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建立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和高效到位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工作网络,提高本公司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以及次生生态破坏事故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和次生生态破坏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和国家、公司和公民的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指导和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环境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2007年第六十九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1989年第二十二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2002年第七十七号;(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08年第八十七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00年第三十二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2004年第三十一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主席令2002年第七十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年第六号;(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1年第591号;(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年第352号;(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年第353号;(12)危险废物经营管理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2004年第408号;(13)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
3、可证管理办法公安部令2005年第77号;(1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15)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总局环发2005152号;(1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7)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2 地方法律、法规、规章(1)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4)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温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6)温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7)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8)温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3 采用的技术导则及标
4、准(1)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保护部令2008年第2号;(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 发改委令2008年第1号;(5)剧毒化学品名录(2003);(6)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2版);(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 5085.1-2007);(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2007);(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1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5.4-2007
5、);(1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 5085.5-2007);(1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2007);(1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7-2007);(14)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温州中科(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5);(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6、(GB 8978-1996);(2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1.2.4 采用的其他依据(1)温州市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专章(2)温州市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以及次生生态破坏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1.4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1.4.1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从层面上分为三级: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政府行业/部门应急预案和企业
7、应急预案,详见图1-1。应急预案体系企业应急预案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行业/部门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温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外部相关应急预案公司内部应急预案图1-1 应急预案体系框图1.4.2 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与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四级。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8、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2)重大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
9、、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4)一般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发生3人以下死亡; 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1.4.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第三层次应急预案,分四个阶段实施:
10、(1)预防阶段。是指公司为预防、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事故,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所采取的行为,包括制定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环保管理措施、实施安全环保技术标准和规范等。(2)准备阶段。是在事故发生前采取的行动,包括研究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编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培训和演习。(3)响应阶段。是在事故发生后及事故发生期间采取救援行动的阶段,包括启动应急通告报警系统;启动应急救援中心;实施人员疏散和安置程序,实施警戒和交通管制;监测污染物浓度。(4)恢复阶段。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的行动,包括实施应急响应关闭程序;事故调查;开展事故损失评估与索赔工作等。当因本公司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11、(级)时,启动本预案,配合政府和环保局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和善后恢复工作;当因本公司发生较大环境事件(级)时,启动本预案,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温州市环保局启动温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和善后恢复工作;当因本公司发生重大环境事件(级)时,启动本预案,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浙江省环保厅启动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或开展应急处置和善后恢复工作;当因本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时,启动本预案,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国务院和环保部启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和善后恢复工作。1.5 工作原则公司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
