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doc
《我国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姓名:王海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杨超2011-04-2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摘 要 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金融科技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各种竞争优势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商业银行技术风险。根据商业银行技术风险的特点,国外同业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相对规范的技术风险评级管理体系。 本文在借鉴了国外商业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技术风险的特点, 设计了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
2、 包括评级模型、指标设计、指标权重设计和评级方法等。首先参考国内外技术风险评级体系,设计提出了一套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级指标,基于 IT业务创新支持、IT业务运营支持、IT合规、IT治理、IT支撑资源五大方面对商业银行的技术风险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其次建立评级模型,通过对指标风险量值、指标权重的确立,得出综合评级结果。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检查表和调查问卷得出初步结果,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 DELPHI 技术对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昀后结合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科技信息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据评级模型,对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的技术风险进行了整体性评估,针对评级结果对相应的风险隐患和
3、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将评级模型在实际生产中予以运用和修订,为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省一级分行的风险评级工作提供实践证明。关键词:商业银行技术风险 评级体系 层次分析法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curity has become today all sectors need to face important issues. Financial technology in commercial Banks
4、brings kind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interests, but also brought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risk of commercial bank.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risk of commercial bank, foreign trade has established a set of relative regular technical risk rating systemThis paper,drawing on
5、 the experience, approaches and achievement of foreign countries in commercial banking technical risk management, attempts to design a China- specific commercial banking technical risk rating system, including a rating model, an index design, an index weight design and a rating approach and addresse
6、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once the rating system is applied. First reference technology risk rating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sign put forward a set of commercial bank technology risk rating index, based on the IT business innovation support, IT 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IT c
7、ompliance, IT governance, IT support resources of commercial bank five technology risks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Secondly, through establishing rating model value, the index weight index risk,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verall ranking results. Us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8、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rough the way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hecklist and questionnaire draw preliminary results, comprehensive use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DELPHI technique the results are fixed and perfect. Based on th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HENAN branch of the technical infor
9、mation work,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rating model construction bank HENAN branch technology risk assessment in the ratings, integrity to the corresponding risk potential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ill rating model shall be used in practical pr
10、oduction, and revised for theI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especially provincial branch of risk rating work provide practical proof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Technical Risk Rating System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II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
11、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12、: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日期: 年月日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对其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如何确保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组织、不同人群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作为国民经济中信息技术应用昀密集、应用水平昀高行业之一的银行业,金融科技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各种竞争优势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商业银行技术风险。伴随着国内银行业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深入,信息技术风险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国内商业银行出于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考虑,必须要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13、要求控制操作风险,但国内大多数银行在这方面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估和管理体系,其发展进度严重滞后。根据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作为操作风险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技术风险在金融管制松散、业务全球化、金融创新步伐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技术风险有增大的趋势,银行业和监管当局都日益重视信息科技与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管。 银行业服务的好坏,特别是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稳定、可靠,事关社会稳定、金融安全和国际声誉。近年来由于北京奥运会、国庆 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重要事件的维稳要求,国内监管机构及各家商业银行都对信息技术风险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整改落实。但是投
