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多部门科室间的应急协调预案应急预案汇编.doc
《医院多部门科室间的应急协调预案应急预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多部门科室间的应急协调预案应急预案汇编.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部门科室间的应急协调预案为提高医院处置灾害及突发事件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院内、外各部门科室之间的应急协调机制:一、领导小组及职责: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院 长副组长:副院长成 员:各职能部门主任领导小组职责:根据卫生应急需要,配合百色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开展工作;负责协调、指挥、决策,组织医疗救护;协调抢救设备、药品、救护人员的调配;紧急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请求支援;负责信息发布及秩序维护和后勤保障;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合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院办,由党院办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工作。全院各应急专业组要以大局为重,无条件服从并圆满完成指令性应急任务。二、专业分组及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业组,其小组及职责分别为:1协调督导组组 长:院 长成 员:党院办主任、人事科主任、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应急人员的调配;进行协调、宣传、信息发布及思想政治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2医疗救治组组 长:业务副院长成 员: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技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及各科业务骨干主要职责:负责意外伤亡事件抢救的组织实施、转诊,对危重伤员进行
3、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手术;负责参加应急的医护人员调配及医疗、护理质量的控制,外派医疗队,上报疫情等;负责全院公共场所、各科的常规消毒及发现传染病后的特殊消毒及终末消毒,重点是发热诊区、急诊科、放射科和检验科;加强员工保健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3后勤保障组组 长:后勤副院长成 员:总务科主任、设备科主任、保卫科主任、药剂科副主任、财务科主任主要职责:总务科负责各种后勤物质及防护用品的供应,工作人员的饮食、休息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药剂科、设备科负责各种急救所需的医疗器械及急救药品的供应;保卫科负责院内安全保卫工作,在应急工作的过程中保障医院的工作秩序,保障医院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职能科室协调机制
4、管理预案医院职能部门是在院长的领导下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直接参与医院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的专门机构,为了医院各项计划目标的实现,各职能科室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依据正确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计划,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及时排除各种障碍,理顺各方面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医院正常运转和工作全面发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一、协调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加强职能科室协调机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医院协调机制领导小组。组 长:院 长副组长:副院长成 员:各职能部门主任领导小组的职能职责是:负责对职能科室之间内部工作的协调和医院与外部之间关系的协调;负责院级领导、职能科室、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做到统
5、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行动;负责各项工作的领导与协调,督促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奖惩制度,确保医院实现和全面完成计划目标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院党院办,主要负责日常工作。二、协调的范围和内容在医院工作运行过程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都在协调范围之内。这些矛盾和冲突按与医院组织的关系,分为内部与外部两大类:对医院内部特别是各职能科室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协调,属于内部协调;医院与其它组织、个人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外部协调。在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工作中,主要协调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包括职能科室与院级领导,临床、医技各科室与上级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第二,同级之间的关系,
6、包括职能科室之间,临床与医技科室之间,职工个人之间的工作关系;第三,区域公众之间的工作关系,包括医院相邻的单位、部门、个人之间的工作关系,外部业务往来与医院部门科室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协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协调思想认识,协调奋斗目标,协调工作计划,协调职权关系,协调政策措施,协调人际关系,协调责任奖惩等等。只有把医院内部和外部的这些方面的关系都协调好了,才能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保证计划、决策的顺利推行和组织目标的最终实现。三、协调的方式方法1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制度和职责范围,各职能部门要明确内部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有岗有职、权责分明。2在内部的协调工作中,各职能科室负责做好科室工作
7、人员的协调,按照职能职责办事,不得互相推诿或者拖而不办;也不得大包大揽,越职挣办。3当职能出现交叉与重叠时,或某项事情需要多个职能部门负责时,或出现的新任务、新项目现有职能涵盖不了时,为首的职能部门应牵头与其它部门共同协办,必要时由综合职能部门的党院办负责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4在协调出现困难时,由分管领导出面协调,必要时通过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5在外部的协调工作中,重要的是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互通情况,加强联系,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地向职能部门或院领导通报情况。四、协调工作职责基本分工1党院办为医院的综合协调部门,负责与上级有关部门、院领导与职能科室、院领导与职工、职能科室与职能科室、院外
8、医疗单位与本院和外来单位或个人等之间工作关系协调。2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关系的协调,科室之间工作关系的协调,医务人员之间工作协调,医患的协调,医疗纠纷的协调以及外部业务关系的工作协调。3总务科负责与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协调,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工作关系的协调,后勤工作之间的工作关系协调,与外单位的与后勤保障服务有关的协调。4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协调,包括医院内部、外部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工作关系协调。五、协调工作纪律要求与奖惩1按照工作协调基本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大局意识、整体观念,通力牵头、全力配合、相互支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不推诿、不懈怠,
9、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在工作过程中,如遇难以协调完成的工作任务,必须及时向院长或分管领导汇报与沟通。不得坐视不管,推诿扯皮。3如工作不协调,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依据影响医院工作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1)对政出多门,互相扯皮,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拒不接受新任务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经过协调和批评教育仍不改的,扣罚当月绩效工资50-100元。(2)对因扯皮推诿、拒不办理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影响医院整体计划目标实现,或严重影响医院形象的,撤消该科室负责人的职务,调整当事人的工作岗位,扣罚100-200元的绩效工资,取消当年评优资格。遇有违法行为的,按司法程序处理。突发公共卫
10、生事件的处理机制与流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机制。一、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定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定义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
11、引起的疾病。传染病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暴发往往通过共同的传播途径感染或由共同的传染源所引起。二、处理机制与流程1总值班人员接到聚集性症候群事件报告后,应详细了解并记录以下情况:(1)报告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详细地址、报告时间等。(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波及范围以及事故发生经过。(3)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与特征。(4)病人数量及分布特征。(5)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和困难等。2报告医务科或分管院长,在2小时之内报告市疾控中心和卫生局,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携带必要的急救物品到
