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kt液体二氧化碳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doc
《30kt液体二氧化碳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kt液体二氧化碳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xx公司30kt/a液体二氧化碳技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1.1.2项目业主单位xx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1.1.3 建设背景及意义近年来,二氧化碳市场需求量的迅速发展为我国二氧化碳市场生产应用和销售注入了活力和生机。预计未来几年,钢铁、化工、电子、制造加工、食品、保健等气体用户对二氧化碳气体的需求增长至少为15%。高纯度的食品级/工业级二氧化碳属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x地区的碳酸饮料、造船、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也需要大量食品级和工业级二氧化碳。食品饮料行业前景广阔: 饮料和啤酒行业是食品级二氧化碳的最大消费市
2、场,目前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在该领域二氧化碳消费水平极低。食品级二氧化碳在饮料和啤酒、烟草、蔬菜等的防腐保鲜领域表现尤为活跃。根据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饮料年人均消费量仅为美国的1/25,这预示着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烟草行业目前已逐步采用食品级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进行烟丝膨化,这为食品级二氧化碳的应用提供了很好机遇。采用食品级二氧化碳膨化的烟丝不仅质量好,而且节约烟丝原料,我国不少烟厂近两年都相继将原来的氟利昂膨化设备改为二氧化碳膨化设备。同时,啤酒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南宁青岛啤酒有限公司、燕京啤酒(玉林)有限公司落户xx,其装置产能不断提升,对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需求亦相应增加
3、。工业应用需求:CO2在工业焊接等生产应用上已日趋成熟,工业用户也从原来集装箱厂、造船厂等,发展到了家具厂、电子厂、汽车制造厂、生物萃取工程等各行业用户。xx市场对工业级CO2的需求也从2000年的约4万吨/年发展到了2008年约8万吨的用气增量。另外CO2在速冻食品、采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气肥、降解塑料、碳酸二甲酯等方面是重要原料。xx公司利用原有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副产CO2气体生产液体二氧化碳,增长延伸xx公司新的液体二氧化碳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产品,通过对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回收,进行废气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利国利民,必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年平均利润总额1
4、291.90万元,年平均利税总额1614.88万元;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年平均利润总额604.28万元,年平均利税总额755.35万元。1.1.4 任务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相关规定,xx公司与xx签订了30kt/a液体二氧化碳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服务合同,委托xx对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2001第60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2003第376号令使用有毒化学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352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2006年卫生部第49号令职业病危害
5、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200263号职业病目录 卫法监发2002108号.1.2.2 技术规范与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200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12801-2008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194-2007建设项目职
6、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GBZ/T196-200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1.2.3基本技术资料30kt/a液体二氧化碳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服务合同。xx公司30kt/a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GMS080303)。xx公司30kt/a液体二氧化碳技改项目总平图。xx公司提供的合成氨脱碳装置废气成分分析表、工作场所检测资料、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等相关资料。1.3评价目的1.3.1评价目的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治
7、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识别和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3.2 基本原则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性因素的影响;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1.4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以xx公司30kt/a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工程内容为依据,
8、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评价范围主要包括如下: 主要生产系统:精脱硫工序、有机物脱除(脱烃)工序、干燥工序、液化工序、提纯工序、过冷工序。 公用辅助工程:气体动力、暖通空调、产品充装系统。维修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依托于工厂现有资源,不在本评价范围内。本预评价工作只涉及评价与预测项目竣工投产后可能遇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而不包括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也不包括因设备和工艺重大更改后所遇到的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1.5 评价内容本报告主要包括以下的评价内容: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9、、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1.6 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等技术要求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特点,本次评价主要采用xx法等进行评价。 xxx法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群、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设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
10、,通过对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项目、检查内容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1.7 评价程序项目的预评价工作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等三个阶段开展工作。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实施阶段主要是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主要工作包括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进行评价,从而得出结论,同时提出
11、职业卫生防护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编编制及评审阶段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初步调查分析3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筛选重点评价项目拟订预评价方案确定预评价方案质控审查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现场、类比)汇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编制预评价报告书提交正式报告专家评审图1-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1.8 质量控制1.5.1 质量控制原则(1)
12、评价机构xx已取得卫生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通过了xx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取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认可资格;(2)评价人员均具有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和工作经验,并已取得相关资质证书;报告的编制人员经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3)检测过程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和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4)评价过程按照xx质量手册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管理工作手册进行。1.5.2 关键控制点(1)评价使用的依据资料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获得;使用的技术标准为最新的现行有效版本;(2)使用的计量仪
13、器经过计量检定和期间核查,并处于有效的可用状态;(3)质量监督人实行全过程监督和跟踪;(4)评价方案经技术评审后实施;(5)评价报告书内部审核实行三稿三审制,即初审、二审和最终审核;(6)评价报告书经过外部技术评审;(7)评价报告书最后经院法定代表人签发,并加盖评价机构公章。质量控制体系见图1-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控制体系图质 量 控 制 体 系检测评价人员技术保证与被评价单位签定合同或协议书按计划进行培训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考核、考试按控制效果评价程序进行评价按预评价程序进行评价合格不合格编制评价报告内部、外部审核发技术合格证上岗评价报告修改合格不合格技术负责人签发卫
14、生行政部门组织评审发送被评价单位图1-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控制体系图第二章 企业概况2.1 基本情况xx公司是由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国有企业,.2.2 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xx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化肥生产企业,产品多,生产工艺过程多有不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品多,部分原材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和产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部分为高毒物品,如氨、硫化氢等。 xx公司定期对工作场所的尘毒浓度进行检测,每年委托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2006年粉尘监测46个点,合格率65.2%,噪声监测73个点,合格率98.6%;2007年粉尘监测79个点,合格率62.
