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季度全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doc
《2季度全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季度全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外贸行业信贷风险预警报告2011年2季度风险因素主要风险点风险级别外部环境风险经济下行,货币政策继续收紧A-行业经营风险行政干预及进口增加导致的价格回调A-产业链风险国际市场不稳定A-企业竞争风险市场不稳定A-贷款风险信贷集中A风险综合评价A-目 录第一章 2011年2季度外贸行业运行环境分析1第一节 外贸行业外部环境分析1一、宏观经济运行与行业发展1二、货币政策与行业发展4三、财税政策与行业发展4四、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4五、重大事件5第二节 外部环境综合评价及风险预警5第二章 2011年2季度外贸行业运行分析7第一节 行业供需分析7一、外贸出口7二、外贸进口10三、行业价格分析11第二节
2、 行业运行情况分析13一、行业规模分析13二、行业状况分析14第三节 行业运行结构分析15第四节 行业运行综合评价及风险预警20一、行业运行综合评价20二、行业信贷机会及风险提示20第三章 外贸行业产业链分析21第一节 外贸行业产业链21第二节 下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23一、国际市场情况23二、国内市场24第三节 产业链风险综合评价25第四章 外贸行业细分行业竞争分析27一、部分行业竞争力分析27二、基于竞争下的银行风险与机会分析29第五章 外贸行业重点地区市场分析30一 、区域市场分析30二、外贸行业动态聚焦33三、信贷风险预测分析33第六章 行业信贷建议35一、总体信贷原则35二、细
3、分信贷建议35第七章 行业展望与风险预警36第一节 3季度外贸行业展望36第二节 行业风险预警36一、外部环境风险36二、经营风险36三、产业链风险37四、信贷风险37第三节 行业风险评级37表 录表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表2世经未来行业外部环境及风险预警评级体系6表3全国进出口情况表14表4世经未来行业运行综合评价体系20表5世经未来下游行业风险评价体系26表62011年3季度中国外贸行业风险评级37表7世经未来行业风险级别划分标准37图 录图12011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月度增速14图2外贸产业微笑曲线21图32010-2011年中国部分东部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变化25图42008年-2011年6
4、月进口走势26图52010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月度出口情况29第一章 2011年2季度外贸行业运行环境分析第一节 外贸行业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运行与行业发展对外贸易(简称外贸)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净出口(出口与进口的差额)是GDP重要的组成部分。外贸企业在投资和经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稳定性及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等风险较高的层面。2011以来,世界经济仍延续复苏态势,国内经济开局良好、运行基本平稳。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部市场总体上趋于好转,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影响外贸平稳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5、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工资持续大幅上涨,将不同程度挤占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2011年2季度我国对外贸易仍处于上升通道,外贸保持增长的格局没有发生逆转。我国外贸行业净出口总值继续保持稳固攀升状态,但贸易顺差收紧态势明显。(一)外贸持续增长,贸易顺差收紧中国经济增长率虽然从2011年第1季度的9.7下降到第2季度的9.5。但仍是处于一个较高位的运行。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直接关乎外贸行业的发展。2011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7036.7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5.8%。其中出口87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进口8293.7亿美元,同比增长增长27.6%。累计顺差449.
6、3亿美元,收窄18.2%。前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0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7123.8亿美元,增长25.5;进口68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4。进口增长速度超过出口,反映出我国扩大进口政策取得一定效果,这将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我国6月贸易顺差创下七个月新高,超出市场预期,因当月进口增速回落明显快于出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及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导致当月进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其中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016.9亿美元,增长18.5%。其中出口16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月度出口规模刷新了上月刚刚创下的1571.4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进口1397.1亿美元,
7、增长19.3%。总的来说,2011年以来,商务部将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作为工作重点,在优化进口结构、推动进口便利化和完善进口促进体系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压力明显6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于1美元对6.4716元人民币,6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也终于尘埃落定。6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较上月环比升值0.32%,比上年6月升值5.23%。上半年累计,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同比升值4.34%,分季度来看,一季度环比升值1.15%,同比升值3.70%;二季度环比升值1.26%,同比升值4.96%。6月份,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期初6.4837,期末6.
