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平台方案模板.doc
《应急管理平台方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管理平台方案模板.doc(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管理平台方案应急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41.1项目名称41.2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41.3编制依据51.4建设目标6第二章需求分析72.1业务需求分析72.1.1业务流程分析72.1.2业务功能分析92.2数据需求分析112.3信息量分析和预测132.3.1数据处理量132.3.2数据存储量132.3.3传输流量132.4互联互通需求分析14第三章应急数据库设计163.1应急数据库系建设原则163.1.1应急资源的空间化173.1.2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173.1.3安全性173.1.4高并发性173.1.5各种资源快速定位性183.1.6可快速恢复性183.2应急业务基础
2、信息库183.2.1经济统计数据183.2.2重点防护目标数据183.2.3重大危险源数据183.2.4应急机构数据193.2.5应急救援力量数据193.2.6应急专家数据193.2.7应急避难场所数据203.2.8应急救援物资数据203.2.9应急医疗资源数据203.2.10应急通信资源数据203.2.11应急运输资源数据203.2.12遇险人员基本信息库213.3应急空间信息库213.4应急信息库213.4.1应急值班信息数据213.4.2事件接报信息数据213.4.3预警信息数据223.4.4预测信息数据223.4.5发布信息数据223.5模型库223.6预案库223.7案例库223.8
3、文档库23第四章应用系统设计234.1业务资源接入234.2综合业务管理系统244.2.1值守管理244.2.2监督指导264.2.3应急培训管理264.2.4值班管理264.2.5统计分析284.2.6工作动态管理284.2.7数字化预案管理294.2.8归档管理304.2.9报表管理314.2.10材料收集管理314.2.11通讯录管理314.2.12系统维护与运行管理324.3风险隐患监测防控系统344.3.1监控信息报送344.3.2监控目标空间展示354.3.3风险隐患分析354.3.4监控目标管理364.4综合预测预警系统364.4.1专业预警信息364.4.2综合预测分析374.
4、4.3预警信息发布374.4.4预警分级指标管理384.4.5模型管理384.5智能辅助方案系统384.5.1方案生成394.5.2方案推演404.5.3方案调整404.5.4方案管理404.5.5方案要素配置404.6指挥调度系统404.6.1资源调度414.6.2任务管理414.6.3处理跟踪424.6.4总结报告424.7应急保障系统424.7.1应急资源维护434.7.2资源查询统计434.7.3应急保障计划434.8综合态势管理系统444.8.1态势数据分级管理444.8.2态势数据汇集444.8.3态势数据报送444.8.4空间分析444.8.5态势标绘与展示444.8.6分析结果
5、显示454.9模拟演练系统454.9.1模拟演练场景设计454.9.2模拟演练方案管理464.9.3模拟演练状态切换474.9.4模拟演练方案分发474.9.5演练启动与信息调用484.9.6演练过程回放494.9.7演练后台配置494.9.8模拟演练评估494.9.9模拟演练报告494.10应急门户504.10.1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504.10.2发布内容管理504.10.3统一权限管理514.10.4应用程序集成524.10.5信息展示524.11应用支撑平台设计534.11.1地理信息服务534.11.2工作流服务534.11.3报表服务56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6、近年来,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 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公卸穷全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统计数据, 年, 中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 亿元、 各种自然灾害损失l , 00 亿元、 交通事故损失 亿元、 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损失500 亿元, 总计达6500 亿元, 约相当于当年中国GDP 的6 。 年, 全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 万起, 造成21 万人死亡、 175 万人受伤。全年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 亿元。 年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540 万起, 比 年减少21 万多起; 造成大约20 万人死亡, 比 年减少了l 万多人; 直接经济损
7、失约3330 亿元, 比 年有较大幅度降低。 年,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 中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起数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数较 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应急平台体系的建设, 能够切实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有效降低或缓解其危害和影响, 创造良好公共安全环境。l 贯彻执行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的需要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于 年4 月17 日正式开始实施。当前中国已编制完成各类专项预案、 部门预案和省级应急预案, 国家应急预案体系已基本建立。要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的重要作用, 必须形成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可靠预防、 全方位监测监控、 快速响应、
8、准确预测、 快速预警和高效处理的运行机制与能力。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 国发 11 号) 明确指出, ”要切实加强应急机构、 队伍、 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平台建设、 整合各类应急资源、 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 功能齐全、 反应灵敏、 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推进XX省应急平台体系的建设, 是贯彻和落实总体应急预案, 完成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部署的重要工作。l 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技术手段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对于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 功能完善、 反应灵敏、 协调有序、 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事
