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讲座教材.doc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讲座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讲座教材.doc(2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讲座教材第一讲 产品成本核算的意义与要求一、成本计算的概念与意义 (一)成本计算的概念成本计算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任何企业都必须要进行成本计算。工业加工业要计算产品成本,商品流通企业要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建筑施工企业要计算工程施工成本等。本次讲座仅介绍工业加工企业成本计算的原理与方法。就工业加工业来说,成本的概念也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等。我们现在只介绍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原理与方法。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财力、人力、物力消耗称为生产费用。将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到各种产品上就构成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成本计算,就是通过
2、对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或称为产品的制造成本。(二)产品成本计算的意义产品成本计算的意义有三方面:1.只有经过成本计算,才能计算出企业的当期损益企业销售了产品取得了收入,用收入减去相关的成本费用,才能计算出盈亏。这里所谓的成本、费用,主要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所以只有正确地计算和结转产品的生产成本,才能合理地确定企业当期的损益,即正确地计算出企业当期的盈亏。2.成本计算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决策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多生产什么,少生产什么,要根据市场需求、市场的价格、企业的生产条件等多方面的情况而定,其中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企业经
3、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要将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本企业生产该种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测算出生产某产品是否有利可图,利润大小,从而决策出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成本计算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3.成本计算可以反映和揭露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经营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成本计算和对成本核算的资料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企业产品成本比过去是降低了还是升高了,并可以一步步找出原因,发现问题,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从而为改进管理提供了依据。4.成本计算为产品定价提供参考数据。企业为产品定价一要参考市场价格,二要参考本企业的生产成本。一般是以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来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特别是新开发的产品,主
4、要是依据产品成本来定价。所以成本计算也为产品定价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为正确计算成本,提供口径一致的成本核算资料,企业必须按照国家会计准则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划清以下几个界限:1.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收益性支出是指仅为取得当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或消耗,如支付当期的职工薪酬等属于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与本期和以后各期取得收益都相关的支出,如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等属于资本性支出。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只能将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对资本性支出则只能计列于资产,而不能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这就是说在成本计算时,首先要将资本性支出划在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以外。2.划清
5、营业性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营业性支出(经营性支出)是指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由于偶然的特殊的原因发生的一些支出和损失,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固定资产盘亏、固定资产处置造成的净损失等都属于营业外支出。在成本费用计算过程中,只能将生产经营性支出计入产品成本和有关费用,对营业外支出要单独进行核算与反映,而不能计入成本和费用。所以在计算成本时,要将各项营业外支出划在成本费用以外。3.划清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在成本计算时,为了将产品的制造成本单独进行反映。必须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与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费用区分开来。划分的标志是凡生产单位(车间)
6、以内发生的各项生产和管理费用一般都列入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最后都要计入产品成本。凡生产单位以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部门为销售产品发生的销售费用和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财务费用等都列入期间费用。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4.划清各月份的费用界限对生产费用,还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清应计入本月的生产费用和不应计入本月的生产费用。对当月发生但当月不受益的费用,不能计入本月生产费用。对当月虽没有支出但当月已受益的费用应当将本月应承担的费用计入本月生产费用。划清各月份的费用界限主要是合理处理好各项“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5.划清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如果一个生产单位(如
7、一个生产车间)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对计入到当期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还要在各种不同的产品中分开。其中能直接分清是哪种产品发生的费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对几种产品共同发生,又不能直接分清哪种产品发生多少的费用要先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中进行分配,将分配结果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6.划清本月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当把各项生产费用分别计入各种产品以后。如果某种产品已全部完工,则该种产品明细账所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量,就是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如果某种产品没有完工产品,那么,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所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该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
8、本。如果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另一部分没有完工,就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将该种产品明细账中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 ,在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中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我们在成本计算中必须要划清上述几个界限。第二讲 生产费用的分类与成本核算的帐户设置一、生产费用的分类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就是将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从而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为了正确进行成本核算,首先需要对生产费用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为了进行成本核算,生产费用一般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
9、进行分类,回答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什么。消耗了多少活劳动,消耗了那些物化劳动。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称为费用要素。凡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开支的货币资金以及消耗的各项实物资产,均称为费用要素。工业加工业的生产费用一般可分为以下6项要素费用。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而消耗的由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周转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耗用的一切外购的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燃料。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耗用的一切由外部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各种动力。4.职工薪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
