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红外线警报器设计.doc
《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红外线警报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红外线警报器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本文介绍了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提出了一种红外线接收发的简单应用电路,并基于AT89C51单片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报警电路。用红外线做信号载波具有成本低、传播范围和方向可以控制、不产生电磁辐射干扰和被干扰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技术领域中。 目 录1.引言12.设计方案思路23.总体设计24.硬件设计14.1硬件介绍14.2硬件电路24.2.1红外对射电路24.2.2显示电路原理34.2.3报警电路原理45.软件设计55.1总体方案55.2程序流程图55.3模块说明66.制作与调试76.1硬件电路的布线与焊接76.2调试87.结论8参考文献9谢辞10附件1
2、红外线收发技术系统原理图11附件2红外线收发技术PCB图13附件3程序清单14附件4 元器件清单16 1.引言当今年代,红外线发展火热。红外线(Infrared rays)也是一种光线,由于它的波长比红色光(750nm)还长,超出了人眼可以识别的(可见光)范围,所以我们看不见它。红外线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Infrared Radiation)。通常把波长为0.751000m的光都称为红外线,并可以按照波长继续细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m 之间。红外对射的特点是不影
3、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设备,红外线是一种光线,但又不同于普通可见光,它不会被察觉有了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可以使用一对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的装置,构成红外线的对射系统,称为主动式红外线应用系统。当红外线收、发装置之间的隐形光路被阻挡时,接收装置可以立即察觉到,发出警示信号。利用这种对射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构建各种隐蔽的防盗警戒布控,还可以用于各种设备的安全防护或者自动控制方面,过探测特定空间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红外光线的位置移动,识别空间范围内是否有移动人体存在,达到安全警戒或者自动控制的目的1。使用红外线做信号载波的优点很多:成本低、传播范
4、围和方向可以控制(不会穿过墙壁,对隔壁家的电视造成影响)、不产生电磁辐射干扰,也不受干扰等等。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技术领域中2。红外防盗报警器有以下的优势:1、无形的防卫方式:打破传统的防盗方式,使入侵者在不知不觉中触警。 2、良好的抗干扰特性:当昆虫或小动物等通过防盗网时,由于不能完全遮断防卫射束,所以不会产生误报警。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3。AT89C单片机的发展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
5、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2.设计方案思路本次设计的思路是安装4个红外接收头,4位共阳数码管,一个蜂鸣器。任意一个红外线切断,数码管显示相应的位数,蜂鸣器接着报警,然后按下复位键,回到初始状态。3.总体设计红外线报警器采用AT89C51作为主要的芯片来制作,AT89C51芯片的功能比较全。红外对射由发射管和接收管两部分组成,当发射管和接收管在某一角度的范围之内,接收头接收到发射管发出的红外信号时,相应的指示灯点亮。当有障碍物阻挡了红外对射管之间的信号传输,那么相应的指示灯熄灭,同时报警器鸣叫,提示报警。图3-1本方案的红外基本原理4.硬件设计4.1硬件介绍红外对射管:红外对射管由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
6、管两部分组成。红外发射管在外加电压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出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光线,具有普通光的性质,但又不同于普通可见光,它不会被察觉4。红外线具有可以光速直线传播、强度可调、可以通过光学透镜聚焦、可以被不透明物体遮挡等等诸多优点5。红外接收管是与发射管配对的特制二极管,它可以接收到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的红外线,并产生微小的光电流,可以使用一对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的装置,构成红外线的对射系统,称为主动式红外线应用系统。使用中,经常配对出现,当红外线收、发装置之间的隐形光路被阻挡时,接收装置可以立即察觉到,发出警示信号6。利用这种对射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构建各种隐蔽的防盗警戒布控,还可以用于各种设备的安全防护
7、或者自动控制方面。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直射式,其二是反射式。直射式指的是发光管和接收管彼此相对安放在发射与受控物的两端,中间相距一定距离;反射式指发光管与接受管并列一起,平时接收管始终无光照,只有在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线遇到反射物时,接收管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才工作7。本次设计的是运用直射方式的红外对射管。AT89C51: AT89C51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
8、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1单片机可以提供许多较复杂系统控制应用场合8。AT89C51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4k字节Flash,128字节RAM,32 位I/O 口线, 2 个数据指针,2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1个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9。 4.2 硬件电路4.2.1红外对射电路图4-1红外对射电路原理图红外对射电路一共有四幅同样的红外对射电路构成。图4-1为其中的一幅红外对射电路。当红外发射管D5加上电压导通之后,红外接收管D6将产生一个微小的光电流,NPN三极管Q15的基极将产生一个微小的电流,基极微小的电流存在使得Q15的b-e之间导通,NP
9、N三极管Q15工作在饱和状态,c-e之间的电阻很小,近似短路,集电极相当于直接接地,电压为0V。Q15的导通使得 Q10的集电极电位近似于0V,则PNP三极管Q10饱和导通,那么Q10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近似为短路,相当于5V的电压加载到发光二极管D7和电阻R43上,发光二极管点亮,表示红外对射管已经形成通路。当红外对射管的通路被阻挡,D6产生不了光电流,三极管Q15、Q10截止, Q10的集电极上的电压相当于3.7V,发光二极管接地,不点亮,表示红外对射管不导通。4.2.2 显示电路图4-2显示电路原理图显示电路由四位共阳数码管、PNP三极管、单片机组成。Q6、Q7、Q8、Q9分别控制四位数码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片机 课程设计 论文 红外线 警报器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