15、0%,噪声监测86个点,合格率90.7%;2008年因全球金融危机影响,xx公司大部分分厂处于停产状态,未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xx公司还定期对接触尘、毒、噪声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职工健康监护档案。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也由xx负责,2006、2007、2008三年来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均未发现有职业病病患者。 2.3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xx公司成立了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任小组组长,主管生产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其成员为职工医院、人事部、财务部、技发部、安环部的相关人员,其办公室设在安环部。xx公司的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并根据
16、自身生产的实际情况和使用的有害物质,对潜在的职业与安全事故、紧急情况等,制定了xx公司职业卫生工作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职业卫生管理文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订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设有消防队,配备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厂址离xx县消防特勤站约1.5公里。第三章 工程分析3.1 工程概况3.1.1 项目性质:技改项目。3.1.2 拟建地点 3.1.2.1概况项目属于现有厂技改项目,其拟建地点位于xx公司合成氨装置北面的规划用地上。3.1.2.2 自然环境概况xx县属平原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较明显。全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项
17、目所在区域地质属于xx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内侧脊柱东侧盾地部分。地貌为溶蚀性堆积残峰平原。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项目所在地不是地方病区,不属于自然疫源地。项目区域气象条件如下:年平均气温 20.3 年太阳辐射总量 97.3103 cal/cm2最热季节 78月最冷季节 12月最热月平均气温 33.9 最冷月平均气温 6.72 年平均相对湿度 75 全年主导风向 东北偏北(NNE)夏季主导风向 南(S)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东南偏东(EES)年平均气压 100.4kPa年平均风速 2.0 m/s (相当于二级)3.1.2.3 社会环境条件.项目隶属于合成氨厂,位于xx公司总平面布局的东北面。项目南面为
18、合成氨厂的主控楼、氨铜冼等装置,东南角为合成氨造气楼,脱碳装置的二氧化碳废气由此引入本项目,作为原料进气。项目东面为维修车间及仓库;北面为xx公司气防站及草地;西面为合成氨厂停车棚及办公楼。项目周围无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地,亦非生态敏感与脆弱区。3.1.3 项目设计及生产规模项目由xx院研究设计。xx院于2008年4月完成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项目的主要产品为液体二氧化碳(食品级或工业级),预计生产规模为:30kt/a。3.1.4 项目劳动组织及定员生产车间年操作天数为300d,日操作时数为24h,拟采用三班连续生产,四班轮换制度,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
19、。项目系在现有生产装置基础上进行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后仍然归xx公司合成氨厂管理,原有的组织机构不变。项目的劳动定员12人,其中操作人员8人,充装工2人,管理及维护2人。3.1.5 项目组成项目主要精脱硫工序、有机物脱除(脱烃)工序、干燥液化提纯工序、过冷工序、辅助公用工程组成。项目利用公司原有的给排水、暖通、动力、电力及照明等公用设施及管网组织生产,供电配电室用原合成综合楼的配电室。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气体全部通过管廊架上的管道输送,产品通过管道送往产品充装系统,在系统内充装。3.1.6 项目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用于增添新装置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装备。3.2 项目主要原料、产品和废弃物 3.2.1
20、.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产品 原料:合成氨装置脱碳装置排放的高纯度CO2气体(含CO295.6%)。合成氨脱碳装置废气成份见表3-1。表3-1 脱碳装置废气成份表项目含量(V/V)纯度95.610-2总挥发烃(以甲烷计)86.610-6氢0.6210-2氧0.7410-2一氧化碳9.910-6苯0.0310-6硫化氢0.0710-6二氧化硫0.110-6氧硫化碳0.110-6二硫化碳0.0610-6辅料:脱硫剂T104(低碱值合成磺酸钙清净剂)、EAC-4(H2S,SO2-双功能精脱硫剂)(脱除H2S、COS、CS2与SO2等硫化物)、脱烃催化剂(脱除甲烷、苯等)、干燥塔填料(化学药剂);润滑油、
21、液氨等。项目生产中所使用的辅助资源为水、电、汽等,均由xx公司原有生产系统提供。产品:液体二氧化碳。产品的品质指标符合国际饮料协会质量标准(ISBT)、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标准(GB 10621-2006)、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标准(GB/T 6052-1993)。3.2.2 废弃物本项目整体是一个减少CO2排放量,回收废CO2的环保项目,废气为原料气中带入的低沸点不凝性气体,排放量:约200Nm3/h,主要成分:CO2、N2。三废排放物为固体废弃物,主要成分为废活性炭,年产生量大约5t左右,由原生产单位回收或送锅炉焚烧处理;尚有部分废水,为原料气中的可燃性杂质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产物。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0 kt 液体 二氧化碳 技改 项目 职业病 危害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