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0.A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毕业论文.jsp.doc
《3440.A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毕业论文.js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40.A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毕业论文.jsp.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学院2010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院(系)别 经 济 系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国贸071 学 号 XXXXXX 姓 名 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二一年六月原创声明本人XXXXXX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是本人在指导老师XXXXXX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尊重知识产权,并愿为此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论文作者(签字):日期:201
2、0年6月9日摘要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现状出发,揭示了多年累积的外贸顺差产生的正负效应,特别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分析了外贸顺差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疏导外贸顺差的政策建议:调整外汇储备制度,运用税收杠杆,调整开放策略,扩大内需等等。关键词:贸易顺差,货币政策,外汇储备AbstractIn this paper, continuing our current trade surplu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revealing the many years of accumulated trade surplus generated by
3、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especially the impact on monetary policy effectiveness.Analysis of the foreign trade surplus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necessity, put forward policy proposals to ease trade surplus: the system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use of tax lever open to adjust strategy
4、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and so on.Key words: trade surplus, monetary policy,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目录前言1一、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21.1我国贸易顺差的表现21.2贸易顺差对我国外贸的影响3二、.中国现阶段外贸顺差持续的原因52.1低廉的资源价格52.2 巨大的环境成本52.3集中的产业群体62.4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62.5高储蓄率与外贸顺差62.6加工贸易发展与外贸顺差6三、在出现贸易顺差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应如何应对73.1调整外汇储备制度73.2.调整开放策
5、略,扩大内需93.3提高外贸的经济效益途径10结论11致谢12参考文献13前言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积累了超过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少西方媒体、学者甚至政府机构据此指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破坏自由贸易。这种观点不仅可能引导贸易政策走向极端,陷入互相报复的恶性循环,而且从理论上讲也是错误的。我们的研究表明,结构性问题是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发展相对滞后的金融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存贷差GDP占比持续上升。在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这部分“多余”储蓄被中央银行用于购买国外债券,从而形成巨额外汇储备。自从1992年的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着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由1992年
6、的210亿美元(当年GDP的5)增加到2009年6月的2.4万亿美元(接近当年GDP的一半)。人们开始为全球经济失衡而担忧,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积累自然而然的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之一。不少西方媒体、学者甚至政府机构含沙射影,暗示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破坏自由竞争。过去两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进一步把这场争论推向了高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世界的媒体和政客们已经开始公然批评中国的贸易顺差,认为这是导致他们国内企业经营困难和失业问题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在沉寂多年后重现。一、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根据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的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
7、7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再次创出新高。巨额的顺差说明我国过分依赖国外市场,这就说明有必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币也面临继续升值的压力。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分析,能更好的了解到其中的优劣,为最终找到最优的解决途径提供依据。1.1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
8、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麽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我国外贸目前总体形势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已经成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在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温家宝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不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为了缓解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矛盾,派出多批贸易投资促进团。赴欧开展经贸活动,今后中方还将继续采取措施积极扩大自欧的进口。”1.2贸易顺差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温总理表示,中国不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事实上,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并非是
9、一件好事。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会引发新的贸易摩擦,为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而顺差带来的过多的外汇储备,还会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巨额贸易顺差引发的更深层次影响在于,将加剧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同时也不利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过去一些企业都普遍认为贸易顺差越大,对我国贸易出口越有利。现在好像这个问题没这么简单。而且这种想法也是不科学的,那么,究竟贸易顺差对于贸易出口有什么样的利弊作用呢?虽然,美国国会老喜欢拿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说事,可以美国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贸易顺差是以廉价出租劳动力和资源为代价的,技术核心很少,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
10、也不足以对美国经济造成威胁的。相反,因为美国得到廉价的产品和低息甚至是无息的贷款,这使得美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快(中国成了廉价的代工厂)和国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美国资源消耗更少,美国只是将资金和技术提供来)。从宏观经济层面看,贸易顺差在一定时期内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冲击,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口产品结构。然而,若因进口增速过高而造成国际收支平衡的严重逆向转变,则会引发人民币汇价对外贬值、资金外逃、国内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因此,应密切关注进口数量、特别是进口结构发展变化动向,趋利避害,使进口贸易发展更加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1)