9、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 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 一体化应急机构必须借助强大的应急平台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建立以XX市应急平台为核心的XX省平台体系, 能够形成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 快速响应、 全方位监测监控、 准确预测、 快速预警和高效处理的运行机制与能力。从技术上实现以省应急机构为运转中枢, 对重大和跨部门、 跨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实施总体应急; 以部门地方为节点, 分级分类管理, 各司其职, 在省协调指挥下实施各部门和地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从而提高市总体应急处理能力。l 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当前以XX市应急平台
10、为枢纽, 以各部门和设区市级应急平台为节点, 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的应急指挥调度体系尚未建成。当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 很难做到统一指挥, 有效调度各类资源和快速反应。一些地方和部门或系统的应急平台建设己初具规模, 在防御和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我们总体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 特别是在应对复杂程度高、 涉及面广的急性事件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 现有的应急平台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 1) 应急平台建设发展仍不平衡, 缺乏统筹规划; ( 2) 应用功能不够完善; ( 3) 信息资源和平台系统尚未有效整合。在当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任务
11、越来越繁重的形势下, 加快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已迫在眉睫。1.2 编制依据l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l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中发 19 号) l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国发 11 号) l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一2020 年) 的通知 ( 国发 44 号) l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 国发 24 号) .l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 国办发 106 号) l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
1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中发办 18号) l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 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分册省级应急平台l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 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总册国家应急平台体系l 国家有关行业标准、 规范和要求1.3 建设目标XX市省应急平台体系将在本市现有专业应急管理系统基础上, 建设以市政府应急平台为中心, 以区级和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 以基层应急平台为端点, 上下贯通、 左右衔接、 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互有侧重、 互为支撑、 安全畅通的信息化系统, 实现监测监控、 预测预警、 信息报告、 综合研判、 辅助决策、 指挥调度等主要功能, 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的相
13、互协同、 有序应对, 满足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第二章 需求分析2.1 业务需求分析2.1.1 业务流程分析应急管理业务流程分为预防和应急准备流程、 监测与预警流程、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业务流程。以下主要从市级应急平台的角度描述3 类业务流程。1 、 预防和应急准备流程。预防和应急准备业务包含日常值班、 应急规划与平台建设、 预案管理、 应急演练、 应急培训、 科普宣教等。这里以模拟演练业务和日常值班中的信息接报业务为例进行分析。XX市政府的接报信息主要来源于市级有关部门和市所辖地市人民政府的上报; XX市政府可将达到级别的信息报送给XX省政府。XX市政府、 市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经过
14、电话、 传真、 网络等手段, 需要公众通信网、 保密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等的支持, 经电话和传真机接收到的信息需人工录入到网络系统中。各单位在接收到信息后, 在本单位内部的处理流程分为信息接收、 审核审批、 信息上报等步骤。模拟演练业务分为制定模拟演练计划、 构建模拟演练场景、 演练状态切换、 演练过程控制、 演练方案分发汇总、 演练方案接收上报、 演练过程记录回放、 模拟演练评估等。模拟演练过程中需其它应急处理业务配合实现, 市政府应急平台应急模拟演练业务需要地市、 省级部门应急平台的协同完成。2、 监测与预警流程。该流程涉及风险隐患监测和预测预警分析。风险隐患监测包括监测数据汇总、 目标监控
15、、 隐患分析和风险评价过程。区县级、 市级部门和应急现场的监测数据经过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网传递到XX市应急平台, XX市应急平台对区县、 市级部门和应急现场的数据进行汇总后, 结合重要目标的基础信息和实时监测信息, 包括这些目标的地理信息数据和视频图像, 进行风险分析, 统计监控目标的数据, 得到分析评价结果。XX市应急平台根据风险评价结果, 以及区县和市级部门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预测预警。在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模拟预测, 并输出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 对该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其次生灾害、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等情况。根据事件信息汇总分析、 模拟预测和综合分析结果,
16、 与分级指标进行比对, 核定事件的预警级别, 并将预测预警结果进行信息发布、 供平台其它业务系统使用、 预测预警信息上报和下发。监测与预警过程中信息的获取主要经过应急通信系统、 计算机网络和图像接入系统实现, 信息的传递主要经过计算机网络进行, 经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异地会商, 经过应急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发布。3.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业务流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涉及先期处理、 信息报告、 启动预案、 应急响应、 应急结束、 善后处理与总结评估等步骤。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工作的流程, 应急平台的主要业务包括信息接报、 综合研判、 应急指挥、 总结评估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遵循属地处
