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doc
《乙炔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炔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乙炔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乙炔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震动、填料下沉、直接受热,以及使用不当、操作失误等,会发生爆炸事故。所以使用乙炔气瓶时,各方面都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每三年进行一次技术检验。1、使用时的安全技术要求: 1)禁止敲击、碰撞。 2)要立放,不能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着火爆炸(丙酮蒸气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2.9-13%)。气瓶立放15-20min后,才能开启瓶阀使用。拧开瓶阀时,不要超过1.5转,一般情况只拧3/4转。 3)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曝晒,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高处作业时,应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4)瓶阀冻结,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可
2、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 5)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 6)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7)工作地点不固定且移动较频繁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应尽量避免放在一起。 8)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局部温度不要超过40(即烫手)。 9)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10)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速不应超过1.5-2.0m3(h瓶)。 11)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含量
3、低于70。 12)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关系环境温度() 0 0-15 15-25 25-40剩余压力(Mpa) 0.05 0.1 0.2 0.32、运输乙炔瓶的安全技术要求: 1)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2)车、船装运时,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乙炔瓶横向排放时,头部应朝向一方,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直立排放时,车厢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 3)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曝晒,炎热地区应避免白天运输。 4)车上禁止烟火,并应备有干粉或二氧化碳来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5)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 6)严格遵守交通和
4、公安部门颁布的危险品运输条例及有关规定。3、储存乙炔瓶的安全技术要求: 1)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存量不得超过5瓶。2)储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且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在其附近应设有消火栓和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4)乙炔瓶储存时,一般要保持竖立位置,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间储存。 6)储存间应有专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4、焊炬的安全使用要求: 1)使用前应首先检查其射吸性能,射吸性能不正常,必须进行修理,
5、否则不得使用。 2)射吸性能检查正常后进行是否漏气检查,焊炬的所有连接部位不得有漏气现象。 3)在前二项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点火检验,点火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给乙炔气,另一种先给氧气。比较安全的点火方法是先给乙炔气,点燃后立即给氧气并调节火焰。 4)停火时,应关乙炔后关氧气,这样可防止火焰倒袭和产生烟灰。 5)发生回火时,应急速关闭乙炔,随后立即关闭氧气,这样倒袭的火焰在焊炬内会很快熄灭。 6)焊炬的各连接部位、气体通道及调节阀等处,均不得沾染油脂。 7)焊炬停止使用后,应拧紧调节手轮并挂在适当位置。 8)为使用方便而不卸下胶管的做法是不允许的(焊炬、胶管和气源做永久性连接),同时也不允许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乙炔 气焊 气割 安全 操作规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