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892.doc
《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89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892.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摘要2ABSTRACT31. 介绍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原因41.1 人民币影响力的提高所引起的问题41.2 人民币升值压力缘何形成以及政府的行动4 1.2.1 人民币四面楚歌4 1.2.2 政府对策62.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9 2.1 中国进口贸易的现状10 2.2 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12 2.2.1 出口贸易发展现状12 2.2.2 出口贸易增长中出现的问题133.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15 3.1 人民币升值短期影响的数量分析15 3.1.1 建立模型15 3.1.2 收集数据16 3.1.3 参数估计16 3.1.4 结论173.2 长期的影响184. 对于中国进出
2、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对策194.1 缓解升值压力的对策204.2 我国体制改革的对策204.3 进出口企业自身可以采取的对策21参考文献23摘 要近年来,人民币升值成为国内外热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现状,通过分析和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短长期的影响,并且就此提出我们的一点政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进出口贸易 影响 对策ABSTRACTThe appreciation of RMB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a hot issu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was designed to analyze
3、the impact that RMBs rising value on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China, and tried to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to relieve those negative problems.Key Words:appreciation of RMB,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mpact, policies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 介绍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原因1.1 人民币影响力的提高所引起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
4、经济实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合作加强,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民币的影响力得到提升,也开始走向了国际化。若是在金本位的体制下,每一个国家的货币都和黄金挂钩,就无需去刻意强调本国货币的国际化,因为每个国家的货币都是按照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来排的。但是,现今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国际货币无法很好的反映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变化和发展,为了避免国际金融市场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利于完善国家货币体系,跟上国际的脚步。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中国崛起的必然选择。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的脚步迈进,人民币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经贸交易更多地
5、采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计价和结算的工具,经常项目下的自由结算,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政府已经不可能完全掌握人民币的汇率走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霸主地位得到削弱,欧元现在又爆发了债务危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显现出来,所谓“抢打出头鸟”人民币一下成为了众矢之的,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1.2 人民币升值压力缘何形成以及政府的行动1.2.1 人民币四面楚歌美国: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美国。近几年,美国由于国内经济结构问题而使经济增长缓慢,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贸易出现逆差。美国政府把此归因于中国的汇率政策,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实行了“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得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反而增
6、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因此,美国极力想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美元相对贬值,来达到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能刺激其产品出口的目的。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人美国;另一方面,提高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投资成本和使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以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按照美国人的大国历史发展观,经济大国必然变成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最后成为世界霸主。因此,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就必须遏制任何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并且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 而事实上中国所谓的国际贸易顺差并不是听上去的那么好听。就顺差而言,
7、由于中国国际贸易的顺差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占近60),如果外资企业将利润汇回国内,这种顺差对中国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我认为,通过促使人民币升值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即减少中国的顺差,不见得是好办法。至于中国出口对美国就业的影响,这在一定意义上其实是由国际产业分工变化的趋势造成的,是外国资本看中了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主动将一些传统产业和加工工业转移到中国来,实际上,到中国来投资的产业基本上是低端产业,与美国的中高端产业不构成真正的竞争。 日本:日本财务相盐川正十郎在2003年2月的7国财长会议上提出了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广场协议”
