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超限检测站动态称重系统解决方案.doc
《交通局超限检测站动态称重系统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局超限检测站动态称重系统解决方案.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交通局超限超载检测站机电工程技术方案目录目录2第一章 概述31.1背景介绍31.2超限运输的严重危害性41.2.1严重损坏路面41.2.2严重损坏桥梁41.2.3危及行车安全41.3超限运输管理的有效方法51.4动态称重的定义51.5国际动态称重技术的发展51.6目前动态称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61.7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任务61.7.1系统应该具有的特性:61.8设备配置71.9目前市场上称重设备客观比较:71.10本文所做的工作8第二章 动态称重模型与自动控制系统92.1概念的提出92.2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92.3称量模型的推导102.4系统参数的确立112.5根据系统的结构,来确定系统的阶数
2、12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143.1硬件关系143.2软件关系153.2.1软件部分153.2.2系统的软件关系如图3.3所示。153.3称重系统功能163.3.1本称重系统的技术特点173.3.2主要功能173.4摄像监控系统的构成183.5整个计重收费系统183.5.1系统实现的方案183.5.2数据处理与软件设计方法203.6改进措施21第四章 硬件系统的设计224.1传感器的选择224.1.1称重传感器的分类224.1.2 目前动态称重系统中沿用的传感器234.2稳压电路模块244.2.1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244.2.2稳压电路方案的选择254.2.3电路的设计254.3处理器的选
3、择264.3.1方案的设计:274.3.2系统的硬件结构274.4信号的放大284.4.1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284.4.2 信号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案284.4.3信号放大电路的改进方案294.5滤波模块的设计304.5.1滤波电路的概要304.5.2在一阶RC低通滤波电路314.5.3在二阶RC低通滤波电路314.6数据采集系统模块324.6.1A/D转换器的分类324.6.2 A/D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334.6.3 AD7884芯片的性能334.6.4 AD7884 在动态电子称重系统中的广泛应用344.6.5抗干扰的措施354.6.6 采样保持电路364.7 键盘输入模块的选择374.7.
4、1 键盘的工作类型374.7.2 8279控制芯片的资料374.7.3 键盘的工作方式有两种:374.7.4 键盘扫描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374.8 UPS电源模块384.8.1UPS的发展概况384.8.2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38第五章 软件的的设计395.1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方式395.2软件的设计思想405.3具体各个软件模块部分的实现415.3.1门限判定子程序模块415.3.2数据的采集模块425.3.3数字滤波模块455.3.4动态称重管理系统软件模块47第六章 系统的抗干扰探讨516.1控制器硬件上的抗干扰设计516.1.1 PCB的可靠性的设计516.1.2传感器外部噪声干扰
5、的抑制526.2控制器软件上的抗干扰设计52第七章总结和展望537.1总结547.2建议与展望54第一章 概述 1.1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公路超重运输现象也十分普遍和严重,货运部门企图通过改装车身、后桥和轮胎来大幅度提高货车的载重能力,使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这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1950年,美国各州公路者协会经实验研究,提出了反映汽车轴载重量与公路路面之间关系的著名的“四次方法则”,就是载荷增大到原载荷的2倍,公路路面损坏增大原来的16倍左右。这表明:首先,重车引起的道路的损坏比轻车大得多,单轴载的增加引起路面损坏程度加大。其次,如果不了解路面承受的轴载,路面的设计