8、4716,最高6.4683,最低6.4892,平均6.4778。6月期末价比年初的6.6215升值2.32%,比上年末的6.6227升值2.33%,比重启汇改的2010年6月22日的6.7980升值5.04%。1-6月累计,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为6.5411,较上年同期的6.8252升值4.34%。分季度来看,一季度6.5832,二季度6.5011。对出口贸易依存过大、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和科技含量较低行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主要出口型行业都属于这一类型,其中纺织
9、服装业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高达50%,附加值和出口价格弹性都很小。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以服装行业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0.5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0.5元人民币。如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则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可见,加速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将降低,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
10、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企业,甚至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短期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但从长期看竞争对国内企业的长足发展不无裨益。(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CPI再创新高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食品价格上涨14.4%。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月份全国城市农村当月同比增长累计当月同比增长累计当月同比增长累计2011年06月106.46.4105.4106.26.2105.21077105.92011年05月105.55.5105.2105.35.31051066105.72011年04月105.35.3105.1105
11、.25.2105105.85.8105.62011年03月105.45.4105105.25.2104.9105.95.9105.52011年02月104.94.9104.9104.84.8104.7105.55.5105.32011年01月104.94.9104.9104.84.8104.8105.25.2105.22010年12月104.64.6103.3104.44.4103.2105.15.1103.62010年11月105.15.1103.2104.94.9103.1105.65.6103.52010年10月104.44.4103104.24.2102.9104.74.7103.32
12、010年09月103.63.6102.9103.53.5102.8103.93.9103.12010年08月103.53.5102.8103.43.4102.7103.73.71032010年07月103.33.3102.7103.23.2102.6103.53.5102.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外贸行业的发展与国际、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和发展,未来的经济形势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CPI继续上行,国家或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的方式来调整市场流动性,这种调整一方面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和消费心理,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销售总额,同时会带来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改变。
13、外贸企业对于利率调整比较敏感,其存货周转率、成本利润率等指标受利率等相关因素影响较大,最终会反映到企业的利润表上,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但是,CPI破“六”不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高通胀时代,领涨CPI的食品因素与货币的关系较弱,由于前几年积极货币政策的推动,但货币不会导致长期的通货膨胀,价格上涨和货币的带动关系相对较弱,此次CPI的上涨主要就是由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所致。(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减弱各种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从目前情况分析,2011年要素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一是原材料价格可能继续上涨。受全球流动性过剩、弱势美元和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可能继续上行,
14、直接带动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二是劳动力成本可能继续上升。企业普遍反映,面临较大的工资上涨压力。同时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将加剧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企业“用工难”问题难以避免。三是节能环保成本增加。目前,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虽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客观上也会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二、货币政策与行业发展为抑制屡创新高的CPI,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以来已5次上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分别于2月8日、4月5日和7月6日上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来看,金融机构在数十次上调准备金率之后其可供支配的信贷资金显得尤为紧张,商业银行目前已经陷入到较为严重的揽储大战之中,且有项目无
15、资金的显现较为普遍。基准利率目前已经到了较高位置,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融资压力。对于外贸行业而言,持续收紧流动性的货币政策背后,连锁效应正在显现。融资难、融资成本大增,与原料、劳动力成本上行等因素一道,成为外贸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经营困难。三、财税政策与行业发展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2011年我国将对600多种资源性、基础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实施较低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其中,首次实施年度进口暂定税率的包括丙烷、丁烷等资源性商品,脂肪酸、聚酰亚胺膜、钛带等基础原材料商品,高清摄像头、液晶投影仪用偏光板、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根据国
