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doc
《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关键词 商业银行 会计信息失真 金融风险 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直接关系着银行会计信息价值的大小。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无用,反而还会误导决策,造成金融风险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从国内外产生的金融风险和金融事件看,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如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近期发生的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的违规事件等,都与会计制假、造假相关。这些金融事件令世人惊恐不已,至今人们仍谈虎色变,心有余悸。在金融事件的背后,固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认为金融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风险是
2、引起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银行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对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形式的基础上,试图分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提出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有所帮助。 一、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 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贷资产质量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掩盖自身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的问题,不按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和信贷管理制度有关贷款四级或五级分类标准的规定来准确划分信贷资产,不能够真实反映贷款占用形态和风险状况,乱调乱用贷款科目,甚至以
3、借新还旧、收旧贷新为借口,对借款单位采取以贷还本,以贷收息的方式,将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以降低贷款逾期率和不良贷款占用比例,提高收息率,达到完成上级行下达的目标任务的目的。 (二)负债业务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工作需要,公款私存,私款公存,特别是月末、季末、年末乱调存款科目,乱转存款数据,乱改存款报表,虚报瞒报存款等,导致存款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将高息揽入的储蓄存款,通过“发行债券”科目核算,以逃避利率检查;还有的银行将“活期存款”通过财政性存款科目核算,或转系统内核算,以达到逃避存款准确金制度管理的目的。 (三)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除过去违规经营时期账外基建、“小金库”基建、无计划
4、超计划基建等形成大量银行账外固定资产未完全消化处理外,现阶段银行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主要是收回抵债资产管理处置使用不合规,抵债资产自用未按规定在账内核算反映;或钻“电子设备租赁费”、“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等科目的空子,采取以租代购、以租代建的方式,随意扩大自用固定资产在账外核算,致使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四)损益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完成上级银行下达的利润指标,不认真执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和账务处理手续,不按规定正确计提应收应付息,采取多提应收利息、少提应付利息或当年支出不入当年账的办法,虚增利润;还有的银行采取利息及中间业务收入不入账、乱列乱挤乱摊乱挂成本费用、私设“小金库”等方法截留
5、收入、虚列支出,虚亏实盈,以达到偷税逃税和满足单位个人利益的目的。 二、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影响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制约,也有少数领导人业务经营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个人行为上的偏向,既有银行管理考核体制上的弊端,也有现时局部利益驱动及会计内部监管不力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经营思想和个人行为偏向、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门银行领导在业务经营指导思想和个人行为上产生错误。他们为了追求个人政绩,急功近利,谋取单位或个人私利,搞短期行为,盲目粗放经营;或授意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以突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银行 会计信息 失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5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