14、入与产出并没有形成正比,从 2007年开始,银监会、人民银行陆续通报了商业银行的安全生产事故: (1)2007 年 3 月,交通银行因主机缺陷,导致系统瘫痪近 4 小时,所有营业网点无法正常开展业务。 (2)2007 年 8 月,中国工商银行在业务高峰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升级,导致个人业务系统业务办理速度缓慢,部分证券业务受阻。在持续 5 个小时后,系统才逐步恢复正常。 (3)2007年底中国建设银行系统交易堵塞导致证券交易停止数小时,范围涉及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全国; (4)2008 年底中国建设银行某分行由于中心机房电源故障,导致中断业务近24小时; (5)2
15、009年恒生银行由于系统故障,导致网上银行系统大面积瘫痪; (6)2010年 2月民生银行系统由于网络故障瘫痪数小时,范围涉及全国; 上述事件充分暴露出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的脆弱性,监管机构对事故进行了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但是由于信息系统的差异性,业内缺少统一的评估体系和信息技术风险量化计量的方法,无法形成有效的评测体系也是安全生产事故屡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商业银行需要重新思考 IT治理的层次,需要从信息资产的角度来看待信息技术风险,尝试技术风险的评估计量、筹划技术风险评级和管理,因此,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科学、准确地评估识别、量化、管理信息技术风险是各监管机构和金融企
16、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任何所谓的安全都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零风险,技术风险安全管理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修正,将风险和威胁逐1渐降低到信息资产所有者可以接受的管理过程 。 1.2 技术风险评级的发展综述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综述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产生可以追溯到 60 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从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政府军队时起就关注安全风险评估, 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 安全风险评估历经了从昀初以计算机为对象的信息保密阶段 , 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对象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阶段, 直至发展到现在以信息系统为对2象的信息保障
17、阶段 。其特点如下:(1)以计算机为对象的信息保密阶段。其主要内容是面向计算机系统本身的保密性,更多的是硬件层面的内容。 (2)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对象的信息安全保护阶段。在此阶段开始认识并关注操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更多方面的信息安全属性。通过质量保证和安全评测来提高或增强系统的安全属性,从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多方面进行安全保护。 (3)以信息系统关键基础设施为对象的信息保障阶段。在这个阶段,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风险评估的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接受,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实施。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
18、了相对完善的风险评估认证体系,涵盖了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技术等内容。 此外作为国际上关于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和控制的公认权威标准,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在 1996 年公布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共包含规划与组织、采集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管理等四个主要方面,目前的昀新版本为 4.1 版本。COBIT 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国家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的参考标准,它通过将 IT实施过程、IT资源、组织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的评估体系,使风险本身、控制需求、实施技术、控制管理达到了有效统一。从而有利于组
19、织更加高效率地利用信息资源,有效地管理控制信息风险。 COBIT框架如图 1-1所示:图 1-1 COBIT 框架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URSITUniform Rating System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目前全球昀具权威性的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它是由美国联邦机构金融检查委员会(FFIEC)针对美国金融业的技术风险评级体系。通过 URSIT,银行监管机构一方面可以评估各金融机构和 IT服务商的信息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参照标准进行信息技术风险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采用差别化对待。URSIT包括两个层次的评级,即单项评级和综合评级。
20、其中单项评级通过审计、管理、开发与获取、支持与交付四个方面的实施情况,对评估对象识别、计算量化、管理控制技术风险的能力进行评估。而综合评级则是在单项评级的基础上,根据评估对象在单项评级中的成绩,从综合印象、风险管理能力、战略规划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地评价和等级划分。 33国际标准化组织于 1996 年制定了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指南 ,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的概念和模型、信息安全管理和规划、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基线方法、网络安全管理指南五个方面。后来又通过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实施指南,对建立信46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 综观国外的研究情况,技术风险评级的研究经历了从技术到管理、从简单到复杂、从
21、单项控制到综合管理的发展,并且处于不断深化完善之中。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综述 国内的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全国信息化标准制定委员会在信息安全标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一系列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颁布工作,对国内各行业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标准,如GB17859.GB/T18336 等。在信息技术风险安全管理方面,针对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的细分准则、管理控制要求等标准也正在陆续制定和颁布中,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框架已经初显规模。但是很明显,与国外相比我们的研究实施工作明显落后。特别是在国内某些行业,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风险已经影响到了业务的高速发展。
22、参考国际先进的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 URSIT和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标准 COBIT的内容,金融信息化专家张成虎教授根据银监会下发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17体系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技术风险的特点,于 2006年在国内首次较为全面地设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计了我国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提出了相应的评级模型、指标设计、指标权重设计和评级方法,为监管部门的监管活动提供有效的平台。 此外从 2004 年开始,中国银监会、公安部等部门陆续颁布下发了一系列的针对银行业技术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规范及指导性意见: 2004年 9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办法; 200
23、6年,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试行 ; 2006 年,银监会发布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18指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 ; 2007年,公安部明确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与实施指南; 2009年 3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共十一章7七十六条 ,涵盖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的各个领域,同时针对银行业现有的组织架构,对各部门也明确提出了风险管理的要求通过指引解析,指引的编写借鉴了 COBIT、ISO27000、ITIL、CMM、BCP等国内外的昀佳实践,为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指明了方向。同时该指引从商业银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商业银行 技术 风险 评级 体系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4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