6、参数不符合实际,路面的寿命就远达不到要求的使用年限;已设计的路面没能达到预期的使用年限,也是因为路面受到了远设计没有考虑的某些外力的作用。轴载重量和总质量的增加势必增加发动机的功率,这同时也将产生严重的噪音、振动、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样虽然运输部门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但是社会整体综合效益并得不到提高。1.2超限运输的严重危害性1.2.1严重损坏路面 超限运输对路面造成破坏实际上是轴载质量对路面的一种重复的疲劳作用。当轴载质量增大后,公路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承受的弹性变形次数大为减少, 超限运输直接影响路面使用期的长短。近几年, 由于运输者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公路上超限车辆尤为普遍,超载
7、吨位往往超过标准轴载的60100%之多。当有超载车辆频繁通过时, 低等级路面甚至在很短时期内遭到破坏。1.2.2严重损坏桥梁 车辆严重超限, 即使设计标准较高的水泥混凝土桥梁也不能避免桥梁挠度增大, 水泥混凝土过早开裂,逐步引起钢筋锈蚀, 缩短桥梁寿命, 在桥梁的薄弱环节如伸缩缝接口的钢材焊口开焊破坏、桥头填土下沉产生桥头跳车, 70 年代以前修建的标准偏低的桥梁与桥龄较长的旧桥更容易出现问题。1.2.3危及行车安全 车辆严重超限, 易出现交通事故, 如轮胎放炮、主轴断裂、刹车失灵、车辆前重后轻、驾驶不稳等问题, 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这也是近年来恶性交通事故增加的重要的原因之一。1.3超限运输
8、管理的有效方法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公路路面使用初期即发生严重破坏, 其原因主要是车辆严重超限。如何控制超限运输车辆, 加强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工作, 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路政管理部门和路政管理人员在对超限运输车辆进行管理时, 对于车辆轴载质量分配的技术参数无法获得, 只能从运单及行驶证上查出货物重量和车辆自重、载重, 而不能确定轴载质量的超限值; 利用估算、丈量的办法误差又较大, 缺乏执法的科学性, 使超限运输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这种情况迫使公路交通部门了解当前公路行驶车辆的车型的组成、轴载谱和超重程度,分析超重车辆对路面损坏的影响程度,以便
9、估算公路交通部门需为此增加的建设投资,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法规,同时为公路的运营部门按车重收费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2002年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号令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赔(补)偿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物价主管部门制定。为了在收费站实现计重收费功能,在每条车道各设置一台收费车道低速高精度称重系统,向收费系统计算机传输轴型、单轴重量、联轴重量、联轴数量、每轴的胎数(单/双胎)、轴距、总重等信息,由收费车道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计重收费功能。1.4动态称重的定义随着工业生产和商贸的不断发展也生
10、产了对公路车辆进行动态称重越来越多的要求。在进行研究之前首先明确一下公路动态称重(Weigh-in-Motion简称WIM)系统工程的确定义是必要的。公路动态称重系统的确定义:动态称重是测量行驶车辆的动态轮胎受力并计算相应的静态车辆重量的过程:一个公路动态称重系统是不是一套传感器和者支持仪器,用来测量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一辆行驶车辆的出现以及动态轮胎受力,计算车辆的重量、车速、轴距、车辆类型以及车辆的有关参数并且处理显示和存储这些信息。1.5国际动态称重技术的发展鉴于上述情况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动态称重系统的研究,几个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南非等。1968年,南非取得了
11、第一个电容式WIM(动态称重)传感器专利。西德的PAT公司也罢在这一年开始了平板式动态 称重系统的研究。1974年,美国首次在车辆负荷研究成果中使用了WIM(动态称重)系统;同年,法国取得了一项压电缆动态称重器的专利。1982年,美国的STREETRE、英国的GOLDENRIVER公司在南非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使得性能大大的提高。1983年,VIBRACOAX动态称重系统首次在法国投入使用。同时PVDF压电材料作动态称重的研究在美国使用开始。这一年九月,美国联邦公路管理总署提议研究“低成本动态车辆称重系统;。1988年,英国研制了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称重电传感器。1994年,在中
