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队组建及服务方案改.doc
《应急救援队组建及服务方案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队组建及服务方案改.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应急救援队组建及服务项目工作方案1、总体组建计划1.1理解认识与优势条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地铁运营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安全的出行条件,但地铁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复杂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并且建设场地周边一般均存在复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施工需要保护的对象较多,风险管理任务重,在建设施工中,如突发状况处理不当,极易引发重、特大性灾难事故。为进一步强化工程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防止因应急救援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开展的无序和混乱而导致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延误,有效避免或降低人员安全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单位在南京
2、、XX、无锡、上海等城市经营多年,经验相对较丰富,之前项目上也组建了项目上的救援队,配备了应急救援人员及注浆设备等。大大小小的抢险也经历了不少,如基坑围护结构漏水涌砂、端头井漏水涌砂、隧道区间漏水涌砂、旁通道漏水涌砂、盾构始发和进站漏水涌砂、基坑积水等险情,均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有效地抑制了风险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避免了灾难事故的发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系统培训、实操演练及险情事故的救援实践,我单位具备应急救援抢险水平级能力。1.2组建步骤及完成期限驻地组建:甲方提供,位于中吴大道、和平路路口西南角。人员组建:其中项目负责人(队长)1人、技术负责人(副队长)1人、主要技术管理人员2人、设备操作人
3、员7人、其他人员5人。日常固定人员16人。拟购设备物资等:中标后一个月之内购置齐全。1.3救援队组织架构1.3.1组织机构框架救援队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1.3.2人员情况及职责分工突发事件抢险的成功与否,牵涉的因素很多,其中应急救援队行动的快慢、措施得当与否是关键因素。针对应急救援队的特殊性及重要性,我公司选择人员的原则: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较强的责任心、专业技术全面、能够吃苦耐劳且心理素质过硬。日常固定人员:日常固定人员由16人组成,平时主要任务是进行业务学习,险情事故的应急救援,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物资的更换处理,不参与我公司及项目的各项工作。具体人员组成如下:队长(1人):XX技术负责人(
4、1人):XX管理技术人员(2人):XX领班(2人):XX设备操作人员(7人):XX其他人员(5人):XX应急救援队技术顾问为使应急救援工作做得更好,我公司将由3-5名高级技术顾问组成的专家组指导救援队。专家组人员由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多次指导过上海、南京、武汉轨道交通抢险堵漏的人员组成,将负责对应急救援队人员进行培训,负责对现场抢险工作进行指导帮助。当某一施工现场发生险情时,抢险工作的主体是出险单位,应急救援队员是抢险工作的主要配合单位。队长:XX技术负责人:XX管理技术人员:XX管理技术人员:XX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
5、:王叶兵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XX救援队员:XX图1 应急救援队组织架构根据应急事件的处置程序,按照预定的指令系统,应急救援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救援现场,按照抢险领导小组制定的抢险方案,发挥应急救援队反应速度快、分工有序的特点,利用专业设备和储备的应急抢险材料,充分发挥抢险队技术优势,对现场进行紧急处置,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工程意外情况及事故,防止险情的发生或控制险情的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主要职责分工队长:负责现场总指挥,随时掌握事件的进展情况,对外联络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技术监督指导、抢救工作、通讯联络及物质调配,协助现场保护,具体事项的落