17、理的原则, 首先由事发地应急平台根据预案规定进行处理。事发地人民政府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XX市应急平台在接到事件报告后, 如果判定事件属于重大以上级别, 则在规定时限内将事件信息报送到国务院应急平台, 并抄送给省有关部门应急平台, 同时市政府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 并与下级政府同步展开综合研判和指挥协调工作。经过综合研判生成应急处理方案, 经过指挥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和工具支持生成事件处理报告, 并下发到相关区县和市级部门执行。在全面掌握事件相关信息的基础上, 结合市级相关部门的专业预测结果对事件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预测分析, 对重要危险源、 关键基础设施、
18、重点防护目标等进行风险分析, 并在全面掌控应急资源的基础上, 结合资源调配优化模型, 制定合理、 高效的应急保障方案。对未达到重大以上级别的事件, 由本级政府或交由下级政府处理, 需要时市政府予以指导和协调。事件处理结束后, 各级政府和部门依职权进行善后恢复工作, 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 及时撰写总结报告并存档和向上级备案。在应急处理与救援阶段, 智能决策、 指挥调度和应急保障应支撑如下业务: 智能决策: 根据有关预案, 利用预测分析和研判结果, 结合应急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 现场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救援物资等情况, 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会商, 提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流程和辅助决策方案, 智能决
19、策将各项应急处理的任务落实到有关单位和人员。指挥调度: 应急指挥人员有效部署和调度应急队伍、 应急物资、 应急装备等资源, 及时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理状况传递给相关人员, 实现协同指挥、 有序调度和有效监督, 提高应急效率应急保障: 有效管理人力、 物力、 财力、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通信保障等资源, 制定应急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 对应对过程中所需资源的状态跟踪、 反馈, 保证资源及时到位, 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保障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 信息接报过程经过电话、 传真、 网络等手段实现, 需要公众通信网、 保密通信网、 卫星
20、通信网、 计算机网络和图像接入系统等的支持; 综合研判过程依托综合应用系统实现, 需要应急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支持, 必要时国务院、 部门应急平台、 省级应急平台与应急现场之间经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异地会商; 指挥调度依托综合应用系统实现, 同时需要应急通信综合讴度系统等的支撑; 总结评估过程主要经过通信网、 计算机网络和视频会议系统实现。2.1.2 业务功能分析XX市应急平台体系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支撑, 应满足日常值守应急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 应急业务分为常态业务和非常态业务。常态业务指没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应急管理业务, 而非常态业务则反映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业务。根据应急管
21、理工作流程, 常态业务主要是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包括值守应急、 应急规划与平台建设、 预案管理、 应急演练、 应急培训、 科普宣教等业务; 非常态业务涉及监测与预警、 应急处理与救援、 恢复与重建等过程, 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值守、 风险源监测、 风险隐患排查、 分析研判、 预警信息发布、 职能辅助决策、 指挥调度、 应急资源保障、 恢复重建和应急评估等业务。其中常态和非常态业务均涉及值守应急、 风险分析、 预测预警和应急资源保障。1 、 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值守。主要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的信息接报、 跟踪反馈、 情况综合和信息通报;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音视频图像接入, 在三维空间
22、上展示现场场景; 政府值班业务管理, 综合应急业务管理; 各地区、 各有关部门应急信息和相关数据资料的查询和调用。应急规划与平台建设。组织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规划; 组织建设和完善本级应急平台, 负责应急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为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技术支撑。预案管理。对各级、 各类应急预案进行分类、 分级管理, 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急演练。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 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的预案要经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 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经过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场景进行仿真模拟, 在虚拟场景中分析事态、 提出应对策略, 检验评估其化业务系统的执
23、行效率和效果。应急培训。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远程网络培训, 提高其专业技能。科普宣教。经过通信、 计算机网络、 广播、 电视、 报刊等多种手段宣传应念法律法规和预防、 避险、 自救、 互救、 减灾等公众防范信息, 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 互救能力。2 、 监测与预警分析风险源监测和风险隐患排查常态情况下对地方和有关部门监测信息和风险分析信息的汇集, 并可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查询或者筛选, 进行风险评估分析, 作为事件处理的依据。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 要快速全面的获得事件的相关信息, 包括数据、 语音、 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特别是事件现场周边的数据( 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管理 平台 方案 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4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