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乙字第3706号第3703号 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甘肃省公路管理局编制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所2012年10月 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4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性质41.2 建设地点及背景41.3 建设项目概况41.4 项目方案合理性5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7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7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标准93.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13.1 污染分析113.2 保护目标分布143.3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53.4对水源地的影响163.5污染防治措施、效果及可行性173.6环境
2、风险193.8拆迁征地213.9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214. 公众参与224.1公众参与调查方式、对象及内容234.2统计结果234.3环保义务监督244.4媒体公示反馈意见274.5 单位意见274.6小结275评价结论286. 联系方式30前 言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建设工程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郊,起点位于G312线K2987+630处,线路分别上跨高速公路、下穿兰新高速铁路,经岔路口道班,终点至酒钢西沟矿,道路长22.8km。项目公路是酒钢厂区矿石运输的唯一便捷通道,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路网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工作。建设单位甘肃省公路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11)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甘肃省公路管理局于2012年8月委托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所从事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受委托后,根据工程概况和项目特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踏勘现场,收集资料,按照国家有关环评技术规范、导则编制完成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同时根据项目管理要求编制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供环保部门审查及公众查阅。1.
4、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性质 建设项目名称: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甘肃省公路管理局项目性质:改扩建1.2 建设地点及背景 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建设工程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郊,起点位于G312线K2987+630处,线路分别上跨高速公路、下穿兰新高速铁路,经岔路口道班,终点至酒钢西沟矿,道路长22.8km。项目公路是酒钢厂区矿石运输的唯一便捷通道,该段公路于80代初期酒钢公司为运输矿石修建而成,并对部分路段铺筑沥青路面,由于长期受运输矿石的重车碾压,路面破损严重,项目为原路线布线基础上拓宽改建,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路网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积极
5、意义。1.3 建设项目概况 G312线岔路至西沟矿公路建设工程是G312国道(G312线K2987+900处)至西沟矿的公路(Z092)本次建设将在原有路段基础上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道路长22.8km,道路宽度10m,项目总投资7240.4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防护、桥涵、交通标示等分项工程。全线新建桥梁189.7m/5座、涵洞25道,其中原有涵洞9道,拆除重建涵洞4道,拆除1道,改线废弃2道,拆除后建桥2道。项目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见附图。项目工程内容及规模见表1,技术标准见表2。现路基宽度8.5m,路面宽8.0m,故道路按二级公路标准拟采用路基宽10.0m,路面宽度9.4m
6、,两侧20.3m硬化路肩,其中行车道宽7.0m。道路沥青柔性路面,即面层采用3.5+5cm沥青碎石和3cm沥青表处(部分原有路段)。项目除主体工程外,还有是施工营地、便道便道、取土场、灰土拌合厂、堆料场等临时工程。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见表3。为减少对现有交通影响项目,施工采用半幅施工的方式。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场地清理、破除旧路面、挖填方到设计标高、15cm水泥稳定砂砾构成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面层构成基层、沥青碎石(5cm厚中粒+3.5cm厚细粒)罩面。项目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项目环保投资374万元,占总投资5.17%。预计项目建设期为7个月。1.4 项目方案合理性项目大部分路段布线位于戈壁