12、措施,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故,做好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在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生态破坏事故时,应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原则。环境安全是本公司的重要生命线之一,责任重于泰山,公司所有人员都应树立高度的环境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2)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原则。公司领导应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完善应急处置运行机制,协调公司相关部门,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应急处置效率。(3)分级负责、协调配合原则。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
13、事故实行区域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公司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4)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原则。当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时,公司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政府行业、部门及社会资源优势,共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故2 基本情况2.1 公司基本概况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涵盖生物技能(研究科技转化)、生物柴油(生产销售)、油类植物(种植加工提炼)、生物柴油成套设备(设计制造销售安装)等领域。 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金5008万元人民币,
14、公司坐落于中国浙江温州市龙湾滨海工业园,瓯江口入海处。风光秀丽、交通便捷,面临碧波滚滚的东海,背依浙南、闽北及赣东广袤的腹地;临近温州港状元岙深水港区;距温州永强国际机场仅5公里;金温、甬温福铁路,甬台温温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均在20分钟车程内。公司正在兴建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2008年列为浙江省重大工业项目、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为公司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公司在生物质能与生物柴油领域研究和开发,整体水平已达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受到权威部门的高度认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上的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能源市场日趋紧张。世界各国都在寻找及发展可替代的新型能源,
15、并出台大量的产业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这个行业。生物柴油作为一种优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上必将风生水起,成为高速发展领域。 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中科人团结奋发,将发扬自强不息、造福人类的企业精神,凭借创新、和谐、感激的经营理念;依靠强大的科技求力量,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新能源产品;我们将把中科打造成人文荟萃,科技先驱、行业典范的现代化新型科技企业,为中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2.2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2.2.1 企业产品名称和年产量公司主要产品及产量见表2-1。表2-1 主要产品名称及产量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产量(吨/年)1脂肪酸甲酯102植物甘油3植物渣油2.2.2 主要
16、原辅材料、能源及其消耗量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情况表序号名 称单位用 量备 注1硫酸t/a外 购2氢氧化钾t/a外 购3甲醇t/a外 购4水t/a外 购5电万kwh/a外 购6新鲜水t/a地下水2.2.3 危险物质及其储存方式生产中的产品、中间产品和原料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见下2-3。表2-3 危险化学品一览表危险、有害物质危险性类别危险货物编号火灾危险性类别存在部位甲醇第2.1易燃气体21007甲类生产车间硫酸第8.1类酸腐蚀品81008乙类仓储、生产车间氢氧化钾第8.2类 碱腐蚀品82001乙类仓储、生产车间液氨第2.3类有毒气体23003乙类储罐2.2.4 生产工艺简介2.2.4.1 工艺
17、流程分析项目生产过程包括预处理车间、生产车间、成品、原料罐区以及相关配套原料预处理工段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操作流程2.安全操作规范2.1车辆进入公司厂区后,行驶速度不得高于20km/h,且车辆排气口必须佩带阻火罩。2.2原料进厂经过磅后,由预处理班组人员指挥行驶至指定原料循环卸车处。外来车辆不得在车间内随意行驶。2.3车辆停稳后,通入蒸汽进行加热,10分钟后开启原料泵进行循环。2.4原料泵开启循环前,先检查原料泵附属的管道及其阀门,确保沉降罐进料管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车辆循环管道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原料泵进口管道阀门处于打开状态。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启循环泵进行循环。原料罐区2.5循环1小时后,关
18、闭机泵循环进出口阀门,由岗位操作人员取样送至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岗位操作人员送样时认真填写送检记录)。经分析后化验结果通知相关人员(发展部、生产部、岗位操作人员),若在标准范围之内,岗位操作人员自行安排卸车,若超出标准,则由生产部人员和发展部人员共同协商确认后,通知岗位操作人员下步处理工序。2.6原料卸车时,先检查原料泵管道阀门及所需泵入沉降罐附属阀门,确保原料泵进出口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循环管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沉降罐出料阀门、排渣阀门及取样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确认无误后,启动机泵向沉降罐内补入原料。2.7在确保原料量充足的前提下,在补入原料时,当液位高于加热盘管10cm时,即可开启加热;否则
19、,在原料补入充足后方可开启加热。2.8原料补充完毕后,先关闭机泵进口阀门,再关闭机泵出口阀门,最后停止机泵。2.9当沉降罐内物料加热到50后,关闭蒸汽升温,启动离心过滤系统,脱除原料内的杂质。2.9.1离心过滤系统启动前,先确认系统内无残存的物料和杂质,否则先清理干净后,方可启动。然后检查物料泵回沉降罐机泵能否正常运转,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2.9.2启动离心过滤泵前,先检查过滤机滤板间是否压紧,张紧压力是否满足要求(10MPa),接油槽是否清洁,滤油嘴考克是否全部打开。确认无误后,打开沉降罐底部排渣阀门,及机泵的进出口管道阀门,启动机泵向过滤机内泵入原料,当接油槽内物料达到一定液位后,启动机
20、泵将物料重新泵入沉降罐内,循环过滤。2.9.3过滤时,压滤机进口管道压力不得高于0.3 MPa,当压滤机进口压力达到0.35 MPa时,且滤油嘴出油呈线状,则表明压滤机内杂质已填满或滤网堵塞,此时,应停止向压滤机内泵入原料,并通入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将压滤机内原料油全部吹出后(滤油嘴无油排出或油呈滴状),打开压滤机,将滤板上的杂质全部清理干净。2.9.4清理完毕后,重新压紧压滤机,进行循环过滤。2.9.5原料循环过滤1.5小时后,由岗位操作人员取样送至化验室化验杂质含量,(岗位操作人员送样时认真填写送检记录)当杂质含量符合要求后,将压滤机内的原料油全部吹出,泵入沉降罐后,停止循环过滤。2.10杂
21、质脱除干净后,开启蒸汽加热升温,继续对原料进行加热,预处理温度维持在85左右,不得低于70。保温2-3小时后,由岗位操作人员取样送至化验室化验水含量(岗位操作人员送样时认真填写送检记录),取样时,先排出罐底水分,然后从取样处排出2000ml后,方可取样。当水含量符合要求后,泵入原料罐。2.11原料转出时,必须进行工序交接,由预处理班长与车间生产班组值班长共同确认,填写工序交接记录。在车间生产班组值班长确认接收的情况下,方可泵入原料罐。2.12岗位操作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认真填写操作记录。2.12若生产过程中出现上述内容未包括的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生产部汇报,待有确切的解决方案后,严格按照方案执
22、行。3.管控措施3.1外来车辆在进厂前,应由门卫告知我公司车辆进厂管理制度,若发现车辆在厂区内行驶超速或未佩戴阻火罩者,对门卫(门卫未告知制度)或汽车司机(门卫已告知,司机未执行)处以 10 元的罚款。3.2车辆必须经过过磅后,方可驶入原料预处理区域进行加热循环,未遵从此条,对相关人员处以 10 元的罚款。3.3未能及时化验者,根据原因,对岗位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取样)或化验员(已取样送检,未能及时进行化验)处以 10 元的罚款。3.4经化验不达标的油品,经生产部通知后,方可泵入沉降罐,否则,对岗位操作人员处以 30 元的罚款。3.5原料过滤温度在45-60范围之内,过滤温度未在此范围之内或过滤
23、时未关闭蒸汽加热,对岗位操作人员处以 10 元的罚款。3.6过滤时,出现跑冒滴漏,视其原因对岗位操作人员处以 10 元的罚款。3.7原料杂质含量未达标就停止循环加热,对岗位操作人员处以 10 元的罚款。3.8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原料脱水温度超过90,对岗位操作人员处以 10元的罚款。3.9原料自沉降罐转出未进行工序交接、未接受确认而直接泵入原料罐内,对预处理班班长处以 10元的罚款。3.10原料循环或过滤期间,岗位操作人员脱岗、睡岗者,处以 30 元的罚款。3.11原料循环期间,出现跑冒滴漏,对岗位操作人员处以 10 元的罚款。预酯化工段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工作流程2.操作规范2.1预酯化釜补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能源 科技有限公司 突发 环境 事故 应急 救援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