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目前会计信息的失真.doc
《如何解决目前会计信息的失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解决目前会计信息的失真.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解决目前会计信息的失真摘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重新构建新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机制,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监管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建立企业内部监管可以解决内部制衡,权限失控和徇私舞弊等问题;而外部监管机制建立的关键是要确定监管的力量,对象和监管的效率等问题。另外,还要不断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机制的环境因素,如法律制度制定,道德框架的建设,经济体制完善,发票管理完备,结算制度健全,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素质提高等。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因素分析 解决方法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民经济得到长促发展,经济总量已排在世界第二位。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经济领域中出现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如果
2、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会计信息质量就是其中之一。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我国目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我认为,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与我们的监管机制有关,也与被扭曲的经济业务背后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有关。综合考察上
3、述问题,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分析(一)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客观上分析包括以下四点因素: 1、中国资本市场在早期承担了为国企解困的任务,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国企,而国企的财产在运行中是难以找到最终委托人的,国有资产产权难以受到有效的保护,这决定了上市公司首先就缺少了提供真实财务报告的内在约束力。同时,企业会计人员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造成会计法赋予财会人员的内部监督职能很难行。 2、民事赔偿机制不完善。对受损投资者意义重大的民事诉讼赔偿机制尚未完善,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不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造成了相关中介机构造假成本低、风险意识弱,但造假收益大的扭曲
4、现象。使的许多机构敢于置法律于不顾,制造虚假的框架信息。 3、会计监督滞后。政府监督通常仅仅限于对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和分析。而社会监督,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职业态度道德,风险意识淡薄,且受外部职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外部监督仅仅流于形式,很难全面揭露会计业务中的造假行为。 4、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公司内部权力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对公司内部人的有效制衡与监督机制。大股东持股比例过大,股东大会表决权往往被少数大股东操纵,使同样由股东大会选举出的监事会对完全代表大股东利益的董事会缺乏有效的制约。(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因素分析从主观上分析包括以下两点因素:1、会计
5、主体的利益驱动。企业业主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在利益驱动下就可能出现会计造假行为,以达到预期目的。同样,上市公司在利益的驱动下,虚构和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会计信息。另外,上市公司具有信息的相对优势,并利用此优势转移风险;而享有知悉权的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处于信息的相对劣势,从而做出有违自己真实意愿的逆向选择。所以,处于信息提供者地位的上市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信息优势,在利益的驱动下,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虚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以利益诱惑对其会计信息进行社会监督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到造假行列。2、由于风险有限,会计师事务所并未勤勉尽责。即使存在着风险,候。例如梅迪亚,其工商登记方式为有限责
6、任制,即使遭遇最严厉的经济惩罚,也不过是把资本金500万元赔光。这对其每年10000万元的业务收入不过是个零头,对主要合伙人们也不至伤筋动骨。又如前身为十堰某会计师事务所,先后为幸福实业等五家公司出具虚假的财务审计报告,遭到社会舆论的广泛谴责,最后仅仅被兼并了事。这种低廉的代价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做假的净收益要大于诚信执业的净收益,从而造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紧密结合。二、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新机制在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新机制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从内部制约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两个方面来寻找出路。(一)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机制企业内部制约机制的建立,主要解决内部制衡问题,防止权力失控和舞弊。至少包括
7、这样几个层次:一是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二是完善的内部控制,主要解决经营者对下属的监督和控制;三是透明的会计政策,企业所发生的情况必须依法披露,实行阳光政策。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特有的运行机制,即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公司整个管理机构能够如期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而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所作的一整套的组织制度安排。现阶段,在上市公司中,国有股转让的倾向是国有股向完全企业法人股和不完全的企业法人股的转变。其途径在于通过增加法人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法人股大股东的引入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从而在根本
8、上避免国有股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机制上的混乱,也使得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不再局限于通过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来实现。法人股大股东的引入,使上市公司从“所有者缺位”导致的治理主体“虚拟化”中找回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法人治理主体。而法人治理主体的重新确立则将显著地改变上市公司原有权力机关的构造与功能,并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个相对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这样,就可以避免“一股独大”、“一人说了算”的情况。完善的内部控制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性。现代企业或者大型的单位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应当是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各司其职、有序运行,为实现本单位战略目标而共同奋斗的群体,而本单位的主要经营者应当
9、是该群体的管理者、指挥者、协调者、督促者。新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人事必躬亲、直接代替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事务,而是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制约机制,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并有正常途径了解上述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情况,保证单位负责人的管理意志在各个环节得以实施,保证会计人员按照单位负责人认可的程序、要求处理会计事务,保证处理会计事务的规则、程序能够有效防范、控制违法、舞弊等行为的发生,进而达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实施透明的会计政策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实意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
10、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果确有变更会计政策的必要,须符合“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或者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否则就不能随意变更。但是近几年有一些企业、单位有意或者无意违反了上述规定,使本单位执行的会计政策模糊不清,有的单位随意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有的单位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还有一些单位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者隐瞒利润。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由于没有执行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解决 目前 会计信息 失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4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