6、实及事件的调查处理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协助队长及技术负责人做好衔接沟通工作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操作,以及设备运转的相关记录其他人员:负责车辆驾驶同时加强平时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在事故救援现场,队长及技术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配人员协助维护现场秩序及安全等。2、应急救援处置方案与保证措施2.1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塌方、变形过大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2.1.1围护结构渗漏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围护结构渗漏是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因围护结构质量缺陷,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可能发生渗漏、涌水涌砂事故,若不及时处置,将导致周边建构筑物受损,严重者甚至导致基坑坍塌。针
7、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可能出现的渗漏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渗流部位、流量、渗漏点大小,拟采取如下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不大,则采用双快水泥抽槽压注聚氨酯的方法封堵。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大,则在渗漏点打入泄水管,用钢管和双快水泥封堵泄水管周围,待周围封堵材料达到强度后关闭泄水管阀门。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则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注双液浆,注浆采用压力控制,最高压力不得超过0.3Mpa。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且流量较大,则在基坑内局部回填至流量减小后,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注聚氨酯。如果渗漏点不明,水流自开挖面下向上涌出,通
8、知现场立即停止开挖,局部回填直至渗漏停止,然后采取上述基坑外注双液浆措施。如果渗漏水流混浊,且渗漏时间较长,应注意渗漏点附近可能存在严重的土体流失,出现空洞,此时严禁重型机械靠近,立即采用振管注浆方法填补空洞。保证措施:出警前,由技术负责人详细询问现场情况,主要包括渗漏情况、现场物资设备储存情况、现场人员情况等,合理安排运往现场的物资设备,减少响应时间;详细了解现场施工情况、水文地质,结合实际渗漏情况,由技术负责人确定最佳堵漏方案。2.1.2塌方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基坑塌方是在基坑施工中由于地质不良、施工方法不当、基坑暴露时间太久、支护不及时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层结构失稳、垮塌造
9、成的事故。基坑塌方一旦出现,会对作业区人员的生命安全、设备财产、相邻建构筑物造成较大危害和损失。现场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如下:如边坡坡度太陡,修复边坡时应放缓边坡。加强基坑周边地面明排水,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地面水侵入基坑。采取边坡内、外降水的补救措施。出现基坑塌方现象,立即对塌方边坡做临时支撑,采用14#槽钢200打排桩,排桩外侧喷射80厚C20砼。塌方严重时,应考虑对基坑进行土方回填,重新对围护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后再进行开挖。2.1.3变形过大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围护结构变形超限,拟采取如下处置方案:立即停止开挖,在薄弱部位紧贴土面设置临时支撑,控制围护结构继续位移
10、。根据监测报告和位移情况,找出围护结构位移原因,制定具体对策。根据监测单位提供的监测数据,如出现基坑位移过大,接近或达到预警值时,停止位移过大一侧土方开挖,调整土方开挖位置,到对面进行开挖,如位移继续扩大,则停止土方开挖,对该部位进行回填,回填材料可采用沙包、就地取土等方法。2.2区间盾构进出洞施工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盾构进出洞是盾构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盾构进出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归结如下:洞门整体失稳洞门流水流砂塌方引起地面沉降导致管线建筑物沉降裂缝对风险较大及重点监控项目,我队会提前安排人员及设备物资等进驻现场,当盾构进出洞施工发生事故时,拟采取的应急救援处置措施如下:2.2.
11、1盾构出洞应急救援措施:提前在洞门两侧搭设井字梯,铺好木板,一旦出现险情,则人员能迅速爬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抢险工作;准备应急砂20吨,沙袋200袋,袋子1000个,如果出现洞门塌方流砂,迅速将应急砂袋堆到盾构机两侧,封堵刀盘与结构洞门间的缝隙,防止流砂涌入车站;准备10吨袋装水泥,如果出现洞门较大的塌方流砂,在地面直接下抛到盾构洞门掌子面,对流砂进行封堵;在地面布设管槽通至洞门顶部,一旦洞门塌方,可通过管槽将混凝土直接下灌到盾构机与洞门掌子面之间,对流砂进行封堵;在洞门加固体上准备一台引孔机和一台注浆机并组织注浆队待命,一旦洞门涌水涌砂,在盾构推进洞门后,立即进行地面注浆堵漏;在井下组织注聚氨酯