8、的背景和内容。1985年前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高速成长引来美国的不安。日本出口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日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高达1298亿美元。而美国经济在巨大的压力下运行,当年对外净债务高达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正式结束了美国长达70年债权国的辉煌历史。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经济,美国开始通过一些政治手段迫使日元升值。1985年9月,美、日、法、英和联邦德国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协议内容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
9、有秩序下调。自此,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在这次的七国财长会议上,中国成为了会议的“主角” 。会议结束后盐川正十郎会见记者时指出“世贸组织成员应该推进贸易、金融和汇兑自由化”。 对盐川财务相呼吁各国敦促中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发言,财长们纷纷表示,“有关国际组织人员曾指出中国领导人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应该为促进汇兑自由化发挥推动作用”。 国际金融界人士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结束后指出,“该会议讨论中国问题是对中国的缺席审判”,“以往美欧也曾急于把经济迅速增长的日本拉进自己的框架机制如主要国家首脑会议当中,从而加以控制。现在的中国与当时的日本相似”。在本次财长会议上,虽然日本提出的“中国
10、使通货紧缩蔓延”的说法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但是本次会议提出了在国际金融框架中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面对日本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国在2005年已经对应采取了放宽措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实现汇改以来已一年整,人民币汇率弹性循序增加。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打下基础。其他地区及国际组织:欧洲和东亚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担心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冲击,不同程度地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在2010年3月17日的欧洲议会上,IMF总裁卡恩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卡恩说,在经常项目上有持
11、续盈余的经济体中比如中国、德国以及很多产油国必须提高内需。一般来讲,这意味着提振消费增长,在某些情况下,货币升值也会起到重要作用。他说,一些国家的货币明显被低估,特别是在亚洲,特别是人民币。当时的欧盟轮任主席、卢森堡总理兼财长容克指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20%至25%。但容克并未说明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幅度是针对何种货币而言。在2010年还有一些国家宣布加息构成了对人民币升值的有利环境。澳大利亚央行在3月公布第二次加息,要知道,澳大利亚是我们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其加息会大大提高我们进口成本,即使铁矿石不涨价。同月,印度中央银行宣布加息,分别将回购利率和反向回购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提高至5和3
12、.5。公告说,在央行月份政策会议之前宣布加息将有助于控制通胀预期,并抑制通胀水平进一步升高。 而印度铁矿石正是我们除三大铁矿石国际巨头外、“替补”的主要进口国,加息显然也不利于我们钢铁业。我们国内进口依赖型的产业越来越多,如石油、铁矿石、煤炭、大豆、棉花、玉米、种业等,也能为人民币升值找到内部借口。1.2.2 政府对策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关注的焦点一直集中在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上。从2010年7月,我国CPI警戒线就已经被突破,之后就一直形同虚设。到2010年11月,更是超过了5%,从2011年3月开始就居高不下。即使最新的CPI指数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权重的不同,许多专家都认为是被下降,而且出
13、现的时间相当敏感,所以可信度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准。1.50%2010年1月CPI数据4.30%2.70%2010年2月CPI数据5.40%2.20%2010年3月CPI数据5.20%2.80%2010年4月CPI数据6.80%3.10%2010年5月CPI数据7.10%2.90%2010年6月CPI数据.6.40%3.30%2010年7月CPI数据4.80%3.50%2010年8月CPI数据4.30%3.60%2010年9月CPI数据4.30%4.40%2010年10月CPI数据5.00%5.10%2010年11月CPI数据6.10%4.60%2010年12月CPI数据5.90%4.90%2
14、011年1月CPI数据6.60%4.90%2011年2月CPI数据7.20%5.40%2011年3月CPI数据7.30%5.30%2011年4月CPI数据6.80%5.50%2011年5月CPI数据6.80%6.40%2011年6月CPI数据7.10%6.50%2011年7月CPI数据7.30%6.20%2011年8月CPI数据7.30%6.10%2011年9月CPI数据6.50%5.50%2011年10月CPI数据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但增加了仍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的不确定性,更加大了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难度。而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从某种程度上驱使国际上的热钱流向中国等新兴国家,
15、以追逐高收益,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通胀的压力和稳步推动人民币汇改的难度。尽管这些因素对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提出了挑战,但最近的一些政策似乎显示,决策部门已经积极运用宏观调控工具,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减缓通货膨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宣布自2010年12月20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六次上调。此前不久,国务院在11月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来控制通胀,决定必要时实行价格临时干预,防止食品价格通胀扩大至宏观经济其他部门,打击大宗商品的投机炒作行为等。央行还下调了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直接针对的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回流境内静待套利、套汇良机的投机资本。此举被
