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论文浅析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doc
《会计研究论文浅析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研究论文浅析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 【摘要】 1998年,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并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2号债务重组(下称新准则)。研究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以及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债务重组;分析;影响 1、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及比较 (1)债务重组定义的变化 原准则的债务重组定义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它表明,不论哪种债务重组形式,只要是修改了原定债务条件的事项,包括修改债务的金额和偿还时间,均作为债务重组。所以旧准则中的债务重组既包括债务人
2、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债务重组,也包括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债务重组。 新准则强调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并突出了债权人做出了让步的实质条件。这样,排除了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以及虽修改了债务条件,但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事项。如在债务人发生困难时,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用库存商品抵偿到期债务,且不调整偿还金额和时间,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则不属于债务重组。 (2)债务重组方式的变化 原准则的债务重组方式有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债务条件和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5种方式。新准则中债务重组方式有
3、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债务条件和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4种方式。将旧准则中“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方式合为“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这虽不属实质的变化,但新准则的表述更为简洁易懂。 (3)债务重组计量属性的变化 原准则中按账面价值入账,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在原债务重组准则会计处理在计量属性上按账面价值入账,主要内容有:“以非现金资产债务转资本清偿某项债务的,债权人应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股权的入账价值”。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具有很多优点,它能合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更能有效反映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尤其在
4、通货膨胀情况下有利于企业实物资本保全等。 (4)债务重组损益处理的变化 原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并且债权人1方亦不能确认重组收益。新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就明确肯定了债务重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对债务人来说1般为营业外收入),企业或公司可以因此而获巨额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研究 论文 浅析 新旧 债务 重组 准则 比较 分析 及其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4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