度不得低于1800。施工外用电梯楼层门采用钢丝网片或铁皮作封闭,使楼层内人员无法开启门锁。15. 各种架子
22、搭好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使用时,特别是台风暴雨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16. 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踏步300400,与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17. 屋面工程施工时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18. 遇有恶劣天气(如风力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桩作业。19. 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2.5.3.2应急救援措施(一) 发现情况:最先发现现场高处坠落事故的从业人员
23、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现场管理人员(救援小组组长),立即暂停现场的生产活动,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二) 组织抢救措施与事故控制:项目负责人接到高处坠落事故情况后,奔赴出事地点迅速组织抢救伤者,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救护。1.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 性质。如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通畅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2.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混凝土 砌块 人工 桩基础 安全事故 应急 救援 预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