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骨科专家葛宝丰事迹材料.doc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骨科专家葛宝丰事迹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骨科专家葛宝丰事迹材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骨科专家葛宝丰事迹材料百年良医 苍生大爱“悬壶济世秉丹心,妙手仁术暖杏林。”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专家组名誉组长葛宝丰从医65年的真实写照。与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一样,如今93岁高龄的葛宝丰依旧风雨无阻坚持上班;每天用放大镜至少看2小时中外医学杂志,掌握世界医学科研动态;每周用两个半天坐诊,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作为新中国骨科医学奠基人之一、西北地区骨科专业的开拓者,葛宝丰先后救治病人17万余人次,自主创新57项重大医学成果,培养军地骨科专家600多人,年近百岁仍奋斗不息,被群众亲切地誉为“百年良医”。“我的根在大西北,这里的人们更需要我”少年时的葛宝丰经历了
2、旧中国列强凌辱、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高中毕业那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霍乱袭击了他的家乡,使只有90户人家的小村庄,接连死亡104人,他的母亲、二嫂就死于这场瘟疫。忍着巨大悲痛,当年17岁的葛宝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医学系,踏上了“医学报国”的道路。离开家乡的那一刻,他向着母亲安息的方向默默许愿:要一辈子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1947年,葛宝丰毕业分配到国民政府兰州中央医院,担任大外科主治医生。1949年8月兰州解放,葛宝丰通过救治解放军伤病员,亲眼目睹了人民军队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从内心深处萌生了对共产党的向往之情。最终,他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完成了一生中的重大抉择。苍茫的大西北,沟壑纵
3、横,戈壁相连,历史上是积贫积弱、缺医少药的一片困土。葛宝丰受老一辈军队医护人员爱党为民、救死扶伤的精神感染,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听党话、跟党走,把学到的知识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为西北人民献出全部的光和热。上世纪70年代,理论功底扎实、业务技术精湛的葛宝丰,已成为军内外骨科医学界的一颗闪耀新星。解放军总医院多次想调他去北京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的根在大西北,这里的人们更需要我。”改革开放后,葛宝丰留学海外的儿子葛竞成为美国知名显微外科专家,老伴刘恭芳的大多数亲人也在美国定居,他们先后48次来信恳请葛宝丰夫妇去美国安度晚年,每次都被夫妇俩婉言谢绝。1999年,葛宝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
4、的家乡河北以及南方沿海发达地区的多个省市都给出极为优厚的条件邀他前往定居,开辟新的天地,他都回信婉拒,并赋诗明志:“我年逾八十,蹒跚意呆痴,吐丝丝绸路,直到丝尽时。”家乡河北乐亭县人民被葛宝丰扎根西北的精神所感动,专门将县城一条街道命名为“宝丰街”。面对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的机会,葛宝丰一次次选择了放弃;但面对祖国和人民的召唤,他却一次没有失约:抗美援朝,他主动请缨;服务藏区,他身先士卒;抗震救灾,他临危赴难,用赤胆忠心践行着从医之初许下的誓言。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特大地震,38岁的藏族同胞斯塔全身16处骨折,生命垂危,被紧急空运至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抢救。因腰伤正住院治疗的葛宝丰得知这一情
5、况,不顾人们的劝阻,执意来到重症监护室。在仔细检查了患者病情后,他立即和16名专家一起会诊,周密制订方案,经过8个多小时抢救,斯塔的生命体征终于恢复。医院院长尹强担心葛老身体吃不消几次劝他休息,可葛宝丰却说:“我是慢性病,不要紧,患者病情重,需要多操心。”直到患者脱离危险,他才离开病房。这时,他的腰已经疼得几乎直不起来了。20多天后,斯塔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是91岁高龄的葛宝丰院士,这位坚强的康巴汉子禁不住热泪盈眶。“科研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要把目光聚在人民需要的课题”解放初期,西北地区没有几家像样的医院,骨科医学的理论研究和治疗技术更是滞后。面对西方技术封锁,葛宝丰立下誓言:国外有的骨科技术,中
6、国人也一定要有;国外没有的,我们也要敢于攀登。他在国内较早开始了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术的学习研究,经反复实验,研制出“V”形钉和梅花髓管内针,突破了断肢再植的技术瓶颈,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1965年,由他指导的全军第一例、全国第二例临床断臂再植手术获得成功;1988年、1990年,他指导学生接活冷缺血54小时断掌和59小时断指,打破了国际36小时的纪录,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中最重要的60项医学成果之一;1997年,他成功完成亚洲骨科领域第一例十指断指再植手术,逐步形成了西北骨科一套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科研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要把目光聚在人民需要的课题。”葛宝丰常挂嘴边的这句话,既是他潜心科研的出
7、发点,也是他勇攀高峰的推动力。粉碎性骨折碎片复位和固定是一项困扰世界临床医学的百年难题。葛宝丰不畏艰难、带头攻关,经过多年钻研,发明了内固定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使患者手术后不再利用石膏或夹板作外固定,大大提高了粉碎性骨折的治愈率。这项获国家发明奖的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后,已使18万患者受益。甘肃甘南藏区曾经是大骨节病高发区。葛宝丰带领医疗队深入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进行病理学调查,最终总结出发病原因和流行趋势,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目前,甘南大骨节病发病率已降到不足1。作为一名人民军医,葛宝丰在科研的道路上始终视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己任,把基层官兵的需要作为研究的重要方向。上世纪50年代初,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骨科专家葛宝丰事迹材料 中国工程院 院士 著名 骨科 专家 宝丰 事迹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