16、视为中国政府在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大前提下,正采取稳健措施,积极主动地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减压”。除此以外,中国政府加快了美元海外投资和人民币改革步伐以减缓升值压力。例如,与以往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相比,中国现在更注重于投资实物资产,如能源和原材料等行业。一些专家估计今年这方面的投资可能高达550亿美元,与此同时,购买美国国债量可能会从去年的1000亿美元减低到550亿美元。这不仅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还有助于减少人民币的国内流通量,减缓通胀压力。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启动也将对管理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币值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年7月以来,很多国际投资者已经开始交易香港离岸人民币(CNH);最近中国和
17、俄罗斯决定在双边贸易中放弃美元,改用人民币和卢布进行贸易结算。这些措施也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最新进展。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高调鼓励进口。除了短期的降顺差、减少升值压力的考虑,扩大进口实际也属中国政府最近几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愿望中的内容。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曾在求是杂志撰文称,扩大进口要稳定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完善进口促进体系;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程度,清理不适应形势的进口管理措施;利用自贸区、零关税优惠、贸易投资促进等平台,加强与重点国家贸易对接。但是,据我们小组分析,政府所作出的努力都未必会对人民币升值起到压制的作用,最好的结果是稳定利率,稳步升值,对国内的经济不要造成太大的冲击
18、,为本国的出口企业提供一段时间的缓解期。2.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稳步发展,为加入WTO破除许多限制,现今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在本节开始我先简单介绍下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宏观角度: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1.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国际市场比较大的影响,近几年都出现了萎缩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限制进口,如美国和欧盟;二是新兴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冲击,如墨西哥对我国纺织业的冲击;三是中国经济的提升使外国取消了对我国的优惠政策,如欧盟取消了对我国的普惠制,且近年来我国在不同产业上都受到了不同国家对我国提起的倾销的控诉。2.进出口贸
19、易总额逐年增大。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中国的对外进出口从1978年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6207.7亿美元,2003年进出口总值更达到8512.1亿美元,再创新高。直到2010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29659.5亿美元。但是实质上出口产品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2年中国对美出口排在前五项的商品分别是杂项制品(18.44%)、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1.7%)、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10.74%)、鞋靴(8.7%)、电力机械器具(8.09%)。单从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信类产品出口份额
20、在上升。但是结合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可以看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仍然是加工贸易类。3.我国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在欧亚和美洲,这种贸易格局抗风险能力不足,若是贸易伙伴的经济不景气采取保守贸易政策,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微观角度:我国外贸企业的特点1.中外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出口企业不利,容易造成无序竞争。比如说,去年某产品出口旺盛,今年竞相生产,造成产品积压,竞相降价,不仅使得进口方得利,还有可能落下“倾销”的话柄,使得我国出口企业失去国际市场。2.研发阻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十多年前,我国家电企业曾打过一场精彩的保卫战,但是后来我国外贸企业的砝码就一直压在价格战上,忽视了技术
21、革新和研发创新,使得我国的不少产品都因技术水平不足而被拒之门外,即使接受了还不太可能挤进高档次的产品中去,获得收益也不高,产品附加值就自然低了。3.因缺乏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这两方面的人才容易导致我国的外贸企业在国际规则和运营上吃大亏。有专家预测过,我国这方面的人才缺失将近20万。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贸易许可证,在这方面呈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由于缺乏对WTO规则的解读和认识以及对国际金融知识的欠缺都会导致我国企业遭受灭顶之灾。2.1 中国进口贸易的现状 表2反映了19952009年中国进口来源地份额分布变化的概况。日本在中国进口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9年和1995年相比下降近9
22、%;而东盟与韩国的比重在此次危机前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009年比重均略有增加。这期间三者在中国进口贸易中比重变化趋势的不同,使得这3个经济体之间比重的差距缩小,主要是东盟、韩国与日本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由1995年的15.05%、14.15%缩小为2009年的4.20%、2.82%。三者之间差距缩小的同时,东亚区域在中国进口中的总比重则在2000年之后逐渐下降,2009年的比重较1995年减少3.64%。从相对份额分布变化来看,19952009年期间东盟、韩国的相对地位显著上升,日本则显著下降,相对地位的变化使得这3个经济体之间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与3个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人民币 升值 中国 进出口贸易 影响 对策 研究 1889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