12、现场进行调查和处理,组织和协调医疗救援小组开展现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初步处置意见和建议,落实医疗卫生救治措施。4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对原因比较明确的,可在进行调查的同时,对现场采取应急控毒、污染因素的措施,特大及影响范围广的疫情或污染中毒事故应视情况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区封锁、人员疏散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争取配合和支持。5配合市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的处理。6事件完毕后进行总结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流程图突发公共事件源头报告人应 急 处 置信息员随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科室负责人医院应急领导小组上级相关部门调动救援小组赶赴
13、现场展开救援总值班协助警方、卫生防疫部门评估处置结果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我院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能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医疗卫生部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
14、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蔓延。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
15、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院职工的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医院突发共公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三、组织管理成立由院长担任
16、组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医院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院 长副组长:副院长成 员:职能部门主任、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技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及卫生所所长2主要工作职责(1)根据百色市卫生局各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我院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各科室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院职工的科学防病能力。(4)及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
17、接触者的医学隔离及医疗救治等工作。四、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1突发事件发生后,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迅速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明确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意见。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小组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履行职责。3急诊科及门诊各科室应当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对在突发事件中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患者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患者,应当按照规定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并结合疫情,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4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8、的需要,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配合市区行政部门进行人员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5感染性疾病科、预防保健科等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它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6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应当按照突发事件的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7医务人员应当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开展突发事件的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8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
19、和职业中毒事件,立即上报卫生主管部门,并采取控制措施。9对收治的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依法报告属地主管部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10我院救护车24小时值班,随时待命。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确保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蔓延,杜绝和减少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成立领导组织机构1建立重大传染
20、病应急领导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副主任由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等相关科室主任担任。2医疗救护、病原学检测技术专家小组:由业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及相关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全院会诊、诊断、救治重大传染病病人工作。3消毒隔离领导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感染性疾病科、主管院内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消毒隔离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4后勤保障组:由党院办、总务科、药剂科主任及科室骨干组成。负责对外发布信息,保障各种应急设备、应急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及时保障防控工作要求。二、疫情报告控制程序临床医务人员发现重大传染病病例时立即按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控制程序电话上报我
21、院预防保健科(节假日、夜班报告24小时值班电话)。如图示:医院重大传染病应急组织领导委员会(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报告指导医务科消毒隔离防护措施报告临床各科室市疾控中心疫情科市卫生局防疫监督处预防保健科(或院总值班)疫情报告指导患者三、实施措施1感染源的管理(1)住院病人一旦被确诊为重大传染病应立即单间隔离(门诊病人在指定场所隔离)治疗,以便进一步治疗或转传染病院(病情允许)。(2)病人隔离期间谢绝陪住和探视,避免交叉感染。(3)隔离病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病人居住的房间,呼吸道传染病者需戴口罩。2医护人员的防护(1)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方式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防护镜,穿防护衣等。
22、进出隔离病房穿隔离衣,必须遵守相应的流程,如人、物进出的流程等。(2)操作前后必须按手卫生规范消毒和洗手。(3)隔离区或隔离病房设独立的医疗小组,以减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4)密切接触传染源者应做必要的限制性隔离,以免病原菌扩散。3消毒与灭菌(1)隔离区或隔离房间的一切医疗(一次性使用)生活用品必须单独使用,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10002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预消毒后方能回收、清洗、灭菌。(2)废弃医疗、生活垃圾放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封并贴标识,专人专车回收,密封保存,焚烧处理。(3)隔离病房设有空气净化消毒器或紫外线灯,每日酌情进行24次消毒,必要时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熏蒸消毒。(4)治疗
23、台、床头桌、地面等每日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23次。(5)隔离病房的门把手纱布和地垫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湿并保持湿润。(6)病人转院或死亡后按不同病种行终末消毒(包括空气、墙面、地面、物品和运输工具等)。(7)SARS等应严密消毒、隔离。四、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1对传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2对不同疫情指导和组织实施有效的消毒,对接触者进行隔离,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五、专业知识培训组织专家针对不同传染病防治知识及疫情报告等知识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六、检查、总结疫情得到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部门 科室 应急 协调 预案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