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doc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9.0.1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公路经济效益,保障行驶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是公路现代化、智能化的标志之一。为配合标准本章节的修订,专门列题开展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技术标准和规模专题项目研究。据此提出了本次修订的指导原则,并依此拟定了条文。1 应根据公路等级、公路功能和交通量,制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指标,使之符合我国公路建设总体发展方向,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服务为基础,环保、经济和便于运营管理”的原则,提高服务质量水平;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降低管理设施规模和运营管理成本。2 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的制定应充分反映现阶段
2、我国公路建设、运营管理取得的经验,以现有技术标准和技术政策为基础,结合我国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全国公路快速路网逐步形成的特点,吸收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保持相对的延续性并体现先进性、前瞻性。总体上做到适度超前,起到技术政策的导向作用。3 注重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与公路主体工程总体设计的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4 各种设施之间应相互匹配,协调统一、互为补充。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应包括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的各个方面,但具体内容上应有侧重点,突出安全和服务的概念。5 准确反映国内生产实践经验,可操作性强。兼顾东、西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区分层次。9.0.2 近十年来,
3、我国公路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对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各地对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的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缺乏二、三、四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技术指标及建设规模规定。现阶段由于缺乏明确的技术规定,每个公路建设项目都依据其功能、等级、交通量等,论述其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方案,进而拟定其技术指标,随意性极大。不同的行政人员指导或要求,技术人员会论述出多个设计方案,或同样的技术方案可能出现在几个不同的建设项目中,或有了设汁结果再反论出技术方案。在本次标准修订调研和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和司乘人员都强烈要求从“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环保经济和便
4、于运营”的目的出发,制订与公路功能及等级相适应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指标体系,以有效杜绝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建设中的随意行为,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档次拉开,不缺项,不漏项。在对全国公路建设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专家问卷调查中,有85.6%的专家认为对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进行等级分类是合适的,并提出了各种意见和建议,如认为分级过细,宜适当归并等。经综合各方面反馈意见,最终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利分为A、B、C、D四级。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分类及配置,适应了我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总体技术逐步趋向成熟的发展需求,表明为保证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服务水平,提高通行能力,与各级公路的功能与
5、等级划分相匹配所必须配置的最基本的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水平。下一阶段将据此分类和思路对我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系统的协调、修订和补充完善,从而使我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建设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9.0.3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依标准(97)和现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等的规定,并按照本次修订的原则,仍分为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三种。这些设施应按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配置, 其最重要的是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即总体规划设计,确定系统的设置规模,一次性征用土地和实施基础工程、地下管线及预留预埋工程等。依据技术发展和交通量增长情况等分期布设设备,逐步补充完善
6、,最终形成系统规模。在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技术标准和规模专题项目研究成果和专家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量达预测规划年限交通量的65%或公路服务水平下降一级时,应实施二期工程。9.0.4 本条规定了公路开通运营时各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必须配置的水平。现阶段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突出问题是:只注重高速公路的重点路段,忽视二、三级公路公路尤其是县乡公路。二、三级公路上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数量不完善、不配套,设施陈旧粗糙,许多危险路段甚至连最基本的警告标志和防护设施都没有,因而营运车辆和货车冲出路基跌落深谷的重大事故屡屡发生;其次是标志、标线设置不完善、不连续、不清晰,从而导致行路难、误驶和交通延误。针对这
7、些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次修订对不同功能和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作了不同程度规定。既要保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也应加强二、三级公路和结构物的防护。本标准中A级主要针对高速公路控制出入和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特征进行了规定;B级配置则应符合一级、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和主要供汽车快速行驶的特征;C级则应按照一级、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平面交叉较多、混合交通的复杂特点进行配置,此时一级公路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条件受限制时亦须设置水泥混凝土隔离墩或护栏进行硬分隔,而不得采取施划标线分隔对向交通,以防止车辆随意掉头甚至违章对向车道强行超车导致的恶性事故发生;D级应重点加强
8、桥头引道、高路堤、陡坡、路侧有障碍物或深沟等危险路段护栏、警告标志、线形诱导标及相应标线等设施的设置。各级公路在路线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或指标配置不理想、长大直线、长大纵坡、连续弯路、结构物众多(桥隧相连、隧隧相连、桥路桥密集相连等)、高路堤、陡坡和公路运行条件发生变化等路段上,应加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配套设置。保障标志设置的清晰连续,应从标志设置的联网性即整个路网的角度考虑标志的设置,加强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路口预告、指路标志的设置。在车道边缘线、分合流路段、平面交叉路口等处连续设置突击路标及其它类似的反光安全设施,加强标线的设置尤其是平面交叉路口的渠化设计及危险路段标志标线的配合设置等。
9、 山岭区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失控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冲出路基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经常发生。国内外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工程措施就是设置避险车道,并配套设置动态和静态引导标志、警告标志、护栏及其它防护设施。如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福建漳龙高速公路和溪段等,通过设置避险车道有效地降低了重大事故的比率。必要时宜在长陡下坡路段起始端前设置试刹车车道,保证车辆良好可靠的工作性能,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避险车道一般应结合地形和废方处理等,设置在长下坡的下半部路段。 随着我国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国家快速干线公路网的逐步形成,公路养护作业时,如何保障作业路段的交通安全和畅通,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应予以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因作业路段
10、缺乏足够的诱导、警示和安全防护设施而导致作业人员伤亡、交通堵塞甚至交通事故的比率正逐步上升,因而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应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规程等的要求,针对具体情况拟定完善的交通诱导方案和作业路段诱导、警示标志,以及警示灯、临时标线(带)、反光轮廓标和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布设方案,避免引起不良社会影响和后果。9.0.5 公路交通如何体现安全,服务的观念,如何突出交通文化的现代内涵和品质,这是社会和公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在这些方面许多公路管理部门转变观念,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服务兴路”、“变管理为服务”等思想正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 工程 沿线 设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