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论文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相关问题的思考.doc
《会计研究论文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相关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研究论文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相关问题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相关问题的思考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相关问题的思考殷雨(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从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变更方面入手,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的缺陷,表现为证券市场对企业的信息反映不实,股票价格无法有效反映市场信息;上市公司对于会计政策变更披露有待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过大,变更的时机性很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公允表达等。认为公司法人法理结构不合理、公司违规成本较低、社会监督职能缺位、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是企业滥用会计变更政策的主要原因,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健全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完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
2、对违规披露财务信息的惩罚力度、限制追溯调整法的使用、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等措施,是降低滥用会计政策变更所带来的风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信息披露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2006(2010)10-0023-03 收稿日期:2010-06-18 作者简介:殷雨(1976-),安徽萧县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高速铁路运营后的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速,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经济业务日趋复杂,表现在交易事项繁多、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实体相互交织、会计处理方法越来越
3、灵活。 在这种势境下,提高会计处理水平,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在复杂国际经济环境下的竞争能力,迫切需要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进一步规范。因为在当前形势下,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选择上有较大的空间,会计准则给予企业自主权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合理性。因此在企业遇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如法律、法规和政府管理机构的行政指令等)时,企业必须进行会计政策变更,这种变更能提供与市场环境和经营环境更相关、更可靠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然而这种规定始终是一个定性的标准,怎样才是更相关、更可靠的会计信息,没有定量的判断和执行标准,在执行中的操作
4、方法和会计处理过程也没有明确规范。这就给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政策变更达到其上市圈取资金的行为提供了合法的外衣,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1目前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变更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1)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过大,变更的时机性很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公允表达。主要表现在对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的处理方法较多;对坏账准备可以使用估计的比率计算(估算的合理性无法证实),由于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净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较大,任何细微的调整都会引起较大的财务状况变动,进而影响企业年度各项经营业绩,因此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影响
5、了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应对市场管制,尤其是当企业处于连续亏损状态,被证监会处以停牌、暂停上市时。前面已经提到,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动,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大部分上市公司选择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进而应对市场管制。 (3)上市公司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尤其是自发性变更披露有待完善。中注协发布的“2008年报审计情况快报”表明,在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201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没有披露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司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占4. 76%;有近150家上市公司未披露对本期净利润的影响数,占74. 63%。 (4)证券市场对企业的
6、信息反映不实,股票价格无法有效反映市场信息。按照市场规律,股票价格必须反映出上市公司效益的高低。然而在我国证券市场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股价指数的上涨率与分红利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率是负相关性;股市指数的上涨率与上市公司的业绩下降率呈正相关,即指数越来越高,而上市公司的业绩却越来越差;市场平均市盈率越来越高,投资者获得机会却越来越少。 2造成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1)上市公司法人法理结构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但其又向董事会报告工作,而且业务也受到董事会领导,这就大大降
7、低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无法对重要事项进行独立判断并进行处理。当上市公司在变更会计政策时,往往是由董事会等权力机构表决通过,交由执行机构执行后,内部审计机构才能被动地去发表意见,因此,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决策、把关职能。 (2)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粉饰会计报表,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违规成本较低。目前,我国相关监管机构对虚构经济业务行为、蓄意造假等行为进行了较为严厉的处罚。然而对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政策变更行为粉饰会计报表、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却没有给予其应有的惩罚或力度不够,然而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却可以很方便、很顺利地获得各方面的指标,特别是硬性的财务状况
8、、会计指标,严重影响到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3)社会监督职能的缺位。目前我国社会监督主要是通过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各类审计咨询评估机构)来完成的,在当前并不完全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中介机构的业务开展往往受制于诸多方面而无法真正独立,特别是在经济上往往和被审计单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地保证所审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体现公司年报编制的质量。在自身利益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大部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不会出具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上市公司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公司在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研究 论文 上市公司 政策 变更 相关 问题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4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