11、贸易顺差的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拉动GDP增长、扩大就业及促进技术进步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拉动GDP增长。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表现为净出口对GDP的直接贡献。按照支出法GDP核算公式,净出口越大,对GDP的直接贡献越大。2005年,我国净出口将接近1000亿美元,创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顺差,对GDP增长的贡献将介于3%4%之间,作用巨大,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充沛动力。第二,扩大就业。净出口扩大,主要表现在出口连续第四年高速增长,而进口增速放缓。出口的高速增长直接扩大了出口部门的就业工作,间接地扩大了国内相关配套行业的就业。第三,促进技术进步。近年来加工
12、贸易结构正在发生着一定的改变,产品结构从最初的初级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逐渐走到了包含更多的IT产品、机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这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很快,其中90%左右是靠加工贸易出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外贸特别是加工贸易对促进我国技术进步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1994年至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已连续13年呈现顺差,2007年这一势头仍将保持,这固然令人可喜,但亦是喜忧参半。贸易顺差的规模之大,增速之快给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难题:不断积累的贸易顺差对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产生很大冲击,反过来,企图抑制顺差的宏观政策措施却又难以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贸易顺差如何“疏导”
13、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贸易顺差的弊:近年来,巨额贸易顺差的负面影响逐步显露了出来,主要表现在:第一,贸易摩擦增多。与红红火火的外贸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是频繁的贸易摩擦。较大的贸易顺差,成为美欧等国对中国商品设限的主要口实之一。目前对我国纺织、服装、家电等反倾销调查此起彼伏,对外摩擦还呈现从贸易领域向投资、金融、汇率等领域延伸的趋势。对外摩擦的不断蔓延和升级,不仅会给出口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威胁,而且还会对宏观调控和对外政治外交关系造成严重干扰。第二,进口资源依存度提高。我国出口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粗放型增长方式,由于我国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战略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
14、。目前,我国多种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5%以上。第三,贸易条件恶化。低下的出口效益问题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大多出口商品和石油存在比价关系,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却不断下跌,近几年,我国出口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14.2%。近年来,我国每出台一项出口鼓励政策,之后都伴随着外国企业对中国出口商的压价,而我国企业为了保住国外市场份额,不得不屈从采取降价措施,使我国政府给予本国企业的优惠转手让渡给了国外,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第四,货币升值压力增
15、大。巨额贸易顺差导致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已经成为宏观调控面临的棘手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大量的贸易顺差,一方面增加了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也增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外贸顺差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的具体表现有一年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经常项目顺差240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仅为100亿美元,可见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货物贸易账户顺差)已远远超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主要来源。持续顺差显著干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1.持续顺差制约了央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自由度,成为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在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持续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导致央行
16、被动发行基础货币。近年来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大使购买外汇已经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以2006年为例,外贸顺差1775亿美元,按年均汇率央行投放基础货币14149.9亿人民币,以货币乘数为5计算,派生货币总量70749.5亿元,约占2006年货币供应量(M2)的五分之一左右,可见现阶段的流动性问题与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制约直接相关。2.持续顺差使“对冲”操作产生副作用,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对于外汇占款形成的高额人民币被动投放,央行常用发行央行票据方式进行对冲干预,初衷是减少流动性货币。但是,大量、长期的顺差会导致大规模的对冲,从而产生诸多难题:一是发行央行票据要支
17、付利息,每年数万亿的票据发行使央行为对冲操作支付一笔不菲的成本;二是央行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面对顺差导致的巨额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三是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和短期市场利率上升的副作用,四是持续顺差难免会给国际投资者形成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刺激外汇大量涌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3.持续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持续外易顺差形成了巨额外汇储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波动十分激烈的背景下,过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会使国家财富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带来难度。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主要是美元,近年来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使较
18、大比例持有美元的外汇储备的缩水不可避免。也使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若为了改善币种结构而大量抛售美元,必然会对周边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导致国际汇市恐慌,美元汇率暴跌;若不改变现有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不抛售美元,又将导致本币升值压力增大,刺激外汇储备更快增长。为减轻外汇储备对国内货币市场影响,央行必须通过回笼现金或提高利率方式来减少货币供给,但这恰恰会拉动本币升值;反之,为降低升值压力,央行如果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这会使本来就因外汇储备而很宽松的货币市场雪上加霜。二、.中国现阶段外贸顺差持续的原因导致中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因素有很多,如低廉的资源价格、巨大的环境成本、集中地产业群体、国家的
19、贸易保护政策、外汇储备的原因、加工贸易发展等等。2.1低廉的资源价格。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与初级产品资源方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低廉的价格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一直采用廉价的资本使用价格(很低的利率)“补贴”了“工业生产传导链”上的上下游利益主体。传导链的上游它不仅享受了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而且还享受了廉价资本带来的“补贴”效应。这些生产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企业就愿意控制价格增幅(实现更多的竞争收益),卖给工业链条下游企业。2.2 巨大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我国现在疯狂的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440.A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毕业论文.jsp 3440. 我国 外贸 顺差 问题 研究 毕业论文 jsp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