12、成员待命,准备好注聚氨酯设备,聚氨酯主液及配液运至井下,一旦需要聚氨酯堵漏,则在最短时间内注入聚氨酯,减少土体、水流失;一台50吨吊车停放在端头井地面上待命,应急物资、材料放置吊车旁边,组织抢险队井下待命,一旦出现抢险,第一时间内把抢险物资、材料吊至抢险面;预置一套扇形钢板,厚度10mm,宽度30cm,内径与盾构机外径同,一旦盾构机进入加固体出现较大险情,则将扇形钢板把盾构机与翻板外侧及洞圈焊成一体,防止较大的水压力冲坏帘幕板及翻板,等注浆堵漏后,割开扇形板进行二次出洞;出洞时派工人50人分两班在洞口守候,以便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保证足够的人力,并组织注浆队、注聚氨酯队、抢险队24小时现场待命。
13、2.2.2盾构进洞应急救援措施:若洞门凿除过程中出现塌方,创造条件能使盾构尽快进入洞口内,对洞门口进行注浆封堵,减少土体流失,如土体流失严重,则在塌方区内填塞装土草包;若进洞过程中大量的土体从洞口流入井内,造成洞口外侧地面大量沉降:将受压变形的密封圈重新压回洞口内,恢复密封性能,及时固定弧形板,改善密封橡胶带的工作状态;对洞口进行注浆堵漏,减少土体的流失;注浆堵漏完成,仍无法达到出洞所需的土压时,在洞口可重新设计加工第二套密封装置以达到洞门密封效果。必要时对变形较大的管线基础采取注浆措施或挖开悬吊保护措施,确保管线安全;道路沉降大时,采取双液注浆措施,及时对流失的土体填充。2.3区间联络通道施
14、工渗漏、塌方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联络通道施工作为区间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大风险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有:水泵停电、渗漏、坍塌、出现有毒有害气体等。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如下:2.3.1非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开挖施工时,发现漏点后及时封闭开挖面,打设小导管注双液浆堵水处理后,再进行后续开挖;当涌水量较大,无法用现有材料及施工措施堵住,立即对涌水点进行回填,防止涌水面扩大,同时关闭防护门,制定技术措施后再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拱顶有涌水、坍塌迹象时,立即对掌子面采用型钢支护、挂网喷混凝土封闭,对管线采取保护措施后再补充注双液浆加固,加固完成后方可恢复施工。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现场指挥,发现异
15、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处理。施工人员在堵水的同时注意人身安全,发现险情及时撤离现场。开挖时注意气体检测仪的正常使用,关注仪器报警,出现人员不适时立即戴上防毒面具,必要时吸氧。2.3.2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开挖期间加固体与隧道接缝及冻结孔涌水、漏砂、管涌应立即回填沙袋,然后关闭安全防护门,并向通道注水继续进行冻结;开挖过程中拱顶、侧墙、底板变形超限,加强临时支护,底板变形时堆马沙袋反压;周边地面出现沉降时,从地面或隧道内采取注浆加固地基的措施,地面跟踪注浆施工。2.4地面建(构)筑物(包括且不限于:控保建筑物位移倾斜、大型重要管线位移沉降、道路地面沉降等)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2.4.1地面不均
16、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的倾斜应急处置:基坑开挖: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加强基坑支护,措施为增加钢支撑数量,将支撑间距适当加密;情况较差时,先采用600钢管临时立柱进行支顶,间距为1.0m。地面加强措施为在基坑周边5.0m范围内采用注浆进行加固土体,地面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0.51.0Mpa,土体加固深度为8.0m。盾构施工:变形可控状态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加固; 根据地面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平衡压力,出土量等;根据建筑物及周边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用补压浆的措施; 损坏的盾尾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 布置地面注浆
17、管的,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 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减少盾尾漏浆。变形非可控状态盾构停止推进。同时根据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进一步加大采用补压浆的措施,减缓或制止地层的进一步变形; 紧急组织所有应急人员到位,根据指令快速调集足够的应急物资到场;紧急向上级部门汇报,紧急联系所有相关部门(街道、道路、管线、警局等),并及时撤离建筑物内人员及贵重物品,疏散周边人员;协助相关部门建立安全隔离区,并参与警戒和巡逻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抢救工作。2.4.2大型重要管线位移沉降应急处置:变形可控状态开挖并暴露管线,并对其进行悬吊等方式加以保护; 根据地面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