7、荒地,起点至K1+500m位于嘉峪关市北大河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水环境较敏感,尽管项目施工中不开采、取用地下水,但施工中产生的少量污水如随意排放,可能渗入地下水,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对项目对此敏感路段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是报告重点之一。表1 工程内容、规模工 程 项 目单 位数量备注路 线km22.8路基土方m381033路面工程103m2770.95面层+基层+底基层挖除旧路面103m266.88其中旧油皮65.34m2,里程K1+200K12+090,混凝土1.54m2,里程K22+660K22+800梯形边沟m/m380/49.44K5+400,K5+700,K11+880边沟涵行车
8、盖板块80排水沟m/m3330/123K22+070护肩墙m/m3100/204K22+270护岸m/m3200/730K19+890,浆砌片石涵洞道25桥梁m/处5189.7m路线交叉处6改移河道m33000护柱根1318拆迁征地征地亩327.98房屋m20表2 项目道路主要技术标准路 段 等 技术指标 级 G312岔路至西沟设计值标准值备注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km/h)6060路基宽度(m)107.5路面宽度(m)9.4路面类型3.5+5cm沥青碎石+20cm水泥稳定沙砾+15cm水泥稳定沙砾底基层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300200(125)最大纵坡(%)56最小坡
9、长155150竖曲线半径(凸/凹)2000/2800400/1500路基、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501/50中桥1/100桥涵设计负荷公路-II级公路-II级表3 项目主要临时工程施工营地施工堆料场灰土拌合站取弃土场施工便道数量12244位置K12+00K7+200,K14+200K7+300,K14+300占地0.50.60.46.321.04为减少对水源地影响,报告对线路选线进行必选,项目为现有路段改建,项目原有路段穿越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要避开水源地则项目需改线绕行。因北大河水源地基本为东西向分布,西沟道路为南北向,向东改线需要跨越北大河里程增加10km以上,向西绕行则增加里程约45km,项
10、目经济性较差,并且对生态环境影响大于在原路线扩建方案,因此项目仍按原有路线布线。项目不占用耕地、无拆迁,拟建道路不属于产业政策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中限制、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道路建设属于非污染性性项目,与环境规划的总体目标不相冲突能够满足当地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符合嘉峪关市城市规划和路网规划。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项目位于嘉峪关市西郊,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中段,东距省会兰州780km。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西连石油城玉门市,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金塔县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地处北纬39373
11、950,东径97499831。全市海拔在14122722m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m之间,城市中心海拔1462m。境内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面积为2935km2。地处大陆深部,属于干旱荒漠自然景观地带。辖区略呈平行四边形,东西较长,南北稍窄,西南高,东北低,自然坡度13.3。南为文殊山及祁连山北麓,北有黑山和后墩山,中为酒泉盆地西缘(有不少为戈壁)。各类地形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为:山地约占40,戈壁约占32,盆地可耕地约占28。戈壁分布于海拔15001800m之间,绿洲分布于1430l700m之间。项目环境状况见所附照片。2.1.1 生态环境现状(1)动植物资源调查区域植被
12、稀疏,结构简单,种类贫乏,没有天然林木。公路沿线及市区有少量人造防风、防沙林,树种以白杨、沙枣为主,现有植被类型为典型的荒漠型植被。戈壁滩上,草类也很稀疏,多为芨芨草、白刺、骆驼刺等碱性草料,覆盖度5%以下。由于气候原因,动物生存环境也不好,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稀少,动物中以爬行类的种类和数量最多,主要有沙晰、沙虎、虫纹麻晰、花条蛇等。两栖类仅有花背蟾蜍等个别种类。鸟类常见的有毛腿沙鸡、角百灵等。哺乳类动物主要有兔、青羊、北山羊等。(2)土壤类型及分布区域土壤主要由讨赖河洪积冲积物、灌溉淤物、河湖沉积物四种母质形成,有灌淤、草甸、灰棕漠、风沙四个土类,有灌淤土、潮化灌淤土、灌耕土、耕种草甸土
13、、林灌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沼泽草甸土、沙化草甸土、半固定风沙土、流动风沙土和灰棕漠土等11个亚类。项目土里利用现状及生态功能区划见附图。2.1.2 声环境现状 经调查拟建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噪声源主要是和现有公路交通噪声。根据区域声环境功能分区及敏感点分布情况,项目委托兰州金桥环境工程监测有限公司在项目沿线设置4个监测点进行监测,以反映项目沿线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及敏感点见附图。表4 噪声现状监测监测点位主要声源5月26 日5月27 日昼 间夜 间昼 间夜 间1#道路起点交通噪声63.958.064.258.92#横断面K11+0路肩63.458.863.958.230m56.250.655.
