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之七.doc
《企业会计准则之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准则之七.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一、金融工具的分类和实施范围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衍生工具,是指本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动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
2、的工具。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通常情况下,人们将金融工具划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大类。其中,基本金融工具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等金融资产以及应付款项、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金融负债;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外币合同、利率掉期合同、商品期货合同、债券利率期权合同。由基本金融工具所包含的内容不难看出,并非只有金融行业的企业才执行本准则,国内各类型企业均需执行本准则。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1、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
3、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3、债务重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4、因清偿预计负债获得补偿的权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5、企业合并中合并方的或有对价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6、租赁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7、金融资产转移,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8、套期保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9、原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10、再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11、企业发行的权益工具,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本准
4、则不涉及企业作出的不可撤消授信承诺(即贷款承诺)。但是,下列贷款承诺除外:1、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贷款承诺。2、能够以现金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或发行其他金融工具结算的贷款承诺。3、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本准则不涉及的贷款承诺,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本准则不涉及按照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所签订,并到期履约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但是,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适用本准则。有关名词的定义1、金融资产,是指企业的下列资产:现金;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
5、资产的合同权利;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权利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2、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的下列负债: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
6、合同义务,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义务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3、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
7、融资产。对于交易性、可供出售和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的划分则颇有难度,为了加深对准确划分金融工具重要性的理解,借助以下举例做出具体分析。假设某企业支付5000万元购买了可随时进行交易的尚有五年到期的国债。按照本准则的要求,该项交易有可能被划分为如下三类金融资产:第一种可能,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计入该账户时,要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将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上。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被计入当期损益。为了便于比较,将其简述“有赔有赚”。第二种可能,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入该账户时,要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将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
8、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项目上。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被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为了便于比较,将其要点简述为“不赔不赚”。第三种可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计入该账户时,在资产负债表日要计算本会计期间因持有该项投资而实现的利息收入。为了便于比较,将其要点简述为“只赚不赔”。由此不难看出,划分为上述三类金融资产后,其后续计量的结果是急截然不同的,为此本准则明确要求,初始分类后一般不得随意改变。可见,准确进行金融工具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即第八条)金融负债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两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
9、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其他金融负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1、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除本准则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外,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才可以在初
10、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活跃市场,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场:1、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2、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3、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即第
11、十一条)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当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1、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3、贷款和应收款项。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本准则有关规定处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
12、出售该金融资产。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
13、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时,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1、没有可利用
14、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以使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2、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3、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情况。(即第十六条)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应当将该类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但是,下列情况除外: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
15、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2、根据合同约定的定期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收回该投资几乎所有初始本金后,将剩余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类。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此种情况主要包括: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作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因监管部门
16、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十一)(即第十七条)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十二)(即第十八条)可
17、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十三)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或某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三、嵌入衍生工具嵌入衍生工具,是指嵌入到非衍生工具(即主合同)中,使混合工具的全部或部分现金流量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
18、、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衍生工具。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构成混合工具,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即第二十一条)企业可以将混合工具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是,下列情况除外:1、嵌入衍生工具对混合工具的现金流量没有重大改变。2、类似混合工具所嵌入的衍生工具,明显不应当从相关混合工具中分拆。(即第二十二条)嵌入衍生工具相关的混合工具没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该嵌入衍生工具应当从混合工具中分拆,作为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处理:与主合同在经济特征及风险方面不存在紧密关系;与嵌入衍生工具条件相同,单独
19、存在的工具符合衍生工具定义。无法在取得时或后续的资产负债表日对其进行单独计量的,应当将混合工具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嵌入衍生工具按照本准则规定从混合工具分拆后,主合同是金融工具的,应当按照本准则有关规定处理;主合同是非金融工具的,应当按照其他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四、金融工具确认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1、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2、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
20、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企业将用于偿付金融负债的资产转入某个机构或设立信托,偿付债务的现时义务仍存在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也不能终止确认转出的资产。企业(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应当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企业对现存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的合同条款作出实质性修改的,应当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同时将修改条款后的金融负债确认为一项新金融负债。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的,企业应当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
21、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回购金融负债一部分的,应当在回购日按照继续确认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将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五、金融工具计量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
22、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是,下列情况除外:1、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2、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
23、债进行后续计量。但是,下列情况除外: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结清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2、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负债,应当按照成本计量。3、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或没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将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应当在初始确认后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之中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确定的金额;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原则确定的累计摊销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会计 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4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