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现存货成本的不同方法对企业的影响.doc
《论发现存货成本的不同方法对企业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发现存货成本的不同方法对企业的影响.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发现存货成本的不同方法对企业的影响摘要:本文试从存货计价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的选择对企业财务和纳税的影响、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由于工作量繁重,适用范围很小,仅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等。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使得本期销货成本介于早期购货成本与当期购货成本之间,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不易被操纵,因而被广泛采用。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先进先出法下,存货较接近于最近购
2、货成本。以及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扩展、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会计核算1.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范围1.1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在实际流转过程中,他的实物流转顺序和流转顺序是不一致的,只要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已发出存货的成本和库存的成本即可。这样,就出现了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和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
3、定其实际成本。”1.2个别计价法是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因而只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广泛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以平均数的形式对存货进行计价,它既不反映存货的原始价值也不反映存货的现行市价。所以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存货的,而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虽然计算工作量比较大,但是由于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这已不是弊端。相对来说,这两种方法比其他三种方法更合理。1.3加权平均法也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月购进存货数量作为权数来确定本期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这种方法只需在月末计算一次,比较方便。但只能在期末确定存货成
4、本,无法随时从帐面上提供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下才可用。计算公式为:a.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十本月各批收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 本月各批存货的数量。 b.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c.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 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 对存货成本的分摊比较折中。但是这种计价方法平时无法从账面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和金额, 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1.4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平时每入库一批
5、存货就以原有存货数量和本批入库存货数量为权数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据以对其后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a)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原有存货成本+本批入库存货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批入库存货数量。b)本次发货成本=本月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c)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末存货的单位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 而且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法, 每次进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 计算工作量较大不适合收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使用。2.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选择对企业财务及纳税的影响2.
6、1目前,我国实行主义,伴随而来的通货膨胀是必然存在的。价格持续上涨,虽然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它造成了一种现象即账面存货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偏离。先进先出法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售出,这就意味着售出的产品成本是由期初存货和最早购买的存货构成的。这样一来,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虚增当期利润,加大所得税费用的支出。而后进先出法的假定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它假定后入库的先出库,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接近于现行价值,销售成本不会降低,同时减少利润,降低所得税支出。2.2 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偏高,产品销售成本偏低,税前利润、所得税、净利润偏高,现金流人量低,营运成本偏高。而后进先出法则相反
7、。可见,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就能合理地减少所得税费用。如果企业最初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在物价上涨时期改用后进先出法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因为企业的存货品种多,收发比较频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无法合理地确定其累计影响数,所以通常的存货计价方法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先进先出法恰好与后进先出法相反,它以常规顺序对存货发出进行计价,这样就不会减少所得税支出,当然不会抹杀企业的净收益,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很有利。对于小型私有企业来说,减少所得税支出是他们的目标之一。所以小企业往往不会采用这种方法而求助于后进先出法来达到减少费用支出的目的。2.3后进先出法对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产生了不利影响,对于争创纳税
8、大户有知名度的大企业来说,他的纳税及企业的业绩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广告牌子。所以他们不会太在意节约的所得税支出,往往更加注重自己在消费者眼中的地位及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与扶植。这样的企业一般是不会选用后进先出法的。3.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的选择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3.1首先,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由于计价方法不同,导致存货账户余额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的短期偿债能力及流动性比率的分析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营业周期、销售额与营运资本比等。以上指标都包含受存货直接影响的项目:流动资产、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以及营运资本。所
9、以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周转率偏低,流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以及营业周期偏高。而在后进先出法下则相反。3.2其次,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获利能力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毛利率、净利率、普通股每股收益等。这些指标都涉及到利润,所以,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的获利能力,后进先出法则不会。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指标的影响。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赚取利息倍数反映企业用所获得的利润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先进先出法下,由于税前利润被高估,赚取利息倍数也会被高估,所以夸大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3.3最后,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市场价值分析指标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市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
10、的指标,它表明某一上市公司股票的获利率,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高估,则产品销售成本低估,净利润偏高,市盈率就会偏低。而在后进先出法下,市盈率比较适中。由此可见,先进先出法对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的几乎所有比率指标都有影响,尤其是高估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指标,虚夸企业当期获利能力,而在后进先出法下仅对短期偿债能力比率指标有一定影响。4.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扩展4.1存货计价方法很多,但我认为后进先出法是当前我国存货计价较为理想的方法。首先,通货膨胀的经济大为后进先出法的采用创造了客观条件。尽管为了削弱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关方面已经提出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但是这一方法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现 存货 成本 不同 方法 企业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