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与解决方案.doc
《当代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与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与解决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代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与解决方案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当代城市人口和车辆的不断快速增加,已成为难以遏止的趋势,并还将进一步大规模快速增加。由于城市人口、车辆不断的增加已成为难以遏止的趋势,并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消费文化、建设资金、保密和人身安全的特殊需要、城市空间和道路资源的稀缺性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交通的便捷与舒适及人身安全仍难以达到较好的统一。经过计算,可以知道,在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内的单位与居民的汽车拥有量超过1000辆,就至少需要40万平方米的有效汽车道路(道宽3。5米),才能保证汽车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时,平均每辆车的前方有20秒的空间距离;才能保证汽车以40公里/
2、小时的速度时,平均每辆车的前方有10秒的空间距离;而且,一旦有任何交通事故,就会进一步降低速度或立刻“堵死”,如果再加上外来人口及相应的汽车增量,就将使得交通堵塞这个现代城市的“顽症”更加恶化,使得城市自身效率严重下降,资源浪费,污染增加,甚至会使得城市交通出现和进入“瘫痪”状态! 一、当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造成当代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论给出的解释不同。笔者首先声明,本文讨论的重点,不是每平方公里的车辆拥有总量超过某个阈值(例如1000辆)后发生的拥堵的原因! 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在每平方公里的车辆拥有总量没有达到我们测算的某个阈值(例如1000辆)时,就发生交通
3、拥堵的原因,并寻找解决的对策. 当然,也为每平方公里的车辆拥有总量达到我们测算的某个阈值(例如1000辆)后,寻找解决的有效对策提供参考意见。 我认为,由于观念的时滞性,人们始终未能自觉地意识到,在城市单位面积的人口与车辆总量骤增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人们的出行方式、出行工具及速度较之于过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结构后,人们对城市形态的认识和观念、对城市的物理视觉形态的认识和观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城市建设与交通规划也应该和必须要发生变化。事实上,我们发现,不管城市单位面积的人口与车辆增加多少,出行方式、出行工具增加了多少;不管交通工具的种类与速度增加了多少;人们编制的现当代城市建
4、设规划与交通规划,仍然还是在复制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以来的城市(物理视觉)形态;仍然还是在复制西方古代希腊、罗马以来的城市(物理视觉)形态! 也就是说,不管城市单位面积的人口与车辆增加多少,出行方式、出行工具增加了多少;不管交通工具的种类与速度增加了多少;现当代城市的管理者们与规划建设专家们,总是在复制古代、近代的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形态(在城市中,狭窄的道路还加上以路为市的摊贩,有若干个平面交汇的十字路口,步行的与挑担的行人、马车、牛车、马队、马帮,自发的无序通行),最多是加宽了道路,增加了红绿灯和各种隔栏。 因此,我认为当代城市交通拥堵长期不能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观念,尤其是从事城市道路
5、规划建设的专家们(无论他们是在大学,还是设计院、所、室与政府行政审批及执法机关),关于城市物理视觉形态的观念和关于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形态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跟不上人类社会的交通工具的进步和发展。 反之,只要城市的管理者们、城市的规划建设专家们,改变从先辈那里继承来的关于城市物理视觉形态只能如此的观念,改变从先辈那里继承来的关于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形态只能如此的观念,并由此规划、设计和建设出各种新型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就会出现“革命性”的解决当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的契机或可能,就可以彻底解决当代城市的交通(非总量)拥堵问题。二,当代城市交通拥堵的直接原因分析 当代城市的现实交通状况是,驾驶
6、各型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人们,和步行的行人们一起,仍然还是象古人那样,共同同时使用还是平面十字交汇型的道路路口(平交与混交),只是被强制性的要求,要按红绿灯的信号频率,来控制自己在各个路口的通行节奏与时间。 用红绿灯的信号频率,来控制车辆与行人以“平面”“混合”的方式,通过十字交汇型的道路路口的结果,使得所有车辆和行人,都必须面对各个路口的红绿灯带来的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又因车辆与行人的增加而愈来愈长;等待时间愈来愈长又造成道路愈来愈堵塞,从而大大增加了车辆与行人的在途总时间(许多城市的交通高峰期,汽车在一个路口,要等三、四个红灯才能通过,时速已低于10公里,正常时,也低于20公里了)。 也
7、就是说,在不考虑平均每平方公里车辆拥有总量(例如1000辆),不考虑城市的有效汽车道路是否达到可以让每辆汽车拥有200-400平方米的情况下,各型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与行人的“平面混合交通”和“用红绿灯达的频率管制车辆行人通过路口的节奏与时间”,就是导致当代城市交通堵塞的两大直接原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事实上,当代城市单位面积的人口与车辆的快速增加,是导致当代城市交通拥堵的最重要的原因,即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的汽车总量的增加,已接近(达到或超过)了平均每平方公里提供的有效汽车道路的面积与长度所允许的范围。 固然,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压缩城市的每一单位面积中的人口与车辆数量,来缓解和解决当
8、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但这不仅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发生多方面的矛盾,与城市本身的规模效益、集聚效应发生矛盾,而且还与节约使用土地的目标发生矛盾。因此,虽然人类最终还是要控制城市单位面积的人口与车辆的数量,但本文暂不提出目标,而将它作为讨论的前提条件来处理。 三、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标志和约束条件怎样才算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不同的人们和理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标志是:1)各型车辆在主要道路上的最高设计时速可达60至80公里/小时,在所有道路上的平均时速不低于40公里;2)汽车与行人、自行车各行其道;3)主要道路的交叉路口无红绿灯;4)自行车的行驶速度达到正
9、常水平; 5)行人横穿主要道路的步行通道的间距,中心区不超过500米,非中心区不超过700米。 我们认为,彻底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约束条件是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要做到: 1)对城市的市场功能与其它功能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少;2)专项建设资金尽可能少; 3)建设工期尽可能短; 4)对市民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小; 5)尽可能美观和可以综合利用。要特别强调,彻底解决当代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投资问题是目前最重要的约束条件。 一般而言,一个人口百万以上、城市建成区一百平方公里左右的老城市(100万人口的城市,至少要有150平方公里),城市中的主要道路交叉路口,少则几十个,多则超过100个(即每平方公里有
10、1个)。每个立体交通设施的建设资金至少需要几千万。整个城市就需几十亿的投资。因而,建设资金的筹集和偿还,就是方案不能回避的问题。所以,在解决当代城市交通堵塞的设计方案中,其设施要有可以提供收益的安排和收益预测。由此,就可以动员企业、社会各界与政府一起按市场化原则,共同投资建设,为尽快彻底解决当代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奠定基础。 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推荐方案 如何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基于不同的认识和理论,各个城市都采取过一些应对措施。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都有一些和很大的作用,但没有和不能彻底解决中国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在前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解决拥堵问题的具体推荐方案(见总体图):(总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 城市交通 拥堵 原因 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