16、内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供需关系的变化情况,提高或取消了碳纤维纱线、离子交换膜、轿车用增压器等商品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2011年我国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有色金属等“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为规范稀土出口和缓解化肥价格上涨趋势,提高了个别稀土产品的出口关税,适当调整了化肥出口季节关税淡旺季税率适用时段和淡季出口关税基准价格。为扩大双边、多边经贸合作,2011年我国将依据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协定,对原产于东盟国家、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的部分进口产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协定税率。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
17、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原产地优惠标准的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早期收获计划,2011年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500余项早期收获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同时,继续对原产于老挝、苏丹、也门等41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产品实施特惠税率。总的来说,我国的税率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对外贸的影响也并不明显。四、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为适应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及外贸结构的变化,加强进出口管理,在符合世界海关组织有关列目原则的前提下,对进出口税则中的部分税目进行了调整,增列了铬锆铜材、光栅测量装置、二氧化锡、铝塑复合板、谷物播种机等税目。调整后,我国2011年进出口税目总数将
18、由2010年的7923个增至7977个。五、重大事件7月20日和8月14日,欧盟和美国相继对玩具实施新的安全标准,这对中国相关出口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据海关数据,东莞玩具年出口额约20亿美元,八成以上的玩具都出口欧美。东莞是家具业重镇,受“达芬奇事件”及所谓的“倒闭潮”等因素影响,目前家具业正处在风口浪尖。很大一部分企业在面临产品受到市场质疑的同时,也在遭遇生产经营的“大萧条”。2011年6月末,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1646亿元,私营企业9.9万户,分别比2010年底增长7.2%和11.2%。东莞市外经贸局也发布说明指出,东莞16月累计关停、外迁外资企业266家,同比减少11家,下降4%,关停
19、企业数量处于正常水平。东莞市外经贸局局长黄冠球表示,东莞市上半年进出口总额是624.7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与正常时期的2008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27.5%。但是近两三个月,东莞外经贸局在外经贸运行监测中发现进出口先行指标增速放缓等信号。第二节 外部环境综合评价及风险预警2011年2季度我国外贸行业整体运行环境较好,虽然也存在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经济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但总的来看我国外贸行业上升势头明显,且结构上存在优化趋势。但下半年,中国外贸发展仍将面临成本集中上升和外需不振双重压力,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商务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外需、调结构、促平衡,保持加工贸易、出口信用保险、
20、出口退税、贸易融资等各项政策基本稳定,坚持出口速度、质量和效益并重,坚持进出口并重,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持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增强外贸长期发展动力。展望三季度,我们认为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CPI在三季度有望达到高点后缓慢下行,央行继续启动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的可能性较大;国际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三季度外贸行业面临的外部风险较小。表2 世经未来行业外部环境及风险预警评级体系基期简述报告期简述报告期评级展望预警期评级宏观经济因素整体经济继续稳定向好下滑势头放缓,且6月份出现强劲反弹经济增长超预期,通胀水平屡创新高,外贸净出口总额呈现增长态势经济增速继
21、续放缓,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货币政策因素3次上调准备金率,1次加息步调和基期基本一致,反映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抑制通胀货币政策继续收紧,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不利若CPI继续创新高,则3季度仍有继续动用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的可能重大事件家具外贸受挫家具进出口放缓玩具出口将受大的冲击产业政策因素继续优化产业结构稳定增长顺差收窄贸易顺差的格局很难发生大的改变国际因素进出口稳定增长日本地震短期进出口受挫恢复工作拉动进口中长期日本灾后重建将增加从我国的进口缓慢增加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不稳定因素较多进口出口持续增长不稳定因素多,快速增长空间小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备注:基期为2011年1季度,报告期为2季度
22、,展望预警期为3季度第二章 2011年2季度外贸行业运行分析第一节 行业供需分析一、外贸出口据海关统计,1-6月,全国进出口17,036.7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5.8%。其中出口8,743亿美元,增长24%;顺差449.3亿美元,下降18.2%。6月当月,中国进出口3,0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出口1,619.8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9%;顺差22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3%。进出口规模再上台阶,出口增速出现回落。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超1.7万亿美元,其中单月出口额自4月份以来连创新高。但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影响,进入二季度以来,出口增长持续回落,
23、6月份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仅增长5.8%),增幅比3月份回落17.9个百分点;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增长9.9%和11.5%,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1.9%,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3.6%,增幅均低于出口整体水平。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结构有所改善。1-6月,中国出口增长24%,其中价格上涨10.2%,数量增长12.5%,反映在调结构等政策促进下,中国外贸增长呈现价格和数量协调拉动,企业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价格、消化成本的能力增强。“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得到控制,2010年取消出口退税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额下降41.9%,煤、成品油出口量分别下降13.7%和8.5%,钢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度 全国 外贸 行业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