18、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平衡压力,出土量等;根据建筑物及周边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可采用补压浆的措施; 损坏的盾尾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根据管线及周边地面状况,在管线与隧道之间或管线(箱涵)底部基础,采取钢板桩及注浆加固等形式隔断或减小盾构施工对其的影响; 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减少盾尾漏浆。变形非可控状态盾构停止推进。同时根据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进一步加大采用补压浆的措施,减缓或制止地层和管线的进一步变形; 紧急组织所有应急人员到位,根据指令快速调集足够的应急物资到场;紧急向上级部门汇报,紧急联系所有相关部
19、门(街道、道路、管线、警局等),并及时撤离、疏散附近人员、搬移贵重物品;管线内渗漏物对周边环境有害的,应协助相关部门及时建立安全隔离区,并参与警戒和巡逻工作;在专业部门的领导下,配合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抢救工作。2.5道路交通组织应急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联系交管部门,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防止交通拥堵;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并确保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对抢险所需材料输送的车辆,必要时进行开道);协助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2.6重要关键工
20、序施工时发生断电应急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各施工区域一旦发生系统停电,应立即切断变压器低压配电室主闸及各分开关,同时切断各分闸箱用电开关,待系统来电时再按相关程序逐一合闸送电。视情况需要启动备用发电机应急供电,保证安全应急施工。如果事前得知停电的线路及停电时间,则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如停电时间很短,在12小时内,可安排关键作业工序在停电前实施完毕,安排相关人员在预告的停电时间前陆续撤出,待供电恢复正常后再进入现场作业;如通知停电时间较长,则根据施工需要启动备用发电机应急供电,备用电不能满足时,立即租用地方发电机入场,保证关键工序施工以及连续降水,确保安全施工。如系统因为故障突然停电,同步实
21、施停电应急预案:突然停电时,现场管理人员应立即指挥洞内作业人员在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牌指引下有秩序的撤离现场,到达安全区域。如停电时正好遇到关键工序施工,并且了解到停电时间会较长时,立即启动移动式备用发电机供电,停电项目机电负责人立即组织实施备用电的启动及切换,保证安全、快速应急供电,从而确保关键工序的顺利完成。2.7隧道、基坑及周边积水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及保证措施隧道积水时,立即安排在井口用沙袋进行堆码,防止车站端头井内积水回灌,安排将隧道内积水抽排至车站端头井,同时用大功率水泵将端头井内积水排至地面市政管网;基坑内积水时,安排挖机在基坑最低处设置集水井,确保四周水流汇聚至集水井内,安排大功率水
22、泵将积水抽排至地面;同时对地面排水沟进行疏导,必要时在车站基坑周边用沙袋进行堆码,防止地面水回流至基坑内;周边积水较严重,影响车辆及行人通行时,及时联系交管部门,积极配合进行交通疏导,同时安排对积水进行抽排,积水抽排完毕后,及时用混凝土或者黄砂对坑洼地段进行回填,同时覆盖2cm厚钢板。3、救援队日常管理3.1救援队日常管理方案3.1.1日常工作开展方案应急救援队下属各班组由班组负责人于每周一提交周计划,各班组计划由队长审核签字后执行;应急救援队每周提交整个队伍的运行计划,计划涵盖技能培训、安全巡查、设备保养、演习拉练等;每周五的工作例会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对不足的地方提出完善方案;
23、应急救援队所属各班组根据班组职责开展工作。设备班(车辆运输)要把设备作为工作的中心,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技巧,熟悉设备的各项性能,做到能操作能维修;注浆班要围绕注浆开展工作,熟悉各种注浆材料的性能,总结出不同地质条件对注浆材料的配比规律,熟练掌握各种注浆的施工工艺,能迅速解决注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物资供应班要确保抢险过程的物资供应和日常的物资保管,各种物资要分门别类的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建立物资管理台帐,特别对有有效期限制的材料要做好标识。完成轨道公司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3.1.2安全巡查方案巡查频率:除和安全管理部一起检查外,每月的第二周(如遇特殊情况巡查时间顺延),巡查时间为3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救援 组建 服务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46159.html