12、国举行的“国际交通自动化技术会议“上,德国展示了采用平板传感器的SAM100动态称重系统及其在自动收费站的应用。由于WIM用途的各异,目前的国外产品的单轴称重可以优于5.030%不等,相应的置信度为90%或95%,最好的WIM 系统单轴载重误差可以优于5.0,但成本昂贵而且仅仅适应于低速的场合。对于大量用于载轴调查的称重系统的误差一般控制在15%到25%之内,置信度为90%。1.6目前动态称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种性能的动态称重系统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地区使用,其价格差异很大,所得到的精度基本与价格成正比。各国政府都在寻求一种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综上所述,现行的动态称重系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13、仍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对车辆的动态负载所产生的干扰缺乏完整的分析,以往的研究主要致力于结构的改进、传感器的设计等硬件方面,使其动态的性能更加的完善;但称重精度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称重的计算方法缺乏深入的研究。缺乏对车辆动态干扰的抑制方法的研究。缺乏对动态称重系统理论的研究,至今动态系统仍然沿用的是静态称重的设计思路。1.7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任务 动态称重是测量行驶的动态车辆轮胎受力, 并计算相应静态车辆重量的过程, 一个动态称重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和支持仪表及轮轴判别设备构成, 用来测量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行驶车辆的轮胎受力, 计算车辆的
14、轴重, 正确判别轴数, 轮胎个数等有关参数, 并处理显示、打印和存储这些信息, 从而实现全自动、不停车计量。系统应该具有的特性:动态称重系统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突出表现在:1)实时实时轮胎识别、轴数识别;2)动态车辆动态重量称量;3)快速快速数据分析及处理;4)自动自动分析处理、自动打印、自动存储;充分利用计算机在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存储、管理等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并为将来连网预留软硬件基础。1.8设备配置动态称重系统由车辆识别仪、动态轴重仪、车型分类仪和称重控制器组成。车辆识别仪、动态轴重仪和车型分类仪安装在车道,负责基础数据采集;称重控制器安装在收费亭内或收费岛上,负责协调并采集上
15、述仪器的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后,将称重结果通过标准接口(RS232/422/485)输出至车道控制机。当车辆进入称重收费车道时,车辆识别仪检测到车辆到达,产生一个信号通知称重控制器进入称重工作状态;车辆各轴依次通过动态轴重仪时,动态轴重仪实时测量各轴负载量并送称重控制器进行记录;车型分类仪根据车辆轮轴特征检测车辆所属类型(分类依据标准:交通部二号令);当车辆完全通过后,车辆识别仪也产生一个信号,通知称重控制器进入数据处理状态;在数据处理状态,称重控制器累加所记录的轴负荷计算车辆总负荷,并根据检测到的车型分类计算该车辆是否超限以及超限的具体数量,并将车型分类、车辆总负荷、车辆限载值等数据输出。动
16、态轴重仪在车辆运动中测量车辆重量,能够准确区分前后车辆(不会误判拖、挂车),测量车轴、车轴组和车辆总重,标准通信接口RS232/485实现与车道控制机等外设之间的通信和控制,提供丰富的输出数据内容(轴负荷、总负荷、车型分类、车辆存在与离开等),计量精度高,车道控制机可直接利用本系统提供的数据并依据计重收费费率对车辆实行计重收费。1.9目前市场上称重设备客观比较: 随着动态称重系统的日趋成熟,这种称重系统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而继续向前发展成为小型化,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化为一体的称重系统,其技术性能趋向于速度化,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目前市场上的称重设备比较如图1