14、950.860m50.444.550.044.6120m46.542.146.842.33#道路终点交通噪声63.558.865.058.64#小红泉林管站交通噪声58.150.257.851.4由于项目道路现状为公路且路况较差,车流又以重车居多,现状各监测点中1#、3#、4#距离道路在30m内昼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昼间标准,夜间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值3.9 dB。2#横断面30m处昼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昼间标准,夜间出现超标,超标0.8dB。2.1.3 空气环境现状根据嘉峪关市2010年环境质量公报嘉峪关市环境空气质量
15、功能区划分范围为现行的嘉峪关行政区界,包括嘉峪关市市区、峪泉镇、文殊镇和新城镇,共划分为三个功能区,总面积2935平方公里。其中一类区范围包括嘉峪关关城及新城魏晋古墓保护区域,面积为38.33平方公里;市区东北部与西北部的工业区为三类区,包括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祁峰建化有限公司、甘肃民丰公司、酒钢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及各类铁合金企业等区域,面积为20.7平方公里;除一、三类区以外的其它地区均为二类区,面积为2875.97平方公里。2010年嘉峪关市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09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3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
16、2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低于国家规定的空气质量一级标准限值;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低于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1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5.4%。本项目起点距嘉峪关市城区西部5km,空气环境二类区,附近无工业区和生产性工业企业,公报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2.1.4 水环境现状嘉峪关地表水主要由北大河和黑山湖水库组成,北大河嘉峪关段除镜铁山矿向北大河排放少量污水外,无其它污染源向河内排放污染物。2010年对北大河嘉峪关段进行了12次26个项目的监测,全年有13个项目未检出;对黑山湖水库进行了6次28个项目的监测,其中有16个项目全年未
17、检出,地表水其余项目浓度值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二级标准限值,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标准2.2.1评价等级(1)声环境本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一定的噪声,运营期来往车辆产生一定交通噪声,项目实施后噪声增量大于5dB,声环境评价等级按照一级执行。但考虑到沿线基本无居民、噪声敏感点少,评价内容适当从简。(2)环境空气本项目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运营期的车辆尾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考虑项目道路环境特征,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3)
18、生态环境本工程占地0.30km2,影响范围小于2km2。工程的施工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一定影响,但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物种消失的生态敏感问题,工程建成后通过绿化、硬化、取弃土场恢复等措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促进作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T19-2011)中评价等级的基本原则,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和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生态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4)地表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 3-1993)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工艺废水,施工期主要是少量生活污水,水量较小,主要去向为场地洒水蒸发。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本项目地面水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19、。(5)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建设项目分类,拟建项目属于I类建设项目,项目区域环境水文地质简单,地下含水层不易被污染,项目沿线涉及地下水环境敏感区,特别是K0+0K1+500位于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但施工期污水产生量1.6m3/d,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水质简单,并且在敏感路段采取禁排措施,运营期也不排放污水,因此地下水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2.2.2评价范围噪声:噪声的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150m范围内。生态环境:道路中心轴线两侧各200m范围植被、土地利用等及沿线间接受影响生态景观及绿地、取土场和弃土场。环境空气:施工场地周围100m范围,
20、运营期环境空气的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100m范围内。2.2.3主要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标准;(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体标准;(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标准; (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GB16297-1996)二级标准;(7)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1495-79)。3.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污染分析3.1.1 污染因素识别 根据项目性质、特点
21、、所在地理位置,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见表5。表5 项目环境影响识别时段环境影响要素工程行为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社会环境工程征地工程项目不涉及房屋拆迁,不占用草场、农田。道路施工工程涉及道路总长22.8km,部分工程的施工,将给线路附近居民、单位的出行、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生态环境道路施工工程施工将占用土地。各种施工施工中施工机械的设置、基础开挖等将影响景观土方工程工程取弃土、施工垃圾的堆放会占用土地,将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造成局部的水土流失。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会产生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取土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造成局部的水土流失环境空气道路施工、车辆运输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以及水
22、泥、粘土、砂石等在装卸过程产生粉尘,运输过程中沿途散落,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带起粉尘。施工机械使用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噪声车辆运输、各种施工机械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振动污染主要来自各种施工作业噪声,如挖土机、夯实机、空压机、压路机等,以及各种重型运输车辆。运营期城市生态景观协调性、绿化工程工程实施后,将给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带来有利影响。社会环境道路畅通、环境优美带动沿线土地开发,提高环境质量,加快经济的增长。环境空气车辆行驶各类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含有CO、NOX等污染物质,可能增加沿线的大气污染负荷。噪声车辆行驶本项目完成后,交通噪声对环境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312 岔路 至西沟矿 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