10、务而发生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各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5.折旧费:指企业的生产单位(车间、分厂)按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6.其他支出: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不属于以上要素费用的费用支出。如车间发生的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保险费等。上述是对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是指对那些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的所进行的分类。没有包括期间费用。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可以了解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情况。(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是指生产费用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的实际用途。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通常称为成本项目。也就是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项目。工业企业产品的
11、生产成本(制造成本),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薪酬、福利费、以及企业为职工计提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3.制造费用:指生产单位(车间、分厂等)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间接费用,和一部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制造费用包括企业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办公费、劳保费、运输费、保险费等等。以上是生产成本的三个主要的成本项
12、目。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企业管理的要求适当增加一些成本项目,如“燃料和动力”、“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项目。(三)生产费用按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分类生产费用按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分类,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类。1.直接费用:指消耗以后能够形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费用,如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机器设备折旧费等。2.间接费用:指消耗后与产品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车间办公费、保险费、取暖费等等。(四)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两类:1.直接计入费用:指发生后能分清是哪种产品耗用的、可以直
13、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如A产品耗用了甲材料500公斤,材料费4000元。2.间接计入费用:指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而且不能直接分清哪种产品耗用了多少的生产费用。间接计入费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先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配,然后将分配结果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二、成本核算的主要账户设置成本核算要使用一系列专用账户。掌握和熟练使用这些账户,对正确进行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加工业的成本核算一般设置以下账户:(一)“基本生产成本”账户1.“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基本生产是指工业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商品产品的生产。“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计算
14、产品成本的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为进行基本生产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贷方登记转出的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的是期末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该账户的结构见图2-1。图2-1: 2.基本生产成本的明细账户“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应按产品品种或产品批别或产品的生产步骤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分录如下: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B产品按产品批别设置明细账分录如下:基本生产成本101批102批按产品生产步骤设置明细账分录如下:基本生产成本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应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格式如表2-1:表2-1 基本生产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6年1月完工产品:20
15、0件 月末在产品100件年凭 证号 数摘 要直 接材 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 计月日(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1.“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包括机修、运输、供水、供电等车间进行的生产。“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辅助生产车间进行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账户。借方登记辅助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登记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或期末分配转出的劳务成本。见图2-2。图2-2:2.“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一般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进行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也可以按产品设置明细账。按车间设置明细账的分录如下:辅助生产
16、成本 供电车间 运输车间按产品设置明细账的分录如下:辅助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也要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如果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专设“制造费用明细账”单独归集,那么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设置几个主要的成本项目就可以了。但有的企业对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明细账,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合并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核算,在这种情况下,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就要多设一些专栏,以分别反映辅助生产发生的各项不同费用情况。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格式如表2-2、2-3:表2-2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车间名称:机修车间月日摘要原 材 料燃料及动力职工薪酬制造费用合计转出余额表2-3 辅助生产成本
17、明细账 车间名称:机修车间月日摘要原材料职工薪酬机物料消耗水电费折旧费劳动保护费办公费合计转出余额(三)“制造费用”账户1.“制造费用”总账账户制造费用总账账户用来核算各车间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各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该账户一般应无余额。 制造费用总账的账户结构见图2-3图2-3:2.“制造费用”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应按车间来设置。每一个车间设置一个明细账户,用来分别归集和分配各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可以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户,也可以不设置。在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情况下,发生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归集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核
18、算。由于制造费用包括的项目较多,所以制造费用明细账一般需设置较多的栏目。其格式见表2-4:表2-4 制造费用明细账基本生产二车间2007凭证号摘要借 方贷方余额月日职工薪酬折旧费 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保险费小计(四)“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在成本核算中除上述介绍的几个账户外,还会用到“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账户。1.“待摊费用”账户 “待摊费用”是用来核算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成本共同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生产车间的待摊费用主要包括预付的保险费和预付的固定资产租金等。“待摊费用”账户借方登记已经支付的待摊费用,贷方登记分期摊销的待摊费用。该账户余
19、额在借方,表示已经支付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该账户应按待摊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如:“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 ”等2.“预提费用”账户 预提费用是按规定预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待以后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固定资产租金等。该账户贷方登记预先分期提取而计入成本费用的费用,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预提费用。该账户在实际支付以前为贷方余额,表示已经提取而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在实际支付后,可能是贷方余额,表示的是提取的金额大于支付的金额,可在支付期予以冲回;也可能是借方金额,表示的是实际支付的金额大于提取的金额,如数额小,可在支付期计入成本费用,如数额大,应视为待摊费用,留待以后分期摊销。预提费用账户也应按费用的种类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企业 成本会计 核算 讲座 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4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