17、.2所示产品类别优点缺点便携式称重仪(带引桥或无引桥)A、 随身携带,价格较低B、 可在没有设检测点的地方抽查车辆A、称重及处理的时间较长C、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或不居中时,误差较大D、流动使用,难以实现规范管理高精度称重系统(动态电子汽车衡)A、 精度高可直接用以执法B、 如果动态速度补偿技术过关,则在30km/h时速下仍可保证较高的精度A、 体积较大,安装周期约需10天B、 需要较高的速度补偿技术,否则检测速度超过5km/h时误差较大高速称重系统(压电或弯板式传感器)A、 高速检测,执法效率较高B、 安装简便,可在主线安装C、 自动识别轮/轴数量D、 具有交通调查功能A、 误差较大,称重结果不
18、能直接用于执法,必须与低速称重系统配合使用B、 价格较高图1.2第二章 系统结构我公司提供所有必需的安装材料及辅材,并详细注明安装、调试方法,提供安装、调试手册;提供完整的中文产品说明书,中文产品使用手册,合格证,质量检测材料等。我们还提供设备运行的环境要求资料(如温度、湿度、供电、防雷、接地要求等),并提出相应的安装、调试所需的诸如安装工具、测试工具等方面的相关要求。称重检测流程(1)当称重检测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时,载货车辆保持安全间距依次进入收费车道,低速通过称重平台;当载货车辆尾部离开称重平台及红外线车辆分离器(或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时,红外线车辆分离器检测到一个车辆结束信号;(2)称重系
19、统处理器处理来自称重平台的车辆称重信号,并形成一个整车称重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车辆的车型、轴重、联轴信息、每轴的胎数、联轴重量、轴距、总重;(3)称重系统处理器通过数据接口将整车的称重信息传输到收费车道计算机,完成对一辆载货车辆的称重过程,等待下一辆载货车辆的称重。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鉴于实际动态称重系统的使用情况,目前大多数的收费站的实际结构框图如图3.1所示,需要实测的数据包括:车辆的前后轴的重量、车辆在该区间的行驶速度、车辆的轴距、车辆的车牌号。分析实际的需求情况,整个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设计两大部分: 图3.1收费站的实际结构框图3.1、主要设备技术指标收费车道上设置
20、的称重检测设备能准确的测出车辆的称重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收费。轴重检测装置设置在收费车道前端,属于减速段,遇到车流量较大的情况时,车辆依次进入收费车道,车辆有排队进入收费车道的情况,也会出现车轮停在称重板上的情况。本称重设备具备动、静态称重功能,在上述情况下可以进行准确的测量;同时由于车速低,车辆排队间距小,因此采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的辅助手段,当红外线车辆分离器发生故障时,可由环形线圈(磁传感器)车辆检测器进行车辆的分离工作。综上所述,安装在收费车道上用于计重收费系统的称重设备满足以下技术指标:3.1.1系统主要功能及特点系统的计重部分车道动态称重装置,采用中央处理控制技术,称重过程自动完成
21、,无须人为干预。我公司将驱动软件封装为DLL方式,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主机主动查询、轮询或称重仪主动发送数据等通讯方式。仅需简单的设置和方便的功能调用即可实现与其他系统的连接,十分有利于已有非计重收费系统的计重收费改造。称重平台基础施工简单,只在路面安装,而不破坏路基。独特的基础连接加强筋可确保系统与原路面基础良好连接,在重型车辆长期高强度冲击下不下陷、不移位。安装在路侧的红外线车辆分离器前后方向最小分车距离为20cm,低速跟车时小于10cm;上下方向最小垂直检测宽度5cm,能完全消除跟车现象,将平板拖车、半挂车、全挂车、单车可靠分离,并通过特殊的程序和装置,根据不同倒车情况的逻辑关系,判别不同
22、的倒车情况,自动删除无用数据,解决了由于不同形式的倒车(包括车辆不完全进入并退出,不完全倒车并进入等)产生的误称量和重复称量现象,保证了称重检测数据与车辆的一一对应关系,不会出现由于误判而产生多车或少车现象。光幕相关检测参数可根据工程情况进行软件设定,确保不因飞鸟、雨雪等干扰因素而导致系统误判。安装在车道数据处理器中的电子元件采用工业级器件,并嵌入固化的程序软件,适应室外全天候工作。控制箱采用双层密封结构,具有自动排风、自动调温功能,防潮、防尘效果好,保证了设备的无故障连续运行。系统配置软件和硬件watchdog,确保在受到强干扰导致的程序异常情况下系统可自动重新启动。系统采用EEPROM和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局 超限 检测 动态 称重 系统 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2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